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病人的护理 一 概述正常人的体温在37 左右 如直肠温度平均值为37 5 口腔温度比直肠低0 3 0 5 而腋窝下的温度又比口腔低0 3 0 5 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 超过正常范围 当直肠温度超过37 6 口腔温度超过37 3 腋下温度超过37 0 昼夜间波动超过1 时即为发热 超过39 时即为高热 发热是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称为发热 发热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发热程度的划分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低热 37 3 38 0 中度热 38 1 9 0 高热 39 1 41 0 超高热 41 0 体温过低的护理 体温在35 0 以下称为体温过低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抢救的准备 2 提高室温 24 0 26 0 3 采用相应的保温措施 如加盖被 置热水袋等 发热的过程 体温上升期 产热大于散热高热持续期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 退热期 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 体温恢复至正常的调节水平 临床表现 发热的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 脉搏加快 突发热常为0 5 1天 持续热为3 6天 1 伴有头痛 四肢关节痛 咽喉痛 畏寒 乏力 鼻塞或咳嗽 可能伴有感冒 2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 可能有细菌感染 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 可能有病毒感染 3 儿童伴有咳嗽 流涕 眼结膜充血 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儿童或青少年伴有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 多为流行性腮腺炎 4 补充营养和水分 高热病人呼吸加快 皮肤出汗增多 致水分大量丧失 应鼓励多饮水 对不能进食者 按医嘱予以静脉输液或鼻饲 以补充水分 电解质和营养物质 5 口腔护理 护士应在清晨 餐后及睡前协助病人漱口 或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 如口唇干裂可涂润滑油保护 6 皮肤清洁 保持皮肤清洁 防止受凉 7 卧床休息 安置舒适的体位让其卧床休息 同时调紧室温和避免噪音 药物治疗 一 非处方药1 对乙酰氨基酚 成人一次0 3 0 6g 每隔4小时1次 或一日4次 一日量不宜超过2g 儿童按体重一次10 15 或按体表面积一日1 5g 分4 6次服用 2 阿司匹林 成人一次0 3 0 6g 一日3次 儿童一日30 60 分4 6次服用 或一次5 10 婴幼儿发热可先用阿苯片 3岁以下婴幼儿一次1 2片 3岁以上儿童酌增剂量 3 布洛芬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 一次0 2 04g 一日3 4次 1 12岁儿童 一日20 分3次服用 4 贝诺酯 口服 一次0 5 1g 一次3次 老年人用药一日不超过2 5g 二 处方药 对5岁以下儿童高热时紧急退热 可用20 安乃近溶液滴鼻 婴儿每侧鼻孔滴1 2滴 2岁以上儿童每侧鼻孔滴2 3滴 高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1 观察 高热病人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 递减为每日两次 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 脉搏 呼吸 血压 如有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用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 应在30分钟后测体温一次 并做好记录和交班 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 对体温的变化给予合理的解释 以缓解其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2 保暖 体温上升期 病人出现寒战时 应调节室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