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百师联盟原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一)语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工卷 阅读题(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试论“家”对于中国人的精神价值 陈午晴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家”的存在意义,尤其是“家”的精神价值。此处“家”取广义,指人们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且主观认定的生活共同体;而“家”的精神价值,则是“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性情意志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中国人历来看重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对自己子女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是特别强调对其德性的培育。此处的“德性”,是指人们以道德价值追求为核心的精神气质、品性,也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心灵。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丰富的家庭教育文本即透露出对德育的偏重。譬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发蒙读物虽然也含有部分生活常识,但更偏向伦理教化;而大量的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分) 喊 山 葛水平 炕上的孩子翻了一下身,蹬开了盖着的被子,哑巴伸手给孩子盖好,就听得大从外面蹦蹦跳跳地进来了。大说:“我有名字了,韩冲叔起的,叫小书。他还说要我念书,人要是不念书,就没有出息,就一辈子被人打,和娘一样。”哑巴抬起头望了望窗外,幽黑的天光吊挂下来,她看到大手里拿着一包蜡烛,她知道是韩冲给的。 她用麻秆点燃了蜡烛,找来一个空酒瓶子把蜡烛套进去,有些松。她想找一块纸,大给她拿过来一张纸,她 准备卷蜡烛往里塞时,发现了那张纸是王胖孩给她打的条子,上面有她的签字。她抬起手打了大一下,大扯开嗓子哭,把炕上的孩子也吓醒了,也开始哭。哑巴不管,把卷在蜡烛上的纸小心缠下来,又找了一张纸卷好蜡烛塞进酒瓶里,放到炕头上。她拿起那张条子看了半天,抚展了,走到破旧的木板箱前,打开找出一个几年前的红色塑料笔记本,很慎重地压进去。哑巴就指望这条子要韩冲养活她娘仨哩,哑巴什么也不要!哑巴返回来摸了大的头一下,抱起了炕上的孩子。这时候就听得院子里走进来一个人,不可能是其他人,是韩冲。韩冲用篮子提着秋天的玉米棒子放到屋子里的地上,韩冲说:“地里的嫩玉米煮熟了妤吃,给孩子们解个心焦。” 韩冲说完从怀里又掏出半张纸的蚕种放到哑巴的炕上,韩冲说:“一半天蚕就出来了,你没有见过,半张蚕能养一屋子,到时候还得搭架子。蚕见不得一点儿脏东西,哑巴,你爱干净,蚕更爱干净,好生伺候着这小东西。”韩冲说完走了。 哑巴想,我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干净呀,我这日子叫爱干净吗? 夜暗下来了,月亮像一弯眉毛挂在中天上,半明半暗的光影加上阒寂的氛围,让哑巴有点嗒然伤心起来。潜沉于被时间流走的世界里,哑巴就打了个颤抖,觉得丈夫腊宏是死了,又觉得腊宏还活着,惊惊地四下里看了一遍,她的思维在清明和混沌中半醒半梦着。现在刚入秋,天到晚上有点夜凉。哑巴摸索着从窗台上找到一块手掌大的镜子来,举了镜子看到了自己的脸,好久了不知道自己长了个啥样,好久了自己长了个啥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挨了丈夫的上顿打,想着丈夫的下顿打,眼睛盯着个地方就不敢到处看,哪还敢看镜子嘛,那个是要找死吆。 突然听得对面的甲寨上有人筛了铜锣喊山,边敲边喊:“呜叱叱叱呜叱叱叱” 山脊上的人家因为山中有兽,秋天的时候要下山来糟蹋粮食或者糟蹋牲畜,古时传下来一个喊山。喊山,一来吓唬山中野兽,二来给静夜里游门的人壮个胆气。当然了,现在的山上兽已经很少了,他们喊山是在吓唬獾,防备獾乘了夜色的掩护偷吃玉茭。 哑巴听着就也想喊了,拿了一双筷子敲着锅沿儿,迎着对面的锣声敲,像唱戏的依着架子鼓敲板,有板有眼的,却敲得心情慢慢就真的骚动起来了,有些不大过瘾。哑巴起身穿好衣服,觉得自己真该狂喊了,冲着那重重叠叠的大山喊!找了半天找不到能敲响的家什,找出一个新洋瓷脸盆。这个脸盆儿是哑巴从四川挑过来的,一直不舍得用。哑巴找来一根棍,想了想觉得棍儿敲出来的声音闷,提了火台边上的铁疙瘩火柱出了门。 语文试题(一)第4页(共8页)山间的小路上走着想喊山的哑巴,天上的星星眨巴了一下眼睛,天上的一钩弯月穿过了一片儿云彩,天上的风落下来撩了她的头发一下,这么着哑巴就站在了山圪梁上了。哑巴举起了脸盆,举起了火柱,张开了嘴,她敲响了: “铛!” 新脸盆儿上的碎瓷裂了,哑巴的嘴张着却没有喊出来,“铛!”裂了的碎瓷被火柱敲得溅起来,溅到了哑巴的脸上,哑巴嘴里发出了一个字“啊!”接着是一连串的“铛铛铛”“啊啊啊”从山圪梁上送出去。哑巴在喊叫中竭力记忆着她的失语,没有一个人清楚她的伤感是抵达心脏的。她的喊叫撕裂了浓黑的夜空,月亮失措地走着、颠着,跌落到云团里;她的喊叫爬上太行大峡谷的山脊,让山上的植被毛骨悚然起来。直到脸盆被敲出了一个洞,敲出洞的脸盆儿喑哑下来,一切才喑哑下来。 (选自人民文学2004年第11期,有删改)注:韩冲炸獾误炸死了哑巴的丈夫腊宏,在哑巴坚决不要赔款的情况下,由村干部王胖孩牵头,韩冲主动立下协议,负责养活哑巴娘仨,直到哑巴明确赔偿金额。(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从大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韩冲重视读书,见识高远,他比一般的村民有着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B从哑巴对待王胖孩给她打的条子的态度中,可以判断这个条子在哑巴的心目中非常重要。 C虽然丈夫腊宏对哑巴不够好,但是哑巴对腊宏还是有一点留恋的,因此她“又觉得腊宏还活着”。 D喊山是当地由来已久的传统,最初目的既是吓唬山中野兽,也是给静夜里游门的人壮个胆气。 E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及环境描写刻画了哑巴这一形象,表达了鲜明的褒贬感情。(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概括文中哑巴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4)作品为什么以失语多年的哑巴喊出声音作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分) 袁隆平 情系水稻五十载 段新权 从50年前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到如今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耕耘杂交水稻这块科学稻田已整整50个春秋。世界因此增产稻谷5亿多吨,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解决了其他国家的吃饭问题,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3年,23岁的袁隆平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只写了两句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果然,他到了“最艰苦的地方”地处偏僻的湘西雪峰山下的安江农校。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1958年,袁隆平用月光花嫁接红薯,结果,最大一兜“红薯王”有27斤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株型优异,穗大粒多。兴奋的袁语文试题(一)第5页(共8页)隆平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袁隆平灵感的火花来了: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而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从这时开始,袁隆平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 1962年,他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则消息:英美的两个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克研究出了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人家英美都分子水平了,我们还在这里学苏联,打转转。” 这年暑假,他去中国农科院,找大学时候的老师、遗传学专家杨国荣。杨老师悄悄告诉他一些国外研究的情况。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杂交高梁、杂交玉米已经开始生产,只有水稻的杂交技术还没有突破。他决定放下“月光花红薯”,专攻水稻杂交。 为了找到理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时左右才回来。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1966年2月,他终于写成“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从此,“杂交水稻”这4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寒来暑往,袁隆平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将困难一一化解。历经8年磨难,1974年袁隆平配制种子成功。1975年冬,国务院做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这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此,杂交水稻开始真正大面积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和粮食生产。 杂交水稻的成功,使袁隆平名声大振。1979年,湖南省委的领导找他谈话说,准备提拔他担任省农业科学院的主要领导。袁隆平诚恳地说:“我这个人不适合当官。别的不说,在搞科研这一点上,倘若真当上领导,哪里还有时间搞科研?”院里本来要给袁隆平换一间大一点的办公室,但袁隆平坚决不同意,说:“何必浪费呢。”作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每年手里的经费成千上万,但他对科研工作的经费也非常“吝啬”。 2000年12月,袁隆平以技术入股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袁隆平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亿万富翁,但他还是以原来的样子出现在大家面前,仍旧是那个朴素的如农民一样的老头。 50年来,在促进水稻增产这座科研高峰上,袁隆平及其团队一直走在世界最前沿,多次创造水稻大面积平均亩产的世界纪录。2014年10月10日,农业部宣布,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4期中国超级稻亩产达1 026.7公斤,创造新纪录。 84岁的袁隆平表示,希望能在90岁前完成每公顷16吨的第5期超级稻攻关目标,最终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心愿。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相关链接 家再大,也只能睡一张床;资产再多,你每天也只能吃三餐饭,所以,我对钱这个东西看得很淡,够用就行。(袁隆平) 他是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联合国首席农业顾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一生获得过无数荣誉,然而至今,他仍然保持着一个农民的本色,他每天至少去一次农田,几十年来,除了多一些皱纹,整个人没变过。(一个价值一亿元的名字)(l)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本文标题“袁隆平 情系水稻五十载”,表意鲜明,突出文章的主题,且满怀对袁隆平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富有感染力。 B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文中反复将袁隆平和农民对比,既因为他们都从事农业活动,更为了突出袁隆平身上有着农民艰苦朴素的传统。 C文章运用插叙的手法,写英美两个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克,还有他的大学老师杨国荣,目的是突出袁隆平不为权威束缚、敢于挑战的精神。 D作者写袁隆平,既概括介绍,又细描细绘,点面结合,富有说服力。其中写袁隆平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地勘察稻穗就是特写镜头。 E本文熔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饱含深情,像“吝啬”就是正话反说,似贬实褒。语文试题(一)第6页(共8页)(2)本文开头第一段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请简要概括袁隆平的形象特征。(6分)(4)“84岁的袁隆平袁示,希望能在90岁前完成每公顷16吨的第5期超级稻攻关目标,最终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心愿。”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给了你什么启发?(8分)第卷 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目前,各级干部逐步改变了唯GDP为上的传统观念,社会经济发展不再重眼前、轻长远,不再重立竿见影、轻循序渐进,不再为一时的政绩_。(2)在圣诞网购狂欢过程中,消费者享受着购物的快乐,也承受着购买后出现问题的风险。如何规范网购市场,不让无良店家_,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3)记者在公共场所假装“摔倒”来进行“爱心测试”,本身就是对民众的欺骗,用谎言去测试道德,显然属于_,只会加剧社会的不信任。 A. 浑水摸鱼 缘木求鱼 竭泽而渔 B竭泽而渔 缘木求鱼 浑水摸鱼 C. 缘木求鱼 竭泽而渔 浑水摸鱼 D竭泽而渔 浑水摸鱼 缘木求鱼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山东省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领域坚持“双管齐下”,鼓励新人一方面投身文创领域发挥才智,另一方面对文化产业行业的“老资历”进行培训。 B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工作者要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C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以来,已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莫言、贾平凹、余华等知名作家都曾受到它的深刻影响。 D在“食品质量万里行”活动中,许多企业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故乡的味道,就是红薯的味道。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是红薯养育了我的故乡人。红薯可在春夏两季种植_,_。_,_。_,_。又加之深秋之后,气温越来越低,红薯很容易霉变坏掉。 鲜红薯好吃但不易贮存 红薯是高产作物 语文试题(一)第7页(共8页)深秋时节,夜长昼短,天气变凉,红薯已停止生长 所以生产队每收一块地里的红薯,一家都要分得百十斤或者几百斤 特别是在收和分的过程中,都程度不同地碰破了红薯皮 这时春红薯和夏红薯都要开始收了 A. B. C. D.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沧浪诗话说:“诗有别裁,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歌之道,木在书,不在理,那在何处呢?_。真情所至,方有高格。钱穆谈中国诗歌,认为贵在自抒己情,以待知者知,是把人生写进了诗歌里。唐朝以后,写诗总不乏人,_,落入如沧浪诗话所批评的“以议论为诗”的歧途,_,却淡漠了生命情怀。也许,这正是唐之后诗歌渐衰的原因之一。17.枣,原产我国,下面的文字是辞海枣部对枣的有关介绍,请你用文学性的语言改写画线句子。不多于100字。(6分)枣,果木名,属李科,落叶乔木,有直立或钩状刺。叶长卵形,基部广而偏斜。托叶呈刺状,永存枝上。花小黄绿,有花盘,多蜜。核果长圆形,鲜嫩时黄,熟后紫红。用分株、嫁接等繁殖。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人问丁肇中:为什么一定要知道另外一个宇宙另外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丁肇中说,意义是满足好奇 心。假使宇宙大爆炸学说是正确的,由反物质所组成的宇宙到底存不存在?有很多理论认为它是不存在的,但没有人详细去找过,你要不去找永远不知道怎么回事。而更多的人问过丁肇中,花费十几亿美元做这个实验有什么用途呢?他通常会回答:不知道。丁肇中经常会说“不知道”,以至一位媒体人曾用“大师一闾三不知”作为丁肇中专访的题目。“科学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知道当然不能乱说。”丁肇中说。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文试题(一)第8页(共8页)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一)1. C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正是它铸就了所有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表述绝对化,原文是“家的精神价值在一定意义上铸就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 特性”。2. B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属于强加因果,另外,“只能从关爱亲人开始”与原文“首先要懂得关爱亲人”的表述不一致。3. A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都是专门的道德读本”的表述太绝对化,与原文观点不一致。4. C解析:C项,素:平素,向来。5. A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应重点注意“病之”的主语是“撷茶者”;“不能止”的对象应是“虎”,不是李绅,更不是“射”这个活动。由此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为A项。6. C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就留下他任原职”理解错误,李绅被贬前任御史大夫,穆宗皇帝留下他后改任户部侍郎。7参考答案:(1)李绅、韩愈二人做事毫不相让,交替拿来中央政府机构中酌旧例子,你来我往论辩诘问,相互诋毁攻击,乱成一团,因此,两人都被罢免了官职。 (2)河南有很多为非作歹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便装,玩击打大球的游戏,占据了官道,来往的车马不敢上前。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l)关键词:“不相下”,毫不相让;“故事”,旧例子;“纷然”,乱成一团;“罢”,免官。(2)关键词:“或”,有的;“危”,高高的;“户”,占据。 参考译文:李绅,字公垂,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卢氏,亲自教他学习。李绅身躯短小,为人精明强悍,在诗歌方面最有名气,当时被号称“短李”。苏州刺史韦夏卿多次称赞他。唐宪宗元和初年,李绅考取了进士,补任国子监的助教,但他不喜欢此职,就离职而去。客居金陵时,李锜爱惜他的才能,让他担任了掌书记。李锜慢慢变得不守法纪(有谋叛之心),府中的宾客幕僚没有敢进言的,只有李绅多次劝谏,但李锜没有听进去;李绅想离开李锜的幕府,但没得到允许。李锜召来李绅替他给皇上写一篇奏疏,李绅坐在李锜的面前,假装害怕得发抖,以至于不能写字,落笔写字就涂改掉,用掉了好多张纸。李锜怒冲冲地骂道:“你怎么敢这样,不怕死吗?”李绅回答说:“我生平未曾见过刀枪,现在即使能死也很荣幸。”李绮就把刀投到地上,令他换了纸再写,但他还是这样。有人说许纵擅长写军中文告,李绅不足重用。(李锜)召来许纵,(许纵)写起字来随心所欲,轻松自如,李锜就把李绅囚押到狱中,后来李锜谋反被杀,李绅才得以幸免。唐穆宗征召李绅做了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生活时代相同,三人号称“三俊”。后来李绅经过几次提拔被升为中书舍人。牛僧孺执掌朝政,把李绅任命为御史中丞,但看出他气性刚强、急躁,容易出现过失;同时又看到韩愈为人刚强正直,就把韩愈任命为京兆尹。李绅、韩愈二人做事毫不相让。交替拿来中央政府机构中的旧例子,你来我往论辩诘问,相互诋毁攻击,乱成一团,因此,两人都被罢免了官职,把李绅贬为江西观察使。穆宗皇帝平素一直厚待李绅,就派使者到李绅的府上慰劳赏赐,以为李绅本人乐意到京外任职,李绅就哭着说是李逢吉在陷害自己。于是,李绅来朝廷谢恩,又自己陈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皇帝醒悟过来,就改任李绅为户部侍郎。 李逢吉始终想要陷害李绅。李逢吉采用张又新、李续等人的计策,提拔李虞、程昔范和刘栖楚,使他们三人都做了拾遗,来窥伺李绅的过错,李逢吉在宫内叉勾结宦官王守澄帮助自己。恰好唐敬宗即位,李逢吉知道李绅失去权势,有机可乘,就让王守澄奏请皇帝说:“先帝当时想朝议立太子,杜元颖、李绅劝先帝立深王,只有宰相李逢吉请求立您为太子。李续、李虞也从旁帮助说好话。”李逢吉趁机找空子说李绅不利于皇帝,请求放逐他。皇帝刚刚即位,不能分辨事实,就把李绅贬为端州司马。后来唐敬宗在禁宫中找到了先帝穆宗亲笔书写的一封书信,打开看了,知道是裴度、杜元颖、李绅多次上书请求立自己为太子,这才恍然大悟,全部焚烧了李逢吉一党所进呈的诽谤李绅他们的奏疏。 一开始,李绅被放逐南方,霍山一带多猛虎,采茶人很担忧,就设置了很多机关、陷阱还发动当地百姓循着老虎的踪迹射杀老虎,但是也不能杜绝虎患。李绅来到后,全部除去了这些机关、陷阱,(采取其他措施,)老虎不再行凶暴虐。唐武宗开成初年,郑覃让李绅做了河南尹。河南有很多为非作歹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便装玩击打大球的游戏,占据了官道,来往的车马不敢上前。李绅治理地方刚强严峻,为非作歹的年轻人都望风而逃。 唐武宗即位时,进升李绅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李绅在官位上待了四年,因为手足迟缓无力,不能上朝拜谒,请求辞去官职,(李绅)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太尉,谥号文肃。8参考答案: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寓情于景。首联以鲜明的对比说明离家西行越发遥远,返回之期更是渺茫,只能在极度思乡之时偶尔回首。颔联寓情于景,作者成天面对的都是狂风和暴雪,放眼望去直达天际的是连绵重叠的沙漠和山丘,直接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景物的重复单调,暗指旅途的无聊,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点明诗中所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举例分析,最后可点明作者的情感。9参考答案:颈联以简洁朴素的叙事,紧扣“二年”“两度”,极言时间延滞,路途来回之遥远,表明诗人对域外生活已经十分厌倦,如此则更见其思乡之苦、思乡之切。尾联以朴实的语言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不到一年就头鬓斑白,这说明诗人深受愁思之苦,这愁思是对友人、也是对家乡的思念。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无论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都要结合诗歌内容,引用其中重要词句来分析评价。10.答案:(1)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3)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解析:此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选材集中于唐宋诗文,均为高中教材内容。书写时注意“鹊”(易写作“雀”)、“座”(易写作“坐”)、“泣”(易写作“涕”)、“犹”等字。11(1)答案: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A项,“他比一般的村民有着更高的理想和追求”无中生有。C项,“但是哑巴对腊宏还是有一点留恋的”表述错误。E项,文中没有肖像描写,“表达了鲜明的褒贬感情”也不合文意。 (2)参考答案:在内容上,运用心理描写,否定了韩冲的说法,表现了哑巴对自身悲苦命运的绝望,体现了哑巴内心的痛苦。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上文讲到韩冲说哑巴爱干净,该句对此进行否定;下文讲到哑巴不爱干净的表现就是不爱照镜子,原因是被丈夫打怕了。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小说表现手法和写作意图的能力。重点语句(语段)的作用一般要从两个方面作答,即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 (3)参考答案:纯朴善良,不贪慕钱财,丈夫被别人误炸致死,也不要赔偿;逆来顺受,长期遭受丈夫殴打,也无力反抗;生活节俭,从四川挑过来的脸盆一直不舍得用;在生活的重压下慢慢觉醒,最终喊出了压抑已久的声音,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概括性,多用形容词,可从文中摘取,或适当地概括提炼;二是适当从文中举例阐释,不要仅用形容词给人物贴标签;三是注意分条作答,并注意层次。 (4)参考答案:艺术构思上,既照应了文题,又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可谓余韵悠长,耐人寻味;人物形象上,一方面反衬哑巴的痛苦之深,一方面表现了哑巴由脆弱变得坚强,使哑巴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思想内容上,从展现哑巴的苦难到表现哑巴为自己的悲苦命运而呐喊,从而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这样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探究题一般比较开放,大多以探究创作意图为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一是艺术构思方面,即表达技巧方面;二是人物形象方面,如人物形象给人的感受等;三是思想内容方面,可联系社会、人生、现实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思考和多元考量。12(1)答案: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B项,“更为了突出袁隆平身上有着农民艰苦朴素的传统”的说法欠妥,应是为了突出袁隆平不畏艰苦、勇敢顽强、勒奋劳作的精神。C项,“目的是突出袁隆平不为权威束缚、敢于挑战的精神”说法有误,写英美的两个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克的目的是突出袁隆平热爱祖国、立志赶超世界,写他的大学老师杨国荣是为了说明老师给他指明了研究的方向。E项,“本文熔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语言“幽默风趣”,评析不当。 (2)参考答案:开头第一段概括介绍袁隆平的经历,高度评价他的杰出贡献,饱含对袁隆平的赞美、钦佩之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开篇点题,突出主旨,统摄全篇,使文章结构紧凑。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本表现手法和写作意图的能力。重点语句(语段)的作用一般要从两个方面作答,即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 (3)参考答案:袁隆平热爱祖国,品质崇高,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解决人民的粮食问题做出贡献;不畏艰苦,勤奋劳作,坚忍不拔,勇敢顽强,潜心科研;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有着超人的智慧,敢于挑战权威;历经磨难,朴素节俭,不图名利;执着追求,永不停息。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概括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概括性;二是结合文本进行阐释,不要给人物贴标签;三是作答层次分明。 (4)参考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袁隆平,一位为祖国、力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人仍然心存壮志,坚持不懈地奋斗,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启发:略(重点应放在学习袁隆平的优秀品质,树立明确的志向,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做任何选择都应站在祖国的立场上等。联系实际,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记录本周生活的周记记事作文6篇范文
- 科研项目成功承诺书3篇
- 梅州低压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精密机械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体育健身行业互联网+体育健身模式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人才培养行业需求与供给状况分析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人工智能安防行业智能监控技术与安全防护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人力资源招聘流程标准化手册(含简历筛选指南)
- 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标准化流程
- 氧气瓶安全培训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 5.4 核酸疫苗(mrna疫苗)
- 中国天眼完整版本
- 化粪池清理解决方案
- 英国服饰文化课件
- 【知识清单】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人教版)
- 小学生电力科普小讲座(课件)-小学常识科普主题班会
- 小儿普外科常见疾病的课件
- 收购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最优化方法及其Python程序实现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广告设计师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雨季水害重点部位巡视检查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