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训练(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大题训练).doc_第1页
大题训练(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大题训练).doc_第2页
大题训练(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大题训练).doc_第3页
大题训练(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大题训练).doc_第4页
大题训练(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大题训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题训练: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材料二:痛斥英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 离英国而独立。材料三: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请回答 :(1)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出自何国的什么文件?(2)材料一与材料三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的斗争目标有什么相同点?在作用上又有什么不同点?(3)材料二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4)图片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为总统?他对美国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5)上述文献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性质有什么相同之处?革命任务有什么不同?(6)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如何?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场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材料二: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相溶。 马克思美国内战材料三:林肯代表的美国共和党1860年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1)从材料一中的“战争”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 (2)材料二中的“两种社会制度”指什么?为什么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3)材料三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名画黑船事件描绘了1853年美国的一支舰队闯入日本江户湾浦贺港时的情景。 材料二:明治天皇把全国分成了3府1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材料三:“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材料四:“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1)材料一描绘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明治维新中的哪些内容? (3)分析材料三,说明沙皇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材料四中列宁为什么这样说?(5)对比俄国、日本同时期发生的历史转折,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两者有什么共同点?4.材料一: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材料二:1933年5月,美国发布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竞争规章”,其中规定生产规模、工资水平、工作日长度销售范围和价格水平宗旨是复工业的“公平竞争”;不公平的竞争,是“应该取缔的邪恶”企业执行了该法的规定就被认为是爱国主义和良好公民;否则就是叛卖行动。这样就抛弃了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具有什么特点?我国改革开放中,又是怎样借鉴这一经验的?(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罗斯福新政具有什么特点?它对资本主义发展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苏美两国改革结果有什么共同之处?侧重点有何不同,对此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有什么认识。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并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回到了一个比校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4分)(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2分)(4)上述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区别。(2分)中考出过的习题2007年36(9分)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材料二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1)依据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说他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给了农民什么“自由”?(2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是怎样“探寻救亡图存之路”的?(3分)(3)比较材料一、二,分析导致俄国改革和日本救亡图存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2分)08年36(9分)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公平竞争法则,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和市场分配;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选派代表与雇主谈判,要求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对此,部分资本家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而罗斯福则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1) 依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的具体表现。(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所说的 “新应用”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 图一 粮票图二 股票图一: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图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2)由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3)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美国和中国对经济体制调整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3分)09年36(9分)近代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期间,上演了一幕幕大国兴衰的悲喜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让别的国家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皮洛夫)(1)“别的国家”主要指哪个国家?(1分)“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1分) 争夺“阳光下地盘”的结果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1分)材料二 右图漫画中的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扳手腕,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大汗(2)材料二是哪一国际格局的生动写照?(2分)“双方扳手腕”的典型事件是什么?(1分)“双方扳手腕”的最终结局如何?(1分)(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的发展有何新的趋势?(1分)在新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1分)1.(1)分别出自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2)相同点:都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点:材料一巩固了革命成果;材料二推动了革命进程。(3)任务: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最大不同:英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材料二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4)总统:华盛顿。贡献:领导了独立战争,颁布了独立宣言,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2.(1)独立战争。因为独立战争使美国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而且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双方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矛盾不可调和。(3)主张: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3.(1)日本遭到了美国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2)1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允许土地买卖,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3)挽救统治危机。(4)农奴在解放的同时,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需出钱赎买。(5)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本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但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4.5.(1)新经济政策。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2)罗斯福,国家干预指导经济。(3)改革开放(4)相同: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区别:前者社会主义国家,后者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性质不同。0736(9分)(1)理由: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2分)自由: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其生活;农奴出钱赎买份地。(2分)(2)通过“武装倒幕”,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1分)进行明治维新。(2分)(3)俄国阶级矛盾; 日本民族矛盾。(2分)0836(9分)(1)表现:通过公平竞争,控制与调节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保障了工人部分权益。(2分) 新应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分)(2)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分)(3)不同: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