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课学案、十五从军征.doc_第1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课学案、十五从军征.doc_第2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课学案、十五从军征.doc_第3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课学案、十五从军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课教学案 (课型:单元整合学习)1课题:诗词四首1、 课前自主学习方向(题目解说、诗词出处及作者简介;文本朗读;词语过关;句段解读及内容理解;主题思想;诗词结构;写作特色)二、课堂检查学习情况1、 四首古诗词题目分别是什么?2、 四首古诗词分别出自哪里?3、 朗读四首古诗词并尝试背诵。4、 依靠课本、借助工具书及其他途径(如请教别人、上网查找。)搜集处理相关信息,初步了解诗词大体意思。5、 初步探究诗词的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2、 课内学习路径1、 逐词逐句对照课文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词的大意思,深入探究诗词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2、 通过自学、小组对学、互学,巩固、加强和深化学习效果。3、 展示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展示、质疑、点评、整理)4、 自主学习检测(1)、反馈、纠错、巩固、深化。5、 拓展性学习6、 课堂总结7、 学习效果检测(2)3、 辅助学习材料提供1、 十五从军征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词梁鼓角横吹曲,叙述了一个老兵归乡后才知道自己无家可归的悲惨故事。2、 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此诗是流传于民间的作品,作者已无从考证。乐府最早是音乐机关的名称,汉初即已出现,汉武帝时扩充为专司歌舞的机关,并且兼有采诗的职能。这些采集来的民歌,后来叫做“乐府诗”(或叫做“汉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后的有一种新诗体。3、 十五从军征译文参考:十五少年参军出征,八十老翁才得返乡。路遇同乡便把话问:“我家里还有谁呢?”“且看远处那是您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野兔乱窜,出入狗洞,野鸡乱扑飞上房梁。野生谷子长满庭院,野生葵菜布满井沿。舂罢谷子拿来做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羹饭全都做好了,举目无亲与谁共享。步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中来泪满衣裳。4、 词语积累(看课文,看注释,查字词典,联系原有积累,参考辅助资料)5、 句段篇赏析:首联即写出了封建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从军之时是风华少年,归来之日已是皓首银发。“十五”“八十”运用了夸张手法。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呢?远望“松柏冢累累”。同乡回答是画龙点睛之笔,暗写人亡。老兵九死一生归来,等待他的已是家破人亡。写到家后看到的景象,室内外了寥无人烟,一片荒凉的惨景。此处四句是近处景象描述。最后六句,写出了老兵的行动和内心世界。这一具体形象的描绘,极深刻地写出了老兵此时难以言状的孤独凄凉的心境。此情此景,叫人痛苦至极,呛然泪下。6、 主题思想: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老兵告老怀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全亡,田园故居成了废墟,自己无家可归。暴露了当时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奴役,也反映了东汉末年长期战乱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7、 文章结构、思维导图:十五从军,八十得归问乡人,家中有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野兔窜,野鸡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米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谁出门东看,泪沾衣总写远望近看行动内心悲惨一生忐忑不安心情暗写人亡荒无人烟一片凄凉孤独凄凉兵役残酷战乱纷繁灾难深重十五从军征8、 写作特色:十五从军征是一首五言叙事诗,诗歌缘事而发,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孤苦老兵形象,表达了人民对战争、徭役的强烈不满和控诉。运用第三人称,表达人物事件,自由灵活。选取生活中典型的片段来表现,使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上,避免了过多交代与铺陈,又表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全篇纯用白描手法,虽无奇语奇句,却真实动人,富有感染力。9、 拓展学习。了解“白描”和“侧面描写”两种文学表现手法。四、本课教学流程图:导学 自学 检测1 点评 展示 整合 检测2五、参照上面的方法学习其他几首诗词。 课堂检测11、给下面的字注音冢( )舂( )羹( )怡( )沾( )役( )窦( )雉( )葵( )贻( )粘( )疫( )2、文言文翻译:(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2)不知贻阿谁。(3)松柏冢累累。3、填空:(1)十五从军征这首诗选自 ,叙述了一个老兵归乡后才知道自己无家可归的悲惨故事。(2)此诗是流传于民间的作品,作者已无从考证。乐府最早是( )的名称,汉初即已出现,汉武帝时扩充为专司歌舞的机关,并且兼有( )的职能。这些采集来的民歌,后来叫做“ ”(或叫做“汉乐府”),成为继 后的有一种新诗体。(3)十五从军征是一首( ),全篇纯用( )手法,虽无奇语奇句,却真实动人,富有感染力。 4、把十五从军征这首诗用正楷字默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课堂教学质量监测题2一、这是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歌的改写文章,读后回答问题。 回家 我只不过是一个兵卒,社会大棋盘上一颗小小的棋子,被棋手摆布了一生。 题记 前言:巳亥年四月初,战争依然继续,老兵李轩实在走不动了。将军允许他( )。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今年已经八十岁了。再过三天就是我八十岁的生日,能在我有生之年回归故里,这是我此生最大的( )。 这么多年来,南征北战,随着军队辗转流离,风餐露宿;看尽花开花谢,冬去春来;在刀山剑海里冲过,在战火硝烟中走过,在死人堆里爬过,我无法记得清已经过了多少个年头。我的记忆中尽是战争和鲜血。多少威武神勇的将领死在烟火里,多少朝暮相处的战友倒在血泊中,我却一次次地( )。看惯了硝烟,看惯了战争,看惯了厮杀,看惯了血泊,看惯了生与死,也看透了人生。 我不知道是怎么回到生我的大坡村的,更不知道是怎样回到阔别了( )年的家中。父亲、母亲、大哥、大姐、三弟他们都全在这里,但是却没有人告诉我,他们谁是谁?因为他们都在漫长的团圆盼望中,相继埋在了这片土地上,再也看不到他们的面容,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垒起来的坟茔荒草丛生。家里的院墙已经坍塌,野兔从墙洞里探出头来,睁着发红的眼睛疑惑地盯着我。推开摇摇欲坠的屋门,房梁上几只野鸡惊叫着扇动翅膀,扑扑地飞窜出去,掀起滚滚尘埃。阳光写照进来,投下一道光柱。光柱下凌乱地躺着几段凳脚,散了一地的发霉的稻草,几件扔在地上的破衣。一股浓重的霉腐味扑鼻而来在这一刹那,我几乎要瘫软过去,这就是我的家?! 在院子里弄来些野谷和野葵菜,架起炉火,煮饭充饥。猎猎篝火燃气,烟火中,往事袭上心头,历历在目:父亲、母亲、大哥、大姐、三弟如今,一切都成为了回忆。夕阳西下,晚霞像一块巨大的血块在天际间凝结。整个村庄死一样的宁静,听不到母亲的呼唤,也听不到战马的嘶鸣。 人,要用一生的代价来明白生死之道:一生,只不过是社会大棋盘上的一颗小小的棋子,注定被棋手摆布一生。后记:巳亥年五月十七,也就是李轩生日那天,战争依然继续,村庄依然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