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登岳阳楼课前预习:搜集、整理与杜甫相关的信息,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相关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歌主题。2.品味诗歌意境,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怀。3.反复诵读,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教学重点:熟读成诵,品味诗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胸怀荡漾着博大深沉的苦难感及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具;课件评价任务: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内容。2.赏析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并用声音表现感情。3.精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4.背诵默写诗歌。5.将本诗与岳阳楼记在思想方面进行比较赏析。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岳阳楼记写的是范仲淹想像自己登上岳阳楼,激发出他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忧后乐的伟大抱负。其实早在唐代的杜甫就登上了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涕泗横流。究竟杜甫为何有如此博大的忧愁,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走近他的名篇登岳阳楼。二、自主学习(一)展: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积累,将制作的积累卡片,展示如下:1.走近作者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 ”“ ”,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 ”,他的诗也被称为“ ”。(子美 三吏 三别 诗圣 诗史 )2.背景简介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州,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飘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若生介绍的不到位,师可以投影明确)3.积累字词东南坼(ch ) 乾坤(qin kn) 戎马(rng ) 凭轩(xun ) 涕泗(t s)(二)读:大声朗读课文,把握节奏。1.听读诗歌:师播放录音,生用笔勾画出节奏、重音和停顿,将读不准的字词注上音。 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读懂诗歌: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师生进行点评。(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重音、感情等方面评价)齐读本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及表达情感。 指导语:登岳阳楼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登岳阳楼时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虽漂泊孤苦但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读透诗歌指导语: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精读诗歌,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意。学生展示:从前听说过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登上了岳阳城楼。吴楚两地被洞庭湖分隔在东南两方,日月星辰好像在洞庭湖上漂浮。亲人朋友没有一个字的音信,年老多病,孤身一人,只有一只船伴随着自己。关山以北依然硝烟四起,倚着栏杆我不禁潸然泪下,泪水奔流。问题预设: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孤舟孤单漂泊)诗的前两联和后两联所写内容有何不同?(前两联侧重于写景状物,后两联侧重于叙事抒情。)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昔闻”是渴望已久,“今上”是如愿以偿甚喜,这两句表达了杜甫终于实现登楼夙愿的愉快;这两句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三探究学习(三)品:品读诗歌,赏析妙词佳句。指导语:你觉得诗歌的哪一联写得最好?请以“我认为“ , ”写的最好,因为这一联 ”的句式来展示。(学生品读诗歌,组内展示,每组指派一名代表交流,其他同学点评。)展示一:我认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的最好,因为这一联描写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不着痕迹地把苍茫大地变轻了,也把洞庭湖反衬得极目无垠而且深沉浑厚。展示二:我认为“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写的最好,因为这一联写出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展示三:我认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写的最好,因为这一联写出了自己身世的漂泊、报国无门的哀伤和眼望国家动荡不安忧国忧民的心情,诗人凭轩老泪横流的,不仅有感于自已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 (四)比:将本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进行比较赏析。指导语:杜甫、范仲淹二人笔下的洞庭湖,各有何妙处?你更欣赏哪一个?二人都是借景抒情,但所抒的情有所不同,请加以分析。(学生再读诗歌,组内交流,全班选三到五人展示。)展示一:范仲淹描写洞庭湖突出了其浩荡壮阔,与其壮丽情怀相映。杜诗只用十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巨大形象逼真地写出来了。展示二:我更欣赏杜甫笔下的洞庭湖。那是怎样的湖水啊。“兼天”“接地”,极目无垠,深沉浑厚。这儿构成了一个水的世界,水的深渊,水的宇宙!杜甫想象的气魄更为博大,浩瀚起伏的湖面正是诗人宏伟和辽阔的精神空间的体现。展示三:杜诗抒发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悲愤之情;范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出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胸怀。展示四:我觉得杜甫把自己个人的离愁痛苦和国家的命运、社会苦难联系在一起,他的胸怀荡漾着博大深沉的苦难感,而范仲淹打动、激励天下的崇高境界、博大情感和悲壮情怀、现身精神更感人。(五)背:当堂有感情的背诵全诗,先尝试自由背,再齐背。四课堂小结:这首诗想象奇伟,写景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给人以独特的美感,胜过岳阳楼记中的洞庭湖,其抒情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诗人的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五、鉴赏延伸: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坚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注:绍圣二年黄庭坚被谪官涪州,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元符元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至元符三年放还,先后在蜀六年。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请简要赏析第三句中“未到江南先一笑”的“笑”。参考答案:1 写诗人被流放多年,九死一生,放逐归来在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的欣幸喜悦之情。2.诗人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对后面的生活充满自信、乐观和欣慰。板书设计: 登岳阳楼 杜甫 首联:今夕对照(叙事) 借 颔联:洞庭胜景(写景) 景 颔联:个人愁苦(抒情) 抒 尾联:忧国忧民(抒情) 情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最大的亮点就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甲硫氨酸甲磺酰氯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理发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成人推拿培训课件
- 学习动力与教学效果的关联性研究
- 企业智慧交通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 教育行业劳动法规定解读
- 儿童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与提高研究
- 企业与政府协作推动的智慧城市治理策略研究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 医疗心理教育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系
- 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一体化研究
- 美国FDA-21CFR820法规培训
- 报名统计表格
- 特许经营管理手册范本(餐饮)
- DB34-T 4180-2022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范
- 设备找正找平-课件
- 服务质量分析会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法律的特征》
- 擦鞋子幼儿园教案
- 压力弹簧力度计算器及计算公式
- 2020阿里云产品图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