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8:2007年我国货币需要量测算一、基本原理货币需要量是指社会商品劳务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对货币需要量的理解,历来有众多的党派和观点。其中,最具现实指导意义的是马克思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货币需求理论。它不但研究了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也研究了纸币流通下对纸币的需要量。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求量的计算是以金币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对比关系为前提的。其论据是:商品进入交换前已有价格,是由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加以衡量并以价格形式表现出来的;商品进入流通后,根据价格的高低以一定量的货币量实现其流通;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界,货币则始终在流通渠道界为新进入流通的商品价值的实现而不息奔走。流通中究竟需要多少货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有三个: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则招待流通手段职能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例变化,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变化。即: 商品价格总额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仅由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所引起,还包括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量。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和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构成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至于执行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量,是个不确定因素,不能另加计算,只能通过影响流通速度的变化来体现。用公式表示全部货币需要量,则在上述公式的分子项增加经支付抵消后的交易额,在分母项增加执行支付手段货币的流通速度。从历史上看,流通中的货币有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和纸币(包括不兑现的信用货币)等形式,金属货币和货币符号既受相同的货币流通基本规律的制约,又受不同规律的支配。在纸币流通下,货币需要量具有了较大的弹性,不管发行多少纸币,均可被流通界所吸收,但是要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纸币主要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它属于价值符号,其需要量是以价值得所代表的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对比关系为基础的。这是因为:货币必要量规律要求投入流通的纸币总量必须限定在金属货币需要量的范围之内;纸币是国家干预发行的,但价值符号或纸币一经为流通界所掌握,就受它的内在规律所支配;纸币尽管可以多发行,但价值符号的数量增加到几倍,它以贬值的形式使之代表的金量就减少到几分之一。故作为纸币流通规律,可以表述如下: 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流通中全部纸币代表的金属货币量= 纸币发行总量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就是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的货币流动性偏好,取决于预防动机、交易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收入的大小,因而是收的增函数。投机动机需要的货币量是人们在风险决策中所需保持的货币量,人们持有的货币如何使用,可有几种选择:一是保存货币,但保存货币就会失去得到利息的机会;二是购进债券取得利息,但债券收益与利率呈反向变化,即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就要下跌,利率下降,债券价格就将上升。因而,投机使货币需求同利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或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若以M表示总的货币需求,M1表示交易性货币需求,M2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r表示利率,L1表示M1与Y的函的函数关系,L2表示M1与r的函数关系,则这两类货币需求可以下列模型表示: M= M1+ M2= L1(Y)+ L2(r)凯恩斯货币需要理论的思路至少在两个方面可以启发我们扩大视野:一是对货币需求需要进行分层次分析;二是计算货币需求时需要考虑证券交易这一因素。二、案例内容1、M0的测算以2007年的货币需要量为例,流通中的现金需要量(M0)取决于零售商品劳务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我们计算和考察货币需要量是否适当,需要提供以下几个数据:一是商品劳务价格总额;二是货币流通速度;三是现实的货币流通量。由前面两个数据计算出货币需要量,然后同实际存在的货币量作对比,就可以看出流通中的货币量是否过多。(1)商品劳务价格总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综合市场体系的形成,商品量大大增加,旅游、餐饮、交通、娱乐等服务事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导致商品劳务价格计算和统计的范围大大扩展了。有许多人用当年的GDP来代替商品劳务交易总额,这之间的差距实际很大,它应该以当年以现金实现的商品劳务价格流转总额来表示。(2)货币流通速度。它表明了平均每年货币媒介商品劳务的次数。这一数据的求得比较困难,最好是用直接统计法,选取若干个人和企业、单位,统计其年内的平均购买次数。由于这一方法工作量大且难以精确,故尚无有效的数据。经验数据法用历史上货币流通较为正常的年度下的流通速度人微言轻有效速度加以套用。在计划经济下,曾以8次为较好的经验数据,但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一方法需要重新加以研究。因为:首先是物价放开,其上涨会吸纳一定的货币量而表现出流通速度的降低;其次,随着经济主体的增加、铺底资金的增多、手持货币的增多等因素的出现,货币流通速度在逐年下降。现在用这一方法,要以某一个货币供应和物价平稳运行下的货币流通速度(比如通货膨胀率为0)为准。还有人利用当年的GDP与货币供应量之比(GDPM0,GDPM1,GDPM2)来表示不同层次货币量的流通速度,这样计算虽然简单,但其准确性大打折扣。因为GDP难以代替商品劳务周转总额,并且货币流通量(即供应量)计算出的货币需要量,不是客观的需要量,它会导致循环论证。用这种方法计算,从1987年起,现金流通速度每年减慢0. 088次,1987年的货币流通速度为6.435 89次,1998年为7.1次,到2007年,按这一方法计算的货币流通速度(GDPM2)为116 694亿元19 746亿元=5.9次。但是,这一数据并不能作为正常的、客观需要量下的流通速度。如前所述,数据中有许多不可替代的因素,而且,当年尚有1.2%的物价上涨。如果根据当年零售商品价格总额45842亿元(其中餐饮业销售额6 066亿元,其他服务业2 982亿)同这一流通速度加以计算,可知: 45842 2007年当年货币需要量= = 7 769.8(亿元) 5.92、M1与M2的测算如果扩大到计算非现金流通的货币需要量,则考虑的总是更加复杂。实现大范围的商品流通,媒介手段除了现金外,还有活期存款(结算户存款),所以,计算M1的需要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公式为: 流通中以现金和转帐实现的商品劳务价格总额 流通中M1的需要量= M1流通速度若以GDP代替分子项目,以M1代替需要量,得出的1998年的M1流通速度为78 345亿元38 954亿元=2.01次。M2的流通速度为78 345104 498.5=0.75次;同理,2007年的M2的流通速度为116 694亿元84 118.6亿元=1.39次,M2的流通速度为116 694亿元221 223亿元=0.53次。由于这一流通速度尚非正常的速度,再加上其他数据的短缺,计算M1和M2的需要量同样困难。三、案例分析1、 M0的测算由于数据的不足,上面的计算只是十分粗略的。事实上,从2007年M0的需要量来看,上面计算出来的需要量7 769.8亿元,与2007年的实际流通量19 746亿元相差甚远。实际流通量比需要量要大得多,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数据上的误差外,尚有以下原因:第一,从零售商品价格总额看,由于当前商品流通渠道多样化,市场繁多,有些交易额难以尽数统计,如证券交易、集贸市场的交易。第二,从货币流通速度来看,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放开,已经不是像计划经济时期的固定物价和有效的经验数据,货币需求弹性加大,有大量的货币会因物价的上涨而被流通界吸收。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1.2%,说明存在小幅的通货膨胀,物价的上涨无疑会吸呐一定量的货币。货币量被吸收后,表现为实际货币需要量的扩大或者实际流通速度的降低。北三,在实际货币需要量中,还有两个因素对需要量有重要影响,而这些因素未能计入:一是企业单位由于对现金的喜好,用现金成交的批发商品数量不在少数;二是商业信用赊销后的现金支付额也未加计算,如果考虑到这两个因素,实际货币需要量可能要更大。第四,从现实流通量M0看,它表示的是历年发行在流通中的货币结存量,也就是货币流通量,即货币流通量=历年货币发行量历年货币回笼量。实际流通中存在的货币量比这一数字要小。原因是:有一批流出国门的货币,如流到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另外,一些被毁损的和长期窖藏的货币,实际已退出了流通;还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持货币多了,家中储藏的多了,单位金库存钱也多了,这些都会减少实际流通量并降低流通速度。第五,从货币代用品看,近年来,信用卡、银行卡、购物卡等现金代用品多了,它们会减少货币需要量。第六,从货币形态来分析,现金货币与非现金货币的相互转化是十分频繁的,这一现象使现金的保有量常常变动不定,这也增加了计算和考察现金流通量和需要量以及二者的适应性的难度。2、 M1,M2的计算工作更复杂、更艰巨若再进一步研究M1和M2的需要量,还需要加入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因素,在M1所媒介的商品劳务价格总额中,范围更加扩大了,不仅有现金实现的金额,而且有转账实现的金额。显然,用GDP替代商品劳务价格总额也是难以准确的,因为GDP反映的只是社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确增加值,有许多中间流转环节的数额及其需要的货币量被忽略掉了。所以,要想作更准确的计算,尚需进一步作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在流通速度方面,需要调查的范围也扩大到居民、单位和银行。对于M2,又加入了定期存款的因素。虽然,定期存款是不媒介商品流通的,但是,它可以通过对流形式随时影响到M和M1的增减变化,而且,M2的流通速度也显著降低了。所以,研究M2的需要量及其与存量之间的关系,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要作深入的研究,有几个数据需要收集和整理:首先是货币流通速度。历史经验数据肯定不能使用,因为各方面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因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当前适当的流通速度应以多少为准呢?在市场经济之下,应当以不存在通货膨胀也不存在通货紧缩的年份的流通速度为最佳。比如2000年(CPI为0.7%)、2001年(CPI为0.8%),这两年的经济运行较为平稳,当年的货币流通速度,可以作为近期年份的适当货币流通速度。但是,货币的发行和投入距它在经济中发挥作用,还有一个滞后过程,当年供应的货币量也许要到下年才会影响到货币流通速度。因而,这一滞后因素应当考虑。其次是商品劳务价格总额。用现成的GDP或国民收入额、工农业总产值代替,都是不够精确的,而应取值国民经济中商品劳务流转额,这一数据需要研究与整理。同需要量相对照的M0,M1,M2,它们代表的是货币流通量,但实际存在的流通量与之有所差距,要把流出流入、沉淀货币、代用货币等因素加以增减,才能取得较准确的数据。3、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职业院校技能导游专业(旅游法律法规)知识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考研专业综合预测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信息技术ps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教师版)
- 2025豪华公寓房屋买卖合同
- 2025如何挑选适合企业的合同管理系统
- 2025商店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酒店餐饮服务承包合同样本
- 搭建创新的桥梁课件
- 辅助角公式练习题
- GB/T 7631.8-1990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8部分:X组(润滑脂)
- GB/T 40333-2021真空计四极质谱仪的定义与规范
- GB/T 35778-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
- 羽毛球校本教材
- GB/T 15601-2013管法兰用金属包覆垫片
- 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 汽轮机原理-凝汽器课件
- 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练习题
- 检验报告(风机)
- 鼻骨及眼眶骨折的CT诊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