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环境法基本制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二节环境法基本制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二节环境法基本制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二节环境法基本制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二节环境法基本制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防治环境污染的基本制度 学习目标 掌握了解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确立了除环境规划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 制度 环境标准制度 清洁生产制度 环境许可制度 总量控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限期治理等主要制度之外的一些法律制度和主要措施 如排污申报登记 现场检查等制度 2020 3 19 2 关于防治污染制度和措施的法律规定 防治污染制度和措施是有别于环境保护法基本制度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具体制度 它们主要体现在污染防治法专门法中 主要有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现场检查制度污染事故报告制度防止污染转嫁制度淘汰落后设备 工艺制度采用清洁生产设备 工艺和技术制度 2020 3 19 3 1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指排污者必须依国家环保局的规定 92年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向当地环保局申报登记排污情况 并提供有关防治污染的技术资料 2020 3 19 4 排污申报登记的法律规定 1982年国务院发布 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首次提出排污申报登记的概念 当时的排污申报登记仅仅为征收排污费服务 申报登记的内容只限于排放污水和废气污染物的种类 数量和浓度 1984年 1996年修订 的 水污染防治法 1987年 大气污染防治法 及1989年 环境保护法 1995年 2004年修订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都授权环保部门负责排污申报登记工作 1992年国家环保局根据法律的授权 制定了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2003年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对排污申报登记制度作了更加具体的规定 2020 3 19 5 排污申报登记的特点 一 全面性范围全面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一切排污者 内容全面 包括排污者向环境排放污水 废气 噪声 固废等污染物种类 数量和浓度及与排污有关的整个生产与经营情况等项内容都要申报 二 统一性管理部门的统一 环境监察机构是责任部门 审核的方法和程序统一 数据统一 排污申报登记应是排污收费 排污许可证和环境统计等工作的统一基础数据来源 2020 3 19 6 三 规范性必须按全国统一的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表 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 建筑施工场排污申报登记表 建筑施工场所排污申报表 及其填报说明的规范要求填写 四 真实性法律规定排污者必须如实申报 不得谎报和拒报 否则承担法律责任 五 确认性排污者填报的 排污污染物申报登记表 有申报单位法人代表或负责人签字和申报单位盖章 经环境监察部门审核登记 其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表 被确认 2020 3 19 7 六 基础性排污申报登记真实反映排污者排放污染物及生产经营有关的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的全面情况 是一种事实依据 是实施各项环境保护制度的基础 七 强制性排污者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 排污者必须如实申报 不得谎报或拒报 排污者必须在每年的1月1 15日前向环监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 拒报或谎报的 将受到警告或罚款处罚 并被责令限期改正 2020 3 19 8 排污申报登记的地位和作用 一 排污申报是科学地核定排污量 严格公正地征收排污费的前提条件 二 排污申报登记是环境执法的基础 三 排污申报登记是各级政府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 排污申报登记是环保部门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基础 2020 3 19 9 2 现场检查制度 视频 红豆局长 指环保局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 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被检查的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 提供必要的资料 检查人员必须持证检查 佩带 中国环境监理 证章 有义务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和业务秘密 2020 3 19 10 其目的在于检查和督促排污单位执行环境保护法律的要求 及时发现环境违法行为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根据 我国环境保护法 和 水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有权对管辖范围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但同时有责任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必要的资料 如果拒绝接受检查或者弄虚作假 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规范的现场检查包括 检查准备 检查实施 检查报告 检查处理和检查档案整理 2020 3 19 11 3 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视频 水污染 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 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 致使环境受到污染 人体健康受到危害 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污染事故可分为 水污染事故 大气污染事故 噪声与振动污染事故 固体废物污染事故 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 放射性污染事故等 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是指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 以及在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严重污染 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通报和报告有关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的制度 2020 3 19 12 污染事故报告制度作用 实行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可以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污染 防止事故扩大 使受到污染威胁的单位和居民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避免或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避免或减轻国家 集体或个人的财产遭受损失 同时为查清事故原因 危害 影响以及为顺利处理污染事故创造条件 2020 3 19 13 我国 环境保护法 第三十一条规定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 造成或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接受调查处理 第三十二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 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水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条 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十六条 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十七条 第三十四条等对污染事故报告也都作了规定 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七条 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十四条及 环境保护法 第三十二条 都规定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 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下 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由其采取强制措施 以解除或者减轻污染危害 2020 3 19 14 污染事故发生以后 环境保护部门应及时赶赴现场对事故作出认定 对重大污染事故 应报省级环境保护部门 对特大污染事故 应报国家环境保护局 重大或特大事故的报告 分为速报 确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速报要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 对污染的初步情况作出简要报告 确报是在查清基本情况后的报告 处理结果报告是在事故处理完结以后作出的详尽报告 2020 3 19 15 4 防止污染转嫁制度 视频 垃圾围城 指防止外国 台湾地区厂商或我国企事业单位 将污染严重的设备 技术工艺或者有毒有害废弃物 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生产 加工 经营或者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法律规定 主要法律有 环境保护法 污染防治单行法和 巴塞尔公约 构成污染转嫁行为的条件 三个构成要件 三者缺一不可转移的内容为法律所禁止的 接受单位没有防治污染的技术 设备 资金因而不能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行为者主观上有过错 注意 为有效防止污染转嫁 只要实施了污染转嫁行为或者实施了接受污染转移行为 都必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而不论转移行为是否造成实际危害 2020 3 19 16 污染转嫁的形成原因 环境污染转嫁严重破坏了环境污染的治理秩序 极大的挫伤了环境污染治理者的治污积极性 目前世界上的污染转嫁问题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行业和污染物引发的 污染转嫁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原因 也有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原因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1 发达国家国内的压力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 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发达国家虽然在工业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但同时也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而且某些环境污染的危害后果已经显露出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实际现实的损害 人们深受其害 1873年到1982年的19年中 英国伦敦发生过五次毒害事件 1952年又发生一起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一周内死亡60人 1943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使大量居民患病 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使全镇43 的人口患病 大量的环境危害事件 使人民认识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 因此反对环境污染的呼声日益高涨 迫于国内的巨大压力发达国家不得已采取措施来限制污染环境的行为 表现为环保法规日趋严格逐步限制直至禁止某些污染行业的生产 消费 这些污染行业在发达国家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 为了继续获得经济收益 发达国家开始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 2020 3 19 17 2 发展中国家的原因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过低 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起步晚 但发展较快 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在环境保护标准上还是要求过低 这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工艺落后 生产的附带性污染很严重 而且历史欠账太多 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只能采取低环境标准 相反如果采取较高的环境标准 为达到标准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高 会使一些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 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发达国家正是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低这一点来逃避本国环境法规的管制 避免支出高额的环保费用 将本国限制或淘汰的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业设施 转移或出售给环境法规宽松的发展中国家 因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遭受破坏 如 氟蚜满 乳油是日本曹达株式会社于1964年开发的 日本于1975年禁止在国内生产 1992年中日美合资的福建惠龙农药有限公司生产这一产品 由于该农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严重污染环境并影响了人身安全 在1993年7 8月发生了六起农药中毒事件 导致三人死亡 这就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低转嫁污染的典型案例 发展中国家为振兴民族经济的迫切要求 发展中国家大多贫穷落后 人民的生活贫困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 生存都成为问题 还谈何环保 而有的国家则为了发展经济 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为此 也就放宽了对外国投资设立企业等方面的审查标准 致使一些对环境造成危害的行业 在发展中国家以合法的身份从事经济活动 这是在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显然 这样做也给发达国家以合法的形式转嫁污染严重的行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而只会给发展中国家本已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雪上加霜 2020 3 19 18 5 淘汰落后设备 工艺制度 指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 生产设备 限期禁止生产 销售 进口和使用 也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公布限期禁止名录 生产者 销售者 进口者或使用者必须在规定的限期内停止生产 销售 进口或使用 这是由单纯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的控制的重要举措 2020 3 19 19 为了从根本上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防止资金的浪费 国家应当对落后的 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 设备逐步淘汰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生产工艺 设备的升级换代 保证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地进行 1999年1月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经贸委发布了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工艺和产品的名录 第一批 分不同情况立即淘汰或者限期淘汰20种生产能力 36种落后生产工艺 装备和58种落后产品 1999年12月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经贸委发布了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工艺和产品的名录 第二批 涉及钢铁 有色 轻工 纺织 石化 建材 机械 印刷等8个行业 共119种 这其中都包括了部分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 设备 二 对于国家明令淘汰的并明令禁止使用的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 设备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 违反者 要根据本法第83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20 3 19 20 6 采用清洁生产设备 工艺和技术制度 清洁生产指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原材料 能源 工艺 设备和生产方式及科学的内部管理 生产出清洁的产品 2020 3 19 21 借鉴日本的环境保护措施 日本环境直罚主义制度近期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对罪名的适用 情节的认定等进行了规范 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有积极意义 我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上 采取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相区分的做法 而我们的邻国日本 在此问题上采取的是环境直罚主义制度 二战以后的日本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 由于环境保护制度缺失 法律不健全等原因使得公害事件层出不穷 环境问题最终成为日本重大的社会问题 面对严峻的形式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环境就是其中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随着环境立法的完善 日本成功地扭转了污染状况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日本在环境方面的刑事立法保护 在强大的舆论推动下 1970年日本召开了第十六届国会 历时一个多月 专门讨论公害问题 所以这届国会被称为 公害国会 会上对公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修订了 公害对策基本法 删除了 与经济健全发展相协调 的条款 这次国会还修订了 大气污染防治法 噪声防治法 下水道法 道路交通法 等 新制定了 水污染防治法 海洋污染和海上灾害防治法 关于危害人体健康的公害犯罪制裁法 简称 公害法 等 特别是讨论通过了 公害法 开创了世界环境法制史上的先河 2020 3 19 22 公害国会 中引入直罚主义 其主要目的是督促企事业单位和国民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日本的环境法律 法规中 有许多条文 如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质污染防治法 海洋污染防治法 中 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