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四案一体新苏教版).doc_第1页
201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四案一体新苏教版).doc_第2页
201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四案一体新苏教版).doc_第3页
201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四案一体新苏教版).doc_第4页
201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四案一体新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四案一体新苏教版) 1 师恩难忘教材分析:师恩难忘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刘绍棠的启蒙老师田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教授孩子们学习古典诗词、培养孩子成长的往事,体现出他巧妙地教学方法,歌颂了老师的敬业精神,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感激之情。本文语言朴素生动,成语俗语用得贴切自然,值得品味。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1.读一读。在书中适当位置留下你阅读、思考的痕迹。(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两遍,再完成下列题目。)标注好各小节的序号。在你最喜欢的段落前打上“”,反复再读两遍。并用“”试着给课文分段。认真读读下面两个句子:“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学一学。一类生字组词,结合课文和工具书理解意思;二类生字准确认读。3查一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引人入胜、戛然而止、身临其境、娓娓动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导学案】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这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著名作家刘绍棠,听一听他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齐读。2.预习反馈(1)小组内交流本课易写错的词语和易读错的字音。(先口头交流,再书面听写。)易错的重点词语: 给易错的字注音:例:正( )月 (2)质疑探究:初读了全文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初步讨论解疑)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2)理清课文脉络。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巩固案】1. 我能把这些词语补充完整,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成语造句。( )( )动听 身( )其境 ( )然而止 引人入( )( )( )敬敬 十年树木,( )2.完成课本第2题。3.练写习字册第一课。【实践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语补上相应习题。第二课时(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再完成下列题目。(1)你觉得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本文题目为“师恩难忘”,作者“难忘的恩”究竟是什么呢?(归纳出几点)【导学案】1.预习反馈:(1)小组内两人一组,任抽一、两个自然段,互相检查读书情况。(2)组内汇报交流预习问题:你觉得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本文题目为“师恩难忘”,作者“难忘的恩”究竟是什么呢?小组内一人主要交流,其余补充。组长重点落实好汇报问题的对象和汇报问题时的方式,等待大组交流展示。)2.合作探究:(1)重点句段探究:“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方法提示:重点读读课文37自然段,仔细想一想田老师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呢?) (2)文章特色探究: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通过选取一件典型事例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想一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巩固案】1.课文回放: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 ,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 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 之情。2重点感悟: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 )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 )之恩,我终生难忘!(1)给文中两处加点字注音。(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的意思是 ,第二个“树”的意思是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3)用“”画出表现“我”对田老师“深深感谢”的句子。(4)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的是 3.讨论课本第3题。4.知识积累:(1)形容口才好的成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2)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3)赞美老师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采得白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关于4读书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 观书有感【实践案】1完成课课练上相应习题。2.句式仿写:同学们,有人说,教师犹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丝去编织美丽的绸缎(接下去,再写两句。)3.自主实践:教师节快到了。同学们,师恩难忘,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做一张贺卡,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做法。贺卡中的贺词,我准备这样写(能用上一两个名句就更好了): 4.阅读:我最好的老师(大卫 欧文)师恩难忘(梁晓声)我的老师(贾平凹)5.读写结合: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运用本文中学到的写作手法,选择有关他的一件典型事事例写下来。(拟小作)板书设计: 师恩 难忘 (刘绍棠) 编故事 行礼 让我入迷 感念 让我开了窍 终生难忘 师生情深【教学反思】 2 陶校长的演讲教材分析: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1自学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至少朗读五遍课文。3理解词语。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堡垒、源泉、造福、坚忍不拔、彼岸、鞭策、长足4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段意。5理解课文。我能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还能按要求在课本上做批注,把重点语句的理解,质疑的问题,读书的感悟等用笔标画记录下来。【导学案】1.汇报自学情况我会读:读一读下面的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否则 锻炼 堡垒 激励 鞭策 彼岸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我会写:我要课文中难记难写的字认真地写在下面。陶 锻炼 堡垒 激励 彼 鞭策我会辨字组词。看准字形,再分别组词.缎( ) 练( ) 植( ) 励( )锻( ) 炼( ) 值( ) 厉( )勤( ) 策( ) 既( ) 堡( )谨( ) 刺( ) 即( ) 保( )2.自主探究理清课文的脉络:(1)开门见山提出了( )(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取得( )。3.合作探究(1)小组汇报交流:我学会了什么?选择自己最大的收获有重点地简要写在来。 我还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明白?看谁的问题最有价值哟。 (2)全班展示质疑(3)重点探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巩固案】完成习字册第二课。【实践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语补上相应习题。 第二课时(教学日期: 月 日)【预学案】1.课文第3题听写。 2.关联词语填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 )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工作( )都是一些小事,( )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 3.填近义词。 崇高( ) 持久( ) 坚固( ) 激励( )【导学案】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么?那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2.精读课文 (一)讲读第二自然段 (1)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5)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7)“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8)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 归纳总结刚才我们的学习方法。 A.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 看清设问的是什么。 读一读,找出解答。 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 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读读背背,复述。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找出解答(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5)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6)读读背背,复述。 (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巩固案】1.文本回放:(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陶校长的演讲中的“陶校长”是 ,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 、 、 、 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健康是 ;学问是 ;工作能 ,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 。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 。2经典感悟:(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 )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 )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1)在()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公德”: “私德”: “建筑人格长城”: “真”人: (3)用“”画出具体说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的语句。(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真”人?3.总结课文,练习复述(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3)再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