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6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6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016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016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2016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拐弯处的回头教案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课件配乐:爱的协奏曲,同时辅以父亲与孩子的画面。) 1.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总是默默地站在不远处支持着我们。也许他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帮我们,但他关注的目光,其实就是一种力量。这个至关重要的人,就是我们的父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与父亲有关。 2.(板书:拐弯儿处的回头)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概括内容 1.想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手中的文章,读完后想一想: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指12名学生说。 边说边引导学生评价,注意引导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评价三、识字训练 1.我们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又认识了几个字,请看大屏幕(出示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同桌以互评互帮的形式认读、巩固、检查生字。 2.展示识字成果。 (以字卡的形式) 四、写字训练 (一)看。 1.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按结构进行分类。 2.同桌之间交流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 3.总结: 左右结构:拐、划、扎、碰、疑、终、郊 左中右结构:附 上下结构:弯、委、寻 半包围结构:屈 独体字:父 (二)写。 1征求学生意见,有针对性地指导。 预设: 碰:石字旁靠左,稍瘦小,偏低,口字稍小,右侧点低撇高,上横稍短下横稍长,中间结构均匀,力求做到规范、端正。 疑:这个字字形较复杂,左右结构,左上角匕字稍高,左下角矢字右捺变点,右侧结构稍大,笔画舒展,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尽量做到整体结构和谐美观。 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扁下大,上半部分是“亦”字的变体,下半部分是由3笔组成,“横折”“横”“竖折折钩”。 2.拿出写字本,按要求书写。 (三)评。 1.组织全班同学借助投影评议部分学生写字的优缺点。 2.教师对有问题的字给予纠正,并做进一步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四)改。1.学生对照优秀作业订正自己的写字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检查,自主修改。2.同桌交换作业,互批互改。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1.请大家默读课文,说说“拐弯儿处的回头”父亲这一简单朴实的动作,让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2.教师总结: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二、再读课文,交流体验 1.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父亲这一回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那么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也被感动了呢?让我们再来默读全文,在最打动你的地方做上小记号。 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引导学生读,之后,指名谈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 出示: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生再读之后谈感受。 (1)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再谈感受。 (2)把你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再读。 (3)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话,(课件出示: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找到“好像”被省略了,省略号变成了句号,还有“瞟”改成了看。 你觉得这样改写行不行?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体会到“好像”是弟弟的一种猜测,失去它就变成了肯定语气。省略号说明弟弟心里还想了很多,这里没有写出来,在读的时候注意拖音和停顿。“瞟”有掩饰的“看”,不像看那么直接,更突出了父爱的含蓄。指导朗读。 三、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同学们谈了真实的体会。是呀,世界上爸爸对孩子的爱有千万种。有的是直接坦白,恨不得把“爸爸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有的是平淡含蓄,点滴之中露真情;或者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你认为这里爸爸对儿子的爱是属于哪一种呢? 2.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注意引导从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入手来谈) 3.这份淡淡的、含蓄的父爱,如果不用心去体会,是很难感受到的。让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爸爸依然”引读。 (以 五、入情入境,深入体会 1.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回头,却改变了弟弟的心情与看法。这样的改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身临其境就更好了。我建议,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课本剧表演好吗?在这个活动中,我来扮演爸爸,同学们来扮演弟弟。(随机问几名同学)你是谁?(我是弟弟)你们大家都是谁?我是谁?你们应该称呼我为?(弟弟,爸爸) 2.请看大屏幕,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在这里呢?(课件出示要求:默读全文,想想爸爸回头的前后你都有那些感受,是怎样变化的? 场景1:受伤的弟弟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了亲爱的爸爸!此时弟弟; 场景2:看到受伤的弟弟,爸爸却只是简单说了几句,竟自己走了,此时弟弟 场景3:终于,在拐弯儿处,弟弟看到了爸爸的回头,此时弟弟 3.“弟弟”们,你们之间也要交流交流,真的理解了吗?一会儿,我们可要对话的呀! 预设1: 师:孩子!当受伤的你在被同学护送回家的途中遇见了我这个爸爸,你心里是怎样想的?你是从哪句话里体会出这种心理的? 生:想得到你的关心。“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师: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这句话。(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里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这段话写得多么生动、形象呀!这种写法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生:轻声读,再次体会写法。 预设2: 师:面对你跷起的伤脚,我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此时你觉得 生:觉得很委屈,很伤心,很生气,觉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 师:于是你 生:大发牢骚。 师:你会怎样发牢骚呢?看看谁的语言最符合弟弟当时的心情? 生:表达不满。 预设3: 师:孩子,本来你有满腹牢骚,可是终于,在拐弯儿处,你看到了我的回头!此时你又 生:被打动了。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眼里还闪着泪光。”(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这是怎样的泪光? 生:高兴的、感动的、激动的、幸福的 师: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通过演示、朗读、体会,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实现自我建构。) 四、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此时此刻,闪着泪光的你想对我说点什么? 2.就是这一回头,这一瞬间的动作,使你们竟如此动情,因为这个动作凝结着深深的父爱呀。就让我们再来读读第4自然段,表达出此刻你心中的感受吧。(齐读) 3.此时此刻你还想对你周围的小伙伴说点什么吗?或者还有许多小朋友因为感受不到爸爸那含蓄的父爱而苦恼,你们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4.这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你、我、他,也感动了作者,所以作者在结尾也深情地说一名同学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如果把这拐弯儿处的回头浓缩成一个词语,你会用什么词?“父爱”(板书) (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五、深情总结,回归生活 父爱,它是那样深沉,那样含蓄,需要我们去发现和体会。一个会发现爱、会感受爱的人,是快乐的,是感恩的,更是幸福的。就如作者和弟弟,就在父亲的一个动作中发现了父爱。这篇文章是否也勾起了你对父爱的回忆呢?你的爸爸,他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甚至是一个表情,是否也让你深深地感动了呢?不妨在课后,仿照本文的写法,把你感受到的父爱用笔写下来,你们说好吗? 第三课时拐弯儿处的回头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汉字。gui wn( ) xing ku( ) bng di( )wi q( ) f qn( ) zhng y( )xn zho( ) q sh( ) png jin( )2、比一比,再组词。拐( ) 弯( ) 绷( ) 层( )别( ) 湾( ) 朋( ) 屈(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怜爱( ) 刹那( ) 注视( )依然( ) 不经意( ) 寻找(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简单( ) 消失( ) 伤心( )5、理解课文,回答问题。(1)拐弯处的回头本课记叙的主人公是_。(2)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_。爸爸自己走了以后:_。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_。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_。(3)“好像不经意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_(4)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课的感想。_参考答案一、1、拐弯 巷口 绷带 委屈 父亲 终于 寻找 其实 碰见2、拐弯 弯腰 绷带 一层 别人 海湾 朋友 委屈3、垂怜 瞬间 凝视 仍然 不留意 找寻4、复杂 出现 开心5、(1)爸爸(2)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爸爸自己走了以后: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弟弟半信半疑。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3)因为大家明白了原来父爱是深沉而又同母爱一样伟大,只不过是每一个父亲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已,只是默默无闻的以行动来说明对我们的爱。(4)例: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不然,其实父爱同样是伟大的,只不过父爱往往是深沉而有不轻易表达出来的一种默默无闻的爱,父亲其实也依然深深的爱着我们。教学反思:学习完这一课很多孩子能说出自己对父爱的理解,有的认为父亲是不善于表达爱的人,有的认识父爱的深沉的爱,特别是在课文的结尾处很多孩子说出了父亲在拐弯儿处的不经意的回头其实是希望孩子更坚强,更独立,这让我对孩子们的理解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2母亲的账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想法和感受。3、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教学难、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课,板书问题二、读书指导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2、指名读文,正音,检查读书情况。3、学生互相说说读完课文后大致的感受。三、默读课文,合作探究1、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对小彼得和母亲的理解。2、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体会小彼得的内心世界。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情感。4、适当扩展:妈妈的账单是可以用金钱来兑换的吗?将来你怎样换妈妈的账单?第二课时一、积累内化1、完成课后“练”的内容。2、独立完成“字选词语”。3、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二、迁移练习1、读生字卡片,认识文后13个生字。2、指导写字。3、实践活动。三、作业写一篇日记(结合课文)。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一天气预报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读拼音,写汉字。ch chi( ) y bo( ) hn cho( )min o( ) t bi( ) wn dng( )bng bo( ) png m( ) jio j( )2、比一比,再组词。滨( ) 潮( ) 妖( )缤( ) 嘲( ) 袄( )幕( ) 焦( ) 糕( )暮( ) 憔( ) 羔(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美丽 凉爽 晴朗焦急 甜蜜 可怕( )的微笑 ( )的冰糕( )的天空 ( )的心情( )的城市 ( )的天气4、句子训练营。(1)明天爸爸将飞海南岛。今天妈妈特别关心南方气象。(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_(2)每晚看那里的天气预报,全家人有时高兴,有时心焦。(用划线的词语造句。)_5、理解课文,回答问题。(1)表现全家人心情的词语有:_、_。我还能写出表现见心情的词语:_、_。(2)全家人为什么天天随着天气预报,有时高兴,有时心焦?_参考答案一、1、出差 预报 寒潮 棉袄 特别 稳定 冰雹 屏幕 焦急2、海滨 海潮 妖娆 缤纷 嘲笑 棉袄 屏幕 焦急 冰糕 日暮 憔悴 羊羔3、甜蜜 凉爽 晴朗 焦急 美丽 可怕4、(1)因为明天爸爸将飞海南岛,所以今天妈妈特别关心南方气象。(2)小弟弟有时很老实,有时又很淘气。5、(1)高兴 心焦 愉快 伤心(2)“我们”牵挂爸爸,关心天气预报是因为关心爸爸。快乐读书屋一看不见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体会“安详”、“微笑着”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语调。3、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目标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整体入手,初步感知1、板书课题:看不见的爱。2、师: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看不见的爱的,把你的理解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让老师听听你们是怎样理解的。二、重点研读,深入感悟1、师:老师听了大家对课题的理解,发现你们已经慢慢走进那位母亲的内心世界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这位母亲的理解来轻声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课文写了这对母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2、出示:读通课文,想想母亲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出示: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己的盲孩子能像普通孩子一样玩打弹弓,耐心地陪伴和鼓励孩子。最后,孩子终于打中了目标。3、师:对于一个正常健康的家庭来说,这只不过是件很普通的事,但对于这位母亲来说,她的付出就显得不那么普通了,大家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是一份怎样的母爱吗?板书:不同寻常4、师:这位母亲的爱是不同寻常的,让我们默读课文,找出表现这份不同寻常的爱的语句,把它划下来,再读一读。(1)交流。(2)师:在我和这位母亲的交谈中,母亲只有几句淡淡的话语和一些十分平静的神情,你是怎么体会到“不同寻常”的?出示:对话部分4-13节指名读句理解,谈感受。(每谈一句,读好一句。)5、指导朗读对话部分:(1)同桌配合读对话(2)指名分角色读(3)全班分角色读。6、除了对话部分,我们还找到了两处重点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句子。(1)出示:那位妇女微笑着。他母亲慢了下来。齐读这两句话。(2)师:大家读了这两句话之后,从语言文字的使用上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安详、微笑着”用了两次)(3)师:再写作中,我们常说用词应尽量避免重复,那么这里作者为什么要重复使用“安详、微笑着”这两个词呢?指名回答:(其中蕴含着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因为孩子看不见,只有从母亲轻柔的动作和态度中感受到爱与鼓励。随机板书:母亲希望她的孩子能够在她的鼓励下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4)再读这两句话7、师:母亲这份细腻无私的爱,男孩感受到了吗?让我们来读读描写盲孩子练习打弹弓的语句。出示:6句话师:大家先自己读读这些句子,读了以后你觉得男孩练习时的表现怎样?指名回答板书:不向困难屈服8、师:在母爱的陪伴与鼓励下,男孩不断向困难挑战,不向困难屈服。正因为这样,结果当我走出不远(1)出示: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2)指导学生练习写话。出示:此时此刻,男孩、母亲、作者分别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根据提示,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三、体验朗读、拓展延伸1、师小结:这确实是一份看不见的爱,一份不寻常的爱,练习打弹弓只是这对母子生活中的一件极小的事,可见这位母亲的爱是多么博大、深沉而且了不起。相信孩子一定会在这份爱的关注下,如母亲所愿-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配合着再次感受文中蕴含的深意。(随机请读)2、师: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听几段录音。(听录音)这些话语里饱含了母亲对你们真挚的情感,每一份爱都那么相似又那样不同。你们能不能在这里也对自己的妈妈说几句心里话呢?四、布置作业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等长辈的关爱。回想一下,在生活中你从哪些细小的事情中感受到了他们的爱,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下来。课 题:能说会写 转述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练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转述,生活中常常需要转述,怎样把听到的内容转述给对方。2.知道转述时要说清楚转述的主要内容。3.在与别人的交际中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教学难、重点:1.能听清楚要求转述的主要内容,并能正确简要的转述。2.积极参与角色表演,态度自然大方。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故事导入,结识话题。1. 教师讲故事,导出新课。2. 自由读书,什么是转述,在转述时要注意什么?3.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认真听 听清楚 抓要点 说明白二、创设情境,练习转述。1.创设情境:有一位同学病了,请把这个通知转述给他。 2.练习转述,同学相互练习说说。3.表演汇报,同学评议。三、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四、总结。五、作业:把今天课的内容转述给爸爸妈妈。教学反思:对我真好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选材及作文立意的能力。2、通过真实的事例,让学生体会亲人对自己的关爱。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事例写具体。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事例写具体。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1、看不见的爱主要讲了什么?2、补充句子妈妈的爱像。3、课件出示亲人关爱孩子的图片。4、图片中的这些孩子的亲人对孩子真好,今天我们就以对我真好为题来写一篇作文。二、自读提示,总结要求1、学生自读课本13页作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