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十大题材 一、写景抒情诗 A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以描写为主,多用白描手法(写景、写人、写场景)。 1.思想情感类型: 对现实不满,厌恶官场黑暗,寄情山水,表达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流露隐逸避世之情 寄寓诗人生活的感悟 表明对恬淡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 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2.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寓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白描 、动静、虚实、烘托、远近、高低俯仰等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3.典例分析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将:岂。 纪:经营 【问题】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么表现的? 【分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最明显的特点,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和细节进行描写,比如: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这些生活场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表现了农村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 【答案】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B即景抒情诗 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1.鉴赏方法: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 2.典例分析(2007全国一卷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 广东地区试题 江苏地区试题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题】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案】 (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出一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二、托物言志 1.特点: 一般以所咏之物为题,有时加上一个“咏”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特征,着意描摹 写法上由物到人,物我合一,由实到虚,写出某种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常用手法术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比喻、拟人、象征、对比、衬托 2.鉴赏方法: 首先,要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然后想想这些特征可以和哪些品质、精神联系起来。(注意诗中对这一“物”的描写,然后从中概括出其特征) 其次,要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借之物,即使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第三、要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牢记意象的特定象征意义 3.思想情感类型: 一般的咏物诗就物论物,表达对物的喜爱之情。 托物言志咏物诗往往从物象上升到人的某种品格、志向。 4.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答案】(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三、边塞战争 1.形式特征:题目中常出现:征、塞、军、边疆地域名称 2.方法点拨: 要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 。(特别说明:欣赏边塞诗,一定要注意了解背景,知人论世。一般说来,盛唐时期,人们认为出征远戍是光荣的,因此这个时期的边塞诗格调高昂,充满了报国的雄心壮志。而到宋代,诗人流露出的多是报国无门的愤懑。) 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要特别注意诗中反映边塞特色的意象,有的需要弄清其象征意义。如:关山、戍楼、大漠、征人、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 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对于战争,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这就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还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 3.思想感情内容分类: 展示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描绘雄奇壮阔、苍茫渺远的边塞景致。 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 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苦,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理想抱负。 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企盼罢战和平的的美好愿望,同情百姓将士不幸命运,强烈反对战争 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不要再大兴战事,动用大量民力、物力,应体恤民情。 表现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无处杀敌的愤懑之情。 4.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陇西行 陈陶(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释】 陇西行:乐府旧题。陇西,指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 匈奴:此处借指当时入侵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 (1)“貂锦”一词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 (2)试分析后两句的表达效果和作者的态度。 【答案】 (1)借代(2分) (2)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或丈夫)已战死,仍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盼他早日归来团聚,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2分)诗中包含了诗人深沉的感慨,表达了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2分) 四、怀古咏史 1.鉴赏要点 内容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在诗题中往往含有“咏史” 、“怀古” 、 “览古” 等字样,有的直接以历史地域或人物为题。 诗歌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诗歌里面的“人、事、景、物”,只是作者抒发感慨、寄寓自己对历史的思索的“传媒”和宣泄物而已。因此,鉴赏这类诗歌的重点应落在“借古”而“讽今”、“伤今”上。 常用手法:借古讽今、借古伤今、以古谏今、对比、类比 2.方法点拨: 首先,要弄清史实,知人论世。便于准确理解诗歌寄寓情感的方向。 要了解作者的简历、史实、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以便感悟诗情,这对咏史诗词尤其重要。 其次,要体会作者的意图及思想感情。 再次,要分析写法,把握表达技巧 2.思想感情内容分类: 对历史理性的冷静的剖析,揭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观点看法。 缅怀前贤,抒发对古人的景仰之情。 把历史事实和现实联系在一起 a写古人关照自己,感慨个人的身世境遇。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愿望,悲叹年华易逝,壮志难酬。 b感故伤今,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和伤感,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是批判。 例如刘禹锡乌衣巷姜夔扬州慢 c借古讽今,以古谏今。(古今不同,古今相同)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希望统治者能引以为戒。同时,同情下层百姓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李清照绝句 、六国论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北卷 华 清 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 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 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溺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五、赠友送别 1.特点: 题目中一般有“送某人”,内容一般表现朋友之间的挚爱深情,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感,有期待等。 感情基调:大多缠绵凄切、低沉惆怅、哀婉伤感(但也有例外)。 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虚实结合拓展诗歌意境,突显思想感情。 2.常见意象: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送别诗常用意象植物:柳、浮萍、孤蓬 动物:杜鹃、鸿雁 送别场所:南浦、长亭、短亭 灞桥、劳劳亭 送别环境:酒、流水、夕阳、月、春草、孤舟 3.方法点拨: 首先要正确理解诗中的情感内容。(特别提示:不是所有的送别诗都表达一种凄切的离情别绪,有的刚好相反,显得潇洒、豁达,要注意辨别清楚。) 其次要掌握诗中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看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多种形式:以喻显情、借景抒情、借酒抒情、借事抒情) 4.思想感情类别: 直接抒发离别之情,重在表现离愁别恨,朋友情深,依依不舍 借离别一吐胸中的激愤,融合了个人的身世之感,宦海沉浮,前途未卜 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嘱咐 借离别进行自我表白,”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别诗中翻新意:表现豁达、洒脱 5.典例分析(江苏卷) 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l)“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 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安慰友人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嘱咐友人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渡险恶得多。 六、羁旅行役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1、常用和旅途有关的意象:鞍马、驿站、征辔、候馆、桅樯、孤舟、车马 2、和乡愁联系紧密的意象:杨柳、归雁、鸿雁、杜鹃、鹧鸪 3、常用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触景伤情、感时生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虚实结合、主客移位、反衬(以乐景写哀情)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方法点拨: 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 (多为思乡怀人之情) 这类诗在感情的抒发上有何特点? (有的诗直接说自己思乡怀人,但有的诗却不直接说,而是从对方入笔,以想象、主客移位的方式抒发感情) 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即思乡之情由何景而生) 5.思想感情: 长期流离漂泊前途渺茫的愁苦, 久戍边关无法归乡的苦闷, 久宦在外身不由己的无奈, 所有这些引起的深切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6.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分析】 诗中写游子长年客居洛阳,见到秋风之中一片凄凉萧条的景色,不可避免地勾起对家乡和亲人的悠长思念。思念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自然就想提笔写家信,可是在铺纸研墨之际,一时却又涌起千头万绪,无从说起。但是捎信的“行人”出发在即,时间匆匆,于是千言万语无法细加考虑。及至捎信人就要上路,却又疑惑和担心刚才因为匆忙,是否漏写了什么,这种疑惑和担心越来越强烈,促使游子出现“又开封”的举动。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于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七、思妇闺情 (一)宫怨诗 1.形式:诗题中常用“宫词”、“怨”等词,主人公为宫中女子,描写的环境体现皇宫的特点。 2.内容:以描写宫女幽怨为主题,大都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宫女(或嫔妃)们的悲惨生活和精神痛苦。但是,它们却有个共同之点,都把宫妃们的怨恨,归之于失宠或不得宠而生的怨望,而且都只表露宫女们生活的一角,或则说得很含蓄。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后宫词 白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二)闺怨诗 1.特点: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思念情人的感情。 2.鉴赏要点: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对女子心理的描写非常细腻 3.感情基调:忧愁、感伤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了女子的心理变化?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良人:丈夫。 玉关情:思念征人远戍之情。 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思妇之情的? 八、哲理诗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 题西林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琴诗(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对问题透彻理解的新境界 .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泛舟(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赏析】原诗是说:江边停泊着一艘大战船,水不深,船搁浅,怎样也移不动;昨天夜里江边春水涨高了,只见那大船已如羽毛般轻轻飘浮在水面上;想到早先浅水时的想尽办法来推移战船,实在白费力气,看!现在水满了,那船不是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行驶了吗? 朱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 九、游仙诗 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就其本义而言,这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 。 游仙诗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而道家神仙典故的运用,则使游仙诗更具备浪漫的色调。 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游仙诗内容向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 西上莲花山(古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全部注释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吉环境安全培训课件
- 安利女性三养课件
- 安全骑行培训心得课件
- 海螺公司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网签版银行借款合同模板6篇
- 2026届江苏省苏州昆山、太仓市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全驾驶培训课程方案课件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九上化学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作业治疗的考试题及答案
- 安全驾驶培训效果评价课件
- 1.3 植物与阳光(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3.2《参与民主生活 》-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DL-T5706-2014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 碳化硅外延层厚度的测试 红外反射法
-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件(完整版)
-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配习题和答案下载地址
- 日语N3听力词汇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PPT课件
- 1000以内的竖式加减法(共2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