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 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B A 相同B 提高很多C 有所提高 2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 钢筋混凝土梁的抗裂能力A A 提高不多B 提高许多C 相同 3 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A A 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 B 一旦裂缝出现 裂缝就贯通全截面 C 一旦出现裂缝出现 则全长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丧尽 4 在混凝土构件中配置受力钢筋主要是为了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5 结构构件的破坏类型有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 6 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叫砌体结构 1 高强度钢筋的极限拉伸应变比低强度钢筋的大 错 2 对无明显极限的钢筋用作为屈服强度 对 3 钢筋经冷拉时效后 屈服强度升高 塑性降低 对 4 冷拉钢筋可以提高屈服强度 但脆性提高 对 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混凝土等级为立方体的抗压标准值 而不是设计值 对 6 混凝土保护层是从受力钢筋侧边算起的 对 7 水灰比越大 混凝土徐变和收缩也就越大 对 8 一般来说 低强度混凝土受压时的延性比高强度混凝土好些 对 9 混凝土试件立方体尺寸越大 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错 10 混凝土收缩与水泥用量有关 水泥用量越高 收缩越小 错 11 混凝土加载时 龄期越长 徐变越大 错 12 混凝土等级由轴心抗压强度确定 错 13 在一般情况下 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增长 对 14 无明显屈服强度的钢筋一般为软钢 错 15 混凝土在长期不变压力作用下 应变会随时间增加 对 16 对有明显流幅的钢筋 取其极限抗拉强度为设计时取值的依据 错 17 混凝土双向受压时强度低于单向受压时的强度 错 18 混凝土处于横向抗压约束 其纵向抗压强度将提高 对 19 钢筋冷拉屈服强度提高 冷拔时塑性性能降低 对 20 混凝土强度抗压等级由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错 21 粘结应力实际上是混凝土与钢筋接触面的剪应力 对 22 由于粘结力的存在 使得钢筋应力与应变延钢筋长度变化 对 23 光面钢筋的粘结力是由剪应力和咬合力构成的 错 24 由于塑性的发展 混凝土的变形模量随变形的增大而增大 错 25 有明显流幅的钢筋的屈服强度对应于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屈服点 错 26 对钢筋冷拉可以提高其抗拉强度和延性 错 27 一般情况下 梁上部钢筋的粘结力高于下部钢筋的粘结力 错 28 用直接拉伸试验测得的抗拉强度比劈裂试验测得相同 错 29 当侧向压应力不高时 其可以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对 30 混凝土就其强度指标的大小正确的是 B A fcu k ft fc fcu kB fcu k fc ft k ftCfcu k fc ft k ft 31 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指标是 A 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B轴心抗压标准值C 轴心抗压设计值D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32 混凝土强度由立方体抗压试验后的 C A 平均值 确定B 2 确定C 1 645 确定 33 采用非标准试块时 换算系数为 D A 边长采用200mm 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取0 95 B 边长采用100mm 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取1 05 C 边长采用100mm 立方体试块的劈拉强度取0 95 D 边长采用 100mm 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取0 95 若为劈拉强度取0 85 34 混凝土的受压破坏C A 取决于骨料抗压强度B 取决于砂浆抗压强度C 由裂缝累积并贯通造成的 D 骨料和砂浆的强度耗尽造成的 35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大致是 A A 3 3 5 10 3B 3 3 5 10 4C 1 1 5 10 3 36 柱受轴向压力同时承受水平剪力作用 此时混凝土的抗剪强度 B A 随轴力增大而增大B 轴压力超过某值后将减少 到达Fc 时剪力为零 37 为混凝土受压时的弹性系数 当应力增大时A A 将减少B 1 C 0 38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 则 曲线德下降段 B A 越平缓B 越陡峭C 变化不大 39 在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的徐变将使A A钢筋应力增加B 混凝土应力增加C 钢筋应力减小 40 混凝土中水灰比越大 水泥用量越大 则徐变及收缩值 A A 将增大B 将减少C 基本不变 41 变形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能力C A 比光面钢筋有所提高B 取决于钢筋的直径大小C 主要是钢筋表面凸出的肋条 42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混凝土抗压标准试验值按下述原则取得 B A 取平均值 超值保证率50 B 取 1 645 超值保证率为95 43 混凝土一次短期加载时 应力应变曲线下述正确的是D A 上升段是一直线B 下降段只能在强度不大的试压机上测得 C 混凝土强度较高时 峰值处的曲率较小D 混凝土压应力最大时 并不马上破坏 44 混凝土的徐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徐变是长期不变荷载下 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延长而增长的现象 B 持续应力的大小对徐变有重要影响 C 徐变对结构的影响多数是不利的 D 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越大 徐变越小 45 对于无明显屈服强度的钢筋 其强度标准值的取值依据是 D A 最大应变时对应的应力B 极限抗拉强度C0 9 倍的极限强度D 条件屈服强度 46 钢筋的力学指标包括 1 极限抗拉强度 2 屈服点 3 伸长率 4 冷弯试验 其 中检验塑性指标有 D A 极限抗拉强度B 极限抗拉强度和伸长率C 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47 在混凝土内部结构中 使混凝土具有塑性性质的是 C A 砂石骨料B 水泥结晶体C 水泥胶体中未硬化的凝胶体 48 对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试块 在相同条件下测出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 B A 曲线的峰值越高 下降段越陡 延性越好 B 曲线的峰值越高 下降段越缓 延性越好 49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基本测定方法是C A 在很小的应力下做重复的加载卸载试验取得 B 在很大的应力下做重复的加载卸载试验取得 C 应力在 c 0 0 5fc 之间重复加载10 次 取 c 0 5fc 时测得的变形值作为依据 50 混凝土徐变及其持续应力大小的关系是B A当应力较大时 应力与徐变成线性关系 为非线性徐变 B当应力较大时 应力与徐变不成正比 为非线性徐变 C不论应力值多大 徐变均与应力成线性关系 且徐变收敛 51 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测定方法中 拔出试验与压入试验测得的结果是 A A 拔出试验比压入试验的大B 拔出比压入的小C 一样大 52 碳素钢的含碳量越高 则 强度越高 延性越低 53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对钢筋中不要求钢筋的耐火性 54 混凝土的割线模量E1c 与弹性模量Ec 的关系是E1c Ec 当应力增大处于弹性阶段时 1 55 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是指 D A 应力与塑性应变的比值B 应力应变曲线的切线斜率 C 应力应变曲线的原点切线的斜率D 应力与总应变的比值 56 混凝土的弹性系数指的是变形模量与弹性模量的比值 57 当混凝土钢筋构件压缩受到内部钢筋约束时 会在钢筋中产生拉应力 混凝土中压应力 58 普通强度混凝土受压对应于 0 的压应变约为0 002 最大压应变约为0 0033 59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应力应变曲线的原点切线斜率 60 混凝土的强度指标通过试验测出的有立方体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 轴心抗拉强度 61 工地检验无明显流幅的钢筋是否合格的指标有 抗拉极限强度 伸长率 冷弯试验 62 工地检验有明显流幅的钢筋是否合格的指标有 屈服强度 抗拉极限强度 伸长率 冷 弯试验 63 由于剪应力的存在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低于单向抗压强度 64 受压混凝土的变形模量的三种表示方法是 弹性模量 割线模量 切线模量 65 混凝土的你粘结力主要由胶着力 摩擦力 机械咬合力 1 越大 失效概率Pf 越大 结构越可靠 对 2 延性构件的 值比脆性破坏的 值大 错 3 建筑结构等级为三级时 值可相应减小 对 4 两种极限状态的 相同 错 5 可变荷载的最大值并非长期作用于结构上 故荷载长期效应组合时可变荷载作准永久荷 载 对 6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大于设计值 对 7 荷载的标准值大于设计值 错 8 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大于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错 9 影响结构抗力的主要因素是荷载效应 错 10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是结构设计时采用的材料强度基本代表值 对 11 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组合时 荷载取其设计值 错 12 材料强度分项系数一般比荷载分项系数大些 因为前者变异较大 错 13 材料强度设计值比其标准值大 而荷载设计值比其标准值小 错 14 在结构安全等级相同时 延性破坏的 值比脆性破坏的小 对 15 荷载效应系数通常与结构尺寸有关 因此 对同一结构 他是常数 错 16 我国现阶段规范设计是以何种概率为基础的 C A半概率B 全概率C 近似概率 17 结构在规定时间内 规定条件下 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成为 B A 安全度B 可靠度C 可靠性 18 结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年限后 B A 结构立即丧失其功能B 可靠度减小C 不失效则可靠度不变 19 承载力极限状态是指 C A 裂缝宽度超过规范限值B 挠度超过规范限值 C 结构或构件视为刚体失去平衡D 预应力混凝土中混凝土拉应力超过限值 20 材料强度设计值现行规范规定为 C A 材料强度的平均值B 强度的平均值C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D 材料强度标准值 分项系数 21 建筑结构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 计算式中采用的材料强度是 B A 材料强度的平均值B 强度的设计值C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D 材料强度的极限变形值 22 建筑结构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 计算式中采用的荷载强度是 B A 荷载的平均值B 荷载的设计值C 荷载的标准值D 荷载的准永久值 23 钢筋混凝土结构按正常极限状态设计时 计算式中采用的材料强度是 B A 材料强度的平均值B 强度的标准值C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D 材料强度的极限变形值 24 结构可靠度指标B A 随结构抗力离散性的增大而增大B 随结构抗力离散型的增大而减小 C 随结构抗力的均值增大而减小D 随作用效应的均值增大而增大 1 在适筋梁中 越大 受弯承载力也越大 对 2 相对界限受压高度系数 b 与混凝土等级无关 对 3 混凝土受弯构件 当受压区混凝土的外层纤维达到fc 时 构件立即破坏 错 4 手拉混凝土即将开裂时 手拉钢筋应力大致是20 30N mm 2 对 5 在不改变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的情况下 影响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钢筋的 设计强度 对 6 在梁的受压区配置钢筋 可以提高梁截面的延性 对 7 选用受压钢筋协助混凝土梁承受压力是最经济的方法 错 8 钢筋混凝土梁的经济配筋率是根据梁的受压区高度x bho推导出来的 错 9 对于受弯构件只要按基本公式设计其截面一定是适筋截面 错 10 适筋梁的试验分析表明 梁截面的平均应变不符合平截面假定 错 11 双筋矩形截面梁 当计算的 0 003 后 其取值对等效矩形应力图的影 响很小 对 26 适筋梁的极限弯矩Mu 与 fc 几乎成正比关系 错 27 公式 Mu 1 0 5 a1fcbh02同样可以用来计算超筋梁的极限弯矩 对 28 最大配筋率与fy 成反比 错 29 配有不同种类受拉钢筋的梁 b 应分别计算 取其中较大值 错 30 钢筋混凝土梁即将裂缝时 受拉钢筋的应力 s 与配筋率 的关系是C A 增大 s 减小B 减小 s 增大C 关系不大 31 受弯构件纯弯段内 开裂前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应力A A 0B 均匀分布C 不均匀分布 32 超筋梁破坏时 钢筋应变与混凝土应变的关系是 A A s y c u B s y c y s y 33 少筋梁破坏时B A s y c u裂缝宽度及挠度过大B s y c u裂缝宽度及挠度过大 C s y c u即混凝土压碎 34 对于适筋梁 受拉钢筋屈服时C A 承载力达到极限B 受压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C s y c u 35 受弯适筋梁My bho 则 B A 有 As ba1fcbho fy fy As fy B 按 As 未知 令 b 求 As 和 As C 与 s 关系不大 42 复核 T 型截面梁承载力时 可按 X 0 用 x fyAs a1fcbf hf 时 则 C AAs1 a1fc bf b hf fy As2按已知的x 计算 截面尺寸b h M2 BAs1 a1fcbf hf fy As2 按已知的 x 计算 截面尺寸b h M2 C As1 a1fc bf b hf fy 计算出相应的M1 用 As2 As As1 按单筋截面 b h 要求x 得 M2 43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为 0 4 0 8 44 构件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相同时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与纵向钢筋配筋 率的关系是 D A 越大 Mu 越大B 越大 Mu 按线性比例增大 C max min时 Mu 随 增大按线性比例增大 D max min时 Mu 随 增大按非线性比例增大 45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的第三阶段末的表现是A A 受拉区钢筋先屈服 随后混凝土受压区被压碎 B 受拉区钢筋未屈服 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C 受拉区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均不定 46 对于 T 型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 属于第一类 中和轴在翼缘内 的判别式是 B AMa1fcbf hf ho hf 2 或 fyAs a1fcbf hft CM a1fcbf hf ho hf 2 或 fyAs a1fcbf hft 47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设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破坏的第三阶段末应力状态 48 在梁的受拉区 纵向受拉钢筋的弯起点应该设在按正截面承载力被充分利用点外ho 2 因为D A 保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B 保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C 控制斜裂缝宽度D 保证斜截面受弯承 载力 49 混凝土梁的受拉边缘开始出现裂缝时 混凝土达到其D A 实际抗拉强度B 抗拉标准强度C 抗拉设计强度D 弯曲时的极限啦应变 50 增加受拉钢筋配筋率不能改变梁的C A 极限弯矩B 钢筋屈服时的弯矩C 开裂弯矩D 受压区高度 51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时 计算公式中所采用的强度值是材料强度的C A 平均值B 标准值C 设计值D 最大值 52 在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时 截面受压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是D A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B 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C 局部受压强度设计值D 等效弯曲抗压 设计值 53 钢筋混凝土适筋梁在即将破坏时 受拉钢筋的应力C A 尚未进入屈服点B 刚达到弹性阶段C 正处于屈服阶段D 已进入强化阶段 54 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承载力最大值取决于C A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B 钢筋的屈服强度C 混凝土抗压强度D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55 在混凝土梁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 当配筋率 max时 可用下列公式求极限弯矩C A Mu Asfy ho 0 5x B Mu a1fcbx ho 0 5x C Mu b 1 0 5 b a1fcbho 2 1 窟筋对梁斜裂缝出现影响很大 错 2 对于无腹筋梁 剪跨比越大受剪承载力越低 对 3 对有腹筋梁 虽然剪跨比大于1 只要是超配窟 同样可能发生斜压破坏 对 4 弯筋的上弯点至前一排钢筋的下弯点距离 Smax 主要是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错 5 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全部深入支座时 仍要验算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错 6 材料抵抗弯矩图不切入弯矩图呢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均可满足 对 7 梁进行正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后 正常使用阶段只会有垂直裂缝 错 8 斜裂缝往往在钢筋混凝土梁的跨中发生 错 9 钢筋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主要是根据斜压破坏的受力特征确立的 错 10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钢筋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加大而减少 对 11 钢筋混凝土梁中配置受拉钢筋对裂缝的出现影响不大 对 12 剪跨比对有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的影响比无腹筋梁的影响打 错 13 剪跨比a ho 越大 无腹筋梁的承载力就越低 但其大于3以后对承载力影响不大 对 14 钢筋混凝土的斜压破坏多出现在剪跨比较大的情况下 错 15 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时 规范规定的上限值相当于限值了梁的最小尺寸 和最大配窟率 对 16 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时 计算的剪力值取斜截面范围内的平均剪力 错 17 受剪承载力公式未考虑骨料间的咬合力 对 18 受剪承载力计算中 限值梁的截面尺寸是为了防止斜拉破坏 错 19 为了保证梁的抗弯承载力 只要梁的弯矩值在其抵抗弯矩图内即可 错 20 只有矩形截面独立梁才有必要考虑剪跨比 对 21 钢筋的充分利用点至截断点的距离与剪力无关 错 22 提高受剪承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大ho 对 23 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 所以不需验算荷载下斜裂缝宽度 B A 尚无计算方法B 受剪承载力公式确定时 已考虑了抗裂要求 C 使用荷载下出现裂缝是正常现象 24 仅配窟筋的梁 受剪公式V bho a1ft a2 svfyv 公式中 a1ft 项C A 仅为混凝土抗剪作用B 包括了混凝土剪压区 骨料咬合 纵筋暗销作用 C 除了混凝土剪压区 骨料咬合 纵筋暗销作用外 还有部分窟筋作用 25 薄腹梁的截面限值条件较为严格 因为B A 无法多配窟筋B斜压破坏时抗剪能力低C 剪压区内腹板先压碎 26 受集中荷载作用的连续梁与广义剪跨比相同的简支梁相比 抗剪能力低原因是 A A 反弯点的存在 导致两临界斜裂缝上下钢筋均匀受拉 受压和受剪的面积减少 B 反弯点的存在 导致两临界斜裂缝上下钢筋均匀受拉 受压和受剪的面积减少 但是 上下筋均匀受压 C 剪跨段内弯矩一般较大 27 钢筋混凝土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位置之一是C A 跨中正截面B 支座中心截面C 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所处截面 28 T 型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中不包括B A 剪跨比B 纵筋配筋率C 混凝土强度等级D 窟筋间距 29 钢筋混凝土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C A 斜拉破坏B 斜压破坏C 剪压破坏D 局压破坏 30 承受集中荷载的矩形截面简支梁配置好窟筋后 若所需的弯起钢筋数量或间距不满足要 求时 应增设以抗剪 B A 纵筋B 鸭筋C 浮筋D 架立钢筋 31 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 要求纵向钢筋的弯起点距离充分利用 点 0 5ho 是 C A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要求B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需要C 斜截面抗弯需要D 梁支座锚固需要 3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 是指 A A 受拉锚固长度B 受压锚固长度C 搭接锚固长度D 延伸锚固长度 33 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拉破坏一般发生在B A 剪跨比很小时B 剪跨比很大时C 与剪跨比无关时D 配窟率很大时 34 计算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时 若V0 25 cfcbho 则 采取A A 加大截面尺寸B 增加窟筋用量C 配置弯起钢筋D 增大纵筋用量 37 某矩形见面简支梁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窟筋采用直径为8mm 间距为 200mm 的 HPB235 钢筋 该截面发生的破坏为B A 斜拉破坏B 剪压破坏C 斜压破坏D 剪压与斜压界限破坏 38 无腹筋的钢筋混凝土梁沿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与剪跨比的关系是 在一定范围内随之增 高而降低 39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越大 梁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也就越大 40 纵向钢筋抗剪主要有两个作用 销栓作用 减少裂缝宽度 增加咬合力 1 螺旋筋外的混凝土保护层在计算承载力时不予考虑 对 2 Eo ho 等相同 仅lo h 不同的两个偏压构件 lo h 大者 Mu Nu 大 错 3 Eo ho 等相同 仅改变lo h 的偏压柱 随lo h 增大 将由材料破坏转为失稳破坏 对 4 适量配筋的短柱 eo ho 由小到大 截面始终发生材料破坏 对 5 只要发生材料破坏 一般受压钢筋As 总可达到fy 对 6 偏心受压构件与受弯构件正截面两种破坏界限是不同的 错 7 eo 0 3ho 的偏心受压构件发生受拉破坏错 8 轴向力初始偏心距ei eo ea 引入 ea 是修正 ft 引出的问题 错 9 不论受压受拉破坏都要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 对 10 混凝土强度对柱的受压承载力影响大于对其受弯构件的影响 对 11 对称配筋的偏心受压柱 若算的x ho 则应按小偏心受压计算 对 12 钢筋混凝土受压柱应优先考虑高强度钢筋 错 13 钢筋混凝土受压柱 长细比越大 纵向弯曲系数越大 错 14 在小偏心受压破坏的情况下 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加 构件抗弯能力提高 错 15 大偏心受拉破坏的特征与适筋的双筋截面受弯构件破坏特征完全相同 对 16 无论偏心受压构件还是偏心受拉构件 判别大小偏心的条件是相同的 错 17 计算大偏心受压构件时 若As 已知 可以令x bho 然后求解As 错 18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构件失稳破坏时的承载力 错 19 何种情况下令x xb 来计算偏压构件A AAs As 而且未知的大偏心受压BAs As 而且未知的小偏心受压 CAs As 且 As 已知的大偏心受压DAs As 且 As 已知的小偏心受压 20 何种情况可以令As minbh 计算偏压构件 B AAs As 而且未知的大偏心受压B As As 而且未知的小偏心受压 近轴力砼达 u CAs As 且 As 已知的大偏心受压D As As 小偏压 21 何种情况可以用x 判断大小偏压A A 对称配筋时B 不对称配筋C 对称不对称均可 22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 发生界限破坏时C A 轴向力随配筋率增大而减小B 轴向力随配筋率减小而减小C 两者无关 23 轴心受压短柱 在钢筋屈服前 随着压力的增大 混凝土压力的增长速度C A 比钢筋快B 线性增长C 比钢筋慢 24 钢筋混凝土短柱达最大应力时的压应变值可达到0 25 35 而混凝土棱柱体相应的 压应变为 0 15 0 2 主要原因是C A 短柱较长B 尺寸效应C 混凝土发挥了塑性性能D 钢筋压曲 25 两个仅配筋率不同的轴压柱 甲 乙 若混凝土的徐变值相同 则所引起的重分布B A甲 乙B 甲 乙C 甲2a A A 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达到抗压强度设计值B 防止受压钢筋屈曲 C 避免保护层剥落D 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极限抗压强度 30 对于高度 截面尺寸 配筋以及材料强度完全一样的柱 轴心受压最大承载力A A 两端嵌固B 一端嵌固一端铰支C 两端铰支D 一端嵌固一端自由 31 对称配筋的钢筋混凝土受压柱 大小偏心判别的条件是A A 0 3ho为大偏心受压C b为大偏心受压 32 对偏心受压柱子截面 设结构力学方法算的截面弯矩为M 而偏心受压构件截面力矩 平衡方程中有一力矩Ne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M NeBM e h 2 as CM Ne DM N e e 33 大偏心受压构件中所有的纵向钢筋都能充分利用的条件是D A b C 为任意值D 2as 34 判断大小偏心受压的基本依据是截面破坏始于受拉筋屈服还是受压区混凝土先破坏 35 受压构件中受压钢筋的强度设计值的控制条件是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36 矩形截面受压构件 离纵向力N 较远一侧的钢筋内力是 sAs 对大偏心 钢筋应力B A s fy D s fy 1 轴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由钢筋和混凝土共同承担 错 2 偏心受拉构件大小偏心的区分与偏心受压构件相同 错 3 偏心受拉构件区分大小偏心是根据偏心受拉力N 作用的位置来确定的 对 4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 与偏心受压一样要考虑纵向弯曲的影响 错 5 对轴心受拉构件 当承载力不足时 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大混凝土结构尺寸 错 6 一般情况下 大偏心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是相同的 错 7 偏心受拉构件不需要考虑纵向弯曲的影响 对 8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时 不需要考虑剪跨比的影响 错 9 大偏心受拉构件对称配筋时受压钢筋应力能打到其屈服强度 错 10 当 2as x 时 大偏心受拉构件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应取按x 2as 计算的面积和按As 0 计算所得的较小者 对 11 小偏心受拉对称配筋时 单侧钢筋面积由离轴力较近一侧的钢筋面积确定的 对 12 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中 在一般情况下 受拉混凝土开裂是正常的 对 13 一般来说 开裂间距越小 其裂缝开封宽度越打 错 14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钢筋应力越大 裂缝宽度也越大 对 1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可使构件的裂缝开展宽度减小 对 16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变不均匀系数 接近 1 时说明受拉混凝土将完全脱离工作 对 17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提高构件抗裂度的有效办法是增加钢筋用量 错 18 无论受拉还是受弯构件 在裂缝出现前后 裂缝处的钢筋应力将发生突变 对 19 当截面尺寸和所受弯矩不变时 增加受拉钢筋用量可减小开裂宽度 对 20 钢筋混凝土梁的抗裂弯矩的大小主要由受拉钢筋的配筋率有关 错 21 当梁在受压区配受压钢筋时 可以减小梁在长期荷载下的挠度 对 22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 裂缝即将出现时的 s 与配筋率无关 对 23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 配筋率越大 裂缝即将出现时的 s 越小 错 24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 开裂后的 s 与配筋率无关 错 25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 如配筋率过低 开裂后 s 可能已经达到屈服强度fy 对 26 由于混凝土收缩 是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 开裂轴力Ncr 减小 对 27 由于混凝土收缩 使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开裂瞬间 N Ncr 裂缝处 s 减小 错 28 由于混凝土收缩 使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极限轴力Nu 增大 错 29 大小偏心受拉判定的取决于C A 相对受压区高度B 配筋量C 拉力作用位置D 相对受压区高度和配筋量 30 大偏心受拉对称配筋时D A 受压钢筋一定不屈服B 受拉钢筋一定不屈服C 受压区高度一定不小于2as D 受压钢筋一定不屈服和受压区高度一定小于2as 31 受拉钢筋的抗剪承载力C A 随着轴力的增大而不断减小B 与轴力大小无关C 随轴力增大而减小 达一定值不再减小 32 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 B A 轴心受拉构件和大偏心受拉构件的裂缝将贯通B 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裂 缝将贯通C 小偏心和大偏心都存在受压区D 以上都不确定 33 大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复核时 不可能出现D A 2a xxC x bhoDeo h 2 a 34 满足什么条件的偏心受拉属于小偏心C Ax bhoB eo 0 3ho Ceo M N h 2 a 35 计算大偏心受拉构件时 如果x 2a 说明受压钢筋 s A A s fy 36 大偏心受拉构件的As 与 As 均未知 设计应先求出As 此时应取B A 0 2 bho 的大偏心受拉构件 在一般情况下 A A b 1 一般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错 2 雨棚板属于纯扭构件错 3 雨棚板是弯剪扭构件 对 4 矩形截面受扭构件沿截面周边四角必须放置受扭纵筋 对 5 受扭构件的截面限值条件是防止构件发生超筋破坏 对 6 受扭构件规定的最小配筋率是为了防止少筋破坏 对 7 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开裂后混凝土所承担的扭矩为0 3ftWt 对 8 受扭构件的窟筋可以做成开口形式 错 9 在受扭构件中设置抗扭钢筋在很小程度上提高构件的抗裂扭矩值 对 10 素混凝土的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一般也是他的破坏扭矩 对 11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当受扭纵筋 窟筋均屈服时为延性破坏 对 12 受扭纵筋与窟筋的强度比0 6 1 7时可保证适筋破坏 对 13 为了防止少筋破坏 用最小受扭配窟率保证即可 错 14 为了防止超筋破坏 与受剪构件一样 用截面限值条件来保证 对 15 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方法及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计算受扭钢筋时都不考虑混凝土 参加工作 错 16 对矩形截面弯扭构件 弯矩和扭矩分别计算配纵筋 而窟筋由受扭承载力计算确定 错 17 弯扭构件和弯剪扭构件配筋计算中 纵筋由受弯及受扭所需钢筋相应面积叠加 对 18 若剪扭共同作用 混凝土强度系数 f 1 0 则受剪时混凝土强度取值不变 错 19 计算 T 型截面弯扭构件时 不考虑翼缘的抗剪作用 对 20 计算 T 型截面弯剪扭构件时 受剪计算高度为ho hf 错 21 复核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与其内部条件和外部荷载条件都有关 对 22 当扭矩和剪力不超过混凝土部分所能承担的扭矩或剪力的一半时 为简化计算 可不考 虑其影响 对 23 剪扭构件的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在各种情况下都设计剪跨比 错 24 工型截面各部分所受的扭矩按其截面面积进行分配 错 25 剪扭承载力相关曲线由三条直线组成 对 26 矩形截面素混凝土纯扭构件 首先出现的一条与构件纵轴线约成45 度的斜裂缝 这条 斜裂缝往往在矩形截面的出现 A A 长边中点附近B 顶边的短边中点附近C 底边的短边中点附近 27 纯扭构件的抗扭纵筋按其计算要求 应沿构件核心截面的C A 长边对称布置B 短边对称布置C 周边均匀布置D 底边对称布置 28 作用在雨棚板上的垂直荷载会在中产生扭矩 B A 雨棚板B 雨棚梁C 支撑雨棚的砖墙 29 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 当符合条件T 0 175ftWt或 T 0 175akftWt 时 仅按构件 分别进行承载力计算 B A 弯矩作用下B 弯矩和剪力作用下C 弯矩和扭矩作用下D 扭矩作用下 30 弯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V 0 7 1 5 t ftbho 1 25fyvAsvho s 当计算中不考虑 扭矩作用时 混凝土的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应是B A t1 D t 0 5 31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应D A 只配与梁轴线成45 度的螺旋钢筋B 减小钢筋直径C 只配抗扭窟筋D 抗扭窟筋纵筋都配 32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中 其受扭纵筋与受扭窟筋的配筋强度比 应D A 小于 0 5B 大于 2 0 C 不受限值D 在 0 6 1 7 之间 33 复核受扭构件设计计算时A A 要考虑混凝土抗剪和抗扭作用的相关性B 要考虑混凝土抗剪和抗扭作用的相关性 C 对截面的塑性抗扭抵抗距要进行修正D 当为工型截面时要考虑翼缘的抗剪做用 34 矩形截面复合受扭破坏时 截面可能D A 顶面受压 其他三面开裂B 底面受压 其他三面开裂C 一侧面受压 其他三面开裂 D 以上都有可能 35 受扭构件破坏时 类似于剪压破坏的是A A 适筋破坏B 超筋破坏C 部分超筋破坏D 少筋破坏 36 复合受扭构件抗剪强度计算公式与无扭矩作用构件抗剪计算公式区别在于A A混凝土部分抗剪作用B 钢筋抗剪作用C 剪跨比的影响D 纵筋和窟筋强度比的影响 1 平均裂缝宽度lm 主要与钢筋和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有关 对 2 在计算lm 及 中 采用受拉纵筋有效配筋率 te 主要是近似考虑受拉钢筋对混凝土的有 效约束范围 对 3 相同 te 下 钢筋直径d 小者lm 大些 错 4 表示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加工作的程度 1 时 裂缝间钢筋可能滑动 对 5 在截面相同的受弯构件中 配筋率高者 ss 小些 因而裂缝宽度相应小些 因此裂缝宽 度也可用钢筋应力控制 对 6 受弯构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刚度 将Bs 除以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 即可 错 7 配有受压钢筋时 可减少混凝土收缩或徐变对挠度的影响 对 8 配筋率较高的受弯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高 但长期刚度B 增长不多挠度不易满足 对 9 配筋率较低的受弯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低 因而裂缝宽度容易满足 错 10 裂缝宽度计算中 均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 ss 和 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在acr 中 对 11 在钢筋混凝土使用阶段 裂缝间距会趋于稳定 对 12 在构件挠度计算时 取同一符号区段中最小弯矩处的截面抗弯刚度作为该梁的抗弯刚 度 这就是挠度计算中的最小刚度法 错 13 进行构件裂缝宽度验算时 此处的裂缝宽度是指钢筋表面处的裂缝宽度 错 14 裂缝间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越大 表面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与工作的程度越高 错 15 凡是影响混凝土徐变和收缩的因素都会使构件的刚度降低挠度增大 对 16 在室内正常条件下 为什么裂缝宽度限值可比室外大些 梁柱保护层厚度小些B A 室外条件差 混凝土易碳化B 室内虽有CO2 且容易碳化但钢筋不易生锈 C 室外温差大 易开裂 17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与材料力学方法 f aMl 2 EI 相比 主要不同点是 B A 后者 EI 为常数 前者每个截面EI 为常数 沿长度方向为变数 B 前者沿长向EI 为变数 每个截面EI 也是变数C a 不为常数 18 进行简支梁的挠度计算时 按照最小刚度原则 C A 沿梁长的平均刚度B 沿梁长挠度最小处的刚度C 取梁长内同号弯矩最大处的截面刚度 19 梁配筋率 较大 可能出现A A max f B max f f f 时 采取措施最有效C A 加大截面的宽度B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C 加大截面高度D 提高钢筋等级 32 验算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和挠度的目的是B A 是构件能够带裂缝工作B 使构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C 使构件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D 使构件在弹性阶段工作 33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平均裂缝宽度间距与纵筋直径及配筋率的关系是 C A d 越大 lm 越小B 越大 lm 越小Cd 越小 lm 越小 34 裂缝间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随荷载增加而增大 当 接近 1 时 表明混凝土即将完 全脱离工作 35 裂缝间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与裂缝截面间钢筋应力 s 之间的关系是 随着 s 的增大而增大 1 在同样的 pc 及 f cu 值时 对于混凝土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l5 后张法比先张法低 对 2 对构件的受压钢筋施加预应力将降低构件的抗裂度 对 3 轴心受拉时 钢筋混凝土构件与预应力构件的承载力是相同的 对 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应该包括使用阶段的和施工阶段的验算 对 5 对构件的受拉钢筋施加预应力将降低构件的饿承载力 错 6 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时 取受压预应力钢筋的应力等于其抗压强度 设计值 fy 错 7 两个预应力构件 分别长20m 和 12m 后张法施工 采用相同的锚具 长20m 的构件 由锚具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比长12m 的要大 错 8 对受弯构件的受拉钢筋施加预应力 可提高其抗裂度和提高斜截面的承载力 对 9 在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预压应力时 可把预应力钢筋预拉应力的合力Np 反 向作用在截面上视作外力 并按弹性理论计算截面上混凝土预压应力 对 10 后张法预应力进行蒸汽养护时 构件的长度越长 则构件端部的温差损失越大 由此产 生的预应力损失越大 错 11 预应力的存在 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正截面的受弯承载力无明显影响 对 12 所谓超张拉法 是指张拉控制应力超过钢筋屈服强度的方法 错 13 一般先张法的锚具损失比后张法的大一些 错 14 张拉控制应力 con 越大 钢筋应力松弛损失值越大 对 15 用电热法张拉的构件可不考虑摩擦损失 对 16 环形构件直径越大 l6 越大 错 17 采用超张拉法可以减少摩擦和钢筋应力松弛的损失 对 18 先张法轴心受拉预应力构件 出现裂缝前 粘结应力除端部外全长均匀分布 错 19 先张法预应力传递长度范围内 必须验证正截面承载力 错 20 总预应力损失值 先张法不小于80N mm2 后张法不小于100N mm2 错 21 施工阶段先 后张法轴拉构件验算时 均采用Ao 计算 错 2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裂度高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中建立了有效预压应力 对 23 后张法钢筋达到张拉控制应力时 混凝土弹性压缩已经完成 故 24 后张法和先张法轴拉构件 加载至 pc 0 时 钢筋应力 con l 错 25 受弯构件中 设A p A s 破坏 则两者均达到屈服 错 26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 在受拉区配置As 可提高受弯承载力 对 27 对于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施加外荷以前二者的预应力钢筋的应 力 pe均可表达为 con l 错 28 对于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施加外荷以前二者的预应力钢筋的应 力 s 均可表达为 l ae pe对 29 拉控制应力在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的剩余部分即为有效预应力 错 30 先张法的张拉控制应力低于后张法的 错 3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要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的要好 错 32 在其他条件相同 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A A大B 小C 相同 33 侯长福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预应力是通过来传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门头沟区上半年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农发行南充市西充县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兴业银行泸州市江阳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广发银行肇庆市端州区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光大银行包头市九原区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平安银行惠州市惠阳区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广发银行安阳市北关区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治安管理条例试题及答案
- 中信银行武汉市江夏区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光大银行海口市秀英区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老年综合评估课件
- 生产车间清洁方案
- 小学生洒扫应对班会
- 质子和重离子的区别
- 两相流数值模拟(第9讲)-VOF方法及其应用04课件
-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公司工程数量管理办法
- 宇宙中的地球 1.3地球的历史(第1课时)课件
- 锅炉安装改造维修施工工艺标准
- 如何书写个案护理报告
- 一线医务人员登记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