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镇第二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检测题 姓名 班级 成绩 (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5分)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等待久了的田圃( )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 )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 )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因为时间有限,他读那些大部头的名著总是喜欢断章取义,只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B银杏树根深蒂固,抗风力很强,是扩大绿化面积、治理山河的优良树种。C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D青年人就应该恃才放旷,不拘泥于前人的旧说,勇于创新,勇于改革。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6月1日“限塑令”实施后,导致使用有偿塑料袋的成本提高。B同学们假日旅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C把百年奥运圣火首次传递到地球之巅,标志着中国各族人民倾力办好奥运会的巨大热情。D优秀的诗篇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1)强调以史为鉴,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汲取历史教训,更好地开辟未来。(2)中国政府和人民历来坚持向前看,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3)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4)对此,中国政府和人民给予积极评价。(5)实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完全符合历史潮流和两国人民愿望,也是亚洲和国际社会的殷切期盼。(6)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政府和日本领导人多次在历史问题上表明态度,公开承认侵略并对受害国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7)我们衷心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体现有关表态和承诺。.(3)(6)(4)(1)(2)(5)(7) .(6)(4)(3)(7)(2)(1)(5).(5)(3)(2)(1)(6)(4)(7) .(2)(1)(6)(4)(7)(3)(5)5.名著阅读。(3分)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作家。请写出一句他关于求知的名言: _ _ _水浒传生动地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英雄及其故事。(例:武松打虎) 。利立普特国不远处有个小人国叫做 . 6仿照例句句式,续写对“博大”一词的理解。(2分)博大是一种心胸,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般心怀天下的心胸;博大是一种豪情,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般慷慨激昂的豪情;博大是 。7.填空。(6分)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征人思乡却不甘心无功而返的句子是:“_ _ _,_ _。”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劳作环境恶劣、表现农民生活艰辛的诗句是:“_ _ _ ,_ _。”无可奈何花落去,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同写雪景,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 。”8.诗词鉴赏(5分)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节奏。(1分) 水 面 初 平 云 脚 低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争”的表达作用。(2分)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2分)。 第二部分 :文段阅读(45)(一)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913题。(1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9、本文选自 ,孟子,名 ,是春秋时期著名的 家, 家。(2分)10、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屋舍俨然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故患有所不辟也且人患志之不立C.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进亦忧,退亦忧D、 同舍生皆被绮绣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1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2分)选段中,作者将比作鱼,将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文段中的“”这个词含义相同。1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翻译: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翻译: 13、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2分) 答: (二)访兰( 13分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原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大贡献了。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选文有改动)14. 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1分)15. 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答:16. 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2分)答:17. 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答:18. 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2分)。A. 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B. 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C. 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D. 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答:选项是( )理由是: 19. 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2分)答:20. 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答: (三)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10分 )冯 云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21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答: 22“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2分)答: 23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 24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2分)答: (四)成熟富人与成熟穷人(10分)前不久,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南京作报告耐说:“我们虽然还不是很富,但也要开始学做成熟的富人。”说得很有道理,切中时弊,一针见血。这话其实还应补充一句,我们不仅需要做成熟的富人,同样也需要成熟的穷人,只有大家都成熟了,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成熟的富人,依我管见,至少有三条标准。首先要善于经营,取财有道,有陶朱公之才,要不然,早晚会坐吃山空。有了钱,还要能挣会花,学会取之社会,还之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做个慈善家。再就是“富贵不能淫”,远离花天酒地、纸醉金迷那一套,以骄奢淫逸、一掷千金为耻。满足了这三条,就是一个成熟的富人。香港富豪李嘉诚可谓其中典范,他白手起家,现在成了华人首富,无疑是个经营天才。他乐善好施,急公好义,凡有救灾、助学等善举,每每慷慨解囊,这次为汶川地震捐赠,他一出手又是一个多亿。虽然富甲一方,他却生活简朴,平时吃饭多是两菜一汤,请客人午餐时都是每人一盘热腾腾的饭菜,十分钟就用餐完毕,一点也不浪费。他曾说,一个人富而有博爱之心,才是真富贵,否则就是富而不贵。邵逸、曾宪梓、霍英东、李泽楷,还有在本次抗震救灾中捐款一亿元的唐山孤儿张祥青等,都是这样的成熟富人,只嫌其少,不怕其多。 成熟的穷人,也有三条标准。一要穷得有尊严。人穷志不短,力争靠劳动来养活自已,既不仰人鼻息,亦不自惭形秽。即便是万不得已去乞讨,也不必低声下气,更不可强讨硬要。美国纽约街头的乞丐,大都穿得很整齐,就在脚下放一个盒子,从不主动开口,如果有人施舍,他们会很有礼貌地道一声谢谢。二要学会感恩。穷人大多是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盲目仇富,愤世嫉俗。三要不安于现状,努力奋斗,争取早日走出贫困。贫困与富裕都不是天生的,通过努力命运是可以改变的,穷则思变,真正成熟的穷人不会永远站在穷人的行列。 成熟的富人与成熟的穷人,有一个共同点:都会自觉遵纪守法。一般来说,富了,容易”饱暖思淫欲“,为富不仁,”欺压穷人,或者为寻求刺激。吸毒赌博,逞勇逗狠,不择手段;穷了,则可能会“饥寒起盗心”,为早目脱贫,去偷去抢,铤而走险,或去绑架勒索富人,割电线偷井盖去卖钱,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当然更是犯法行为。真正成熟的人是不会这样干的,他们都渴望发财致富,但会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他们都希望幸福自由,但会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欲望,在法制的框架下享受生活。 一个真正成熟的社会,照样会有富人和穷人,但主体却是成熟的富人与成熟的穷人。这样的社会,富人与穷人照样有矛盾,有分歧,但不至于剑拔弩张,水火不容,因为富人不会无休止地聚敛挥霍,穷人也不会对其妒火中烧;这样的社会,照样会遇到天灾人祸,但不易发生动乱,不会引起崩溃,因为灾难降临时,富人不会见死不救,穷人也不会趁火打劫;这样的社会,充满温情与关爱,其乐融融,听到的多是理性的声音,看到的多是人性的光辉。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26作者认为;“成熟的富人与成熟的穷人”的标准分别是什么?(3分) 27请写出第段的论证思路(3分) 28“一般来说,富了,容易”饱暖思淫欲“,为富不仁,欺压穷人,或者为寻求刺激,吸毒赌博,逞勇逗狠,不择手段”一句中的“一般来说”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第三部分(29题,50分)(1)给生命一个微笑,无论你是伫立在顶峰,还是徘徊在低谷;无论你是为爱陶醉,还是为恨伤怀;给生命一个微笑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给生命一个微笑的人,并非没有挫折,只不过他们把挫折当作前进的起点。给生命一个微笑,我们便有了人生中无可比拟的美丽和洒脱。请以“微笑着面对 ”为题,写一篇作文。(1)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请以“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任选一题,如选(1)请把题目袂充完整;文体不限;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11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测试卷答案1. p 锢 yn 2. C 3.D 4.D 5.知识就是力量。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不来夫斯古 6示例:博大是一种胸襟,是于谦“谦受益,满招损”般虚怀若谷的胸襟;博大是一种追求,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从容淡泊的追求;博大是一种理想,是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理想。 7鸡声茅店月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似曾相识燕归来辗转反侧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8水 面 初 平 云 脚 低 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绘出了早莺争暖的早春画面。 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9孟子告子上 轲 思想家 散文家 10、C 11生义舍生取义贤者(2分)12、由此可见,采用某种手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不仅仅是贤者有这种秉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13、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4. 纯朴 15. 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意思对即可。)16. 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为了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变得低俗。(文字不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17 描写野兰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意思对即可。)18. C,我惋惜是因为野兰生长在深山幽谷而不被众人所知,并不是因为认识到了它的特性。(选对选项得1分,说明理由正确得1分,意思对即可。)19. 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了父亲与我对兰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商务谈判师综合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泵站招聘水管员模拟题集
- 课件中Flash尺寸调整
- 2025年实验室信息安全基础测试题集
- 2025年安全培训体系构建题集
- 2025年宠物医疗AI工程师核心笔试题
- 2025年机械制图员面试常见问题及标准答案集
- 2025年河道保洁员招聘笔试冲刺模拟题
- 2025年消防安全应急演练考核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评估多选题及答案
- 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护理查房
- 2025年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提取公积金租房合同范本
- 推理能力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和写作)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重点名校2026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2.4抽象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讲义(原卷版)
- 喷粉挂钩管理办法
- 2025手机维修服务合同范本
- 风电场安全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