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医务人员员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1页
医务人医务人员员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2页
医务人医务人员员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3页
医务人医务人员员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4页
医务人医务人员员职业防护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1 2 SARS给中国的惨痛教训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不容忽视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李晓红 2 职业职业危害 occupationalhazard 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和 或生产环境中产生或者存职业危害 occupationalhazard 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和 或生产环境中产生或者存在的对职业人群健康 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在的对职业人群健康 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危害 occupationalhazard 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和 或生产环境中产生或者存在的对职业人群健康 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基本概念 3 目前 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 降低其对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的损害 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全世界范围内 尽管广泛开展的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措施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职业危害仍然是职业人群身心健康损害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职业危害 occupationalhazard 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和 或生产环境中产生或者存在的对职业人群健康 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4 锐器伤 SharpInjury SI 是指人体遭受锐器 具有锐利的刃或尖的物体 作用后所导致的损伤 锐器伤 SharpInjury SI 是指人体遭受锐器 具有锐利的刃或尖的物体 作用后所导致的损伤 医务人员锐器伤 主要是指在执行医疗 护理操作及处理各种医疗器械时由于所接触的或使用锐利器械如针头 缝合针 剪刀 刀片和玻璃碎片等造成的可以使皮肤粘膜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出血的意外伤害 目前 由于锐器损伤及其相关的侵害的常见性和损伤性 已成为医务人员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职业伤害问题 5 我国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显著 2015年底我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57 5万例 死亡17 7万人 1月至10月新报告9 7万病例 结核病患者约500万人 世界第二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我国人口的15 乙肝携带者占世界总数的1 3 6 梅毒悄然成大害 中国CDC性病控制中心研究人员美国北卡大学科恩 MyronCohen 等人在著名医学杂志 柳叶刀 上发表论文称中国的梅毒发病率正迅速攀升 7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王千秋教授指出 像40多年前那样基本消灭梅毒目前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8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 9 1996年美国HICPIC HospitalControlPracticesAdvisorycommittee 医院感染控制顾问委员会 对隔离预防指南进行了修订 10 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成了标准预防很快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11 我国2000年12月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 启用了标准预防 12 标准預防措施 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洗手手套口罩眼罩围裙仪器用品环境清洁床单衣物避免利器伤 13 标准预防措施 洗手 戴手套 戴眼罩 戴口罩 预防利器刺伤 穿防护衣 戴面罩 戴帽子 14 15 16 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 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 即认为病人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必须进行隔离 不论接触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7 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 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 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 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18 不考虑诊断 不考虑是住院病人还是门诊病人适用医务人员接触所有病人的预防措施 19 20 没有报告将导致职业暴露后不能获得有效的专业指导和相应的医学处理 对锐器伤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20 21 标准预防的原则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21 22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接触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一旦接触了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22 23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 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 体液 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 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 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穿隔离衣或围裙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 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 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23 24 24 25 25 26 个人防护用具 PPT 防护帽防护服口罩 N 95口罩手套护目镜 面罩鞋套 防水鞋根据暴露风险 传播途径 医疗操作的需要 选择适宜的防护用品 26 27 PPE 手套 戴手套指征 医务人员自身手皮肤有破损 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渗出物 黏膜和皮肤破损处 27 28 直接接触患者体液有分泌物喷溅风险时选择合适的手套破损后及时更换带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摘手套后应洗手 手套的使用 28 29 选择适当的手套 手套类型应便于操作 选择大小合适的手套 29 30 正确使用手套 戴手套前应进行手卫生 不能因为戴手套而取代手卫生 手套有破损应立即更换 并正确处理废弃的手套 同一患者更换操作部位 如果有可能将该部位的感染传播到另一个部位应更换手套 30 31 接诊下一个患者 或从一个可能污染的环境到另一个环境进行操作前 应更换手套 脱掉手套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 31 32 步骤1翻转抓住手套外层的袖根部 向下拉 直到手套完全脱掉将摘掉的手套放在尚戴着手套的手中步骤2将已摘掉手套的那只手的手指插入手套的袖根内层 向下拉 直到手套完全脱掉手套应该是里朝外翻一团 且将先脱下的手套包在里面步骤3脱掉手套后立即洗手 脱手套正确方法 32 33 保护口和鼻的黏膜 提供有限的空气预防能力 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应考虑佩戴口罩 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染病病人 或进行支气管镜 口腔诊疗操作 戴具有过滤功能的高效口罩 进行手术 无菌操作 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自己患呼吸道疾病时 PPE 口罩 33 34 口罩的种类 N95口罩N99口罩外科医用口罩无纺布口罩和棉纱口罩 34 35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戴口罩 依据暴露的危险性选择适宜的口罩 外科口罩 用于防喷溅 可以有效防止大的飞沫传播医用防护口罩 N95 可以同时防止大的飞沫和较小的气溶胶微粒 35 36 外科口罩的选择 为任何可能经飞沫传播呼吸道疾病患者提供常规医疗服务时 都应戴外科口罩 任何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 无论确诊与否 在离开隔离病房时都应随时配戴外科口罩 36 37 医用防护口罩的选择 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指征 当进入医院高风险区域时 如空气隔离病房 实施任何会产生气溶胶操作时 如气管插管 尸体处理等 患者感染一种新型或未知病原体 而且传播途径不明确时 37 38 口罩的正确使用 一旦口罩潮湿或污染 要立即更换口罩 不用口罩时要立即摘掉 不要长时间挂在脖子上 摘取或处理口罩后 要立即进行手卫生 选择医用防护口罩 每次使用前都应作密合性试验 调整合适后再进行操作 38 39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 使口罩紧贴面部注 外科口罩必须将光滑的一面朝外 医用防护口罩必须保证口罩与面部贴合紧密不漏气 39 40 医用防护口罩密合性试验 深吸气 进行负压密合性试验 快速呼气 进行正压密合性试验 40 41 正确的佩戴口罩 41 42 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 将口罩戴上 金属软条应该向上 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 42 43 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 完成时 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 紧贴面部 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 43 44 科学佩戴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密合性检测 正压密闭性检测 1 2 3 4 5 6 44 45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要让口罩紧贴面部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 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 使口罩紧贴面部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 使口罩紧贴面部 45 46 PPE 隔离衣 使用隔离衣或防护围裙种类多 应正确适当使用 46 47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穿隔离衣及围裙 患者的体液可能溅到医务人员的身体上 如果隔离衣有渗透 需要在外加戴围裙 护理大小便失禁患者 处理引流物等 47 48 隔离衣的正确应用 隔离衣确保大小合适 能够遮盖医务人员的身体和衣服 使用完后 应立即脱掉隔离衣 安全放置到有关容器中 处理下一个病人前 或进入不同的污染区前 应更换隔离衣 48 49 隔离衣的正确应用 在相同确诊病例的病区 同时医务人员又没有直接接触病人身体及其周围环境的情况下 隔离衣可连续使用 49 50 PPE 护目镜 面罩 护目镜 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 50 51 防护面罩 一次性面罩 51 52 53 54 可能发生喷溅的医疗过程中必须使用防护镜 面部防护罩 口罩使用取决于个人对操作过程的认识和判断 看潜在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动脉穿刺要戴面部防护罩 因血液溅入眼中发生率较高 防护镜 面罩 54 55 额外预防措施 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针对传播途径还应实施额外预防的措施 包括 飞沫传播的预防 飞沫 5um 空气传播的预防 飞沫核 5um 接触传播的预防 55 56 飞沫传播预防 距离患者1米内 应戴外科口罩 将患者安置在单间 或将一组相同诊断或相同风险的患者安置在一个房间 并保持患者间距离至少1米以上 尽量减少患者的离开病房的次数 并建议病人出病房时佩戴外科口罩 去除个人防护用品后立即进行手卫生 56 57 空气传播预防 一些经飞沫传播的疾病通常也可以通过近距离的气溶胶进行传播 如在进行一些可产生气溶胶的临床操作时 如通风不畅或个人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感染 患者应当单独安置于一个通风良好的单间 如果条件允许 应安置在空气传播隔离病房 57 58 空气传播预防 进入医院的高危区域 如空气传播隔离病房 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并确保每次使用前都进行口罩的密合性检测 限制患者活动 教给其正确的呼吸道卫生 病人出房间时 应佩戴外科口罩 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后 应当立即洗手 58 59 接触传播预防 接触传播是医务人员和病人感染途径之一 手通过接触污染的物体表面 再接触结膜或口鼻粘膜后 引起感染 接触患者时 务必带手套 穿隔离衣 接触患者后 要立即安全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并在去除个人防护用品后要立即洗手 59 60 接触传播预防 尽量保证医疗仪器专人专用 如果共用 必须在下一个患者使用前进行清洁消毒 工作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脸部 眼睛和口鼻 尽可能将患者收治在单间 相同病原体感染可同室安置 尽量减少患者出入限制区域 并减少患者间的接触 60 61 61 62 标准预防是成功的 有效的 经济的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 预防是最节省成本的健康投资 62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63 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 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程中被物理 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 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64 65 职业暴露的类型 医疗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 头皮针 套管针 缝合针 血糖针 手术刀 粘膜暴露 眼睛 伤口 粘膜 66 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 双手回套针帽 67 收拾手术物 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注射 分离输液器时 68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 缝合中 69 刺伤相关因素 刺伤深度深度刺伤引起感染几率大于浅度刺伤不同器械和被污染液体的量中空针头沾染的血量大引起感染几率大于缝针和刀接触路径针刺感染大于粘膜接触时间长短被与病人刚接触后的锐器刺伤引起的感染几率大于放置数小时后锐器 70 健康状态医务人员健康状态决定接触后造成感染的几率接触的频率接触频率高的人感染几率大安全措施采用安全措施和正确方式自我保护接触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护措施实施 医务人员相关因素 71 72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统连接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 可寻求帮助 洗手 带手套 在手术室中 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不要直接传递 72 73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 小车顶部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使用后 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 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 73 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74 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医疗锐器伤镇静 迅速 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 使部分血液排出 流动净水充分冲洗0 5 碘伏或安尔碘或艾利克消毒 75 粘膜暴露后镇静迅速 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子 口罩 手术衣 流动的净水充分冲洗污染部位 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76 如实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报告表或血液体液暴露后登记报告表主任或护士长核实暴露情况并签字立即交医院感染管理处 或专职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处根据病人带病情况 暴露情况和暴露者自身的情况做出针对处理 职业暴露后的登记报告 77 78 没有报告将导致职业暴露后不能获得有效的专业指导和相应的医学处理 对锐器伤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78 职业暴露后的后续处理 79 被HBV阳性病人血液 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按0 1月 6月间隔 80 81 皮肤 如有伤口 应在近心端轻轻挤压 刺激出血 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粘膜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受伤部位的消毒 如75 酒精 0 5 碘伏等口服抗病毒药物 时间越早越好 1 2小时 最长不超过24小时尽快检测HIV抗体 并在第4周 第8周 第12周及6个月及1年时进行周期性复查 如暴露或 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或体液 82 HCV暴露后的预防 HCV暴露后目前无推荐的PEP方案 暴露者应进行适当的咨询 检测和随访 83 梅毒暴露后的预防 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 每周1次 共2周 84 预防利器刺伤 85 手卫生 86 87 手卫生不就是洗手嘛 干嘛这么强调 87 88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制度 3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 88 89 手卫生 你了解多少 什么叫手卫生 什么叫卫生手消毒 什么叫外科手消毒 快速手消毒剂可以用于外科手消毒吗 洗手到底是六步还是七步 一般洗手需要多长时间 戴手套之前需要洗手吗 脱手套之后需要洗手吗 哪种情况下强烈建议戴双层手套 是洗手效果好还是酒精揉搓剂效果好 外科手消毒还需要刷手吗 89 90 某位护士的手印培养24小时后 90 91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 洗手 91 92 1 病人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自己很容易携带病菌 患病 带给自己的家人 朋友 如果他们免疫力低下时 就可能发病 如果医生 护士不注意手卫生会发生什么呢 92 93 恐怖吗 93 94 洗手与手消毒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作用 不要让您的手成为细菌传播的载体 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的方法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 可减少医院感染20 30 保护病人 保护自己 保护亲人 94 95 一双没有洗的手比爬满蟑螂的手更可怕 95 96 洗手是阻断疾病传播的关键环节在控制院内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 让我们认真清洗双手 减少患者感染 同时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96 97 97 98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98 99 做为一名医务人员 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 手卫生的概念七步洗手法 外科洗手法洗手指征 手消毒指征 99 100 什么是手卫生 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 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 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00 101 常驻菌 指居住在皮肤角质层上皮细胞下面 也可以在皮肤表面发现 最主要的菌种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如表皮葡萄球菌 人型葡萄球菌棒状杆菌 丙酸酯菌 棒状杆菌 表皮菌和微球菌 真菌 瓶形酵母菌 功能 抗外来微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