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学大寨的前世今生 学大寨的历史根源 昔日大寨乡 今日大寨乡 周总理视察大寨乡 陈永贵塑像 解放后 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 以陈永贵 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 敢于战天斗地 艰苦奋斗 治山治水 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 并通过艰苦劳动引水浇地 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 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 农业学大寨 的号召 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 全国掀起了 农业学大寨 的高潮 大寨精神得到发扬 大寨经验得到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 大寨人把大寨精神发扬光大 利用优势 发扬长处 创造条件 开始建立基础工业 建成水泥厂 衬衫厂 羊毛衫厂 地方特产制品厂等 还通过生产原煤等 打开了致富门路 大寨人正用双手建设富裕美丽的新农村 大寨相继建成了陈永贵墓 大寨陈列馆 郭沫若诗碑 梅花鹿场 六个纪念观景亭 开放了陈永贵故居 周恩来住址等 为大寨增色不少 现在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 大寨并不大 全村200户人家 520口人 总面积1 88平方公里 就是这么一个小山村 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 上世纪六 七十年代20多年里 国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达1000万人次 作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那时的大寨 无疑成为许多人心中的 圣地 而今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 大寨早已撩去它那层神秘的光环 回归了既往的山村本色 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走的实实在在 大寨的过去与现在 大寨精神 政治挂帅 思想领先的原则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 爱国家 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1953年 大寨实行农业集体化第一年 就制定了改造大自然的规划 他们凭着扁担 箩筐 锄头 铁镐 在土石山上开沟造地 平整田地 蓄水保粮 抗旱防涝 用秸杆还田 增施农家肥 改良了土壤 使粮食产量逐年上升 1952年亩产237斤 1962年增至亩产774斤 1963年8月 大寨遭受特大暴雨 冲垮100条大石坝 颗粒无收的耕地180亩 冲塌了113孔窑洞 倒塌房屋77间 灾情十分严重 但 大寨人没有气馁 他们不要国家救济款 救济粮 救济物质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仅用一年时间 就医治了这场毁灭性的灾害 大寨大队正确处理国家 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在逐渐改善社员生活的同时 向国家交售粮食175万斤 每户平均2000斤 这在当时困难重重 粮食产量普遍不高的情况下 他们的奉献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他们不愧是农业战线上艰苦奋斗的典型 他们的先进事迹引起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了激发全国人民发奋图强 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 与恶劣的大自然奋争 与一切困难奋争 中央提出了 农业学大寨 的号召 大寨故事1 大寨人所谓的造地 就是后来说的农田基本建设 第一仗选定白驼沟 白驼沟500多米长 十几米宽 怪石嶙峋 荆棘密布 陈永贵与支部一班人仔细察看了地形 研究作战方案 总共要垒24道堤坝 采用 大兵团 作战方法 大寨人所谓的 大兵团 什么概念 全村男劳力加在一起只有58人 没有炸药 没有机械 只有几近原始的镢头 铁锨 钢钎 大锤 把怪石移开 把荆条除根 修平荒地 砸下的石头和铲下的土填在沟里 再垒上一层层石坝 形成一片片阶梯形的土 台子 这就是著名的大寨梯田 58条汉子 齐心合力 起早贪黑 原计划两个月的工程 只用了48天 全村投工1500多个 修筑了24道堤坝 完工后量了量 得地5亩 虽然只得了5亩好地 却十分鼓舞人心 这毕竟是大寨人向穷山恶水要来的第一片土地 完工当夜 落尽树叶的大柳树下 全村人敲锣打鼓 欢庆胜利 赞扬党支部领导有方 陈永贵说 还是毛主席说的好 组织起来力量大 从此 白驼沟改名合作沟 一年后的冬天 大寨这个58人的 大军团 挺进后底沟 这一次筑起了25道石坎 获得了25亩好地 第二年早春 雪还没有融化 他们又在小背峪沟造了8亩好地 到1955年冬天 零零散散的几条沟变成了能打粮食的梯田了 转过年来 大寨迎来造地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粮食亩产达到了349斤 大寨走在了全县的前列 成为昔阳县走合作化道路的先进典型 陈永贵因此受到了昔阳县的表彰 为5亩地敲锣打鼓 大寨故事2 狼窝掌沟一千五六百米长 十三四米宽 落差200多米 山高坡陡 地形险恶 乱石遍地 荒草没腰 野狼乱窜 洪灾不断 给大寨人造成的灾难最大 然而因为它面积大 如果能够改造出来 给大寨提供的粮田也将会最多 从1953年到1962年 从初战白驼沟到三战狼窝掌 大寨人劈山填沟 重新安排山河 在7条山沟里垒起了总长7 5公里的180多条大坝 把300亩坡地垒成了水平梯田 把4700多块地修成了2900块 还新增加了80多亩好地 平均亩产从65公斤上升到385公斤 有的梯田的亩产量竟然超过500公斤 这个产量甚至比当时江南一些地区的产量还要高 在中国农业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大寨不仅没有人挨饿 反而每人向国家上交余粮400多公斤 这个 作战计划 就是大寨故事中的华彩乐章 治理狼窝掌 三战狼窝掌 大寨传奇人物1 陈永贵 1915年2月14日 1986年3月26日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陈永贵出身贫农 6岁时随父迁居大寨 不久其父自缢身亡 陈寄居在一寡妇家中靠当长工为生 从未受过正规教育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 共产党人和日本人在昔阳拉锯 1942年日本人强迫村民建立维持会以压制共产党游击队活动 而中共游击队的政策是 反维持 1943年 陈永贵被关进了 留置场 一年 几乎丢了性命 出来后便辞了职 在土改运动中 他以 受压迫者 身份带领大寨的贫雇农分掉了地主的土地 1948年 陈永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2年 陈永贵接替 主动让贤 的原书记贾进才出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支部书记 在环境非常恶劣的 被石山包围的大寨村 他带领农民艰苦创业 从山下用扁担挑土上山造田 所谓 万里千担一亩田 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他的事迹被中央政府肯定 毛泽东号召全国要 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 因此成为全国的榜样 1963年8月3日 人民日报 发表了一篇重量级的文章 在农业阵地上 记昔阳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党支部和支部书记陈永贵 文章指出 陈永贵是干部参加劳动的典范 这篇文章为大寨红旗的升起做了重要的铺垫 农民总理 陈永贵 大寨传奇人物2 郭凤莲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 郭凤莲是传奇式人物 1947年生于昔阳县离大寨不远的武家坪村 三岁失去了母亲 寄居在大寨村的姥姥家 1962年完小毕业后在大寨务农 1963年参加了大寨的抗灾自救 同当时的 铁姑娘 们一道投入到了 先治坡后治窝 的劳动 1964年 年仅十六岁的郭凤莲 任铁姑娘队队长 她与那些花季少女同男社员一样战天斗地斗 改造家乡落后面貌 成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曾受到毛主席 周恩来 李先念 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见和赞扬 也正是如此 郭凤莲头的的光环越来越耀眼 从1968年至1978年的十年间 她虽然在大寨工作 但身兼数职 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 革委会副主任 中共昔阳县委委员 中共昔阳县委副书记 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 1977年当选为中共十一大代表 中央候补委员 1978年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大常委会委员 2003年 2008年连续当选第十届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 2009年1月18日 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 铁姑娘 郭凤莲 改革开放后 中国大陆的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大寨也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取代了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 1983年大寨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 开办了村办企业 个人也开始搞起了养殖业 运输业 1992年大寨组建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 建立了年产10万吨的水泥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护理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实验与设计(有解析)-高考生物学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 《短文二篇》(学生版)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Module1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01
- 碳硅及其化合物(讲义)原卷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提升讲义(夯基础·再突破)
- CN120203101A 3d食品打印预处理系统及打印装置
- 配镜人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配网专业知识培训目的课件
- 老人防诈骗普法课件
- 《连铸坯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行业标准
-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术专家共识解读
- 2025年吴忠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代建工作管理办法
- 《剪映短视频剪辑+即梦AI从入门到精通》AI短视频生成与剪辑全套教学课件
- 民建支部管理办法
- 2025年院感知识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科技伦理审查管理办法
- 少儿口才培训教案 课件
-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汇报
- 胸部损伤外科诊疗体系
- 土石方工程计量计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