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物科技园大纲.doc_第1页
(区域)生物科技园大纲.doc_第2页
(区域)生物科技园大纲.doc_第3页
(区域)生物科技园大纲.doc_第4页
(区域)生物科技园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1 1 总则总则 3 1 1 项目由来 3 1 2 编制依据 3 1 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 1 4 工作思路 7 1 5 控制与保护目标 7 2 2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概况及初步分析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概况及初步分析 10 2 1 规划概况 10 2 2 规划方案的筛选 12 2 3 规划的初步分析 15 3 3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及周围区域环境现状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及周围区域环境现状 19 3 1 自然环境概况 19 3 2 社会环境概况 20 3 3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环境质量及污染现状 21 4 4 环境影响识别和环境目标 评价指标确定环境影响识别和环境目标 评价指标确定 23 4 1 环境影响识别 23 4 2 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25 4 3 评价因子筛选 25 4 4 环境目标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27 5 5 评价工作总体要求评价工作总体要求 29 5 1 评价目的 29 5 2 评价重点 29 5 3 评价工作等级 29 5 4 评价范围 30 5 5 评价时段 31 5 6 评价标准 31 6 6 评价工作方案评价工作方案 32 6 1 规划的概述 分析及环境影响识别 32 6 2 环境现状调查 分析与评价 33 6 3 环境功能区划分 35 6 4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5 6 5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专项规划 42 6 6 监测与跟踪评价 43 6 8 公众参与 43 6 9 执行结论 45 7 7 工作成果工作成果 46 7 1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46 7 2 环境评价附图 48 8 8 工作进度安排工作进度安排 49 9 9 评价经费概算评价经费概算 49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 1 1 总则总则 1 1 项目由来 安康市位于陕西东南部 辖九县一区 总面积 2 34 万平方 km 总人口 293 万人 毗邻鄂 渝 川三省市 北依秦岭 南靠巴山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 惯穿全境 是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 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 其生物资源荟萃 有 生物资源基因库 之称 拥有各种生物物种 3300 多种 中药材 1299 种 其中正 式药材 282 种 占全国规范中药材的 62 3 经营药材 17 种 占国家总经营药材的 85 为了充分利用安康市的上述资源 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按照陕西省 十五 计划纲要关于加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积极推进陕南汉江沿岸综合 开发 把陕南建成集生物资源 旅游资源 水资源开发为一体的多元经济区 安康 市政府结合地域优势 制定了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并以安政函 2001 34 号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请求设立省级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的函 上报陕西省 计委 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陕计规划 2001 954 号文 关于设立安康生物科技工 业园的批复 同意了该园的建设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和环 发 2002 174 号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 知 的要求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安康生物科技工 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于 2004 年 2 月 9 日正式委托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承 担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编制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接受委托后我们对规划进行了初步分析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 了现场踏勘 对规划范围内和周边环境现状进行了初步了解 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大纲经审查批准后 将作为开展环评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 2 编制依据 1 2 11 2 1 法律 法规 条例法律 法规 条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10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1 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1995 1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9 1 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6 29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2 10 2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 4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9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 1 12 国务院第 253 号令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11 1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2 14 号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 录 2002 10 13 14 陕政发 1986 186 号文件 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细则 的通知 及附件 15 国发 2002 38 号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16 陕西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1988 年通过 1995 年修订 1 2 21 2 2 规划 计划 通知规划 计划 通知 1 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 12 2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999 1 19 3 国家环保局 国家环境保护 十五 计划 4 国家环保局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1993 5 陕西省环境保护第十个五年计划 6 陕政发 2000 22 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通知 2000 5 18 7 陕政发 2001 58 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陕西省贯彻落实全国生态 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 2001 9 26 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关于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9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水利部 建设部 科学技术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签发的国经贸资源 2000 015 号 印发 关于加强节水工作意见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3 的通知 10 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2 56 号 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 十五 计 划 的通知 2002 3 28 11 陕西省环保局陕政办发 2001 83 号 关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意见 2001 8 9 1 2 31 2 3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试行 HJ T130 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 大气 环境 地面水环境 HJ T2 1 2 3 9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T2 4 199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 影响 HJ T19 199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 方法 HJ14 199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域技术规范 GB T15190 94 7 国家环保总局 生态县 生态市 生态省建设指标 试行 8 国家环保总局 建设部联合发布的 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 试行 2002 5 9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480 93 10 国家环保局计划司 环境规划指南 1994 11 国家环保总局 地方环境保护 十五 计划和 2015 年长远目标纲要 编 制技术大纲 1999 1 2 41 2 4 立项批准文件及其他立项批准文件及其他 1 陕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陕计规划 2001 954 号 关于设立安康生物科 技工业园的批复 2001 9 27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4 2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给陕西省环科院的环评委托书 2004 2 9 3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2001 年 6 月编制的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 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 年 10 月编制的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 区中心地段规划设计 5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技术资料 1 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 3 11 3 1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1 坚持环境建设 经济建设 园区建设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 同步发展的方 针 实现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的统一 2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根据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环境 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探索通过保护资源 环境 使之可持续利用 促进经济持续发 展与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的协调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双赢 使园区环境质 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 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努力解决园区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4 坚持以人为本 以创造良好生态工业园区为中心 加强园区生态环境综合 整治 努力改善园区生态环境质量 促进园区的健康发展 1 3 21 3 2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 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针对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 环境特征 功能定位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 资源 环境的关系 合理确定园 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2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 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 同步实施 3 坚持科学性 前瞻性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既要立足当前实际 使环境保 护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 使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 注重科学方法与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评价 在评价时除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5 采用建设项目环评中成熟的工作方法和监测技术外 还将采用在经济部门和规划研 究中常用的方法 如环境承载力分析 系统流程图法等先进的技术和手段 以达到 良好的评价效果 1 4 工作思路 1 4 11 4 1 总体构思总体构思 1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规划环评 其特点是规划区域 面积大 建设规模大 产业种类多 开发强度高 入区项目具有不确定性 环境影 响复杂 同时 规划本身具有超前性和战略性等 因此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区 域性战略环境评价 评价工作主要放在分析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入区项目的筛选条 件 从环境适宜性 生态满意度 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规 划的合理性 2 通过对规划所涉及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后果进行分析评价 提出相应的 环境保护对策或修改规划 调整建议 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规划决策失误带来 的消极环境影响 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 3 通过环境影响识别 并结合规划区域环境目标 来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包括环境指标 社会经济指标 资源指标等 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以系统 分析方法为主 将规划与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 作整体性考虑 充分考虑由多个项 目叠加 协同作用等因素所引起的环境整体变化 系统 综合地对全局 整体进行 宏观分析评价 4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思路 以环境影响评价所得到的环境容量 为基础 以较少的土地占用较高的 GDP 为原则提出对入区项目的原则要求 按生态 城市指标体系的要求 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5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见图 1 1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6 1 5 控制与保护目标 1 5 11 5 1 控制目标控制目标 1 控制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区域的开发强度和开发速度 使其与环境 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2 控制规划区域内各区块的污染物达标排放与排放方式 控制不同区块的噪 声声级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区域环境容量内 修改规划目标 或规划方案 放弃规划 采纳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 图 1 1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程序 3 控制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区域内各区块建筑密度 常住人口数量 公 共绿地面积等 使区内人群有足够的空间资源和良好的感官享受 4 控制规划区域内工业项目 城建施工等开发建设活动对规划区域内的居住 区 自然景观等的环境影响 控制规划区域内工业项目 施工等开发建设活动对规 划区域周边的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 规划分析 现状调查 分析与评价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 评价指标 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分析与评价 针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编写报告书 篇章或说明 实施监测与跟踪评价 公众参与 评价结论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7 1 5 21 5 2 保护目标保护目标 1 保护规划区域内的水资源 土地资源等 2 保护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 声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质量等 使规划区域的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环境目标 3 保护公共绿地 区域生态功能和自然风貌 4 保护规划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和居住区等敏感区域的环境质量 保护规划区 域周边的生态敏感区的环境质量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8 2 2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概况及初步分析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概况及初步分析 2 1 规划概况 2 1 12 1 1 位置及交通位置及交通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 北与西安市 商州市毗邻 西与汉中市接壤 南与四川 重庆市相连 东与湖北为邻 处于川 渝 鄂 陕四省市接壤地区 地理坐标为东 径 108 01 110 12 北纬 31 42 33 49 市域面积 23529 km2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位于安康市建设中的江北新区 地处原 316 国道刘家梁环 形线和 316 国道 2 7km 改线路之内 距市中心约 4km 距安康机场 5km 距安康火车 站 2 5km 距建设中的包北 包头 北海 高速公路约 3km 距汉江水运码头 3 5km 园区的对外交通联系便利 具体位置见图 2 1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地理 位置图 2 1 22 1 2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发展简况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发展简况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是省计委以陕计规划 2001 954 号文件批复设立的 陕西省 政府于 2001 年 7 月 16 日召开第 15 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确定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 为省级工业开发区 2002 年 4 月 1 日 安康市委 市政府批准成立安康生物科技工 业园区管委会 在管委会的领导下 园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总体规划和控制性 详细规划均已完成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止 目前 已有上海大德仙 安康正大制药 安康济仁制药 安康通用机械 中科化工 等 20 余家企业进驻园区 总投资达 2 6 亿元 随着园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将会 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落户创业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9 2 1 32 1 3 规划范围 用地及人口规模规划范围 用地及人口规模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为东至寇家沟 南至张岭铁路涵洞 西至安恒 公路 2 7km 新线的黄沟以东 北至老君殿 规划面积 7km2 一期规划 启动区 面 积 2 131km2 一期规划区由行政商务区 生活居住区和科技产业区三个功能区构成 人口规模 1 4 万人 2 1 42 1 4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用地现状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用地现状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 2 131km2 其中新建公路 2 7km 北 侧地形地貌较为复杂 高差变化较大 新建公路南侧和规划区的北部地势较为平坦 坡脊和沟谷基本为南北走向 规划区内有花园沟村 罗家梁村 青峰村和张岭村 4 个自然村 此外还有设施条件简陋的村办企业 如砖瓦场 规划区有 4 条 110kv 架 空电力线分别由西南向东北和由西向东横穿园区 另有 2 条 35kv 架空电力线由西向 东横跨园区 根据规划区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各类建设用地的适应性以及园区开发建设的要求 将现状用地分为四类 一类用地为地形坡度小于 5 地质条件符合开发建设需要 拆迁量较少的宜建 设用地 二类用地为地形坡度小于 8 地质条件符合开发建设需要 有一定拆迁量的可 建设用地 三类用地为地形坡度小于 15 或地质条件需经工程处理后方可满足开发建设需要 或拆迁量较大的不宜建设用地 四类用地为地形坡度大于 15 或地质条件无法满足开发建设需要的不可建设用地 根据上述四类用地分类 在规划区范围内 一类用地 0 484km2 占总用地 22 二类用地 0 989km2 占总用地 47 三类用地 0 566km2 占总用地的 27 四类用地 0 018km2 占总用地的 4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一期规划用地现状见图 2 2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0 2 1 52 1 5 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 1 规划目标 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构建园区空间体系 形成具有现代科技工业园区特色 的空间形态和城市景观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确保园区健康 有序 可持续发展 2 功能定位 以生物科技产业为支柱 以绿色食品和新型材料产业基础 集科学研究 产品 开发 生产加工 企业孵化 人才培训 展示交流 商贸金融为一体 与高品质生 活居住服务设施相配套的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 田园式科技工业园区 2 1 62 1 6 规划结构及内容规划结构及内容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一期建设规划结构包括四个专项规划 在专项规划下又制 定了十一项子规划 具体规划结构见图 2 3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结构图 图 2 3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结构图 2 2 规划方案的筛选 规划方案的筛选是根据规划中各专项规划或子规划内容 规划特征和规划实施后 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确定哪些规划可能对规划目标和环境产生影响 以便对这些 规划重点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对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筛选如 总 体 规 划 土地使用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行政商务区规划 产业园区规划 生活居住园区规划 园区道路网系统规划 交通组织规划 工程管线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雨水工程规划 燃气工程规划 电力工程规划 电讯工程规划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1 下 2 2 12 2 1 土地使用规划土地使用规划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土地规划将园区分为三大功能区 即行政商务区 产业园 区和生活居住园区 1 行政商务区 新建公路 2 7km 中点处的环形广场为工业园区的主入口 行政商务区位于环 形广场以北 依次为商业金融 中央绿地 行政管理和科研教学等用地 并以此构 成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的中轴线 行政商务区用地面积为 37 93 104m2 占总用 地面积的 17 8 总建筑面积约 25 92 104m2 2 产业区 产业区位于中轴线以西和生活居住区的北侧 包括生物科技产业 新型材料产业 和绿色食品产业 为了创造高品质现代化的产业园区 同时考虑到节约用地的因素 在产业园区内各主要道路两侧各设 10 30 米宽的防护绿带 产业区占地 75 10 104m2 占总用地的 35 26 总建筑面积约 66 98 104m2 3 生活居住区 生活居住区位于中轴线以东 以多层次 多样化的居住空间和丰富 便捷的小 区公共设施为主体 具有相对独立的城市生活居住单元功能 适应现代化城市居民 的生活居住方式 生活居住园区内设有小学和幼儿园各一所 生活居住区占地 15 17 104m2 占总用地的 7 39 总建筑面积约 12 19 104m2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 园区的土地使用规划情况见图 2 4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用地见表 2 2 1 工业园规划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2 2 2 表表 2 2 12 2 1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用地平衡表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类别代号类别名称用地面积 104m2 用地比例 R居住用地15 717 37 C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7 9317 8 C1行政办公用地4 56 C2商业金融用地15 91 C3教育科研用地14 81 C4文化娱乐用地2 65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2 M产业用地75 1035 26 G绿地34 8016 33 G1公共绿地8 16 G2防护绿地26 64 S道路广场用地48 4622 72 U市政设施用地1 100 52 合 计213 1100 表表 2 2 22 2 2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技术经济指标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序 号名 称单 位指 标 值 1规划总用地面积km22 131 2规划总建筑面积m21006644 3规划总人口万人1 4 4容积率0 47 5绿地率 48 6建筑密度 32 3 7建筑层数层1 8 2 2 22 2 2 道路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 园区的道路等级分为主要道路 一般道路和支路 主要道路由环形广场至行政管 理区 为园区的主要对外联系及景观道路 园区内划分功能区的道路为一般道路 功能区地块内部的联系道路为支路 园区道路网规划指标见表 2 2 3 表表 2 2 32 2 3 道路网规划指标道路网规划指标 道路类别道路红线宽度车道条数设计车速 主要道路60 米150km h 一般道路40 米1040km h 支路15 米25km h 交通组织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原则 组成公共交通 个体交通优势互补 多层次 客运网络 以完善园区内部以及园区与安康市或其它区域的公交运输系统 园区规 划有两条公交线路 除服务园区外 分别通往市中心区和安康火车站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3 2 2 32 2 3 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采用以线带点 点面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绿化系统的自然生态功 能 整个工业园区设有生态公园 在规划范围内设有以休闲和观赏为主的公共绿地 园区的绿化带与各街坊内的核心绿地相联接而构成的绿化体系 以满足活动与观赏 热闹与安静等多层次的不同环境要求 园区绿地率为 42 绿化覆盖率为 60 2 2 42 2 4 工程管线规划工程管线规划 1 给水工程规划 安康生物科技产业园供水水源由城市给水干管提供 供水量为 1 2 104m3 d 产 业园区给水管网布置成环状 采用消防 生产 生活共用管网 2 排水工程规划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地处丘陵地区 地形起伏较大 地貌复杂 园区中有天然 排水河沟 周家沟 花园沟 穿过 本次排水工程规划同时考虑二期工程排水的汇 水量 结合东西向地形地貌的特点以及周家沟 花园沟的位置 排水管道系统划分 为东 西两区 东区的工业废水及生活居住区的污水经汇集后排至园区东南部的生 活污水处理厂 污水经二级处理达标后排至花园沟 西区主要为工业废水 废水经 汇集后排至西区西南部的工业污水处理站 经处理达标后排至周家沟 3 雨水工程规划 产业园区的雨水 污水采取分流制 雨水采用重力流 充分利用地形 采用多出 口排放形式 经雨水管网收集后分段排至周家沟和花园沟 4 燃气工程规划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燃气考虑由规划中西安至安康的城市天然气高压管道供给 园区内采用高中压两级管网 城市高压燃气管道进入产业园内经过滤 调压 计量 后分两级管道进入园区道路 居住区中压燃气管道经调压箱最后进入用户室内 起 步区最大小时耗气量约 13516Nm3 h 5 电力工程规划 产业园区附近有一座 110kv 变电站 根据园区布局 用电性质 电压质量等 在 园区建设 10kv 开闭所 7 座 6 电讯工程规划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4 在科技园区建设一终期容量为 12 万门的电信大楼 大楼内设交换设备 与市区 电话网相连 一期容量为 5 万门 2 3 规划的初步分析 2 3 12 3 1 规划的相容性及协调性分析规划的相容性及协调性分析 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用地发展方向是月河 付家河川道及老君殿 铁路以北地 区 总体规划中设置了八大功能组团区 老城组团 张滩组团 香溪洞风景名胜区 组团 江北组团 包括老君殿组团 关庙组团 建民组团 月河口组团和瀛湖区组 团 以及两大产业园 老君殿产业园和铁路以北产业园 总体发展规划中经济社会 发展战略是实现六大开发 生物 矿产 旅游开发 水资源开发 农业综合开发 城市建设综合开发 构建六大特色产业 绿色食品 生物制药 蚕桑丝绸 稀有矿 产 汉江水能 生态旅游 走区域特色经济的基本路子 加快安康社会经济的发展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位于汉江之滨安康市江北新区 属江北老君殿组园 园区 内设置生物制药 新型材料 绿色食品和综合服务四个功能区 从其所处的地理位 置来看 处于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上 也位于总体规划 中的江北组团内 符合安康市总体规划中 一城三区 八大功能 多带一圈 的山 水园林城市形态 科技园区产业的设置占安康市六大特色产业的一半 同时该工业 园为安康市的两大产业园之一 因此 就安康生物科技产业园的选址 产业布局和 功能定位来看 完全和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2 3 22 3 2 资源 能源需求分析资源 能源需求分析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起步区规划面积 2 131 104m2 大多为旱地 规划占用 的土地主要依赖于农业土地资源 规划区域人口规模 1 4 万人 随着入区人口增加 对区域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园区主要以生物制药 新型材料 绿色食 品 综合服务区为其主要功能区 如果园区在规划实施时 能够按照循环经济和生 态工业园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 那么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将会比一般工业园区 要小得多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5 2 3 32 3 3 环境污染因素分析环境污染因素分析及污染物排放总量预估及污染物排放总量预估 1 环境污染因素分析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的产业结构主要有生物制药 新型材料 绿色食品 和综合服务四部分 从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实施的主要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因素有 人口增长 居住区和第三产业发展产生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油烟 工业区工业生产产生工业废气 工业废水 工业固体废弃物 工业企业噪声 生活锅炉 工业锅炉使用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区域内使用燃料为天然 气 燃油 禁止燃煤锅炉使用 产生锅炉烟气 道路交通产生汽车尾气 扬尘 交通噪声 从环境污染因素的类别来分析 污染因素包括废水 废气 噪声 固体废物四类 废水 包括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 生物制药 绿色食品在生产中将产生大量 生产废水 废水的特征污染物有 pH CODCr BOD5 石油类等 新型材料产业排放的 废水的特征污染物有 pH 石油类 重金属等 废气 包括工业废气 锅炉烟气 汽车尾气 扬尘 油烟等 新型材料工业废 气特征污染物酸雾等 锅炉烟气主要污染物有 SO2 NO2 烟尘等 汽车尾气主要污 染物有氮氧化物 CO 碳氢化合物等 噪声 包括工业企业噪声 设备噪声 道路交通噪声和市政工程噪声 固体废物 包括工业企业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工业企业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工 业固体废物 有毒有害工业固体废物 将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及其主要污染因子列于表 2 3 1 表表 2 3 12 3 1 环境污染因素及主要污染因子环境污染因素及主要污染因子 污染因素主 要 来 源主 要 污 染 因 子 废 水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等 pH CODcr BOD5 氨氮 SS 石油类 挥发酚 重金 属等 废 气 工业废气 锅炉烟气 汽车尾气 扬尘 油 烟 SO2 NO2 烟尘 粉尘 酸雾 CO 碳氢化合物等 噪 声 工业企业 设备 道 路交通和市政工程等 设备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 交通噪声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6 固体废物工业企业 生活等工业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2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估 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量预估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中按生物制药 绿色食品和综合服务四个部分规划了产 业结构 没有给出入区企业数量 规模 工艺和原材料消耗 因此 无法用物料衡 算的方法估算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量 我们根据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万元工业 总产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统计结果 估算了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一期规划区的环 境空气污染物排放量 将估算的结果列于表 2 3 2 表表 2 3 22 3 2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估值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估值 20102010 年 年 污染物排放量 工业总产值 亿元 废气排放量 104m3 a 烟尘 t a SO2 t a 308807 76197 675 8 废水排放总量预估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一期规划用水量为 1 2 104m3 d 取污水量排放系数为 0 8 则污水排放总量为 0 96 104m3 d 一期建设规划中规划了一个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一个工业废水处理厂 生活污水经 处理后排入花园沟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周家沟 最终均排入汉江 上述两 个污水处理厂的排水水质均应满足 GB18918 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级标准的 B 标准要求 根据该标准最高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预估了安康生物科技 工业园的水污染排放量 预估结果列于表 2 3 3 表表 2 3 32 3 3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预估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预估 序 号污染物名称污染物排放量 t a GB18918 2002G 一级 B 标准 mg L 1COD210 2460 2BOD570 0820 3SS70 0820 4NH3 N28 038 5 石油类 10 513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7 3 3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及周围区域环境现状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及周围区域环境现状 3 1 自然环境概况 1 地理位置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 北与西安市 商州市毗邻 西与汉中市接壤 南与四川 重庆相连 东与湖北为邻 处川 渝 鄂 陕四省市接壤地区 汉滨区位于市域的 中部 市区在汉滨区中部的汉江两岸 是安康市政府所在地 也是全市的政治 经 济 文化 商贸 交通和信息中心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位于安康市的江北新区 地处原 316 国道刘家梁环形线和 316 国道 2 7km 改线路之内 距安康市中心约 4km 距安康火车站 2 5km 距汉江水 运码头 3 5km 2 地形地貌 安康北靠秦岭 南依大巴山 南北高山夹峙 河谷盆地夹中 汉江由西向东横 贯全区 形成 两山夹一川 的地形地貌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起伏较大 最 高处是秦岭东梁 海拔 2965m 最低处为白河与湖北交界的汉江岸边 海拔 170m 地貌分为亚高山 中高山 低山和宽谷盆地四种类型 3 气候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8 安康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 年平均气温 15 5 极 端最高气温 41 7 极端最低气温 9 5 无霜期 253 天 降雨量 800 1100 毫米 年平均日照数为 1667 小时 年平均气压 975 9 百帕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西风 全 年平均风速 1 6m s 最大风速 20m s 一般春末多雨 夏多干旱 间有暴雨 秋多 连阴雨 冬季少雨雪 光照条件较好 雨热同季 四季分明 无霜期长 为秦巴浅 山经济林粮牧区 4 水文 安康市位于秦巴山区 汉江上游 境内河流纵横 沟溪密布 和生物科技工业 园相关的河流有两条 既汉江和月河 汉江又名汉水 古称沔水 是市内最大过境河流 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嶓冢山 向东流经陕西 湖北两省 于武汉市汇入长江 全长 1700km 它自岚皋大道河口入 安康汉滨区境内 经流水 岚河 吉河 五里 城关 关庙 张滩七个区镇地段 于张滩地区青套乡冯家湾出境入旬阳县 汉滨区境内流长 110 20 公里 流域面积 3562 56 平方公里 入境以上流域面积 40439 84 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201 亿立方米 年输砂量 2440 41 万吨 至 1983 年 观测年数 39 年 径流主要来源于 降水 年内分配很不均匀 丰水期 7 10 月 的水量约占全年水量的 60 枯水期 12 3 占全年水量的 10 年内最大月平均流量与最小月平均流量相差 10 倍左右 流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 最大年径流量 405 6 亿立方米 1983 年 最小年径流量 107 4 亿立方米 1966 年 相差近 4 倍 洪水多发生在 7 9 月 少数年份发生在 4 5 月 1983 年 7 月 31 日 汉江发生了历史上自 1583 年以来最大洪水 洪峰流量 为 31000 立方米 秒 其重现周期为 400 年 最小流量为 37 立方米 秒 1987 年 3 月 9 日 汉江干流总落差约 564 米 石门沟口入境海拔高度 273 3 米 青套口出境高程 219 7 米 落差 53 6 米 河床除在安康城区一段比较开阔外 宽达 3000 米左右 其余大部分河段河床狭窄 最狭窄处仅 150 米左右 一般在 300 米左右 在现代化 的陆地交通尚未开发之前 汉江为陕南主要交通航道 它为安康城区的诞生和繁荣 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与外部进行社会经济联系的廉价运输通道 月河系汉江一级支流 为汉滨区内汉江北岸最大支流 发源于汉阴县凤凰山 全长 95 2km 流域面积 2830 平方 km 河道比降 2 79 水力蕴藏量 2479 万千瓦 据月河长枪铺水文站 截止 1983 年 20 年的实测资料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和输砂量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19 分别为 9 42 亿立方米和 210 35 万吨 最大年径流量 19 20 亿立方米 1964 年最小 年径流量 3 83 亿立方米 1966 年最大流量达 3280 立方米 秒 恒口镇被淹 月河由 汉阴县双乳乡黄龙洞入汉滨区境 流经恒口 五里两镇 于青峰乡许家台注入汉江 境内流长 40km 流域面积 1949 34 平方 km 沿岸地势平坦 河网密布 具有良好的 农业生产条件 恒惠渠 越惠渠 八一水库等灌区 均在本流域内 是陕西仅次于 汉中盆地的粮油生产区 月河在历史上有小舟往来于汉阴的涧池和安康之间 载重 约 5 吨 本世纪 50 年代逐渐废弃 3 2 社会环境概况 安康市是安康地区的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中心 位于武汉 重庆 西安三 大经济中心之间 共有六个行政区 汉江南有东城 西城 新城和城郊四行政区 汉江北有张岭 江北两个行政区 总人口 23 万 安康生物科技产业园规划的 2 131 104m2范围内分布着 4 个村庄 它们是花园沟 村 罗家梁村 青峰村和张岭村 这 4 个村庄共有村民 5900 人 其中花园沟村 2200 人 罗家梁村 1200 人 青峰村 1500 人 张岭村 1000 人 自从 2001 年 9 月 27 日陕 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设立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以来 先后有上海大德仙产业园 安康通用机械公司 正大制药有限公司 陕西康源生物有限公司等 25 家企业入驻园 区 入园企业的详细情况见表 3 2 1 表表 3 2 13 2 1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入驻企业一览表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入驻企业一览表 序号企业名称 占地面积 亩 序号企业名称 占地面积 亩 1 安康石油公司加油站 1514 安康自来水公司江北水厂 40 2 安康振兴药业公司 715 安康电信公司 20 3 安康公路企业集团 1016 上海大德仙产业园 132 4 上海大众咸阳销售公司安 康项目 33 8317 安康瑞雪食品有限公司 35 5 西安新华书店 2618 陕西康源生物有限公司 50 6 陕西楠栅公司 819 汉江电线电缆公司 5 7 陕西国明远程教育后勤中 心 6020 正大制药有限公司 60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20 8 安康市医疗设备厂 821 安康现代蚕业有限公司 9 安康植物油厂 22 422 安康禾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0 安康通用机械公司 8023 安康龙舟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11 安康新生药材有限公司 6324 安康金洲预制构件厂 12 安康昌达公司 6025 陕西恒达矿产有限公司 13 安康宏昌葛根制品有限公 司 13 3 3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环境质量及污染现状 3 3 13 3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安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2001 年 10 月对工业园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资 料 结果如下 园区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日均值浓度 SO2为 0 003mg m3 NO2为 0 018mg m3 总悬 浮颗粒物为 0 098mg m3 均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的一级标准值要求 空气污 染指数 API 为 41 空气质量为优 属于 级 说明园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很好 3 3 23 3 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安康工业园区内有周家沟及花园沟两个排水沟 两沟排水汇入黄沟后 再由黄沟 流入汉江 安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2001 年 10 月在黄沟流入汉江的上游七里沟 黄 沟入汉江处以及黄沟排污口的下游 1km 处的汉江上设三个监测断面进行了地表水 14 项常规指标的监测 三个断面水质实测综合类别均为 类 符合 GB3838 2002 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 的 类水质标准 说明汉江水质良好 具有一定的水体自净能力 3 3 33 3 3 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内 316 国道于 1999 年进行了改道 改道后的 316 国道已 成为园区主要交通干线 来往车辆较多 现状监测结果表明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 区环境噪声均能满足 GB3096 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中 类标准要求 道路交 通干线两测区噪声昼间符合上述标准中 4 类标准值要求 但夜间噪声超标 2 6dB A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21 4 4 环境影响识别和环境目标 评价环境影响识别和环境目标 评价指标确定指标确定 4 1 环境影响识别 环境影响识别是在对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环境现状进行初步分析 以及对规划实施的资源能源需求 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的基础上 对规划实施后可能对各环境要素产生的影响进行识别 由于规划方案存 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因而只能针对规划方案从宏观角度上对规划实施中涉及的 影响因素进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环境影响识别以规划实施可能对自然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三方 面的影响进行识别 同时对影响性质和影响程度作初步判断 采用矩阵法将识别结 果列于表 4 1 1 中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22 1 自然环境影响 环境空气 不利影响主要受工业园区工业废气排放影响 其次为施工期扬尘 道路交通扬尘影响 地表水 不利影响主要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影响 地下水 不利影响主要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影响 因废水均进入管网 故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轻微 声环境 不利影响主要受工业噪声 道路交通噪声影响 2 生态环境影响 不利影响主要为施工建设期土地开挖 地表平整等对土壤 植被 水土流失 景观的影响 规划区域占地对土壤 植被 水土流失 农业生态 景观 土地利用 的影响 有利影响为绿化系统建设对土壤 植被 水土流失 景观的改善 3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 主要受工业区 居住区 交通的建设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 生活质量 土地利用价值的有利影响 搬迁 农业人口搬迁 对搬迁人口生产生活 安置 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水资源 能源供给主要受规划实施后水资源 能源 需求增加的不利影响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23 表表 4 1 1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识别表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识别表 开发活动 环境要素 施工建设 居住区 第三产业 工业区交 通占 地搬 迁 基础设施 建设 绿化系统 建设 水资源 能源需求 环境空气 地表水 地下水 自然 环 境 声环境 土壤 植被 生物多样性 水土流失 农业生态 土地利用 景观 生态 环 境 水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 土地利用价值 生活质量 文物保护 搬迁安置 社会 经济 环 境 能源供给 注 为重度影响 为轻微影响 为不利影响 为有利影响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24 4 2 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污染因子 环境影响要素 社会经济影响因子很多 根据园区规划 社会经济环境现状 资源条件 环境特征等 确定园区主要环境影 响因子为 主要环境污染因子共有 9 项 COD 氨氮 烟尘 扬尘 二氧化硫 汽车尾气 交通噪声 工业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主要环境影响要素 地下水 空气环境 声环境 生态和景观环境 人居环境 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子 人口数量 产业结构 规划布局 国民生产总值 基 础设施投资 环保投资 4 3 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 并结合第二章中对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可 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因素及污染因子的分析 筛选确定出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将其列 于表 4 3 1 表表 4 3 14 3 1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序 号环 境 要 素评 价 因 子 1 环境空气SO2 PM10 NO2 2 地表水环境COD 氨氮 pH BOD5 石油类 SS 重金属等 3 地下水环境总硬度 高锰酸盐指数 pH 氨氮 总大肠菌群等 4 声环境各功能分区噪声值 5 固体废物的影响固体废物处理或处置率 处理或处置方式 6 生态环境植被覆盖 土壤 水土流失 土地利用 7 水资源水资源总量 可利用量等 8 景观环境绿化 景观协调性等 9 社会经济国民生产总值 土地利用价值等 10 生活质量人均居住面积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天然气气化率等 4 3 14 3 1 环境空气评价因子环境空气评价因子 选择 PM10 SO2 NO2作为现状评价因子 选择 PM10 SO2为预测因子 安康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25 4 3 24 3 2 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因子为 pH 氨氮 溶解氧 CODcr BOD5 石油类 重 金属等 选择 CODcr 氨氮作为影响预测因子 4 3 34 3 3 地下水环境评价因子地下水环境评价因子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因子为 pH 总硬度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等 根据识 别结果 规划实施对地下水影响较轻微 故不做预测分析 4 3 44 3 4 声环境评价因子声环境评价因子 声环境质量评价选择各功能分区环境噪声值作为现状和预测评价因子 4 3 54 3 5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因子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因子 选择固体废物处理或处置率 固体废物处理或处置方式 各种处理处置方式下的 不同环境影响作为评价因子 4 3 64 3 6 生态环境评价因子生态环境评价因子 选择植被覆盖 土壤 水土流失 土地利用等作为生态环境的评价因子和预测 因子 4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