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写作.doc_第1页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写作.doc_第2页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写作.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水平的提高,不仅在于勤练笔,还和学生的阅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是不可分割的。阅读是吸收,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输出,是阅读的运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得从阅读教学入手。阅读教学搞得好,学生一定会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我认为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激于趣”,让学生喜爱阅读教学。 做任何事情要想有收益或取得成功首先要有兴趣,写作也一样,只要你有兴趣,总有机会能够被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激发出来。只有当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后,他才愿意写,喜欢写,有话可写。那兴趣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首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尽量运用真情的范读让学生被文章的美景所陶醉,被文章的优美语言所吸引。他们不由自主的会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运用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例如:不同的分组方式朗读,配乐朗读,接力朗读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现欲,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文本,通过丰富的材料、生动的剖析、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和体验。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和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之间的统一,对学生的朗读都要作出鼓励性的评价,要让人人都乐意去读。例如: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文章深深地感染了我。当鲜花捧来,蓝盔接来,而爸爸却永远不能再回来时,那是怎样的痛楚啊!我在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声音不禁颤抖,热泪不禁盈眶,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情感也和我达成了共鸣,陷入了对父亲深切的缅怀当中。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都能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再化为动情的声音,每一句话的朗读都饱含深情。在教学“雷利的呼吁”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语境,化成本文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和平!和平!和平!”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对于战争的痛恨,对于和平的渴望溢于言表。其实,读书,不是人在读,而是心在读,是心与心的交融,只有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之情,才能激起共鸣的火花,激发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喜爱。 二、“善于品” ,让学生品位阅读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 奠定好“读”的基础,然后就要引导学生探索语言文字的奥妙之处了,细细地品味,提炼。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从中学习一些写作知识和修辞手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阅读课文要联系立意、选材,说段意,分层次,要考虑编写作文提纲。要求学生每自读一篇课文,均要逐字逐句读懂,弄清文章的结构思路,弄懂文章的思想内容,揣摩文章的精彩语句,抒写自己的理解感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心得体会,对所读文章作一点分析,以达到阅读和写作的相互促进的目的。另外,还可通过观察社会生活,收看影视、收听广播等,让学生增加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材料积累。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如丰子恺和叶.诺索夫同写鹅,而鹅这种动物在两位作家笔下既具有相同之处又具有不同之处。在教学白公鹅时如果注意和白鹅进行对比教学,学生会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对文章的写法会有所感悟。白鹅是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上叙述鹅的高傲的特点。把鹅称做“鹅老爷”。白公鹅是从鹅的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和争抢浅水滩的趣事写出它“海军上将”的特点。虽然两位作者都喜爱鹅,但叙述的语气不同,丰子恺更多的是善意的掖揄,而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并且语调轻松,颇有调侃的味道。 三、“精于练”, 让学生勤动笔,多写多练。 多练笔,可以加快从学习写作知识到会用写作知识的过程,可以说这是提高写作水平非常关键的一环。“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经常进行认真的练习,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作文的“思路”和“机关”。 每次练习之后,还应该进行认真的修改,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着很重要作用的。 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使文章逐步接近完善,也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修改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练笔: (一)积累好词好句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章中的字词句,我们要让学生从课文语境中体会、训练、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的用法,把课文当成语言交际的典范,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观察、思维表达的方式,领悟文章的遣词造句。例如在教学桂花树一课中,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笨笨拙拙”体会桂花姿态的特点。“香飘十里”、“浸”等体会桂花香气迷人的特点,在对“浸”字的理解上,先让学生说出“浸”有“浸泡”、“沉浸”的意思;接着用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桂花的香气:“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闻到它的香味,房前、屋后;白天干活,晚上睡觉,香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课文第三节的第一句:“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一个“缠”字既写出了作者盼望摇桂花时的迫切心情,同时又把儿童对大人的纠缠耍赖的特点表现出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和精妙的句子。(二)续写课文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以课文为基础的延伸作文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原文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依据,学生不愁“没什么写”。更主要的是延伸作文为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以小摄影师这篇课文为例,续写的情节和结局必须符合逻辑、合乎情理。同学们有了创设情趣,可顺向思维也可逆向思维,使续写的内容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以新颖、自然、合理之感。要想续写好小摄影师,尤其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放进故事中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地去合理想象。假如自己就是那个小男孩,此时此刻会怎样想、怎样做?有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就不愁无话可说、无文可写。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想象、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仿写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生活及身边的事例联系,注意从学文中再现生活、描绘生活而不脱离生活。通过大量的阅读,再加上模仿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断,就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仿写时,同时告诉学生这种片断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有些课文的结构很有特色,对学生写作时谋篇布局、安排结构,很有借鉴意义。还有些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很巧妙,这些都可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例如:在教学灰雀一课时,我抓住写灰雀样子、声音、动作的段落,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后,我让学生用课文中“总分总”的叙述方法,分四个方面写“我们的校园”。 学生通过这样的仿写积累写作方法,并用学到的方法写身边熟悉的事物。在一次次的仿写中获得进步,写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四、“勤于思”, 让学生勤于思考,提高写作水平。韩愈有一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一篇文章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思考过程。思考得全面透彻、有条有理,文章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而且,写起来也不会很吃力。如果思考过程进行得不深不透,即使写的时候再卖力气,文章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而且往往会出现很不容易修改的毛病。 养成良好的读写兴趣和习惯,才能发展他们的写作能力。然后在作文教学中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自己如何去找材料,如何表达,如何组织材料,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先让学生思考,教师要把握火候,当学生真正因写不出而感到困难时,教师就相机点拨。在所学的文章中找,有没有给我们写作带来帮助的?别人是如何找材料的?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表达的?又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样长期下来,持之以恒,学生会在写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去思索曾经学过的课文,并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了解到要写好作文得去认真而广泛地阅读别人的优秀文章。这样,便容易使学生自觉克服过去那种脱离生活、闭门造车、好说空话的写作陋习,代之以充实、生动的文风。这样,随着学生创作热情地不断高涨,写作次数地不断增加,创作素材地不断积累,学生对社会与生活的观察及分析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会写是语文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