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技术终极版(全)PPT课件.ppt_第1页
顶管技术终极版(全)PPT课件.ppt_第2页
顶管技术终极版(全)PPT课件.ppt_第3页
顶管技术终极版(全)PPT课件.ppt_第4页
顶管技术终极版(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讲座内容 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顶管施工工法工艺选择及实施顶管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 1 早期的顶管施工技术根据中东地区出土的文物证实 古罗马时代已开始了最早应用顶管施工技术的萌芽 当时的古罗马利用杠杆原理 将一根木制管道从土层侧面顶进从而开辟出一条供水渠道 以汲取水资源 这就是在不开挖地面条件下进行的地下顶管施工雏形 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 3 据可查文字记录 美国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在1896 1900年间完成了早期的顶管施工作业 早期为顶管技术的推广应用作出杰出贡献的是美国的AugustusGrinffin工程师 他于1906 1918年期间在从事灌溉研究工作时 发明了在铁路下面采用铸铁管的顶管施工技术 随后 许多铁路公司都将这项技术确定为铁路下顶进铸铁管道的标准方法 4 2 走向成熟的顶管施工技术成熟的顶管施工技术是在盾构法问世以后的盾构机械应用时开始的 盾构机械及配套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 促进顶管施工技术不断成熟和迅速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期 波纹钢管取代铸铁管投入顶管施工 20世纪20年代后期 混凝土管道开始用于顶管施工工程 5 20世纪30年代 美国被太平洋铁路公司对顶管使用的混凝土管道进行规范化 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 美国的顶管施工方法发展速度一直相对较慢 然而与此同时 欧洲 主要是英国 德国 和日本 顶管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6 进入20世纪60 70年代 顶管施工技术从主顶设备到配套技术都进行了较大改进 奠定了现代顶管施工技术的基础 其中 最主要的技术进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研制成功带有一组各自独立的千斤顶并能控制顶进方向的掘进机 可方便不同地层条件下的顶进施工 2 研制成功专门用于顶管施工的代橡胶密封环的系列混凝土管 可供不同直接的顶管工程使用 3 研制成功中继间构造以供长距离顶管使用 并完善其中继接力技术 7 3 顶管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最早的顶管始于1953年的北京 当时在京包铁路的路基下进行的钢筋混凝土管道的顶管穿越私活工 1956年 上海首次在黄浦江堤下进行钢管顶管施工 也很成功 最初都是采用手掘式顶管 1964年前后 在建设部和上海市的支持下 上海一些单位开展了大口径机械式顶管的各种试验 1967年前后 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和上海市政工程公司共同研制成功了小口径遥控土压式顶管掘进机 8 1978年 上海基础工程公司开发研制了三段双铰型工具管 即顶管机头 解决了百米顶管施工技术难题 1984年前后 北京 上海和南京等地先后引进了国外的机械式顶管设备 同时也引进了一些顶管技术理论及施工管理经验 使我国的顶管技术开始跃上一个新台阶 诸如土压平衡理论 泥水平衡理论 顶管接口型式及制管新技术等资料的引入近20年来 我国的顶管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并在大直径 长距离顶管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9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1987 DN3500 单向顶进1743m上海青草沙水源地严桥支线 2007 两根DN3600 平行同时顶进 10 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顶管施工工法工艺选择及实施顶管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1 顶管施工工法工艺选择及实施 12 开放式顶管 开放式顶管 当工作面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良好且土层处于稳定状态时 操作时不会出现塌方现象 能直接挖土 且工作面开敞 1 机械式顶管机适用于岩层 硬土层和整体稳定性较好的土层 工作效率比较高 13 2 挤压式顶管机适用于淤泥质土 流塑性土质 而且要求覆土深度比较深3 人工挖掘顶管机适用于地基强度较高的土层 也有在软土中应用的 前提采用注浆改善土质 或在工具管前加网格 以稳定挖掘面 最大特点是适应地下障碍物较多且较大的条件 可排除障碍的可能性最大最好 14 泥水平衡式 15 基本原理 16 优点 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土质情况 扰动较小 地层损失小 产生的地表面变形小 同时顶进时总顶力较小 缺点 弃土的运输和存放均较困难 如采用泥浆运输 用水量较大 成本较高 作业所需场地大 设备复杂成本较高 如遇上顶管的超浅埋土层 或遇上渗透系数特别大的砾砂 卵石层 施工作业往往受阻 17 掘进机械1 具有浮动切削刀盘的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当刀盘前土压力过小时 他就前伸 当刀盘前土压力过大时 就往后退 前伸时 应加快推进速度 后退时应减慢推进速度 这样就可以使刀盘前的土压力控制在设定范围内 用机械来平衡土压力 18 2 具有破碎功能的泥水平衡顶管进机 19 适用口径从600到2400 口径越小 能破碎的砾石的粒径也越小 通长600的能破碎粒径为100mm的砾石 2400的能破碎500mm的砾石 有的机头破碎粒径可达顶管口径的40 50 20 3 气压式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 21 适用于大直径顶管工程通过调节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大小 实施调节泥水舱内压力的高低 可精确到0 1KPa 特点 平衡比较彻底 施工后地面沉降极小 22 4 浓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比普通泥水式掘进机适用的泥水相对密度要高很多 接近泥浆 为使浓泥水的流动性更好 需在浓泥水中加入许多添加剂 仍归属在泥水式顶管范畴 浓泥水的相对密度接近泥浆 其流动性比泥浆要好得多 特别适用于卵石层地质 渗透性特别大的卵石层 不需对卵石进行破碎 可排出卵石的粒径可达管径的1 3 与其他泥水式顶管比较 采用浓泥水式顶管的推力要低很多 尤其在沙砾土中表现更加明显 非常适用于长距离顶管和曲线顶管 23 工艺原理 根据土压平衡的基本原理 利用顶管机的刀盘切削和支承机内土压舱的正面土体 抵抗开挖面的水 土压力以达到稳定的目的 以顶管机的顶速即切削量为常量 螺旋输送机转速即排土量为变量进行控制土压舱内的水 土压力与切削面的水 土压力保持平衡 土压平衡式 24 25 分类 泥土式 泥浆式 混合式泥浆式 指排出含水量相当大的弃土 可能是地下水丰富 也可能是人为的加入添加剂造成的 26 优点 适用的土质范围广 从软黏土到砂砾土都能适用 是一种全土质的顶管掘进机 能保持挖掘面稳定 地面变形极小 施工时的覆土可很浅 是其他形式的顶管机无法做到的 覆土太浅时 手掘式顶管地面易塌陷 泥水式和气压式顶管则易冒顶和跑气 弃土运输处理方便 作业环境好 缺点 在砂砾层和粘粒含量少的砂层中施工时 必须采用添加剂改良土体 27 掘进机多刀盘土压平衡顶管掘进机DK式土压平衡顶管掘进机中心螺旋式顶管掘进机切削密封土压式掘进机 28 与泥水平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 气压平衡式顶管机通过一个隔板将破碎室分隔为两个区域 后面是压力室 以压力墙为界 在其上部可以形成一个压气区 平衡压力就是通过这一压气区作用于气水不平衡的工作面上 全气压式挖掘面上和管道内所有工作人员都在气压条件下工作 整个顶管管道内都充满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 全气压顶管的工具管大多为手掘式 挖土的多用人工 工具管构造较简单 施工效率很低 仅为普通手掘式顶管的30 50 有钢制的气压舱也有混凝土管制的气压舱 气压平衡式 29 30 31 32 局部气压式压缩空气仅仅作用在挖掘面上 相对于全气压施工而言 操作人员在常压下工作 33 气压施工的特殊要求1 对土质的要求渗透系数大于1X10 2cm s的砂砾层中 因透气性大 且地下水多 漏气很厉害 不宜采用2 对环境的要求设备多 占地较大 空压机噪音很大 不宜在居民密集区材采用3 对作业人员的要求必须是进过训练的专业人员 身强力壮 34 优点 平衡压力的调节和排泥系统的排量是截然分开的 互不干扰 可更准确的调节平衡压力 特别是非均匀地层中施工 缺点 造成的地面沉降较大 因为气压在疏干地下水过程中 会造成土体的压密沉降 另外顶进过程中又会对土体产生扰动沉降 全气压式设备复杂 要求可靠性高 劳动强度大 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有特殊要求 除了为排除机械故障和为清除顶进中的障碍外很少采用全气压式 35 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顶管施工工法工艺选择及实施顶管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6 进出洞技术措施 37 38 穿墙止水构造 如图 主要由挡环 盘根 轧兰组成 轧兰将盘根压紧后起止水挡土作用 为避免地下水和掘土大量涌入工作井 应在穿墙管内事先填埋经夯实的黄粘土 39 40 2 洞口止水方法不同构造的工作井 洞口止水的方式不同 a 钢板桩围成的工作井中 应在管道顶进前方的井内浇筑一道前止水墙 墙体可由较高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筑成 b 方形钢筋混凝土井 不必设前止水墙C 圆形钢筋混凝土井 需浇筑一睹弓形的前止水墙 将洞口止水圈安装在平面上 而不安装在圆弧面上 41 d 覆土很厚或穿越江河的工作井中 洞口止水圈需做成两道 一道是充气的 一道是普通的止水圈 在长距离顶管或覆土较厚的顶管中必须做 42 43 3 进出洞口措施门式加固法 对管道两侧和顶部一定宽度和长度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