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试卷分析.doc_第1页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doc_第2页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doc_第3页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doc_第4页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年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选择题(30分)平均分是15.75分,得分率为52.4分。最高分为30分,最低分为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CADDACCD得分率6061109065645803551易错选项ABDBBBBABB错选率2030538212490106126第11题题 号第11题(1)分析老师吴东虹对应考点断句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断句标志、重点实词、虚词的把握答题情况分析: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4402.7468.5%断句:平均分:2.74分,得分率68.5%答案:(1)(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每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答题情况:本题得分率不算高,主要出错在于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此句,不少学生在“门人”中间断开,“回”指人名“颜回”,是一个名词,在原句中作宾语,应在“回”字后面断开,而“门”字与“人”字是一个固定词组,指门生、弟子,这两个字不必断开,但不少学生不理解“门人”的意思,因此失分。“有颜回者好学”这句不少学生在“者”字后面断开,主要原因是不理解“者”字在此句中的用法,此句中的“者”字是用在主语后表停顿,作为句中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因此“者”字后面不必断开。备考建议:1.加强对断句标志的积累和断句技巧的运用。2、注意整体把握文意,关注上下文之间的联系。题 号第11题(2)小题分析老师周桢对应考点翻译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及其特殊表达把握答题情况分析: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6601.3923.17%翻译题得分率比较低,反映出学生基本功的欠缺。甚至有不少学生留下一片空白。参考数据随机挑的两本试卷,不包括前面11个班第句平均分0.87,得分率29%。答案:(颜回)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3分)评分细则:第题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蚤”是通假字“早”(1分);“恸”是翻译难点,但如果考生能从【触目恸心】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号恸崩摧】恸:哀痛之极,大哭;崩:死亡;摧:伤心。放声痛哭,异常悲伤,几乎昏死过去。形容极度悲伤。 【恸哭流涕】恸:哀痛;涕:眼泪。形容极其悲痛伤心。 【一恸几绝】恸:极悲哀;几:几乎。一声痛哭,差一点闭过气骈。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一恸欲绝】恸:极悲哀。一声痛哭,差一点闭过气骈。形容悲痛到了极点。等成语中作引申,就可以得出“恸”为“极悲哀”的意思(1分 );“发尽白”是“头发全白了”另外本题还应注意补足省略的成份(主语“颜回”),句子方能完整(1分)。1.本题得分较低,失误点多在“蚤”字,把这个“蚤死“字理解为跳蚤死了,导致大意没有准确翻译,不少同学未能补充省略的成分,2. 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解为孔子为自己的头发白了而哭,也导致大意分也失分。第题平均分0.52,得分率17.3%答案: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3分)评分细则:第题,注意关键字“迁”,我们今天也说“迁怒于人”, 将愤怒宣泄到不相干的人身上,使人无辜受牵连,不难理解(1分)。“贰过”是重复同样的错误的意思,比较难理解,可以从“过”入手,前面有副词“不”修饰,应该是动词,犯错误。再结合学过的诗经氓里的“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来理解。1. 失误点多在“颜回”,这个名字很多同学还是不熟悉。不少人翻译成有颜面的人回来。2. 断句都没有断好,大意没弄明白翻译得乱七八糟。备考建议:1.加强对实词虚词句式的积累;2、关注整体把握文意(抓上下文)第12题(1)(2)题 号第10题(1)分析老师对应考点诗歌鉴赏 表现手法考点分析答题步骤1、准确地答出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题情况分析: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3301.653.3%问题:本诗每章的开头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看到这个问题,脑子里闪过的,应该是,还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样章法的开头,不应该是对偶、拟人、排比吧。诗经三种重要的手法:赋、比、兴。至于开头,很明显就是叫做“兴”。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问题:有何作用?首先,要懂迁移。我们可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作用迁移过来第一,这两句诗运用了民歌中常用的托物起兴的手法;第二,这两句诗是全诗的起兴之句,具有摄提全篇的作用;第三,孔雀向东南依依不舍而飞是要表现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在分别之际的彼此顾恋、依依不舍。其次,要懂变通。第一,本诗每章的开头都运用了运用了起兴的手法;第二,每章两句诗是全章的起兴之句,具有摄提全章的作用;第三, 每章两句诗都是写蒹葭、白露为背景的环境,写出深秋寂寥凄清的氛围,衬托了下文诗人寻找伊人时的急切心情和执着情怀。此外,不少同学答了叠词,得到1分。但有些同学干脆把第二题的“重章叠唱”搬上来,就不给分了。哎!可见,审题不清,只能答一些似懂非懂,似是而非,毫无把握的东西了。备考建议:全面理解题意,既要迁移,也要变通。第10题(2)第10题(2)题 号第10题(2)分析老师周桢对应考点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考点分析答题步骤1、准确地答出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题情况分析: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4401.845%1. 这道题要求分析“重章叠句”的手法,问得非常的抽象,学生不是很理解,造成得分率很低。有很多人把“叠音词”等同于“重章叠句”,好在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2.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3. 有一部分同学能答到音韵美方面,应该是联系到了迢迢牵牛星中讲到叠音词,回答“回环往复”、 “朗朗上口”、 “一唱三叹”、“押韵”等的都给了2分4. 能够答到结构和内容情感方面的同学非常少,手法作为诗歌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有助于意境的表达,如果熟悉答题步骤的话还是能多得一些分的。备考建议:1. 全面理解诗意,落实答题步骤2. 梳理并准确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所包含的内容第13题题 号第13题分析老师吴东虹对应考点诗歌默写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默写与背诵能力,要求书写准确。答题情况分析: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660466.7%答题情况:1.这道题能够拿满分的同学较少,大多数学生失分的原因,是字形书写错误或者句子默写顺序错误,有的学生写了同音字,有的学生写了形近字,有的学生将句子的前后顺序颠倒,说明学生对诗句的记忆不够准确,学生虽然对某些诗句能倒背如流,但却无法书写正确,比如“言笑晏晏”中的“晏”字绝大多数学生都写成了“宴”字;“不思其反”的“反”字写成了“返”字;“扈江离与辟芷兮”中的“扈”字写成了“护”字,“辟”字写成了“僻”字;“呦呦鹿鸣”中的“呦”字写成了“幽”字;“池塘生春草”中的“塘”字写成了“溏”字;特别是“我有嘉宾”中的“嘉”字的笔画,很多学生写得不够规范,又或者写少了一些笔画。2.个别同学一句也无法默写出来,说明这类学生平时并没有努力去背诵课文中的诗歌,不重视诗句的积累。备考建议:1.要求学生在加强背诵诗歌的同时,也要对字形进行强化记忆,特别是一些字形较为繁杂的字,应要求学生重点记忆并反复书写,直到能清楚规范地书写为止。2.教师在平时的默写训练中,可总结学生出现错误频率较高的字,然后在课堂上强调该字的写法,让学生得到警惕,同时可安排课代表在早、晚读的时候监督学生进行诗歌背诵与默写,对于一些懒惰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跟踪与了解,并对这类学生进行督促。第14题 杨桂凤第14题 杨桂凤总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4402.5775.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理解内容主旨的能力。本题可引导学生理解“梧桐”和“海桐”是一种什么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然后再理解作者借它们两种植物来表达作者一种什么感情和主旨。答题情况: 1、这道题很多学生都能从“梧桐”“海桐”的比喻义进行作答,然而能答满分的学生不多;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作答时是解释何为“梧桐”“海桐”,而不是这两者的比喻义,没有审清出题者的出题意图。 2、能从比喻义入手作答的学生而又未能答满分的学生,但大部分是未能理解和读懂作者用“梧桐”“海桐”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和主旨。第15题 杨桂凤总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4402.777.5%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的鉴赏能力和理解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对这一连串的疑问句的表达效果作出鉴赏和理解使用这一连串疑问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题共有2问:一问是要答出这六个疑问句的作用也就是表达效果(2分);一问是要答出这六个疑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题情况:1、一部分学生只是回答了第二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而没有答出这六个疑问句的作用,审题不准确。2、一部分学生虽然两问都作答了,但是未能准确答出这六个疑问句的作用:形成排比形成一种逼问的气势,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真挚强烈。只是答出了疑问句的作用:引起思考,激发阅读兴趣。第16题题 号第16题分析老师廖亚元对应考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考点分析1、抓关键词“挣扎与反抗”来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命运的抗争,积极进取。2、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作者后来的成功足以证明这些并没有打败她,反而激励着她不断努力向上。答题情况分析及示例: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4402.562.5%这道题总体情况不错,“抗争”“激励”这些关键字眼比较多同学能答出来,一半以上的同学能拿到2分;但也有个别同学对文本内容不了解,答“表达作者对命运的无可奈何和对自己难以成为梧桐的自责”(0分)第17题题 号第17题分析老师李少梅对应考点信息筛选整合考点分析本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找准答题区域,选出与题干相关的信息并整合。这道题的题目已透露答题区域在文章的前五段,而在这五段中,概括环境特点的句子只有三句话:1、我为那舒朗和高远而迷惑了。2、大自然更富有奇幻而不可捉摸的风韵。3、在这孤独和静谧中,我们之间存在着宇宙神秘的信息。学生只需在这三句话中找出几个形容词来作答即可。答题情况分析及示例: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4402.5864.5%大部分同学能拿2分或3分。失分原因:1、文本意识不强。一些同学不用原文的形容词作答,而去想一些“高洁”、“飘逸”、“灵动”之类的词。2、答案不全面。大部分同学能找到总起句中的“舒朗”和“高远”两词,一半学生也能找出总结句中的“孤独”和“静谧”两词,但很少同学能整合作答。3、没审清题干要求。一些同学没看题干中的“不超过10个字”,直接摘抄文中的几句话来作答。备考建议:注意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第18题题 号第18题分析老师李少梅 对应考点体会重点语句的丰富含意考点分析体会重点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前提是读懂全文,理解主旨。然后在句子的上下文中找答案的有效信息。这篇散文主要是揭示了自然的生死代谢乃至历史民族盛衰沿革的客观规律。答题情况分析及示例: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5502.9859.6%一半同学能通过第6、8自然段中的一些文字,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有一半同学看不懂文章的意思,只是随便摘抄一些句子作答。备考建议:平时多读书,多做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第19题题 号第19题分析老师李新荣对应考点行文思路分析与内容要点的概括考点分析1、该题的解答,抓题目的关键词“行踪和情绪变化”来理解即可,作者的行踪和情绪变化是相辅相成的。2、归纳主题,要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然后进行加工、归纳。答题情况分析及示例: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6602.8948.17%该题得分率较低,很多同学没有按题目要求进行“行踪和情绪变化”分析,并且归纳“主旨”,只是简单回答作者游玩的情况;能归纳到主题“自然的生死代谢乃至历史民族盛衰沿革的客观规律”的人比较少。部分同学甚至没有看懂文本,直接概括主题为“喜爱大自然,追求隐居生活”,这样的作答是偏离作者意向的。第20题题 号第20题分析老师 朱劲对应考点语言表达句式转换考点分析将不同的句式转换,属于高考典型考题,如被动句和主动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三句,下定义等,此类题掌握句型特点及变换方法是关键。答题情况分析及示例: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4402.870%存在问题:1、约20%的考生根本不知道被动句变主动句是怎么回事,照搬原句或直接把“被”字去掉当句式变换想蒙混过关,得0分。2、约45%的考生掌握这一句式变换,明确主语、谓语、宾语,逻辑恰当,得4分。3、约20%的考生分不清变为主动句后的主语是谁,死板变换,扣1分或2分。4、语序不当,逻辑错误扣1分。备考建议:明确各句式的特点,掌握变换方法;加强相关训练。第21题题 号第21题分析老师 柯华丽对应考点图文转换之徽标类考点分析徽标,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1概述画面内容:把握外形特点,审视一个字母和数字(特别是中英文的大小写和变体),然后依画面内容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同时,解说画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2分析徽标内涵和寓意:要思考“是(像)什么”“联想到什么”“与主题关联的是什么”,将徽标中的内容与现实的人或现象对号,对徽标的创意作出合理的解释。答题情况分析及示例:总 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6603.456.71 没有细读题目:很多学生读题不够细致,忽略了题目要求是回答“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只写寓意,而造成漏答信息点。构图要素赋分2分,其寓意4分。2 概述不全:构图要素是三种,很多学生只写水滴和手掌两种,而忽略了地球。3 答题过于笼统:部分学生写寓意只是写要珍惜水资源,没有扣住是一滴水及很多滴水汇聚成河和地球的关系的内涵,明显没有在分析徽标内涵和寓意思考到“是(像)什么”“联想到什么”“与主题关联的是什么”这些关键点。4 答非所问:有些学生对节约或浪费水资源行动进行了抒情和议论,脱离了出题者的初衷。备考建议:1. 借助题目的信息:如本题在题目里“国家节水标志”。2. 抓住画面内容,一处也不放过。拓展:试用简洁语言概述“中国青年志愿者”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该标志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以跨世纪的精神风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表现青年志愿者“热情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作文分析:题 号第22题分析老师戴新波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得分率54040.9868.3%一、审题立意:1. 什么是记叙性散文它是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记叙性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记叙、描写是记叙性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但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最为突出的特性是在记叙、描写中要贯穿议论与抒情,叙议结合是其最重要的特色。叙事务必一波三折,写人务必突出细节,写景务必情景交融。2. 如何写好“感恩”A.可以从“什么是感恩”、“为何要感恩”、“如何感恩”三个方面去写“感恩”,后面的两个方面应作为立意的重点。B.可叙事,可写景,多多点明“为何要感恩”、“如何感恩”3.要抓住“用心体验生活,用心感悟生活”这个要求即要求多从内心去思考“为何感恩”、“如何感恩”,多些以小见大,利用抒情、议论将心灵的感悟表达出来,要有深度,有一定的哲理性。4.务必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来写。可以写别人的故事,但它只是引子,应该略写,应该将重点放在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上来。二、优点与不足:(一)优点:1.95%的学生能完成800字作文。2.多数同学能叙议结合。3.文章中“感恩”的主题比较鲜明。(二)不足1.5%左右的学生未能写完作文。2.少数人只是描写、叙述,或者只是议论、抒情,未能将两者完美结合,比例失调。3.选材老套,不会用以小见大手法,材料中欠缺细节,人生感悟不够深刻。4.对“感恩”的价值”未充分挖掘,对“如何感恩”写得不够详尽。5.不少学生字迹欠工整。三、例文鉴赏感恩1感恩,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不理解,所以我只能去寻找答案。我从家里出来,绕着那幽静的小路进了一片森林。深秋,树上的叶子都凋零了。树梢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个干枯了的树叶,正准备随风起舞。我带着问题沉思者,脚上踏着的落叶沙沙地作响。我看着那些躺在地上的金黄色的叶子,是那么的安详。忽然觉得有声音发出来对我说:“你干嘛那么忧愁啊?”我说:“我在沉思什么是感恩,而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叶子说:“感恩就像我一样。”我不解:“为什么?”“这得靠你去感受。”我百思不得其解,踩着沙沙响的树叶继续向前走。我走倒了一棵大树上,我抬头仰望,看到一只小鸟正叼着虫。我仔细观察,原来大树上有个鸟巢,隐隐约约依稀可以看到两只鸟在巢里。我看到小鸟叼着虫在喂食。树太高,我看不太清楚,可是可以看到叼着虫的是小的,在巢里的是老的。小鸟正在喂它的父母。我看着心中若有所感,仿佛明白了什么是感恩。我继续向前走去,已经走出了森林。我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小路上,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显得特别清幽。忽然间,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在捡东西。我走向前看,是一个发了霉的面包。我不忍心,于是从口袋里拿出几个饼干给他。我叫他快吃。可他去把饼干塞在口袋里。我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我妈妈病了,没钱看病,也没东西吃,我要留给她吃。”说完便像箭一样飞奔而去,转眼间只留下我一个人傻愣在那里。听了他的话,我的心感到阵阵疼痛。我明白了些什么。前两天还因为某些小事和父母闹得不可开交,到现在我还在生气。这样想想,我还真是太幼稚了。回到了家,我看见了妈妈,想说点什么,可是嘴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我冲过去抱住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有眼泪在流。因为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感恩。就像叶子一样,因为树木,才让他长出来了;现在它又重新回归大地,化作泥土哺育树木。也像小鸟一样,即使自己的父母飞不动了,仍然留下来喂养他的父母,没有离开。还想那个小男孩那样处处为自己生病的母亲着想。感恩这东西在我们周围处处存在,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感恩2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缕缕阳光照在身旁,顿时感到柔和万分。暖风轻轻地吹拂着,一张纸迎风拂来,“感恩”二字赫然地跃在纸上。“感恩,感恩?”此为何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背着长剑的荆轲走了过来。“感恩,是吾对燕太子的那种特殊情感,士为知己者死,我亦不悔。”荆轲逐渐远去,只留“感恩”二字萦绕在我心头风,依旧轻轻地吹拂。在一片芳草地间,我看到母亲在饭堂端着大饭锅的身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汗珠在母亲的额头上肆意地流淌,母亲仍在一步一步地移动着,那瘦小的身躯越来越小,腰越来越弯背着背包跨进了家门,满屋已经弥漫着一股菜香,那是母亲的味道,温馨而质朴。“妈,我回来了!”“饿了吧,瞧,我做了你最爱吃的煎蛋,快吃吧!”母亲在旁边看着我狼吞虎咽,满眼的笑意,满脸的幸福!不知何时,“感恩”二字又萦绕在我心间。“妈,我想帮你梳头!”“这孩子,会体贴人了。”母亲脸仍上洋溢着微笑。把乌黑的的梳子递了过来,我轻轻地梳着母亲那曾经乌黑发亮的头发。一根,两根,三根众多白发涌了出来。“妈,你多了好多白发,工作肯定很辛苦。”“没啥,几根而已,只要你们三娃能多读一点书,将来出人头地,妈做啥都值!”泪水不知何时已经模糊了双眼,悔恨涌上心头。只因年少无知,便终日和母亲顶嘴,何尝体会母亲终日劳作的艰辛?只会一味伸手向母亲要钱,何尝想过一张张钱币中凝聚的汗珠?有时也会想对母亲说一句谢谢,可何尝说出口?暗觉十分矫情。年少,年少,无知,无知,使我们的感恩之心未曾发亮。落叶轻轻地诉说着对母亲的感恩,化作泥土滋养母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何况人呢?羞愧涌上心头“妈,喝杯水”屋外传来了邻家小妹妹的歌声:“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风,依旧轻轻地吹拂,阳光一丝一丝地照射,都在向万物传颂着两个字:感恩!感恩3生活中再微小的事物也能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帮助,我们应学会感恩。春去秋来,自然给予我们心灵的馈赠,是我们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春天是个明媚而又灿烂的季节。在春风春雨的呼唤之下,我来到了郊外的小山坡上,带来了一颗稚嫩的树苗。我把它种在了迎风的一面,给它浇上了春雨过后的露水。小树苗啊,快快成长吧,春天需要你的装点。眺望远处一片翠绿的景使人心旷神怡,红的花,绿的草。此时的大自然似乎不缺少美感。心思飞远,茫茫的大漠之中,毫无生气,让人产生若有所失之感。为春天种一棵树吧,让大地不再寂寞。夏天是个热闹而又宁静的季节。白天酷暑难挡,树上的蝉纷纷发出鸣叫声,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各种暑假大减价的叫卖声,汽车过往的喇叭声热闹非凡。走过垃圾桶旁捡起地上的饮料瓶放了进去,心里微微一笑。夜幕降临之后,搬一张椅子坐到阳台上。迎面吹来一阵凉风十分惬意,满天的繁星把夏夜点缀得更加闪烁。顺手把房间的灯关上,周围的一切仿佛陷入了沉沉的睡眠之中。为夏天关一盏灯,让夏夜的星星更闪烁。秋天是个凋零而又充满希冀的季节。在一个深秋的黄昏后,和同学们结伴到校园里散步。校道旁的树叶枯黄,正在秋风中飘落。走上前去,捡起几片对同学说:“我们把它做成书签吧。”路过操场的时候,遇见几个同学正要把从地上扫起的树叶往垃圾箱倒,我连忙提议说:“倒掉了多可惜呀,不如把他们铺在树根上吧,这样既可以归还土壤又不会污染环境。”同学听了也表示赞同,便一起忙活开来。为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