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doc_第1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doc_第2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doc_第3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doc_第4页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内容识字1(2) 秋天的图画(2)黄山奇石(2) 植物妈妈有办法(2)古诗两首(2) 语文园地一(3)计划课时13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识字1收集了描写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丰收景象的三组四字词语。秋天的图画文章虽短,却勾画出了一幅秋天山野的美丽图画,道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真谛。黄山奇石一文描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黄山上创造了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一块奇石,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拟人的手法、韵文的形势表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让孩子们在领略植物王国的奇事的同时,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奇妙。古诗两首选取的是两首描写深秋时节美景的古诗。触景生情,诗人怎能不提笔抒怀呢?语文园地一鼓励孩子们由文中走向生活,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 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自主识字61个,规范书写4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从文字中发现美,在头脑中浮现美,在朗读中表现美。用心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3、在学文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教 学重 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总结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进行自主识字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兴趣,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和实地观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秋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1、在引导孩子们发现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探索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的同时,使他们渐渐养成乐于观察、勤于发现、用心感受的习惯。2、本单元识字、写字量较大,但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年的自主识字的经历,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单元教材研究与教法建议(第一组) 识 字 1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识 字 1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有收集词语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难点:感悟秋天的美好,养成收集词语的习惯。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开展“捉迷藏”游戏,让学生找一找图片中藏着识字一中的哪些词语,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说说理由。学生能比较容易的从图片中找到与景物相对应的词语,在说明理由中理解词意,这样达到将文与图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明白词意,使秋天像一幅幅图画印在学生脑子里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还能用哪些平时积累的表示秋天的词来形容课文中的插图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 学 设 计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一)、谈话引入: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秋天吧!(教师富有感情地渲染,将学生带入美妙的秋天世界,激发学生了解秋天的热情,乐于参与。)(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呈现三组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二、合作交流(一)、自读。1、凭借插图和拼音引导学生自由试读词语。2、找学习伙伴互助读词语,互相正音。3、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自主认读。(二)、指名读1、教师范读。 2、分组练读,引导学生正确读词。3、多种形式汇报读。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说自己是如何记忆生字的。三、品读领悟1、学生自由练读。要读得正确、读出美感。 2、小组练读,点评。3、汇报读。看谁读得最美、最有感情。评为“金色童音奖”。(四)、写字1、出示“宜、实、色、华、谷”生字,引导学生认读。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学生点评。注意指导各部件的占格位置。4、学生临写。同伴互相点评。第二课时导入:(复习读课本的词语,引入新课。)(一)诵读1、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2、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3、比读。看谁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4、互相赏读。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5、全班齐读。(二)、练习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1、分小组轮读。2、找朋友游戏:出示“我会读”中的生字。小朋友,生字在这里很孤单,咱们给它找找好朋友吧!3、再读。采用多种方式读。(三)、写字 1、出示“金、尽、层、丰、壮”生字,引导学生认读。 2、观察“我会写”中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规律分 字形,记住字形。3、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4、教师范写,学生评说。5、学生练习。伙伴互评。关于秋天的词语:一叶知秋 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色宜人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我会写”2. 把你的画给爸爸、妈妈看,说说你画了什么?教 学 反 思本节课教学亮点:本节课教学缺憾:改进措施:1、秋天的图画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秋天的图画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教学重点难点识记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知和感悟秋天的美。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首先是学生充分地读,可以自由读,也可以个人读、齐读。一要读正确,二要读流利,进而做到熟读成诵。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在此基础上朗读,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与带给人们的喜悦。教师的朗读指导,可利用范读激发情感,要避免机械抽象的技巧指导。 教 学 设 计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一)说话入境,绘画导入秋姑娘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1先同桌交流自己课外在小道旁、广场中、公园里、草地上观察到的秋天景象。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画、剪、贴,自己动手装扮教室。成熟的瓜果,金色的稻浪,南飞的大雁3就让我们在这喜人的丰收图中学习秋天的图画吧!二、合作交流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画画生字,把生字读准确;想想生字,把生字认一认;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三、品读领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同桌互读、表演读)。2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3读句子,师生欣赏、评议,练习朗读。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重点句,不仅要进行朗读训练,还应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很美?你觉得美吗?对,色彩不仅使图画变美丽,而且使句子更生动。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不能用它来说一说你的同学、教室、家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劳动创造了美”。5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6、识记生字,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卡片认读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3结合课文插图,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4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发言。5这么美的秋天的图画能读出来吗?今天老师教给大家读好书的“小窍门”:一边读,一边想,把文字在脑子里变成美丽的画面。(二)、背诵课文,积累语言1、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有感情了,能不能给画面配音了?(生:能)老师却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要一边看画面,一边读课文,影响我们的感情发挥,怎么办呢?(生:把课文背下来)2、赶紧把课文背下来吧!建议大家:一边背,一边加动作,背得会更快。(三)、感情朗读,完成配音四、巩固延伸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景物,在秋天这个金色的季节,我们还能看到什么,收获什么呢?2生回答后,出示:“语文园地一”中的“读读背背”秋天到,引导学生读一读,感受秋天的美好。布置实践活动1作者喜欢秋天,因此写了这篇优美的课文。现在这个机会也摆在我们面前,你想怎么表现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呢?(生:我想画一幅画;我想捡一些落叶来做贴画;我想写一首诗)2下节课我们一起办个小小的“我爱秋天”的展览会吧! 作业设计:1、 用你最优美的语言写一段秋天来了,周围事物变化的短文。2、用你手中的笔画一幅最美的秋天画。教 学 反 思本节课教学亮点:本节课教学缺憾:改进措施:2、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2、黄山奇石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随文学习生字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当堂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挂图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因此,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获取知识为重点,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儿童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 学 设 计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一)观看挂图,揭“奇”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二)初读课文,感“奇”1、指名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2、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3、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用“ ”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二、合作交流1、汇报交流2、板书奇石名称,指名学生读这些奇石。边看边想: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是啊,黄山“奇石”连名字也取得那么有趣!“猴子”、“仙人”、“金鸡”都在黄山聚会了。我们一齐把这有趣的石名读一读吧!三品读领悟1、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出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2、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3、教师小结:对!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象寥寥几句,就把石头写活了。我把这几名话读一读你们觉得这块石头怎么样?(范读)4、正如你们所说的,这块石头的确奇特、有趣,甚至是可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好吗?5、学生练读 6、指一名学生读、评价7、再指名读一读,齐读8、“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出示“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9、自由读句子,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10、谁愿意到讲台前学做一下。(指名模仿)11、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请同学们表演读这几句话。(指名其中一位较活跃学生)请问仙人,去“猴子观海”的路怎么走?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巩固延伸1、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出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选择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师读课文第3段)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听了课文里的描述,我想信,你们再写石头,能写得更生动,更具体了。2读画诵说,赞“奇看了,听了你们表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如此,你们有机会的话随父母去黄山游玩一下。教 学 反 思本节课教学亮点:本节课教学缺憾:改进措施: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3、植物妈妈有办法 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文意。难点: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 教 学 设 计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自读识字:谈话导入1范读激趣。2学生自由读,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二、合作交流1读第一节,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2朗读第二、三、四节,说一说自己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读读说说1读补充阅读材料(见“资料袋”),再说一说: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2读“读读抄抄”中的词语,照样子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三、指导写字,抄写词语资料袋:种子传播的奥秘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果实像一个个白色的绒球,当冠毛展开时,就像一把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会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第二课时(一)创设“我想学”的氛围,导入新课。1、由课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植物妈妈做什么事有办法?有什么办法呢?2、学习课文第二节植物妈妈干什么事有办法?传播种子让孩子到哪儿?(板书:传播种子)请学生看课文,自己读读课文第一节找一个词概括。板书:(四海为家)理解四海为家的含义:到处生根发芽。指导朗读第一节。三、品读领悟1、学习第二节植物妈妈用什么办法让孩子们四海为家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二节。谁来读读?(指名读)这一节介绍了什么植物?老师把蒲公英妈妈带来了。(贴图)蒲公英妈妈用什么方法让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的?请小朋友看书读第二节,用笔把不懂的地方划下来。(板书:读、划)2、学生自由提问。大家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都开动了脑筋。那么我们来议一议,一起来解决这些难题。板书(议)娃娃指的是谁?降落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比作降落伞?准备是什么意思?3、过渡:说得真好,蒲公英是多么可爱!多么勇敢啊!能在公园、田野安家落户,他们的妈妈真高兴啊!谁能读出这种感情?(板书:读)指导朗读。范读、试读、比赛读、齐读。4、你们读得真不错,那么这一节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课件出示题目)妈妈为孩子准备了,靠传播种子。5、总结学法。这一节学得不错,让我们回忆一下是怎样学懂这一节的?(指板书)6、我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三节,指名读,看这一节介绍了哪一种植物?(贴图)请大家自己读、划出不懂的地方。然后同座互相议一议,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7、“铠甲”是古代士兵穿的铁衣。这里指什么?仔细看看苍耳子,每根刺上有钩。你们想一想“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苍耳种子外面的硬壳,板画:)苍耳“带刺的铠甲”有什么用呢?8、苍耳能在田野山洼中多高兴啊!请你们当苍耳子,读出这种高兴劲儿。(指名读、齐读)这一节告诉我们什么?(课件出示题目)妈妈为孩子准备了,靠传播种子。9、请同学按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课文第四节,看看豌豆妈妈是怎样让孩子四海为家的?(贴图)10、填空:(教师板画豆荚及板书太阳晒)妈妈为孩子准备了,靠传播种子。太阳是怎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呢?11、比较句子:(出示句子)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第二句好在哪儿?(写出了声音及孩子们高兴的心情。)指导朗读。12、结合板书,学到这儿,我们认识了三位植物妈妈,你们喜欢她们吗?请你们看板书,喜欢哪个妈妈就试背哪个自然段。四、巩固延伸1、师小结:植物妈妈的办法有很多很多,只有仔细观察、勤动脑筋、多看课外书就能得到。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节。为什么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他?2、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是不是就这几种?你们还知道哪些传播种子的方法?3、师总结:我们小朋友以后要养成勤学习、爱思考、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到大自然中去了解更多的知识,探索它们的奥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教 学 反 思本节课教学亮点:本节课教学缺憾:改进措施:4、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4、古诗两首 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2、背诵古诗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 学 设 计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二、合作交流(一)、初读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二)研读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4、汇报交流诗意。5、多种方式朗读。(三)、诵读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三、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四、拓展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2、挑战背诵古诗(一)。二、自学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三、品读体验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2、指名读,读后评价。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四、诵读1、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4、背诵展示。五、写字 枫、于六、巩固延伸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教 学 反 思本节课教学亮点:本节课教学缺憾:改进措施: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一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进行语言积累。2.学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教学重点难点巩固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在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识字的方法很多,所以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