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 专题二 第一讲 下专题二: 教学内容的选择一、理想状态的描述1围绕目标,容量适度。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教学文本,会发现它的教育因素十分丰富,但我们的教学时间却是有限的,所以对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取舍。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和取舍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凝聚着教师的学识和智慧。取舍的标准,宏观的来说是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对照年段目标,我们知道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具体的来说是我们设定的整篇课文的目标和课时目标。根据目标决定取舍,有的内容尽管好,但与教学目标不符,要下决心舍去。一节课的容量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多了教不完,势必“蜻蜓点水”;少了又太单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目前的情况主要是偏多,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效果”,结果不是拖堂,就是浮光掠影。2点面结合,以少胜多。课堂上较多见的是“推土机”只有浅表层面的推进,较少见到“打桩机”抓住一点深入开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节课选的点不宜过多,贵在以少胜多。选什么“点”大有讲究。要选择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两方面都有教育价值的语料,至少也是在某一方面有价值的语料。这种语料一般是语段,至少也应是句子,避免孤立地抓几个词语。选取的“点”不一样,教学效果差别就很大。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有一篇课文寓言两则,选了两个寓言,一个是揠苗助长,另一个是守株待兔。这两个寓言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我在听课的时候发现,两位老师教这两个寓言,他们选的点不一样。教揠苗助长的那个老师,他选的点是那个农夫怎么到田里去拔禾苗,把禾苗一根一根往上拔。让孩子反复读这几句话,然后想象,这么热的天,顶着太阳,他要到田里边把禾苗一根一根拔起来,这个农夫拔苗的辛苦。在这里展开想象,对体会揠苗助长的这个故事的寓意有多大的意义呢?我觉得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揠苗助长这个故事,重要的不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拔苗,而最重要的是虽然做了这么多事因为他做错了,最后这些禾苗都死了,这才是寓意的所在。让孩子花大量的时间去想象,这个农夫是怎么拔苗的,意思就不大。所以这个点就选得不是太好。另一位老师教守株待兔,让孩子想象的一个点,是这个农夫守在树下,天天等兔子来。他等了一天兔子不来,这个农夫会怎么想,怎么做。孩子说,他坐在树下,等啊等啊,兔子就是不来。他又想,兔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我还是等着吧。回头看看,田里的禾苗一棵一棵都荒芜了,但是他还是不去种田,还是坐在那儿想等兔子撞上来。让孩子在这个地方发挥想象,就比较有意义。这个农夫,他老是在做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在等待那种不太可能再来的偶然的机会,正是这个寓言的寓意所在。从这两个案例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选哪一个点来进行教学,效果会大不一样。我们来看两个例子。柳宗元的江雪是这样写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习这首诗,很多孩子会提出问题:这么冷的天,鸟都飞走了,路上也都没有人了,这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这个问题孩子们会有多种答案。我在一次听课的时候听到,有的孩子认为,这个老人大概是家里太穷了,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么冷的天,他还得出来钓鱼;有的孩子认为,这个老人大概是个钓鱼迷,他最大的兴趣就是钓鱼,不管刮风下雪,他还是要来钓鱼;也有的孩子觉得,这个老人大概是喜欢清静,越是雪大,越是别人不来,老人就可以独享一份清静在学生那么多假设的基础上,老师拿出了柳宗元写这首诗的背景介绍: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的革新,失败后被贬官湖南永州。他在永州感到孤苦寂寞,但是又不愿意跟跟那些贪官同流合污,借这首诗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思想情感。当老师把柳宗元被贬永州写这首诗的背景介绍给学生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柳宗元是借“孤舟蓑笠翁”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学这首诗,引进柳宗元这样简单的一个介绍是必要的。同样是古诗,有的背景介绍就没有必要。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句子,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听到有位老师介绍王安石的一个背景,讲了这样一段话:这首诗是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的时候,从离开南京的家北上,到江苏镇江的时候写的。王安石第一次做宰相,他推行变法失败了,最后被罢了官,现在第二次又要去做宰相,他的前途会怎样呢?有可能改革成功,所以王安石此去踌躇满志;也有可能推行变法,再次失败,前途未卜,所以王安石此去忧心忡忡。老师要求学生先用踌躇满志的心情读这两句,再用前途未卜的心情来读这两句,弄小学生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该怎么读。王安石第二次做宰相的介绍,对这首诗来说是不必要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一种人类千古不变的思乡之情,完全不需要涉及王安石的政治生涯。从这个案例当中可以看出,究竟要不要引用课外资源,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并非多多益善。二、对你有用的建议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对教材进行取舍呢?、 重点。课文教学的重点应当是人文精神和语言因素的结合点。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和教材往往对教学重点有提示。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看一下课文后边的思考和练习,如果说我们把课后思考和练习一些问题抓住了,那么一般来说,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我们大体上也就把握住了。从理想的状态上说,我们选的点最好是人文精神和语言因素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语言材料。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候一篇课文的这两个侧面不能同时存在。有的点人文精神表现得比较强烈,有的点语言因素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有价值。在一篇课文中,当人文精神和语言因素的点难以统一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侧重选某一方面的点?语文课程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从总体上说的,到了一篇具体的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有的点偏重于人文精神方面,有的点偏重于语言因素方面,是可以的。我们在考虑教学重点的时候,应该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难点。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学习上的疑难,是我们必须正视并帮助他们解决的。对一个比较有经验的老师来说,学生学习的难点是可以估计到的。如果难以估计,那么我们可以事先向学生调查,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质疑问难。根据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知道学生学习的难点是什么。我们来看清代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学生学习这首词,会碰到哪些困难呢?教材有几个注释,“榆关”就是山海关,“那畔”就是那边,但是学生还是有问题:为什么要“身向榆关那畔行”?为什么是“夜深千帐灯”?晚上为什么住的是帐篷?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帐篷?考虑到学生这些学习的疑难,我们就必须向学生介绍清楚这首词的背景。这首词的作者纳兰性德是清代皇帝康熙的侍卫。康熙要去巡视中国的东北地区,纳兰信德必须随行。皇帝出行,随从很多,队伍浩浩荡荡。晚上停下来休息,那就是上千个帐篷。 “风一更,雪一更”,我们往往觉得没什么难的,但是学生也有好多问题。首先就是什么是“更”?今天我们的孩子只看到过钟、表,他们没看到过“打更”。也许有的孩子看过反映古代生活的戏剧、电视剧,可能对“更”有些了解,但是大部分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更。还有,“风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就是三更的时候刮风,四更的时候下雪呢?其实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见义”现象,是说风雪一更又一更。这样看来,长相思里孩子们学习的难点是不少的。对这些难点,学生该思考的思考,该让讨论的讨论,老师该讲的讲,把难点解决掉。、 起点。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起点的了解上,通过教学,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产生“增量”。但现在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不甚了了,相当多的老师不能正确估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实行“零起点”教学。这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也使课堂教学降低了效果。让学生交流对有关内容的了解、初读后让学生畅谈感受,都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教学的起点。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这是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教学家是什么的课堂实录。 虞大明:问同学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有家吗? 学生:有。虞大明:喜爱家的请举手。谁能向大伙介绍介绍,你喜爱的那个家的理由,简单地介绍一下。学生:我们家很大,有一百多平方,我可喜欢了。虞大明:他家确实挺大的,一百多平方。你说呢?学生:我家装修得很漂亮,我很喜欢。学生:我家不漂亮,但是很温馨,我很喜欢。虞大明:她的家装修得非常漂亮这是她喜欢的理由。刚才三位同学介绍了他们自个的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家吗?今天,虞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引人深思的小故事。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警察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别墅说:“那是什么?”“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这是第一个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富翁为什么说那个不是我的家,而是我的房子呢?虞大明:想研究这个问题吗? 学生:想。 虞大明:富翁拥有一座别墅,但是他为什么却说别墅不是他的家?那虞老师记住这个问题,这是同学们听的第一个故事以后提出的一个问题。非常好。接着听第二个故事。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辗转数地,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他悲喜交集,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要问的? 学生:有了女儿,为什么等于有了家? 虞大明:想研究这个问题吗? 学生:想。 虞大明:能不能学着虞老师的样子来记住这个问题,左边写什么? 学生:女儿。 虞大明:中间等于? 学生:家。虞大明:真好。同学们,那个富翁拥有一座豪华的别墅,但是他却说别墅不等于他的家。这个叫热拉尔的人,他的亲人在战争中几乎全部离散丧生,找到女儿之后,为什么他说女儿就等于他的家?同学们,家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一起来读读课题,预备,起。 学生:家是什么。虞大明:咱们将问的语气读的再突出一点好吗? 学生:好。虞大明: 预备,起。 学生:家是什么?虞大明:家究竟是什么呢?咱们赶快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虞老师想先请同学们自己学习课文,注意听清楚要求和任务:第一,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可以反复读;第二,家究竟是什么?这篇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已经回答我们,是哪个自然段?在这个自然段前边打上勾。虞大明:同学们很会自个学习,刚才虞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遇到难读的地方,都回过去读,反复在那练,这样才是会读书,会学习,同学们真不错。会读课文吗? 学生:会。虞大明:虞老师已经将这篇课文中,最难读的词语打在大屏幕上了。这些词你如果会准确的读了,那么念整篇课文就没有问题了。总共有三组词,谁能像小老师的样子,领读第一组。请一位小老师。请你。 学生:洛杉矶、卢旺达、热拉尔。虞大明:请坐,很不错。当小老师领读词语,读得字正腔圆、掷地有声。咱们读词语就得这样,非常不错。而且你看,第一组词非常绕口,都是国外的人名或者地名。你瞧,洛杉矶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卢旺达是非洲的一个国家。热拉尔是哪个国家的宫名?卢旺达的宫名。这个小男孩读得非常的准,咱们一起把第一组词读一读。 学生:洛杉矶、卢旺达、热拉尔。 虞大明:好的,谁能来领读第二组词? 学生:竹篱茅舍、高堂华屋、别墅。虞大明:他读词语也非常的好。请同学们瞪大眼睛,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三个词语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学生:他们都是房子的意思。 虞大明:都是房子。你很会观察。它们有不同的地方吗? 学生:装饰不一样。 虞大明:装饰肯定不一样。哪一种房子的装饰肯定比较好? 学生:别墅和高堂华屋。 虞大明:哪种房子装饰比较差,或者说压根就没有装修。 学生:竹篱茅舍。 虞大明:对吗? 学生:对。 虞大明:而且哪种房子是有钱人的。一起说。 学生:高堂华屋、别墅。 虞大明:剩下的竹篱茅舍是没钱人的,是贫穷的人住的。谁来读第三组词语? 学生:辗转数地。 虞大明:你看得清吗? 学生:离散丧生、温馨。 虞大明:嗯,不错,咱们一起读读第三组。 学生:辗转数地 、离散丧生、温馨。虞大明:好,同学们读课文是没有问题了,还记得刚才的第二个任务吗?家是什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已经回答我们了。一起说,哪个自然段? 学生:第五自然段。虞大明:第五自然段。请你自个读读第五自然段,把它读顺读流畅,待会咱们一起合作,用朗读一起合作来回答这个问题,好吗? 学生:好。 虞大明:同学们,家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 学生:充满亲情的地方。 虞大明:他有时在 学生:竹篱茅舍。 虞大明:有时在 学生:高堂华屋。 虞大明:有时也在 学生: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虞大明: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 学生: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虞大明:同学们,这就是家。现在,咱们可以走进这两个小故事,一起来解答同学们刚才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咱们先走进第一个故事,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为什么那个富翁说,别墅不是他的家?有答案的同学,可以高举起你的手。 读着读着,答案就自然显露出来,为什么那个富翁说,别墅不等于他的家? 学生:因为他的别墅里没有亲情,他是一个被爱遗忘的人。虞大明:你觉得这个富翁是一个被爱遗忘的人。这个富翁喝醉了酒以后,躺在街头,有家人去关心他吗? 学生:没有。虞大明:所以从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被爱遗忘的人。虞老师帮助大家梳理一下,为什么说这个富翁有别墅,但是他却说自己没有家呢?一种可能,他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另外一种可能,他虽然有亲人,但是他的亲人不关心他,他的亲人不爱他,他成了一个被爱遗忘的人。你看,就算他醉倒在街头,也没有亲人去关心他,帮助他。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这样?学生:不是。虞大明:那么你们是怎么样的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把你们的幸福说给你的伙伴听,说给老师听,好吗?准备一下。你先开始。学生:当我带着委屈回家时,妈妈就会过来安慰我,跟我聊天,帮我解除困难。虞大明:解除你的那种委屈、伤心是吗?同学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们有委屈的时候,妈妈的安慰简直就是春风化雨,她一定会让咱们的委屈烟消云散。同学们,当你们过生日的时候? 学生:当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会送我很多的礼物。虞大明:会收到妈妈的礼物,幸福之感油然而生是吗?你们所拥有的那一切幸福,这位富翁有吗? 学生:没有。虞大明:他什么都没有。没有人能够分享他的快乐,没有人能够分担他的痛苦和忧愁,甚至连一个可以听他说话的人都没有。他所拥有的仅仅是一座虽然豪华,但是冷冰冰的别墅。同学们,这还叫家吗? 虞大明:所以,当警察指着那幢别墅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 学生:家,我没有家。虞大明: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富翁,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请你自个再读读这段话,把你当时的那种心情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咱们再交流一下,一个同学在读的时候,其它同学认真听,看看咱们能从他的朗读当中,听出他怎样的心情。当警察要送你回家时,你说 学生:家,我没有家。虞大明:听出什么心情?听出来了,他非常沮丧,因为他没有家。当警察要送你回家时,你说 学生:家?我没有家。虞大明:一种无奈是吗?虞老师也感觉到了,他无奈之外,还很平静。有可能是失去家已经很久了,他都已经麻木了。来,咱们带着各自的感受,一起来读好这个句子。警察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 学生:家,我没有家。虞大明:同学们,有豪华的房子,如果没有了亲情,没有了爱,就没有了家。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 学生:充满亲情的地方。 虞大明:它有时在 学生:竹篱茅舍。 虞大明:有时在 学生:高堂华屋。 虞大明:有时也在 学生:无家可归的人之中。 虞大明:没有心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 学生: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虞大明:咱们接着走进第二个故事,一起来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也是边读边思考。有答案了吗? 学生:有。 虞大明:为什么那个叫热拉尔的人,说女儿就等于他的家? 学生:因为他的女儿可以关心爱他。 虞大明:有一个关心他,有一个人爱他。你说呢? 学生:他又有自己的亲人了,他又被亲情包围住了。虞大明:说得很好,刚才那个表达中,虞老师感觉到,热拉尔和那个富翁不一样,热拉尔找到了女儿之后从此有人分享他的快乐,有人分担他的忧伤,有人分担他的痛苦。所以当热拉尔找到他女儿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悲喜交加。同学们,热拉尔为什么而悲,你知道吗?学生:因为他家一共有40口人,他才找到了其中的一个人,他很悲伤,其他的亲人,都因为这场战争而离散了。虞大明:咱们带着痛心,读好这一句话,好吗? 学生:好。 虞大明:在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 学生:他们一家有40口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 虞大明:那热拉尔为什么而喜呢? 学生: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女儿。 虞大明:找到了女儿,找到了他的亲生骨肉。他找到女儿容易吗? 学生:不容易。 虞大明:因为他是 学生:冒着生命危险。 虞大明:而且是 学生:辗转数地。 虞大明:同学们把自己当成热拉尔,再来读读最后的一句。可以吗? 学生:可以。虞大明:如果把自己当成热拉尔,你就能体会到,此时此刻的那种心情悲中透着喜悦,喜中又透着 学生:悲伤。 虞大明: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非常的复杂,用一个成语来表示,那就是 学生:悲喜交集。 虞大明:学到这里,同学们刚开始提出的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吗? 学生:解决了。 虞大明:那你能不能用上一个等式,非常明确的告诉大伙,家等于什么? 学生:亲情。虞大明:虞老师这还有一首关于亲情的小诗,想朗诵给同学们听。家是用爱筑成的,家是用情装饰的,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家像安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停靠。没有亲情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你们一定发现了,这首诗缺了一句。能带着你自个的感受,来补写这句吗?打开练习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好,不少同学都写出了他们对家的那种感受,现在咱们交流一下好吗?刚才虞老师在你的练习纸上打上五角星的请到前面来。咱们一起合作一下,第一、第二行虞老师念,第三行、第四行你们念。然后轮过去,最后一行呢?一起念。家是用爱筑成的,家是用情装饰的。 学生: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家像安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停靠。家像一个巧克力,让我们有了甜蜜。虞大明:家像一块巧克力,给我们带来了甜蜜,好。学到这时候,虞老师又想起了这节课的最开始,还记得吗?虞老师请两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们自己的家,有一位说,我家有100多平方,我很喜欢;有一位说我家装修的很漂亮,我很喜欢。第三个男孩说,我家虽然不漂亮,但是很温馨,他很喜欢。同学们,如果现在虞老师,再让你们介绍你们各自的家的时候,你会怎样介绍?学生:今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感到头很痛,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的头很痛。妈妈跑到我的房间,把我抱起来。虞大明:你看妈妈发觉女儿头痛了,所以就把温暖的怀抱送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顺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化学考点及答案
- 2025教师教育实习总结
-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英语试卷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吊机购买合同范本
- 饰品订单合同范本
- 家具木工劳务合同范本
- 租客个人转租合同范本
- 策划意向金合同范本
- SES N 3293 试验测试标准
- 建筑施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控制清单
- CPK数据图表生成器
- 割草机 打草机 割灌机正确使用方法
- 医保异地备案个人承诺书
- 新教师入职培训-如何上好高中化学课
- 小学道法一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课件
-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新七年级小升初英语分班考试(含答案)
- 重庆.住宅物业单位服务等级标准
- 贵阳市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循证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指标演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