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乐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试题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所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印象刘三姐,源自于纯正的广西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让我们领略了其故乡农民的质朴与奔放它们表现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A. B. C. D.2.回家吃饭栏目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厨房里的美食哲学,描摹出我们的民族性格,熏染着我们的文化品位,无论怎样的烹调和饮食,只要我们细细咀嚼,总能体味出其中中华文化与人生的况味。这主要表明(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A. B. C. D. 3.“稻化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4“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余光中的这首诗总能让海内外华人动容。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D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5走进北京地铁南锣鼓巷站,灰色墙面上的特色人物与场景剪影顿时映入眼帘。在4000多个琉璃单元体中,存放着许多北京老物件儿,用手机扫一扫设置在其中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并观看相关视频。这一题为“北京记忆”的地铁公共艺术作品( )是传承北京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学|科|是北京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用信息技术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 使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A. B. C. D.6闽南话是闽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闽南话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现象告诉我们( )闽南话文化只是闽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流失是必然的 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文化是多样的,在不同文化融合过程中应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A B C D7“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游客背诵出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内书声琅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景区回响。这个创意的意义在于( )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A. B C D8. 诗经小雅鹤鸣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 )A. 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B.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兼收并蓄 C.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历史虚无主义”是错误的9.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品尝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碍我们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A. 相互尊重、日渐趋同 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C. 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10.杂技是我国最早面向世界舞台的民间艺术。在杂技艺术家的开拓下,茶、扇、服饰、戏曲、秦俑、中国画等都被纳为杂技创作题材,使杂技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知识性、趣味性兼备。观众欣赏杂技,不仅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可以体味到新的时代气息。杂技艺术的发展说明( )面向世界的文化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成就其博大精深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A. B. C. D.11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 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 C. D.12中国谜语大会上有这样一个益智谜语,“正看八十八,倒看八十八,左看八十八,右看八十八,仔细一端详,好像一朵花”。(打一字,谜底:米)。这充分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日益相互交融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文化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 D.拆字法谜语源于人类的智慧13.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民族文化发展面临新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如本土文化受到轻视和挤压,有的甚至淡化和消逝。为此,我们必须( )通过弘扬时代精神来弘扬民族精神 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A. B. C. D.14.如今,依托二维码技术,报刊可以将部分稿件由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化为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读者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能看视频、听音频。这种传播形态的创新( )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传播 使纸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显示出大众传媒沟通和共享的功能 使纸媒逐渐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淡出A. B. C. D.15.右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BCD16.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A. B. C. D.17.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的精神 族精神的力量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A. B. C. D.18.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A. B. C. D.19.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 )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 B C D20.“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歌曲六尺巷亮相2016猴年央视春晚,受到观众好评,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和探访热潮。这反映了( )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守望 传统美德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中华传统美德历久弥新 人们的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A B C D21如今,随意上网打开一个网站的论坛,都会发现一些关于经济、文化、体育、军事等方面的帖子,一天可达数千条,然而,总能有一些地方触犯了公共道德,成为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牛皮癣”。从文化角度,出现“牛皮癣”表明( )A.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B.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某些传媒受经济利益驱动的结果C.说明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D.说明许多文化产品以大多数人的口味为基础,雅俗共赏22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 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引领思潮,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和公民品格 强基固本,提升我国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弘扬主旋律,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渗透影响A B C D23安徽深入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文积淀,着力实施徽派原创振兴活动。推出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力作和知名品牌:“江淮情”大型慰问演出、中国农民歌会、马鞍山国际吟诗节、安庆黄梅戏艺术节、铜陵青铜文化艺术节。这表明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需要( )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推陈出新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A B C D24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近年来,我国的动漫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动漫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应提高文化竞争力立足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借鉴吸收国外各种文化,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否定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发展A B C D25近年来,占星奇缘、十二星座解说、北斗星易学书、周公解梦等网络迷信,将旧时的街头算命改头换面,借助网络和“高科技”的幌子,堂而皇之地进军校园,掳获了不少少男少女的“芳心”。这说明( )A腐朽文化腐蚀民族精神,必须取缔 B多种文化并存,错误思想占据主导地位C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D落后文化仍然在扩散,危害社会二材料分析题 26.(14分)近年来,“互联网+”又显示出强大的威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互联网”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电商平台、知名书店、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6分)材料二:为倡导青少年“绿色”上网,同学们决定以“文明畅游网络,快乐助我成长”为中心,自己动手分别从中学生学科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方面思考、制作网页内容。请你参与:网页内容 文化生活 依据学科学习唐诗宋词赏析:文体活动推荐一本好书(音乐、电影):人际交往介绍本地的文化名人、道德模范:道德修养“文明上网,传递正能量”的倡议书:( 2 )请从 文化生活 角度说明制作上述网页内容的理由。(8分)27、材料一 众说纷纭的高考英语改革 随着高考英语降分这一改革消息的传出,立刻引发了人们的广泛争论。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支持“削弱英语比重”的观点认为,重视学习英语原本只是一种手段,却长期以来本末倒置地当作了唯一目的,还是改了好,不考就更好;不少反对者对此表示遗憾,因为自己学英语好多年,耗时耗力,就想着在高考中多拉开点差距,这样一来可能就行不通了;一些专家学者表示,此次改革也是社会对英语教育的再思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是否成功还要以观后效。 材料二 备受鼓舞的高中语文教育 近年来社会中“重英语、轻母语”的倾向备受诟病。随着专家学者的登高疾呼,加之诸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的推波助澜,高中语文教育成功逆袭,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很多学者指出,人们对英语的投入时间、精力、金钱远多于汉语,导致现代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普遍认知度不够,写不好字、提笔忘字的现象也日趋严重,数典忘祖倒真成了对现实的诠释。要正视高中语文教育,降低英语分值,加大语文比重,应是题中之义。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关于“降低英语分值,加大语文比重”改革的合理性。(12分)28、2016年11月18日,搭载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从距离地面393公里的轨道,返回内蒙古着陆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几代航天人用他们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和自主创新,为我国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航天精神不仅加快了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更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注入了强劲动力。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作用。(12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其一: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其二: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根据上述材料,谈谈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1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DDBB 6-10 DBCCB 11-15 ABDAD 16-20 CCBCA 21-25 BCAAD 二材料分析题 26.(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互联网”时代科技能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促进文化消费。(2分)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能够运用现代科技开发新产品,促进文化创新。(2分)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大众传媒,依托科学技术,带来更快速、方便的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文化传递、沟通、共享。(2分)(2)每点2分,共8分网页内容 文化生活 依据学科学习唐诗宋词赏析: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体活动推荐一本好书(音乐、电影):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际交往介绍本地的文化名人、道德模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道德修养“文明上网,传递正能量”的倡议书:优秀文化塑造人生。27.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汉语言文学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语文能促进汉语言文学的不断传承和发展。(3分)文化借鉴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英语要注重实用,不能冲淡国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代课教师管理办法
- 仓储物流中心管理办法
- 财务决策保税管理办法
- 中国移动调账管理办法
- 业务指标预警管理办法
- iso热处理管理办法
- 上海联诚销售管理办法
- 规范报销费用管理办法
- 中央企业资金管理办法
- 中央投资补助管理办法
- 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专题课件
- 2025年中级钳工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附答案)
- 2025秋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 动物的家
- GB/T 15620-2025镍及镍合金实心焊丝和焊带
- 名誉顾问聘任管理办法
- 牧昆:亚朵星球怎样用内容打增量 洞察无法逃离日常用真人秀的思路打增量
- 养老机构出入管理办法
- 中医康复科业务学习课件
- DB11-T 751-2025 住宅物业服务标准
- 科技型中小企业教程课件
- 公司董事会会议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