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息二则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诸位(zh)签订(qin)锐不可当(dng)B.溃退(ku)殷红(yn)摧枯拉朽(cu)C.泄气(xi)要塞(s)振聋发聩(ku)D.督战(d)荻港(D)倔强(jing)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摧枯拉朽:比喻枯草朽木受到摧折)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D.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业已:已经)3.导学号8908400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又称为消息,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B.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C.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要部分。D.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4.填空。毛泽东,字,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诗人,是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导学号8908400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10题。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5.这则消息的“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短语是。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事实的一个成语是。6.第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一多半,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为什么?7.第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互换吗?为什么?8.第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做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9.“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10.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11.(2016湖北襄阳中考)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A.B.C.D.12.(2017四川乐山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它沉溺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B.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四小时内即已度过三十万人。C.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办案人员毫不懈怠,努力寻找蛛丝马迹。D.第一次上讲台,他张皇失措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节课都在尴尬中度过。13.导学号89084002(2016贵州黔东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结合全文,请你简要说说选文开头画横线部分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联系上下文,从下列句子中任意选择其中一句的加点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3)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选文内容试分析其作用。(4)选文在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14.导学号89084003综合性学习。八年级(1)班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2)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歌唱祖国(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3)假如在访问烈士纪念馆时,让你采访纪念馆的解说员,你准备如何问?(4)请谈一谈你对这次活动的感受或者收获。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练基础1.D解析 A项中“当”应读“dng”;B项中“殷”应读“yn”;C项中“塞”应读“si”。2.A解析 此题是对词语理解的考查。做题时,一定要根据该词的语境意加以判断。“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是“摧枯拉朽”的本意。根据语境,“摧枯拉朽”在这句中用作比喻义,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3.C解析 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是必要部分。4.润之革命战略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练提能5.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锐不可当6.不能。“现在”与“至发电时止”比,不如后者概念确切;“一多半”与“三分之二”比,表达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是物?),“余部”是军事术语,贴切得体。解析 此题是对用词准确的考查。先将改句与原句仔细比对,找出不同,然后根据语境加以分析判断。该题通过比对,确定“现在”与“至发电时止”、“一多半”与“三分之二”、“剩下的”与“余部”是比对的不同点,结合语境分析,还是原句表述更准确。7.不能互换。“歼灭”指“全部消灭”,“击溃”指“被打击而逃散”,“占领”指“彻底得到”,“控制”指“拥有主动权”。这两组词的后一个在程度上都不如前者深,当然不能互换。8.“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说明敌军外强中干,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汤恩伯认为“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说明敌军不堪一击,反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决胜千里。用事实说明我军的胜利已成定局,国民党大势已去,即使是非常坚固的防线也无济于事,任何人也无法改变当时的局势。9.我军锐不可当(或英勇善战);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敌军厌战。(意思对即可)10.第句。揭示事件本质,长我军士气,增强文章的思想性。解析 此题是对关键语句理解的考查。做题时,要先找出议论句,再联系文章内容,从该句与深化主旨关系的角度思考。练中考11.A解析 此题是对句子排序能力的考查。解答此类题要求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文段写了正能量的传播与选择,句是说正能量的传播具有社会效益,是总起句,应放在文段开头,即可排除B、C两项;句是总结句,应放在文段末尾,这样又排除了C项,所以选A项。12.C解析 A项,“沉溺”的意思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B项,“度过”的“度”书写错误,应为“渡过”;D,“张皇失措”的意思为非常惊慌,不知怎么办才好,用在这里不恰当。13.(1)这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2)“至发电时止”强调时间仅限制在发电文的时间之前,这里适当采用文言词,使句子不拖沓,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意思相近即可)。“歼灭”与“击溃”词义有所区别,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歼灭及击溃,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意思相近即可)。(3)议论。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意思对即可)。解析 此题是对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的考查。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根据语句内容即可判断为“议论”,然后从分析事件的因果、表达情感、突出主旨、增强新闻的生动性等方面来分析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4)详略处理得当,不平均用笔力,更能突出文章中心;详写东路军战况是因东路所遇之敌防线巩固、抵抗较为顽强,该地区战略意义重要,这种详略的安排更能突出解放军的英勇善战。解析 此题是对叙述详略的考查。抓住题目中提示的“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阅读理解所示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意图,从突出文章中心、表现我军的特点方面加以分析。练素养14.(1)示例 回望历史,立志报国;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深圳环保行业简易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地铁车站装修与导向系统设计施工合同
- 2025版燃烧锅炉节能技术研发与推广合同
- 2025二手商铺租赁合同书(含装修期限及权益保障)
- 2025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发展培训服务合同
- 河北省高碑店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高科技园区墙面喷漆智能化合同范本
- 贵州省施秉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T-CACM 1371.5-2021 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技术规范基于证据的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 跨文化沟通障碍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 ±800kV等级及以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规程(修订)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店面业绩倍增内训课件
- 小学科学教师专题培训课件
- 《患者的安全转运》课件
- 《病史采集病历分析》课件
- 【新大纲新教材】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精讲课件(1-8章完整版)
- 市政工程交通导行方案
- 梁的弯曲振动-振动力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