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比较分析.doc_第1页
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比较分析.doc_第2页
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比较分析.doc_第3页
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比较分析.doc_第4页
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比较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比较分析【摘要】采用反应器全悬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病毒与微载体悬浮培养Vero细胞生产狂犬病毒分别与相应的转瓶培养工艺生产案例对比分析,比较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生产效益。分析显示,与转瓶培养工艺相比,反应器悬浮培养工艺获得的细胞密度、病毒效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生产时的能耗和劳动力需求明显降低。结果表明悬浮培养工艺的生产效益明显高于转瓶培养工艺,适宜于国内生物制品工业化生产的升级换代。【关键词】 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微载体Comparison of Suspensio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process with roller bottle【Abstract】Tocontrast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between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in bioreactors and cell adherent culture in roller bottles,comparative analyses were done in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in BHK21 cells between the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roller bottle culture technology, Meanwhile rabies virus in Vero cells grown on microcarriers and roller bottle were compared in different cell culture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compared with the process with roller bottle, the cell density,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roducts by suspension culture technology in bioreactor are improved,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workers are decrea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conomic benefits of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technology are higher than cell adherent culture in roller bott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biological products.细胞悬浮培养技术是指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自由悬浮于培养液内生长增殖的一种培养方法。根据细胞是否贴壁,又分为全悬浮细胞培养和贴壁细胞微载体培养。国际上该项技术发展较快,已趋向成熟,是疫苗、抗体等生物制品生产的普遍生产工艺模式。与转瓶培养技术相比,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容易放大等优点,本文结合口蹄疫病毒和狂犬病毒的生产,分别对细胞悬浮培养工艺与转瓶培养工艺的经济效益等进行了分析和分析。1全悬浮培养口蹄疫病毒与转瓶培养案例对比高效、安全的病毒性疫苗是防止口蹄疫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BHK21细胞是繁殖FMDV的理想宿主,早在1962年Capstick PB等就实现FMDV的悬浮培养1。1965年Telling, R.C.等实现在不锈钢发酵罐中悬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疫苗2。目前国外(Intervet公司、Merial公司)普遍已经采用20005000L反应器悬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苗。本文就本公司自主研发的650L生物反应器和无血清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疫苗与转瓶培养工艺进行比较和分析。1.1主要材料细胞株:BHK21贴壁细胞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毒株:FMDV-O型(某兽用疫苗企业)培养基:低血清MEM培养基、BHK21细胞无血清培养基血清:特级新生牛血清(济南劲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仪器:5L反应器(德国贝朗),120L和650LCLAVORUS生物反应器1.2实验方法1.2.1转瓶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病毒将复苏的BHK21细胞在T75培养瓶中使用低血清培养基(含5牛血清)培养,连续传代扩增接种15L转瓶,37培养48小时,传代比例为1:8-1:10,按常规方法接种病毒及维持液,细胞病变90%左右收获病毒液。1.2.2反应器全悬浮无血清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病毒(1)贴壁细胞悬浮驯化培养:用BHK21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在恒温摇床或者方瓶中无血清驯化贴壁BHK21细胞,可采用直接驯化或者逐级降低血清驯化等方法,每代观察细胞数量和细胞活率,直至BHK21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增殖速率正常,细胞活率达95%以上,并可连续稳定传代,说明细胞已适应无血清悬浮培养。(2)反应器用种子细胞扩增:采用反应器罐倒罐逐级放大技术,细胞从摇瓶5L反应器120L反应器650L反应器进行逐级放大培养。细胞培养方式为批培养,控制反应器各参数在正常范围:温度37.0、pH7.27.4、溶氧(DO)2070%、搅拌转速50150r/min。(3)反应器培养口蹄疫病毒:待650L反应器中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提高培养pH至7.5左右,按一定比例直接接种口蹄疫病毒进行病毒维持培养,控制温度、pH、DO、搅拌转速等参数在合适范围,在线无菌间隔取样判断细胞病变情况并检测病毒毒价(LD50,TCID50),确定收获的最佳时间。1.3细胞培养结果对比分别对低血清培养基15L转瓶培养的贴壁BHK21细胞进行观察和细胞计数,反应器全悬浮培养的BHK21细胞取样进行数量和活率检测。培养条件和结果对比见表1。表1转瓶培养和反应器全悬浮培养BHK21细胞对比项目转瓶培养反应器悬浮培养培养体积(L)1.5500细胞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血清使用量5%0细胞生长状态贴壁生长全悬浮生长培养工艺单瓶培养批培养细胞接种密度(cells/ml)及细胞活率0.251060.5106/96%细胞密度(cells/ml)及细胞活率(48hr)2.5 x 1062.5106/97%细胞密度(cells/ml)及细胞活率(72hr)3.5 x 1063.9106/95%细胞密度(cells/ml)及细胞活率(96hr)细胞开始出现脱落5.4106/94%结果显示,转瓶培养的BHK21细胞,培养48小时显微镜观察成致密单层,见图1,96小时细胞开始出现脱落死亡;反应器无血清全悬浮培养BHK21细胞48小时的细胞显微镜观察状态如图2,生长至96小时细胞密度可达5.4x106cells/ml,活率维持在94%左右。从细胞数量比较,650L反应器培养一批的细胞数量相当于500700个15L转瓶培养的细胞总量。1.4病毒培养效果对比两种不同培养工艺,细胞在满足活力要求的基础上,以同等条件分别接种FMDV病毒,取样测定病毒毒价,结果见表2。表2转瓶和反应器全悬浮培养BHK21细胞病毒毒价对比培养工艺血清浓度lgTCID50/0.1mLlgLD50/0.1mL接种10h接种12h接种10h接种12h转瓶培养3%/7.0/7.5反应器培养无7.757.25/7.25结果表明,无血清悬浮培养的口蹄疫病毒毒价(TCID50和LD50)检测不低于转瓶培养工艺。根据反应器低血清悬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完整病毒粒子(146S)检测较转瓶高10倍左右的情况3,应用无血清悬浮培养工艺,杂蛋白含量更少,口蹄疫完整病毒粒子和口蹄疫疫苗质量均提高。1.5反应器和转瓶经济效益估算对比依据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病毒工艺过程要求,从细胞密度、病毒毒价、产品效力、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方面进行简单对比,借以一窥二者的经济效益差别(见表3)。表3反应器无血清悬浮培养与转瓶培养BHK21细胞经济效益对比项目转瓶培养疫苗反应器悬浮培养疫苗培养方式转瓶贴壁细胞培养悬浮细胞培养毒价(TCID50/LD50)7.0/7.57.25/7.25细胞密度(cells/ml)*2.5-3.5 x 1063106工作体积*1.5L500L均一性培养体积小,需混合,批间差大培养体积大,无需混合,批间差小产品效力不可控稳定可控蛋白纯化含血清,杂蛋白含量高,纯化复杂无血清,杂蛋白含量低,纯化简单配苗比例需浓缩稀释5-10倍产品质量产品质量较低杂蛋白含量低,产品质量较高劳动力需求多少车间条件要求培养室面积大,需恒温培养室面积小,无恒温要求设备与自动化程度作坊式半开放人工操作全封闭管道化的自动化控制*按照反应器无血清悬浮培养一条生产线(5L-120L-650L)、转瓶体积15L进行对比按照目前培养BHK21细胞生产口蹄疫病毒质量要求,对悬浮无血清培养工艺的产能进行预估,一条5L-120L-650L的反应器生产线年生产病毒量约为2.1亿毫升,生产疫苗量约为4.2亿毫升。2人狂犬病毒微载体培养与转瓶培养的对比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均在2400人/年以上,一直位居我国各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的前三位,根据有关国家成功控制狂犬病的经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倡议,到2020年消除人狂犬病4。我国距此倡议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国内也对人用和兽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下面就120L反应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生产狂犬病毒效果与转瓶培养工艺和培养效果比较分析。2.1主要材料细胞株:Vero细胞株毒株:aG株(细胞株和毒株均来自某人用疫苗企业)培养基:低血清199培养基、Vero细胞反应器培养用培养基仪器:5L反应器(德国贝朗)、120LCLAVORUS生物反应器血清:特级新生牛血清(济南劲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载体:Cytodex 1(美国GEHC)2.2实验方法2.2.1转瓶培养Vero细胞生产狂犬病毒将复苏的Vero细胞在T75培养瓶中使用低血清培养基(含5血清)培养,连续传代扩增至15L转瓶,传代比例1:41:5,每3天传代一次,培养细胞成良好单层换病毒维持液,按一定比例接种狂犬病毒进行维持培养,根据细胞病变维持情况进行连续收获病毒液34次。2.2.2反应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生产狂犬病毒(1)种子细胞扩增:将复苏的Vero细胞在T75培养瓶中使用MD504培养基(含5血清)培养3代,扩增至15L转瓶。消化收集转瓶细胞,接种5L反应器进行微载体培养,待微载体上细胞长满,反应器在线消化细胞后接种120L反应器进行微载体低血清培养基(MD505,含5血清)培养,工作体积70L,微载体浓度5g/L。培养方式为灌流培养,控制反应器温度、pH、溶氧(DO)、搅拌转速、灌流速率等参数,定期在线无菌取样,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细胞计数采用结晶紫-柠檬酸染色法5。(2)反应器培养病毒:待120L反应器微载体细胞长满后按MOI0.0250.1的比例接种狂犬病毒,控制反应器温度在35、pH在7.47.6、溶氧(DO)在2060、搅拌转速在3080r/min、灌流速率在每天0.52罐体积等,隔天无菌取样,观察细胞维持情况并留样检测病毒滴度(LD50),以确定维持液灌流速率及病毒收获方式。2.3细胞培养结果对比15L转瓶和反应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分别结合相应的低血清培养基,在培养不同时间对细胞的状态和细胞的数量进行观察,结果详见表4。表4转瓶培养和反应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对比情况项目转瓶培养反应器微载体培养工作体积(L)1.570细胞培养基(均为个性化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基反应器用低血清培养基血清使用量5%5%微载体用量5g/l培养工艺灌注培养细胞接种密度(cells/ml)0.251060.4106细胞状态(48hr)细胞汇合率70%左右部分微载体上细胞长满细胞状态(72hr)细胞成单层大部分微载体上细胞长满细胞密度(96hr)(cells/ml)1.11063.2106细胞密度(144hr)(cells/ml)1.51063.8106结果显示,转瓶培养的Vero细胞,培养72小时左右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成单层见图3,维持培养至144小时培养液pH值较低,培养液中出现部分漂浮细胞;反应器微载体培养的Vero细胞,培养96小时,微载体上细胞致密,轮廓清晰,显微镜观察照片见图4;维持培养67天,密度可达4.0106cells/ml。单从细胞数量比较,1个反应器微载体培养(5g/L的Cytodex 1,培养体积70L)的细胞数量约相当于150250个15L转瓶的数量。2.4病毒培养效果对比两种不同的培养工艺,以同种条件分别接种狂犬病毒,转瓶培养的Vero细胞,接种病毒3天左右开始进行第一次病毒液收获,此后隔2天左右进行再次收获,共收获3次;反应器培养细胞接毒23天开始收获病毒液,连续收获10天以上。收获取样测定病毒滴度见表5。表5转瓶培养和反应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生产狂犬病毒滴度对比培养工艺lgLD50/0.1mL收获体积(L)15L转瓶培养一收苗6.41.5二收苗6.91.5三收苗7.21.5反应器微载体培养6.57.51000结果表明,反应器微载体培养的狂犬病毒滴度不低于转瓶培养工艺。本次实验转瓶收获体积为4.55L/瓶,反应器微载体悬浮培养的收获体积1000L左右,反应器收获病毒液的量相当于200个15L转瓶左右的生产量。2.5反应器和转瓶经济效益估算对比采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工艺,反应器微载体培养和转瓶培养Vero细胞狂犬病毒经济效益估算对比见表6:(按照一条5L120L反应器微载体培养生产线与15L转瓶生产线进行对比)。表6反应器微载体培养和转瓶培养Vero细胞狂犬病毒经济效益对比项目转瓶培养疫苗悬浮培养疫苗培养方式转瓶培养悬浮微载体培养工作体积1.5L70L微载体用量5g/l工作表面积对比3,0004,000 cm2/15L转瓶4,400cm2/ g微载体收获体积4.55L约1000L平均滴度6.86.97.27.3设备支持作坊式半开放人工操作全自动、封闭式、管道化均一性培养体积小,需混合,批间差大培养体积大,无需混合,批间差小产品效力不可控稳定可控产品质量杂蛋白含量高杂蛋白含量低劳动力要求技术要求较高,工作人员少技术要求低,工作人员多车间条件要求培养室面积小,无恒温要求培养室面积大,需恒温采用反应器微载体培养,可实现高细胞密度、高病毒收获率、污染机会低、生产工艺可控性强,工业应用效果与国内辽宁成大6相符。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李平忠等2006年对反应器微载体和转瓶培养Vero细胞生产狂犬病毒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每升培养体积,反应器工艺生产的疫苗数量是转瓶工艺生产的19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7。3讨论上述实验对比表明,与转瓶培养工艺相比,悬浮培养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第一、单位体积内有效工作细胞数量增加;第二、全密闭、管道化系统生产流程及过程自动化监控、控制技术,不仅减少了污染细胞的机会,而且在减轻劳动力强度的同时减少人为操作因素影响;第三、生物反应器容积的扩大,提升了终端产品的均一性,结合后期纯化工艺,不但产品产量明显提高,产品的质量获得提高;第四、生产疫苗所用劳动力和车间、水、电、原材料、能源等成本远低于传统转瓶培养工艺,综合成本大大降低。因其具有上述特点,国内悬浮培养工业化生产虽起步较晚,但已显示出其明显的优势。新工艺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在生产效益、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等方面明显提高。在人用疫苗方面,辽宁成大引进的微载体悬浮培养人用狂犬疫苗;在兽用疫苗方面,金宇保灵采用自主的国产技术实现悬浮培养的口蹄疫疫苗等。悬浮培养工艺开始在生物制药行业引发一定的效应,疫苗生产企业已经开始并越来越关注新工艺。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及近年来疫情的出现,国内生物制品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国内生物制药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此同时国内生物制品行业面对较大的挑战,国外的大规模培养技术已广泛用于生物制药生产,生物制药巨头开始通过合作或是收购等方式侵入中国,染指国内市场,与国内企业产生不可避免的竞争。面对机遇和挑战,国内疫苗生产企业要想在引进新工艺-悬浮培养产业化上确保成功率,快速实现产业化,应该复制或学习国外通用模式。产业化不同于科研的百花齐放,国内疫苗生产企业应与悬浮培养技术研发单位加强合作,如合同制造外包(CMO)和合同研发外包(CRO)直接引进大规模生产技术,抢占市场先机,规避研发风险,缩短产业化进程,这是当前国际上生物制药研发快速实现产业化的趋势。因此,在中国目前的生物制药环境下,新工艺技术研发和应用更需要整合行业力量、包括上下游力量,共同完成,避免重复性研究,提高竞争力。4展望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对于疫苗生产企业,实现由转瓶培养到生物反应器培养的工艺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我国生物疫苗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不仅关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决定着整个行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国内生物制品行业面对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