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pt课件.ppt_第1页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pt课件.ppt_第2页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pt课件.ppt_第3页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pt课件.ppt_第4页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包含内容 一 编制依据二 工程概况三 施工计划四 施工方法五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六 应急预案七 文明施工措施八 满堂支架法支架受力验算九 钢廊道受力验算十 穿心钢棒法支架受力验算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 2009 87号文 2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 2008 3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PJ130 2011 4 市政工程施工计算实用手册 5 施工设计图纸 6 有关施工规范 规程及质量检验标准 7 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积累的经验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二 工程概况本标段工程范围起点位于沿河路西侧七纺小区内近现状高挡墙边缘处 终点位于规划七纺二路西侧 温泉疗养院门前 还包括现状温泉东路 世界公元社区前规划道路以及沿河路 温泉东路 规划道路 段 其中高架主线桩号范围为K1 892 50 K2 709 70 路线长817 2米 工程由高架桥 桥下道路 箱涵及雨水管道组成 盖梁总计63个 其中C40非预应力盖梁26个 C50预应力盖梁37个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三 施工计划1 施工进度计划2014年5月10日 2014年7月5日 共计56天 2 施工材料计划 1 施工材料计划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 周转性材料计划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 施工机械 设备投入情况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4 人员安排 1 施工 技术管理人员配备表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 操作技术工人配备表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 总体施工方案盖梁模板采用钢模板 砼均采用商品砼 混凝土输送车运输 现场泵送入模 插入式振捣施工 盖梁支架拟采用穿心钢棒法和满堂支架法 1 对于主线C50预应力盖梁采用满堂支架法 2 对于匝道C40盖梁采用穿心钢棒法进行施工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二 施工工艺1 施工工序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摆设支架 底模安装 钢筋制作及安装 侧模安装 混凝土浇筑 拆模养护 下一道工序 详见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 工艺流程图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三 施工方案1 测量放样测量组用全站仪放出墩身中心 且墩身顶部抄平后即可准备安装底模 进入下道工序 在后续的各工序施工时均以此中心点为依据 包括凿毛 立模等 2 凿毛冲洗墩身施工时 其顶部的标高按设计标高提高2 用于嵌入盖梁体内 在盖梁施工时 将墩身顶部凿毛并冲洗干净 且在浇筑砼前用水湿润 保证墩身顶部与盖梁的粘接牢固 3 支架施工由于盖梁施工方案有两种 具体施工方案见第 四 条支架施工方案 4 模板的制作及安装4 1模板配备 采用大块钢模板安装 一次性浇筑完成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4 2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 1 模板 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 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 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 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2 安装侧模板时 应防止模板位移和凸出 侧模板设拉杆固定 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 应按拉杆拨出或不拨出的要求 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 接缝严密 不漏浆 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 线条流畅 4 模板安装完毕后 应对其平面位置 顶部标高 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 符合要求后方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 模板应涂刷脱模剂 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 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 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重复使用的模板 支架 拱架应经常检查 维修 5 浇筑混凝土时 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 应及时纠正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5 钢筋制作 安装5 1钢筋检 试验合格后 进行盖梁钢筋制作及安装施工 5 2波纹管安装及预应力筋定位 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 布设波纹管 穿预应力筋 调整波纹管位置并固定 绑扎钢筋网片 预应力筋布筋按以下要求进行施工 5 3预应力筋布筋时 严格按图施工 预应力筋数量及质量及种类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5 4严格按设计要求曲线形式布筋 保证在垂直方向上各控制点高度达到设计要求 曲线要平滑 反弯点位置按图施工 5 5梁内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 并采用辅助真空压浆工艺 5 6张拉端和固定端之锚具 承压板有可靠固定 并保持张拉作用线与承压板面垂直 5 7立侧模 钢筋施工完毕后 立侧模 立侧模时注意预埋件和预应力筋孔位留置的精确度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5 钢筋制作 安装5 1钢筋检 试验合格后 进行盖梁钢筋制作及安装施工 5 2波纹管安装及预应力筋定位 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 布设波纹管 穿预应力筋 调整波纹管位置并固定 绑扎钢筋网片 预应力筋布筋按以下要求进行施工 5 3预应力筋布筋时 严格按图施工 预应力筋数量及质量及种类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5 4严格按设计要求曲线形式布筋 保证在垂直方向上各控制点高度达到设计要求 曲线要平滑 反弯点位置按图施工 5 5梁内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 并采用辅助真空压浆工艺 5 6张拉端和固定端之锚具 承压板有可靠固定 并保持张拉作用线与承压板面垂直 5 7立侧模 钢筋施工完毕后 立侧模 立侧模时注意预埋件和预应力筋孔位留置的精确度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6 浇筑砼6 1预应力砼盖梁强度等级为C50商品砼 钢筋砼盖梁为C40砼 6 2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范围的1 5倍 一般每点振捣30 35秒 6 3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 不得出现漏振 欠振或过振 6 4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 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 100mm 6 5砼浇筑必须一次性连续浇筑 6 6张拉端及固定端混凝土应认真振捣 严禁漏振 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避免振动器直接碰撞预应力钢筋 6 7混凝土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并振捣密实 作好现场养护 以防止出现早期裂缝 以防止出现早期裂缝 砼初凝前应扫压砼表面 减少沉缩裂缝 6 8浇注混凝土时铺设走道板 严禁压踏马蹬和防止触动锚具 确保预应力筋曲线形状 矢高及锚具位置准确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7 预应力张拉7 1本工程框架梁预应力钢束采用 15 20钢绞线 预应力钢筋的质量检验和合格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 T5224 的规定 7 2本工程张拉端采用夹片锚具 固定端采用挤压锚具 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锚固效率系数 0 95 极限拉力时总应变 pu 2 0 锚具的质量检验和合格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预应力筋用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 GB T14370 2000 的规定 单根预应力钢筋拉力N 195 3KN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四 支架施工方案1 方案一 满堂支架法施工及钢廊道1 1 地基处理根据高程推算 确定地面高程后整平碾压 如果发现弹簧土及时清除 压实度95 以上 地基承载力达到350kpa 地基整平压实后 采用15cm 20cm的方木作为满堂支架的基础 方木对应满堂支架脚手钢管立杆所对应的位置 沿盖梁横向铺设 1 2 材料选用和质量要求钢管规格为 48 3 5mm 且有产品合格证 钢管的端部切口平整 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 裂纹和严重绣蚀的钢管 扣件按现行国家标准 钢管支架扣件 GB15831 的规定选用 且与钢管管径相配套的可锻铸铁扣件 允许承载力 30KN 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扣件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 3 支架布设1 3 1本工程架体搭设以盖梁外缘120厘米为第一排立杆 立好立杆后 及时设置扫地杆和第一步大小横杆 扫地杆距基面小于或等于35厘米 支架未交圈前随搭设支架随设置抛撑作临时固定 立柱之间必须用普通钢管增设两列立杆 随碗扣架一起搭设 1 3 2架体拉结牢靠 按照施工设计用斜杆加固 每根立杆支撑都经测量定出平面位置及高程 每层横杆高度控制在允许误差之内 标高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1 3 3操作平台及步道 在支架顶四周采用高度为1 5米钢管与1 5米防落网配合的方式进行防护 距离模板侧模1 2米 便于施工人员正常施工 同时钢管与木板搭设步道 步道两侧用1 5m钢管与防落网配合防护 步道的步距为30cm 坡度为60度 方便施工人员上下作业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 4支架搭设技术要求1 4 1相邻立杆接头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 1 4 2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 旋转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宜大于15厘米 1 4 3盖梁施工工艺 搭设脚手架 立底模 钢筋制 安 波纹管安装及预应力筋定位 立侧模 浇筑砼 预应力张拉 封锚 1 4 4搭设脚手架 立底模1 4 5支架材料及构件的选用1 4 5 1钢管 采用 48 壁厚3 5 脚手架管 立杆最大高度10m 弯曲变形 锈蚀钢管不得使用 1 4 5 2立杆在接处外套管与立杆间隙不大于2mm 外套管长度不大于160mm 外伸长度不小于110mm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 4 5 3支架搭设流程 立杆定位放线 铺设底座 立杆 扫地杆 第一步纵向水平杆 第一步横向水平杆 第二步 搭设剪刀撑 放置顶托 检查 验收1 4 6支架搭设构造要求1 4 6 1立杆 落地式支架立杆下进行夯实 并垫0 15 0 2 4枕木 立杆脚部设置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 十 字扣件固定于距底座上方不大于200 处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 十 字扣件固定在紧靠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 4 6 2纵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设于立杆内侧 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扣件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一步距内1 4 6 3横向水平杆 主接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 用扣件连接 且严禁拆除 主接点处两个扣件的中心距不大于150 横向水平杆两端均用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1 4 6 4剪刀撑 支架外侧立面及纵向每排支架外侧在整个长度和宽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每道剪刀撑连接不少于5根立杆 并与地面成45 60 夹角 剪刀撑采用搭接方式连接 且搭接长度不小于1m 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中间纵 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力撑 其间距不大于4 5m 同时设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不大于4 8m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 4 6 5扣件安装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 48 相同 螺栓拧紧力不小于40N m 且不大于65N m 1 4 7支架搭设质量要求 支架搭设基本要求 横平竖直 图型一致 连接牢固受荷安全不变形 1 4 8支架拆除技术要求1 4 8 1拆除支架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支架连接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根据检查结果 补充完善施工组织的拆除顺序 经项目部批准后方可实施 清除支架上的杂物及障碍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 4 8 2拆除支架时符合下列规定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至下逐层进行 严禁上下同时进行 当支架采取分段 分块拆除时 对不拆除的支架两端用横向斜撑进行加固 1 4 8 3卸料时符合下列规定 拆除的构件用吊具吊下或人工递下 严禁抛掷 1 4 9支架使用规定1 4 9 1在支架面上设置的材料码放整齐稳固 不影响施工操作人员通行 严禁上架人员在架面上奔跑 退行 1 4 9 2在作业中 禁止随意拆除支架的基本构架件及整体性杆件 确因操作要求临时拆除时 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 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 并在作业完成后及时予以恢复 1 4 9 3工人在架上作业中 注意自我保护及他人的安全 避免发生碰撞 闪失和落物 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杆件上休息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 4 9 4操作人员上下支架作业时 先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 在问题排除和解决后方可开始作业 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问题和迹象时 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 解决以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 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 立即通知架体上的所有人员撤离 1 4 9 5在每步支架的作业完成后 必须将架上剩余材料 物品移至上 下 步架或室内 每次收工前应清理架面 将架面上的材料 物品堆放整齐 垃圾清运出去 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物品和倾倒垃圾 1 4 10支架施工安全措施 支架搭设前 工程部 安质部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支架的操作规程 施工方案及搭设程序 及时向操作工人进行安全交底 所有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搭设时分区 分段进行 支架周边设安全警戒线 并有监护人员负责看守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 钢廊道的搭设2 1 地基处理 钢廊道设在原有施工便道上 基坑部位压实度应达到95 以上 以避免支架的不均匀沉降和沉降量过大 引起支架的失稳 2 2 混凝土底座为了保证支架的稳定和通行的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在钢管柱底部设置宽0 5m 高0 5m 长5m的钢筋混凝土底座 底座采用C20的混凝土浇筑 在底座内部预埋直径为28mm的钢筋4根 底座的中心间距为4 5m宽 在底座上每1 5m预埋一块45 45 1cm的钢板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 钢廊道的搭设2 3 搭设钢管支架钢管支架的间距为1 5m 钢管柱采用直径30cm的大型钢管 钢管底部焊接在混凝土底座的预埋钢板上面 钢管柱与底座预埋板焊接时再加焊4根肋板 增强钢管柱与基础的牢固性 钢管垂直老桥方向左右对称布局 钢管与钢管之间用槽钢管连接成整体 槽钢管采用剪刀撑型式 保证支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2 4 搭设纵向工字钢支撑梁每排钢管柱顶部纵向并排铺设两根30a工字钢 工字钢长5 5m 工字钢与支撑钢管进行焊接 以保证工字钢之间的稳定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 钢廊道的搭设2 5 铺设横向工字钢在30a型工字钢顶部设置50 50 10的钢托板 在托板上每隔1 5m横向架设一道30a型工字钢 每道钢廊道铺设5根工字钢作为横向支撑梁 中间用槽钢进行连接 横向30a型工字钢与纵向30a工字钢焊接在一起 2 6 铺设廊道顶棚在横向工字钢下部铺设一层1 5cm厚的竹胶板 防止杂物落入廊道内 伤及过往的车辆和行人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 方案二 穿心钢棒法2 1墩柱混凝土施工到距墩柱顶2 6m高度时与盖梁的垂直方向预埋两根直径为100 PVC 间距为80cm 作为盖梁支架的支撑钢棒预留孔 在支架安装时穿钢棒用 承重支承采用两根 90mm穿心钢棒 在钢棒上沿盖梁方向架设两根I40a工字钢 然后在工字钢上纵向再架设2根I40a工字钢 最后在I40a工字钢上横向架设两组贝雷片 在贝雷片上铺10号工字钢做为分布梁 间距为40cm 分布梁上铺设方木和木楔 或砂筒 调整支架平整 安装底模 钢筋制作安装 砼浇注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 2首先用吊车加吊篮把两根 90mm直径长3m钢棒穿入墩柱预埋孔内 然后再把两根长4m的I40a工字钢沿盖梁方向吊放在墩柱两边穿出的钢棒上 最后在工字钢上纵向再架设两根I40a工字钢 钢棒安装时 采用钢棒一端焊接固定铁环 另外一端捆绑方式进行起吊安装 2 3且在紧贴墩柱处用精轧螺纹钢将工字钢对拉使两工字钢夹紧墩柱形成整体 2 4在两根I40a工字钢上横向架设贝雷片 并用精轧螺纹钢将贝雷片对拉锁紧形成整体 在贝雷片上铺10号工字钢做分布梁 分布梁上铺80 100 木方和木楔调整支架平整 控制底模 2 5模板吊装时 先从墩柱处的模板开始安装 向盖梁跨中依次安装 最后安装两端的斜板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五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 安全体系为确保安全施工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 项目副经理 总工程师为副组长 各部门负责人及安全工程师为成员的模板支架检查验收领导小组 同时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图见下表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模板 支架检查验收领导小组组长 吴建明副组长 黄扬 沈一昌成员 耿玉龙 樊越 郑晶2 安全保证措施1 进入施工场地必须佩带安全帽 高空作业要系安全带 2 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学习 牢固树立职工的安全意识 3 注意用电 用火安全 4 特殊作业人员要执证上岗 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 每道工序施工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严禁违章作业 野蛮施工 6 施工人员到达工作点后 领工人员首先组织大家分头检查工作面 机具设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处于不安全状态要及时处理 7 在下放杆件时 整个吊装过程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 并严禁非作业人员靠近吊车的吊装半径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8 所有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经过体检 体检合格后 方可进行支架搭设工作 严禁带病作业 9 在进行脚手架搭设时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安全绳 防滑鞋 10 现场施工设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 全天候 全过程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 11 每道支架搭设完毕后 必须组织专项检查 检查合格后 方可投入使用 12 施工作业层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载 且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 钢筋等材料 13 6级以上大风 雨雪 大雾天气 严禁进行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 14 脚手架使用期间 严禁擅自拆除横杆 拉杆等部件 现场输电线路应与脚手架保持安全距离 防止漏电伤人 15 人员在作业期间 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脚手架拆除部位 应分别安设不少于2盏照明设施 确保作业面施工安全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6 安装和拆除时 为避免螺栓 扳手等物体高空坠落伤人 施工范围内下方不得站人 地面必须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 禁止非施工人员入内 17 吊车吊装时应遵守吊车施工的有关安全规定 非操作人员严禁动用机械设备 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保证人身安全 机械安全和交通安全 18 拆支架时应遵守 由上而下 先搭后拆 的原则 并按 一步一清 原则依次进行 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19 贝雷梁拆除时必须按顺序进行 禁止几个贝雷梁同时拆除 20 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 严禁抛掷 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 分类堆放 当天拆当天清 拆下的扣件和铁件要集中回收处理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六 应急预案1 目的提高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 确保意外发生的时候能有序的应急指挥 为有效 及时的抢救伤员 防止事故的扩大 减少经济损失 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 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 制定本预案 2 应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应急领导小组由组长 副组长 成员等构成 1 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 提高应变能力 2 当发生突发事故时 负责救险的人员 器材 车辆 通信和组织指挥协调 3 负责准备所需要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 4 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指挥 控制事故的扩大 并迅速向上级报告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 应急反应预案 1 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 作业人员 班组长 现场负责人 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应逐级上报 并联络报警 组织抢救 2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 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 作业队 班组安全员 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 发生重大事故时 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 并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3 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 机具伤人 火灾事故 雷击触电事故 高温中暑 中毒窒息 高空坠落 落物伤人等事故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 及时报警 组织扑救 集中力量控制火势 消灭飞火疏散物资减少损失控制火势蔓延 注意人身安全 积极抢救被困人员 配合消防人员扑灭大火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触电事故处理 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 竹竿等绝缘工具把电线挑开 伤员被救后 观察其呼吸 心跳情况 必要时 可采取人工呼吸 心脏挤压术 并且注意其他损伤的处理 局部电击时 应对伤员进行早期清创处理 创面宜暴露 不宜包扎 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 必须注射破伤风抗菌素 中暑的应急处理 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的地方 解开衣服让其平卧 头部不要垫高 用凉水或50 酒精擦其全身 直至皮肤发红 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 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 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及时处理呼吸 循环衰竭 医疗条件不完善时 及时送医院治疗 他人身伤害事故处理 当发生如高空坠落 被高空坠物击中 中毒窒息和机具伤人等人身伤害时 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 排除其他隐患 防止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积极对伤员进行抢救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4 应急通信联络项目负责人 手机 安全员 手机 技术负责人 手机 医院救护中心 120匪警 110火警 119通信联系方式应在施工现场和营地的显要位置张贴 以便紧急情况下使用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七 文明施工措施1 临时工程牢固整齐 出入口设单位标牌 施工现场粘贴标语悬挂彩旗 2 现场运输道路平整畅通 施工现场内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3 料具及构件码放整齐 各种料具按施工现场平面图指定的位置存放 4 由于工期较紧 为保证工程质量 进入施工现场后确保夜间施工照明及道路通行部分的照明 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人员 机械 材料以满足进度的要求 夜间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噪音 不能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 5 施工现场保洁及交通协管本工程安排10个专职交通协管人员及10个现场保洁人员进行24小时交通指导及保证施工环境卫生 专职人员必须穿戴统一 尽职尽则并由责任心较强的人员统一领导 专职负责人员及交通协管服从业主及监理单位灵活机动的工作安排 目的是将文明施工做好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八 满堂支架法支架受力验算以墩身Pm123墩为例进行验算 Pm123墩身高度为14 708m 加上栏杆高度1 5m 脚手架初步高度为16 208米 1 脚手架和剪刀撑的设置形式 墩身采用碗扣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脚手架高11 504m 其中防护栏杆高度为1 5m 顺桥向横向间距Lb 0 9m 纵向间距La为0 9m 整个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全部分层设置纵横向剪刀撑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60度 剪刀撑与相交的碗扣式钢管全部用扣件连接 每根剪刀撑钢管与支架体系连接竖杆连接 剪刀撑整体成W型布置 剪刀撑之间交叉成X型连接 每根剪刀撑钢管接头不少于三个扣件连接 在脚手架高度作业面层次环绕墩身位置铺满脚手板 采用50mm厚木脚手板 内外两排钢管脚手架竖向每隔1 5m横向连接一次 连接件采用2m长的钢管连接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脚手架底部纵横全部设置扫地杆 架设置纵 横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地面 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 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高低差 1m 2 脚手架的立杆整体稳定性验算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 考虑到乌市有时风力很大 且脚手架高度很高 故按组合风荷载的情况计算 所有荷载验算按最不利组合计算 各项验算数据 La 0 9m Lb 0 9m 步距0 9m N 1 2 NG1K NG2K 1 4 NQK式中NG1K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QK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NG1K gk Hs式中gk 每米高脚手架产生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KN m Hs 脚手架不含栏杆高度时的高度 m NG2K NG2K 1 NG2K 2 NG2K 3根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11 中P62页查得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为0 2020KN m 则 NG1K 0 2020 14 708 2 971NG2K NG2K 1 NG2K 2 NG2K 3NG2K 1 n 2 La Lb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NG2K 2 La 栏杆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NG2K 3 LaH 安全维护设施自重标准值NQK 1 2 La Lb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考虑四层绑扎钢筋作业层脚手板 根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11 中P10页查得各构件自重标准值 故 NG2k 1 4 2 0 9 0 9 0 35 0 567KNNG2K 2 0 9 0 17 0 153KNNG2K 3 0 9 16 208 0 01 0 146KN则NG2K NG2K 1 NG2K 2 NG2K 3 0 567 0 153 0 146 0 866KN NQK 0 9 0 9 2 2 0 81KN则N 1 2 2 971 0 866 0 9 1 4 0 81 5 625KN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立杆上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 MW 0 9 1 4 Wklah2 10Wk z s 0查规范得 0 0 6KN z 0 74 s 1 3 1 3 0 148 0 1924Wk z s 0 0 74 0 1924 0 6 0 0854KN 从而得 MW 0 9 1 4 0 0854 0 9 0 92 10 7 84 10 3KN m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 L0 iL0 K h 1 0 1 8 0 9 1 87m 1870 i 1 59 15 9 L0 i 1870 15 9 117 61 210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 L0 iL0 K h 1 0 1 8 0 9 1 87m 1870 i 1 58 15 8 L0 i 1870 15 8 118 35 210根据 查表得 0 46整体稳定验算 35 56 205N mm2结论 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安全 3 立杆地基承载力安全性验算所有立杆都直接放置在压实的基础上 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要求 P fg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式中fg为地基基础的容许承载力 取30MPaP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 N AN 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取5 625KNA 基础底面积 取18 31cm2P 5 625KN 18 31cm2 0 31Mpa fg 30Mpa结论 地基基础的承载力满足安全性要求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九 钢廊道受力验算以Pm112盖梁为例 考虑最不利因素 主要分析30a型横向工字钢受力 则横向工字钢受力分析如下 受力模型如下图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九 钢廊道受力验算计算参数 砼自重所受压力 V 171m3 钢筋砼按2 6 9 8 1000 1000 25 48KN 则Q总砼 171 25 48 4357 08KN 盖梁长31 099米 钢廊道部分砼自重为 Q砼 4357 08 31 099 4 5 630 47KN 2 组合钢模板组合钢模板及连接件0 95kN m2 侧模和底模每延米共计5 4m2 q2 0 95 5 4 5 13kN3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q6 2 5 4 5 4 94 55 58KN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q7 2 4 5 4 94 44 46KN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九 钢廊道受力验算钢廊道部分所受荷载为 q总 1 2 q1 q2 1 4 q3 q4 1 2 630 47 5 13 1 4 55 58 44 46 902 776KN m一个钢廊道共分布 个横向工字钢 每个工字钢跨径为4 5米 则单根每米工字钢均布荷载q 902 776 5 4 5 40 12KN m计算跨径4 5米跨中弯矩 M 1 8ql2 1 8 40 12 4 52 101 55KN M M W 101 55 518 4 10 6 1000 195 89 205MPa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十 穿心钢棒法支架受力验算以Pb02盖梁为例 底长6 8米 砼方量为23m3 立柱尺寸为1 5 1 2米1 所受压力 砼重量 V 23m3 钢筋砼按2 6 9 8 1000 1000 25 48KN 砼自重 23 25 48 586 04KN盖梁长6 8米 均布每延米荷载 q1 86 18KN m组合钢模板组合钢模板及连接件0 95kN m2 侧模和底模每延米共计4 5m2 均布每延米荷载 q2 0 95 4 5 6 8 0 63kN m3 10 工字钢盖梁长6 8米 盖梁每侧外延1米 则工字钢布设米数为8 8米 按工字钢间距为0 5米 每根工字钢3 5米长 共计63米 则均布每延米荷载 q3 63 11 2 9 8 1000 6 8 1 02KN m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贝雷片贝雷片长6 8米 立柱两侧各一组 每组3片3米长的贝雷片 则q4 6 350 9 8 1000 6 8 3 03KN m5 40a工字钢铺设两根 每根长2 4m 共长4 8m则q5 4 8 67 56 9 8 1000 6 8 0 467KN m施工荷载小型机具 堆放按500kg计算 自重G 500 9 8 1000 4 9KN 均布荷载q6 4 9 6 8 0 72KN m7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q7 0 45KN m 盖梁及支架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 10号工字钢分布梁受力验算盖梁自重及支架自重均按恒荷载考虑组合系数1 2 施工荷载按活载考虑 组合系数1 4 N 1 2 q1 q2 1 4 q6 q7 1 2 86 18 0 63 1 4 0 7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