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学习目的:1. 积累文言词语。2. 准确、明白地翻译文句。3.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4.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学习重点、难点:1.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2.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学习过程第一课时1作者作品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_,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_,他又被人称为“_”。两人又被后世常以“_”并称。2用“/”划出正确停顿 所欲有甚于生者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亦不可以已乎3.重要字词句注解: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妻妾之奉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贤者能勿丧耳 蹴尔而与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乡为身死而不受 4、一词多义与:蹴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为:故不为苟得也( ) 为宫室之美( )而:舍生而取义者也(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5、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 _通_,可译为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通_,可译为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通_,可译为_。乡为身死而不受 _通_,可译为_。6、翻译下列句子(1)是亦不可以已乎?(2)此之谓失其本心。(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0)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1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1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第二课时一、理解探究。 1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2作者为证明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有什么作用? 3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人物事例或诗文名句。 4.本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二.练习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故患有所不辟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蹴尔而与之 此之谓失其本心 2根据课文填空。(1)鱼,我所欲也; , 。(2)生亦我所欲, ,故不为苟得也。(3)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4) ,乞人不屑也。(5)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6) ?此之谓失其本心。3、课内精读(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哪句诗与本文的观点相一致? (3)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用原文回答) (4)文中“有甚于生者”与“有甚于死者”分别指的是什么? (5)本文中最能体现孟子“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哪一句? (6)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7).请从下面几位名人中选择其中一个,以其事例简要阐述选文里作者的观点。 (1)屈原 (2)朱自清 (3)文天祥 (4)刘胡兰 (5)丛飞第三课时中考习题一、河南省:(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注:廪丘:地名。养:供养之地。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1)是亦不可以已乎?(2)此之谓失其本心。3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4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二、莆田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1)鱼我所欲也。译文:_(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译文:_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7、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4分)答:_三、青岛市:鱼我所欲也 孟子8.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辟:_)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译文:_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文:_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译文:_10简答题(5分)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a_b_11.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3分)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 明确:论点是: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解说: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有可能存在“鱼怎么能跟熊掌相提并论”的疑问,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见教师用书P442)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平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北方少河流,鱼也就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第一段:先正面论证“生”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然后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和善之心,要人们仿效贤者,保有自己的本心。 第二段:为证明人人都有本心,教导人们要保有本心,先正面举“不是嗟来之食”的事例,再反面列举生活中不辨礼义接受万钟之禄的现象,告诫人们时时警醒,不要贪求富贵,只有不为物欲所蔽,才能真正做到“舍生取义”。 3.小组讨论: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人物事例或诗文名句。 明确: 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闻一多拍案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二、课内精读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哪句诗与本文的观点相一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用原文回答)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文中“有甚于生者”与“有甚于死者”分别指的是什么? 义与不义 5本文中最能体现孟子“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哪一句?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3.请从下面几位名人中选择其中一个,以其事例简要阐述选文里作者的观点。(3分) (1)屈原 (2)朱自清 (3)文天祥 (4)刘胡兰 (5)丛飞选文里作者的观点:舍生取义。(或: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失自己的本性,舍生取义是其最高表现)(1分)屈原为了追求正义,宁愿死都不肯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正体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正体现了“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失自己的本性(羞恶廉耻之心)”的观点;文天祥被俘后不为高官厚禄所打动,也不为武力而屈服,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英勇就义,正体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拒绝出卖同志,英勇牺牲,体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2分)3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含名句、事例。事例: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利诱,宁死不屈。爱国学者朱自清在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反动当局,宁可倒在枪下,也不愿屈服。名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 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1(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 (2)感激(1分)2(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分)(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2分)3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2分)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2分)5、鱼,是我所喜欢的。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6、舍生取义7、人为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8(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乡”通“向”,从前。停止,放弃。天性,天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9简答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医药行业创新研发技术与市场前景报告
- 2025年环境保护行业环境保护技术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可穿戴科技产业市场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前景探讨报告
- 2025年机械制造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工智能助理行业AI助手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家居建材行业环保建材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招聘拟聘(二)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省2025云南农业大学第一批招聘编制外人员(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成黔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3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产品品质及售后无忧服务承诺书3篇
- 2025年第11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课件
- 二年级防溺水教案
- 2025年养老产业市场营销策略调整分析报告
-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欢欢喜喜庆国庆》精美课件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 三维波动方程双变网格有限差分并行模拟方法:理论、实践与优化
- 好风起二部合唱简谱致远音乐
- 异姓兄妹结拜协议书范本
- 膝关节炎科普知识课件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