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治疗学精讲 高晗 1 针灸治疗学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 2 针灸治疗学的学习目标 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熟练运用腧穴的搭配 3 针灸治疗作用 作用有四 清热 温寒 补虚 泻实 作用有三 疏通经络 扶正袪邪 调和阴阳作用有二 通经脉调血气 医道虽繁 可一言一蔽之 曰阴阳而已 针道虽繁 可一言一蔽之 曰通调而已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4 针灸治疗原则 灵枢 经脉 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 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 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 以经取之 灵枢 本神 凡刺之法 先必本于神 补泻反则病益笃 5 针灸治疗学的常用辨证方法有哪些 八纲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 6 八纲证治 阴阳 阴证宜灸 阳证宜针表里 病有浮沉 刺有浅深寒热 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虚实 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在八纲中 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 即表证 实证 热证为阳证 里证 虚证 寒证为阴证 7 一 表里证治表里是鉴别疾病病变部位的内外 深浅和病情轻重 传变转化趋势的两个纲领 病变发生在皮毛 肌腠 经络等浅表部位的属于表 病变发生在脏腑 气血 骨髓的属于里 一般来说 表证病情相对较轻 里证病情相对较重 表证转为里证 预示病情加重 里证转为表证 说明病情好转 二 寒热证治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而言 寒证是感受寒邪 或体内阴气过盛 或体内阳虚所表现的病证 其病位有在表者 也有在里者 病情有属虚者 也有属实者 外感 内伤均可致病 热证是感受热邪 或体内阳气过盛 或体内阴气不足所表现的病证 有表热 里热 虚热 实热之分 八纲证治 8 三 虚实证治虚实是指机体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而言 素问 通评虚实论篇 说 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 故正气不足为 虚 多因禀赋不足 正气虚弱所致 或见于慢性病或重病之后 邪气有余 亢盛为 实 多见于急性病证 一般体质强壮 病势较盛 四 阴阳证治阴阳是指病证的类别而论 大而言之可概括整个疾病 小而言之可表示一个证候 一切疾病的病理变化都可以归纳为阴阳偏盛偏衰两大类 阴阳为八纲证治的总纲 八纲证治 9 脏腑证治 一 肺病证治 肺居胸中 为五脏六腑之华盖 上连气道 咽喉 开窍于鼻 合称肺系 其生理功能是主气 司呼吸 又主宣发肃降 能敷布水液 通调水道 而为水之上源 又主治节 朝百脉 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 外合皮毛 肺为娇脏 不耐寒热 外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 首先犯肺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常 表现为主气司呼吸功能障碍和卫外机能失职 以及水液代谢的部分病变 其常见症状有咳嗽 气喘 吐痰 胸痛 咯血 鼻塞 流涕 鼻衄 咽喉肿痛 失音等 10 脏腑证治 二 大肠病证治大肠为传导之官 职司传送食物糟粕 使之最终变化成形 排出体外 如肠道感受外邪 或为饮食所伤 则其传导 变化功能失常 便会出现肠道和大便异常的病症 如腹痛 肠鸣 泄泻 痢疾 便秘 便血 肠痈 痔疾 脱肛等 11 脏腑证治 三 脾病证治脾居中州 主运化 其性喜燥恶湿 代胃行其津液 其气以升为顺 主四肢肌肉 为气血生化之源 后天生命之本 脾又具有统血 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的功能 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运化无权而致消化功能失常以及水湿潴留 不能统血 清阳不升等方面 其病变常见症状有腹胀 腹泻 便血 月经过多 崩漏 身重肢冷 肌肤浮肿 肢软无力等 12 脏腑证治 四 胃病证治胃主受纳 腐熟水谷 为 水谷之海 其性喜湿恶燥 以通降为顺 胃与脾互为表里 共为 后天之本 为气血生化之源 胃的病症主要与饮食有关 凡饮食不洁 或不节 饥饱失常 寒热不当 辛辣不节等 都能影响胃的和降功能 出现脘腹疼痛 恶心呕吐 嗳腐吞酸 呃逆 吐血 便血等症 13 脏腑证治 五 心 包 病证治心居胸中 外有心包络裹护 心为五脏六腑之主 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经脉通过目系与大脑相联系 心主神明 又主血脉 是推动血液循环 维持人体生命和精神思维活动的中心 心包居胸中 为心之宫城 有护卫心脏的作用 在生理上代心行事 病理上代心受邪 治疗上代心用穴 故心和心包的病症以心脏 神志 血脉三方面为主 其病变常见症状有心悸 健忘 失眠 昏迷 谵语 癫狂 吐血 衄血 斑疹以及血液运行失调等 14 脏腑证治 六 小肠病证治小肠为 受盛之官 职司分清别浊 小肠与心相表里 上接幽门 与胃相通 下接阑门 与大肠相连 其病理变化与心 脾 胃 大肠关系密切 如心移热于小肠可发为尿血 小肠有热上逆于心可出现口舌生疮 若小肠不能分清别浊 则导致清浊混淆 出现二便失常 15 脏腑证治 七 肾病证治肾位于腰部 左右各一 肾藏精 又为命火所寄 肾精为人体生殖与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命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 肾又主水 主骨生髓 主纳气 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 既主水又藏命门真火 故称 水火之脏 肾为 先天之本 阴阳之根 一般而言 肾病疾患以虚证为主 常表现为肾阴亏虚 肾阳不足 肾不纳气 肾虚水泛等证候 肾病的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或疼痛 耳鸣耳聋 牙齿松动 水肿 消渴 阳痿 遗精 喘息 五更泄泻等 16 脏腑证治 八 膀胱病证治膀胱为津液之腑 职司小便 为 州都之官 生理上 膀胱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产生气化作用 掌管尿液的排泄 病理上 其病变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 如膀胱不约 则见溲数 遗尿 膀胱不利 则见癃闭 淋沥等症 17 脏腑证治 九 三焦病证治三焦为六腑之一 为上 中 下三焦的总称 有主持诸气 司一身之气化的功能 疏调水道 参与机体的水液代谢 上焦主宣发 敷布 中焦主受纳 运化 下焦主分清泌浊 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 诸如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 水谷的消化吸收 水液的气化代谢等 都依赖三焦气化作用而维持正常活动 其病变机理关键在于气化功能失司 水道通调不利 以致水湿潴留 泛滥体内 其临床常见症状表现有肌肤肿胀 腹部胀满 小便不利等 18 脏腑证治 十 肝胆病证治肝位于右肋下 为将军之官 主疏泄 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调节人体精神情志活动 主藏血 主筋 开窍于目 在病理上 疏泄失常可致情志 消化功能 妇女月经异常等 血不归藏 筋脉失养可致风气内动及厥阴肝经不利 目疾 筋病 妇女月经异常等 肝病多实 以气郁阳亢 风火上逆之证为主 每由肾水不足 水不涵木而致 肝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有胁肋胀痛 少腹窜痛 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 嗳气呕逆 头痛眩晕 肢体拘挛 震颤 手足抽搐 口眼 斜 目疾 妇人月经不调等 19 脏腑证治 胆附于肝 为六腑之一 储存胆汁 助胃之消化 在肝的疏泄功能支配下得以调节 胆主决断 其性刚强 胆气虚则见胆怯 胆与肝生理上关系密切 病理上常相互影响 如肝郁可以影响胆汁的疏泄 出现黄疸 口苦 呕吐苦水等症 胆汁的瘀结又可导致肝失条达 出现头晕 目眩 胸胁疼痛 心烦不眠 口苦等症 胆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口苦 发黄 惊悸 失眠 胁痛 头痛 目眩等 20 五脏病的证治规律俞募穴 原穴六腑病的证治规律俞募穴 下合穴 21 40 治疗眩晕 神疲乏力 心悸失眠 舌淡 脉细者 应首选A 风池 GB20 肝俞 BL18 行间 LR2 侠溪 GB43 B 脾俞 BL20 气海 RN6 百会 DU20 足三里 ST36 C 百会 DU20 肾俞 BL23 太冲 LR3 外关 SJ5 D 天柱 BL10 合谷 LI4 外关 SJ5 头维 ST8 E 丰隆 ST40 中脘 RN12 内关 PC6 头维 ST8 B 22 41 患者 男 50岁 双踝关节疼痛三个月 表现为局部红肿灼热 兼有发热 口渴 舌苔黄燥 脉浮滑 应首选A 太冲 LR3 梁丘 ST34 B 肾俞 BL23 关元 RN4 C 大椎 DU14 曲池 LI11 D 商丘 SP5 足三里 ST36 E 膈俞 BL17 血海 SP10 C 23 42 治疗下痢久延不愈 屡发屡息 神困气怯 舌淡苔腻 脉细 选用合谷 LI4 天枢 ST25 上巨虚 ST37 宜加用A 中脘 RN12 关元 RN4 B 中脘 RN12 气海 RN6 C 曲池 LI11 内庭 ST44 D 脾俞 BL20 肾俞 BL23 关元 RN4 E 中脘 RN12 内关 PC6 内庭 ST44 D 24 43 治疗四个月未行经 少腹胀痛 伴有烦热胸闷 舌质暗红 脉沉弦而涩 应首选何经穴为主BA 任脉 背俞穴B 任脉 足太阴经C 督脉 背俞穴D 督脉 足太阴经E 任脉 足阳明经 B 25 44 患者 58岁 症见心慌 时作时息 兼见面色苍白 头晕目眩 舌淡红 脉细弱 应选心俞 BL15 神门 HT3 巨阙 RN14 郄门 PC4 和A 脾俞 BL20 足三里 ST36 B 胃俞 BL21 三焦俞 BL22 C 内关 PC6 丰隆 ST40 D 肾俞 BL23 太溪 KI3 E 肝俞 BL18 太冲 LR3 A 26 45 患者 男 67岁 呕吐时作 食欲不振 神疲肢软 大便微溏 苔薄腻 脉弱无力 应选中脘 RN12 内关 PC6 足三里 ST36 和A 膻中 RN17 丰隆 ST40 B 合谷 LI4 曲池 LI11 C 脾俞 BL20 章门 LR13 D 下脘 RN10 璇玑 RN21 E 太冲 LR3 阳陵泉 GB34 C 27 46 治疗经量逐渐减少 近三个月未行经 头晕心悸 唇爪不荣 精神疲惫 舌淡 脉细涩 应首选何经穴为主A 任脉 背俞穴B 任脉 足太阴经C 督脉 背俞穴D 督脉 足太阴经E 任脉 足阳明经 B 28 47 患者 女 45岁 月经量多 少腹冷痛 倦怠嗜卧 身疲乏力 舌淡苔白 脉迟细 应选三阴交 SP6 关元 RN4 隐白 SP1 和A 太冲 LR3 太溪 KI3 B 内关 PC6 太溪 KI3 C 水泉 KI5 照海 KI6 血海 SP10 D 脾俞 BL20 足三里 ST36 E 地机 SP46 太冲 LR3 D 29 48 治疗眩晕 胸痞恶心呕吐 苔厚腻 脉滑者 应首选A 风池 GB20 B 头维 ST8 C 百会 DU20 D 丰隆 ST40 E 行间 LR2 D 30 49 患者 男 40岁 双膝关节疼痛半年 疼痛固定不移 遇冷加剧 舌苔白 脉弦紧 应首选BA 太冲 LR3 梁丘 ST34 B 肾俞 BL23 关元 RN4 C 大椎 DU14 曲池 LI11 D 膈俞 BL17 血海 SP10 E 商丘 SP5 足三里 ST36 B 31 50 治疗腹痛 里急后重 痢下赤白 苔黄腻 脉滑数 应选合谷 LI4 天枢 ST25 上巨虚 ST37 和A 中脘 RN12 关元 RN4 B 中脘 RN12 气海 RN6 C 曲池 LI11 内庭 ST44 D 脾俞 BL20 肾俞 BL23 关元 RN4 E 中脘 RN12 内关 PC6 内庭 ST44 C 32 51 治疗行经腹痛 月经量多色红 乳房胀痛 舌红 脉弦 应首选A 毫针泻法B 毫针补法C 毫针平补平泻法D 毫针补法 用灸E 毫针泻法 酌量用灸 E 33 52 患者 男 34岁 近一周夜间难以入眠 兼脘闷噫气 嗳腐吞酸 苔厚腻 脉滑 应选神门 HT7 三阴交 SP6 和A 心俞 BL15 脾俞 BL20 厥阴俞 BL14 B 心俞 BL15 肾俞 BL23 太溪 KI3 C 肝俞 BL18 太冲 LR3 间使 PC5 D 心俞 BL15 胆俞 BL19 丘墟 GB40 E 脾俞 BL20 胃俞 BL21 足三里 ST36 E 34 经络证治 一 辨证归经 经脉证候 二 辨位归经 病变部位 三 经络诊察归经1 经络望诊2 经穴触诊 1 循经按压 2 穴位按压3 经络电测定4 知热感度测定 35 一 辨证归经 经脉病候如 手太阴肺经是动则病 肺胀满 膨膨而喘咳 缺盆中痛 甚则交两手而瞀 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 咳 上气 喘喝 烦心 胸满 臑臂内前廉痛厥 掌中热 气盛有余 则肩背痛 风寒汗出中风 小便数而欠 气虚 则肩背痛 寒 少气不足以息 溺色变 36 二 辨位归经 头痛偏头痛 少阳头痛 足临泣前额头痛 阳明头痛 内庭后头痛 太阳头痛 申脉巅顶痛 厥阴头痛 太冲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 37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要点 明辨病证性质 阴阳 表里 寒热 虚实突出经络辨证 不明十二经络 开口动手便错分清标本缓急 知标本者 万举万当做到三因制宜 因人 因地 因时 春夏瘦而刺浅 秋冬肥而刺深 38 针灸配穴处方 第一节选穴原则第二节配穴方法第三节处方的组成 39 第一节选穴原则 一 近部选穴二 远端选穴三 辨证选穴四 随症选穴 经验选穴 40 一 选穴原则 1 近部选穴 即在受病的脏腑 器官 肢体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 能就近调整受病经络 器官 组织的阴阳气血 使之平衡 例 眼 耳 胃痛 肘痛等 2 远部选穴 即在受病部位的远距离取穴治疗 如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这些都是远端选穴的典范 3 辨证选穴 4 随症选穴 是针对个别症状的治疗措施 一般属于治标的范畴 个别症状的解除 可以为治本创造有利条件 也是针灸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41 二配穴方法 一 按部配穴 一 局部配穴法 二 上下配穴法 三 前后配穴法 四 左右配穴法 五 三部配穴法二 按经配穴 一 本经配穴法 二 表里经配穴法 三 同名经配穴法 四 子母经配穴法 五 交会经配穴法 42 一 按部配穴 按部配穴是结合身体的一定部位进行配穴的一种形式 有局部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 前后配穴法 左右配穴法 三部配穴法等方法 1 局部配穴法局部配穴法是在病变部位比较明确 比较局限的病症以及某些器质性病变的局部取穴的方法 2 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 后指背腰 此法多用于胸腹疼痛疾患 例 胃痛 前 中脘后 胃俞 43 3 上下配穴法上指上肢和腰以上部位 下指下肢和腰以下部位 此法临床上应用最广 例 胃痛 内关 足三里牙痛 合谷 内庭脱肛 百会 长强头痛 昆仑 太阳4 左右配穴法这是以经络循行交叉的特点为取穴依据的 例 左侧瘫痪 合谷 右 右侧瘫痪 合谷 左 内脏疾病 左右同用 加强协调 如胃痛取双侧足三里 胃俞 亦有舍患侧而取健侧者 如治偏瘫和风湿痹痛 44 5 三部配穴法三部配穴法就是在病变的局部 邻近和远端同时选穴 配伍成方的方法 如 眼病 睛明 局部 风池 临近 光明 远端 45 二 按经配穴 一 本经配穴法 定义 本经脉或所属脏腑病取本经穴 举例 经脉病如坐骨神经痛取秩边 承扶 委中 昆仑脏腑病如肺病咳喘 中府 尺泽 太渊 46 二 表里经配穴法 定义 相表里的二经腧穴相配举例 胃病 足三里 胃经 公孙 脾经 应用 某经或某脏腑有病时多用 若表里二经同病则更为适宜 如脾胃虚弱 足三里 公孙 肝胆郁火 行间 阳陵泉 肾虚膀胱热 太溪 委中 47 三 同名经配穴法 别名 手足同名经配穴法 关节对应取穴法关节扭伤最为常用 有局限性固定疼痛点的肢体关节病也有良效 如网球肘举例 右外踝扭伤 左养老左膝关节内侧扭伤 右尺泽右网球肘 左阳陵泉处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二手车评估鉴定与交易中介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专业保洁公司用工合同样本
- 2025版上海个人商铺租赁合同(含装修费)
- 2025版太阳能电池板市场推广与销售代理合同
- 2025瓷砖铺设劳务合同范本专业适用于文化场馆地面铺设
- 2025版城市穿梭电动单车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泰州二手房买卖合同+附赠车位使用权协议
- 2025年趸购电及配套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人工劳务分包合同模板
- 诺亚家具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国企内部控制审计服务方案
- 宁德时代笔试题库
- 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 广医三院产房个案护理分享
- 工程人员驻场服务方案
- 中小学校保安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直播供货协议合同范本
- DB3411∕T 0039-2024 废包装桶回收再利用技术规范
- 2024年二次离婚起诉状范文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让学生自由飞翔
- T-CCSAS014-2022《化工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