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1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2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3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4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第九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 章的学习要求与内容 本章要求掌握简单凯恩斯模型即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掌握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了解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净出口乘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本章分两节,分别介绍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国民收入的变动 2/34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简单凯恩斯模型有以下假定 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 193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 有效需求不足 , 生产严重过剩 , 只要有需求 , 产量就能增加 , 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 。 实现充分就业前价格水平是不变的 简单凯恩斯模型主要研究产品市场的收入 不考虑货币市场 , 因而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与利率无关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 , 总需求总支出 , 总供给总生产总收入 。 因此 , 总供求即总收支相等 , 是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均衡条 3/34 2016/2/24 一 、 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供给 (简称 总收入 (Y):价格 、 成本和技术水平既定 , 企业愿意雇用一定劳动力 ,生产和销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 , 即全社会为生产和销售这些物品和劳务所预期的总收入 。 国民收入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 总供给生产和销售物品和劳务的总和 各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储蓄税收进口 即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A S Y C S T M 4/34 2016/2/24 总需求 (简称 总支出 (简称 价格 、 收入和其它经济变量既定的条件下 ,全社会所愿意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 , 即家庭 、 企业 、 政府和国外为购买这些物品和劳务所愿意支付的总支出 总需求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即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5/34 2016/2/24 二 、 消费 、 储蓄与投资 (一 ) 消费与储蓄 1. 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与影响它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消费仅受 C C(Y) 若假定消费函数为线性 c 为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to 简称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6/34 2016/2/24 凯恩斯认为 , 收入增加会引起消费的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总是小于收入的增加 , 且随着收入的增加 , 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即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7/34 2016/2/24 平 均 消 费 倾 向 (to 简称 指总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 , 即 当 时 , 表示全部收入用于消费 , 储蓄为零 当 时 , 表示消费大于收入 , 出现负储蓄 当 时 , 表示除了消费外 , 还有剩余收入用于储蓄 00C c Y C Y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8/34 2016/2/24 2. 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影响它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储蓄仅受 S S(Y) 若假定储蓄函数为线性 to 简称 0S S s Y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9/34 2016/2/24 若忽略政府和国外部门 , 储蓄函数可由消费函数导出 平均储蓄倾向 ( to 简称 00,(1 )Y C S C C c C C c Y +- - + 1S Y S A P S A P C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10/34 2016/2/24 (二 ) 投资函数 总投资与净投资 投资流量与资本存量 假定投资仅受 且投资函数为线性 to 简称 00 0 , 0 1I I v Y I v + (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11/34 2016/2/24 三、收入 (一 ) 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两部门: E=C+I =C+S,所以由 (二 )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C I C S I S 即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12/34 2016/2/24 (三 ) 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其中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图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流程 图 三部门经济收入一支出模型 13 13 第六篇 简单凯思斯模型 企业 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家庭 政府 国外 金融市场 购买 (G) 税收 (T) 购买要素 支付报酬 销售收入 销售产品 获取投资 支付利息 出口收入 出口产品 进口支付 进口产品 税收 (T) 转移支付 ( 出售要素 获取报酬 消费 (C) 购买产品 获得利息 储蓄 (S) 14/34 2016/2/24 (四 ) 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图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流程 15/34 2016/2/24 0 0 0 0 0 0 01 (1 (1 ) I G c T c R X Mc t m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16/34 2016/2/24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一、投资乘数与加速数 (一 ) 投资乘数原理 (存在闲置生产能力 ) 两部门: 必提高有效需求 (满足 , 引起 且 投资乘数 ( 01,1 I C c Y I Y c Y I 17/34 2016/2/24 例 C=100+企业投资 I=100万元 2 3 4 1( 1 ) ( )1Y I c c c c I c L+ + + + + 5 0 0500 5100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18/34 2016/2/24 三部门投资乘数 (存在闲置生产能力 ) 同理 , 四部门投资乘数 (存在闲置生产能力 ) 0 0 0 0()()Y C I G C c Y T t Y R I GY c Y t Y I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投资乘数促进国民收入扩张的条件 社会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 , 工人存在大量的失业现象 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 , 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或边际储蓄倾向的稳定性 货币供应量的大小 , 对投资乘数的作用也有影响 总需求各组成部分的任何增加 , 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 , 从而影响投资乘数的作用 投资乘数具有双向作用:投资增加 , 产出成倍增加;投资减少 , 产出成倍减少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20/34 2016/2/24 (二 ) 加速数原理 (不存在闲置生产能力 )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为适应战后经济繁荣 , 弥补乘数原理不足而做的补充 有乘数作用 , 但 也有反作用 , 即加速作用 则 在不存在闲置生产能力时必然引起投资 而且加速增加 , 这就是加速数原理 国民收入增加所引起的资本存量增加 (即净投资 )的倍数 , 叫做加速数 (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21/34 2016/2/24 加速数原理的假定: (1)投资不是产出的函数 , 而是产出变动的函数 (2)不存在闲置生产能力 (3)资本产出比 (常数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22/34 2016/2/24 例 原有 000亿 , 因某种原因增长10 , 达到 5 500亿 , 若此时生产能力已充分利用 , 要增加 500亿 就必须增加投资 。 设 =3, 则投资需达到 =1 500亿 , 才能满足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23/34 2016/2/24 加速数具有双向作用:产出增加 , 投资成倍增加;产出减少 , 投资成倍减少 存在闲置生产能力时 投资增加引起产出 不存在闲置生产能力时 这种互相依存 、互相影响的机制将在经济波动理论中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24/34 2016/2/24 二 、 政府支出乘数与税收乘数 (一 ) 政府支出乘数 政 府 支 出 乘 数 (指 ,政府支出变动所引起的收入变动的倍数 若其他条件不变 , 仅考虑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乘数作用 ,以 则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25/34 2016/2/24 ( 二 ) 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 (指 , 税收变动所引起的收入变动的倍数 如果其它条件不变 , 仅考虑税收增加对国民收入的乘数作用 , 以 则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26/34 2016/2/24 三 、 净出口与国民收入变动 净出口的增加 , 将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 , 而且国民收入的增加是净出口增加的一个正倍数 。这种由于净出口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 就 叫 做 净 出 口 乘 数 (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27/34 2016/2/24 四 、 “ 注入 ” 与 “ 漏出 ” 属于 “ 注入 ” (素的包括消费 、投资 、 政府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 、 出口 属于 “ 漏出 ” (素的包括储蓄 、 税收和进口 (一 ) “注入 ” 与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与 “ 注入 ” 因素同向变动 , 即 “ 注入 ” 因素增加将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 而 “ 注入 ” 因素减少将降低国民收入水平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28/34 2016/2/24 45 线 表 示 “ 漏出 ” 注入 ” J, 注入 ”水平 随着 “ 注入 ” 量的增加 , 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 要达到增减国民收入的目的 , 增减 “ 注入 ”水平就能实现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29/34 2016/2/24 (二 ) “漏出 ” 与国民收入 漏出 ” 水平 ,假定 “ 注入 ” 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 随着 “ 漏出 ” 量的增加 , 国民收入降低 要增减国民收入 , 需要反向变动 “ 漏出 ” 水平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30/34 2016/2/24 “注入 ” 漏出 ” J 国民收入扩张 J 国民收入收缩 J 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 即 J、 这同前面的总收入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31/34 2016/2/24 五 、 膨胀缺口与紧缩缺口 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是指 , 一国的所有资源 (包括人力和物力 ) 都得到充分利用时的国民收入水平 , 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 在一定时期内 , 一国的潜在国民收入水平是既定的 , 而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却由总收入和总支出决定 。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有可能大于 、小于和等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32/34 2016/2/24 总支出为 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 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 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的总支出与充分就业水平的总支出的差额 , 称为紧缩缺口 应采取扩张政策 , 即增加消费 、投资 、 政府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或净出口 , 以提高总支出水平 ,消除紧缩缺口 , 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 同理 , 当总支出为 存在膨胀缺口 , 应采取紧缩政策 , 以消除膨胀缺口 , 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 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