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历史七年级期中试卷.doc_第1页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期中试卷.doc_第2页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期中试卷.doc_第3页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期中试卷.doc_第4页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秋学期 历史七年级期中试卷出题人:张朋云 审题人:马倩(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班级: 姓名: 考号: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2.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是:( )A.直立行走 B.制造和使用工具 C.学会使用天然火 D.学会人工取火3.右图是哪一聚落房屋复原图:( )A.山顶洞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4.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B.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C.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D.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5.使用粗糙石器,并已开始会使用天然火的是( )6.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尧 B.舜 C.大禹 D.黄帝和炎帝7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A、棉花与水稻 B、棉花与玉米 C、水稻和玉米 D、水稻和粟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西周 C.东周 D.商朝9.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 )A.阳城 B.亳 C.殷 D.洛邑10.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11.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 分封制 军队 刑法 礼仪教化A. B. C. D. 12.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 楚庄王 B. 宋襄公 C. 齐桓公 D. 晋文公13.关于右图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B.主张“兼爱”“非攻” C.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D.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14.“合纵”“连横”发生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夏朝 D.西周15.我国铁制工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16.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17.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汉字来源于:(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18某一法令于公元前15年颁布并开始执行,到公元30年废止,这一制度实施了多少年?( )A、15年 B16年 C45年 D46年19.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A B C D20.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在:( )A.春秋 B.论语 C.诗经 D.尚书21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A21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22.下列关于右图都江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B.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洪C.内江之水通过“飞沙堰”引人支流,灌溉农田D.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3保存完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钟鼓乐器编钟出土于( )A.河南安阳 B湖南长沙 C湖北随州 D 陕西西安24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青铜器 陶器 石器 铁器A B C D25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A韩非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识别右图人物,回答问题(7分)(1)右图人物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2)简述他在思想及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5分三、列举题:18分1.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6分2.把下表补充完整。(12分)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主要思想韩非子韩非墨家墨子墨子论语儒家孟子孟子老子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四、材料分析题:25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和图片,回答提出的问题(7分)“惟殷先人,有典有册。”(1)图中反映了我国什么朝代什么文字的产生?当时人们将这种文字刻在什么上面?(3分)(2)这种文字对研究历史有什么价值或作用?(4)2.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三 “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地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纳贡。”材料四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致,举烽火,诸侯悉致。”(1)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有哪些?周王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4分)2)材料二三四说明当时的受封诸侯对周王主要尽哪些义务?(4分)3. 阅读下列材料:(10分)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 ,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 ,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1分)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2)他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分)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2.(1)孔子 春秋 儒家 (2)思想方面:提出“仁”和“礼”的观点。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 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教育方面: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学方法有“当仁不让于师”、“因材施教”等;有学生3000多人,比较有名的有72人。2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燕、秦、韩、赵、魏24.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道家:庄子,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四、材料分析题: (2)商朝甲骨文 龟甲或兽骨上(3)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五、简答题:28(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