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原理(简).ppt_第1页
园林设计原理(简).ppt_第2页
园林设计原理(简).ppt_第3页
园林设计原理(简).ppt_第4页
园林设计原理(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设计原理 展开 第一章园林概论 第一节园林与园林建筑第二节中国园林系统概述第三节西亚园林系统概述第四节欧洲园林系统概述第五节东西方园林比较 结束 第一章园林概论 第一节园林与园林建筑 一 园林1 定义2 要素3 形式4 分类二 园林建筑1 地位2 特性3 作用4 类型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园林的定义 在一定地段范围内 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 结合植物栽植 建筑布置 构成观赏 游憩 居住的环境 规模 方式 要素 作用 返回 第一章园林概论 园林的要素 1 土地 平地 坡地 山地2 水体 河 湖 溪 涧 池 沼 瀑 泉3 植物 果园 菜畦 药圃4 建筑 屋宇 小品 工程设施观赏 游憩 居住 交通 供应景观形象 返回 第一章园林概论 园林的形式 1 规整式 讲究对称性和均齐的严整性强调园林总体和局部的图案美2 风景式 讲究依山傍水或者移山缩水3 混合式 局部 规整式整体 风景式 返回 第一章园林概论 园林建筑的特性 1 诗情画意 功能与形象统一 艺术性 观赏性要求高 返回 第一章园林概论 2 造园无格 3 步移景异 制约因素少 具有灵活性 多样性 空间序列合组织路线要求高 4 内外合一 5 巧于因借 空间内外融合 整体性强 强调配合其它因素与因借自然 园林建筑的作用 1 点景 2 观景 3 规划空间 4 组织路线 返回 第一章园林概论 园林建筑的类型 1 风景游览建筑2 庭园建筑3 建筑小品4 交通建筑 返回 第一章园林概论 世界三大造园体系 中国园林系统西亚园林系统欧洲园林系统 东方园林 西方园林 结束 第一章园林概论 第二节中国园林系统概述 一 中国园林的发展二 日本园林的发展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一 中国园林的发展 1 从周至汉 萌芽期2 魏晋南北朝 形成期 转折期 3 隋 唐 五代 成熟期4 宋 高潮期5 元 低潮期6 明 清 再次高潮期 中国园林建筑的分布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二 日本园林的发展 1 奈良时期 模仿交流 公元5至8世纪 2 平安时期 发展 公元8至12世纪 3 镰仓时代 室町时代 形成 再受影响 公元5至8世纪 4 桃山时代 成熟 公元13至15世纪 5 江户时代 高潮 公元16世纪 6 明治维新 欧化 公元19世纪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日本 京都龙安寺 返回 日本 京都桂离宫 返回 第三节西亚园林系统概述 一 古埃及二 古波斯三 伊斯兰大帝国四 西班牙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一 古埃及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1 背景气候温热干燥 重视林荫 模拟绿洲拥有尼罗河沃土 几何学的发展2 园林私园 树木园 葡萄园 蔬菜园墓园 金字塔 古埃及一个官吏的宅园 二 古波斯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1 背景气候干旱 水是庭园的生命名花异草 最早开始培育花卉2 园林由猎兽囿发展为游乐园林 天堂园 ParadiseGarden 三 伊斯兰大帝国 第一章园林概论 1 背景沙漠上的游牧民族 逐水草而居 回教园 水是回教园的灵魂2 阿拉伯园林特点以水池或水渠为中心园林建筑多数开敞通透园林景观深邃幽谧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3 造园手法 十字水渠 象征天堂水法 对水的组织利用十分精细4 14世纪全盛 此后东 印度莫卧儿园林图例西 西班牙园林图例 印度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莫卧儿园林 西班牙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石榴院 四 西班牙 第一章园林概论 1 背景 世纪 西班牙推翻阿拉伯统治 2 园林回教与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结成一体 返回 第四节欧洲园林系统概述 一 古希腊 萌芽期二 古罗马 继承 发展期三 中世纪 停滞期四 意大利 文艺复兴五 法国 高潮期六 英国 发展期七 近代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一 古希腊 萌芽期 第一章园林概论 1 公元前9世纪 盲诗人荷马记录的希腊庭园 周边围篱 生产蔬菜和各种花卉植物 配以喷泉 面积达一公顷半 2 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空中花园图例层层退台 植物配置 顶上水池高度空前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3 公元前5世纪 民主政治带来经济繁荣 园林分类三类 1 公共活动 游览园林 体育竞赛场 林荫道 水景 雕像 休息椅 厅堂 公共活动设施 2 城市宅园 四周 柱廊环绕 形成庭园 院中 水池花木 3 寺庙园林 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巴比伦空中花园 二 古罗马 继承 发展期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1 着重发展郊外别墅园和城内宅园 庞贝公元前3世纪 几乎每家有园庭 图例公元前40年 林泉杂记 中记载有文人园 2 皇家园林 公元2世纪时 哈德良大帝在罗马东郊 于117年开始建山庄 广袤达18平方公里 移山缩水 由馆阁庭院组成施政中心 历史上首次出现的重大规模建筑群 俨然是座小城市 号称 小罗马 图例 古罗马 园林凉室中的壁画 反映出当时透视学的进步 返回 古罗马 古罗马哈良山庄遗址中的水池 返回 三 中世纪 停滞期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公元 世纪 罗马帝国崩溃 至 世纪欧洲都处于封建割据的自然经济下 1 城堡园林 深沟 高墙 庭山 2 寺院园林 依附于寺院一侧 观赏功能在其次 以生产为主 四 意大利 文艺复兴 第一章园林概论 1 背景 1 世纪是欧洲商业资本主义的上升期 意大利出现了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城邦 文学艺术飞跃进步 人性解放 结合对古希腊罗马灿烂文化的重新认识 从而开创了意大利 文艺复兴 的高潮 2 影响 文学家歌咏自然科学家收集植物标本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药草 经济增长 园林发展 第一章园林概论 3 园林 台地园 主建筑位于山之高处 前面山坡引中轴线 开辟层层台地 各层间用蹬道联系 中轴线两旁栽植高大的乔木树丛 规整式园林与风景式园林的结合 以前者为主 突出人工安排 体现对自然的征服 图例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4 造园手法 理水手法丰富 水池 瀑布 喷泉 水梯 WaterStair 有意识地利用流水组成音乐 并且有为欣赏水声而设置的装置 园林小品多样 石栏杆 石坛罐 保坎 碑铭 雕像 注意色彩与质感的对比 植物配置新颖 绣毯式植坛 Parterre 整形式树坛 少用色彩鲜艳的花卉 注重绿色深浅变化 图例埃斯特庄园 1720 1778 法尔奈斯庄园兰特庄园 意大利 返回 埃斯特庄园 意大利 16世纪的埃斯特庄园 埃斯特庄园 意大利 百泉谷 埃斯特庄园 意大利 水风琴 埃斯特庄园 意大利 中轴线上的龙泉池 返回 法尔奈斯庄园 意大利 入口广场 圆形水池及中轴 法尔奈斯庄园 意大利 装饰挡土墙的涌泉及出水口 返回 兰特庄园 意大利 返回 河神雕像泉池 五 法国 高潮期 第一章园林概论 1 背景 1 世纪末 法国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后 带回园丁 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传入法国 法国气候温润 适合花木生长 平畴大泽 素波倒影 又是一番自然风景 2 影响 意大利台地园的形式在法国演变成新的形式 中轴线均齐对称的规整式园林 第一章园林概论 3 园林 巴黎西南凡尔赛宫苑 Versallei 市内卢森堡宫苑南郊枫丹白露宫苑 供王室贵族使用西郊 圃龙 BoisdeBoulogne 供权贵富豪流连东郊 万桑 BoisdeVincennes 供群众游憩 第一章园林概论 4 以凡尔赛宫苑为代表的 视景园 又称 勒诺特式 或 路易十四式 园林 图例行政与生活中心 占地极广 大约600公顷 是当时巴黎的1 4 包括 宫 和 苑 两部分 中轴线长3公里 一半是 十字水渠 两侧对称有花坛 喷泉 池沼 雕像 喷泉多达1400座 现存607座 大型 绣坛式植坛 绿篱 林荫道 第一章园林概论 视景园 对视线及透视的研究应用于园林 细部设计周到 以斜坡代替阶梯 勒诺特式 园林在18世纪风靡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沙俄彼得夏宫柏林波茨坦无愁宫维也纳绚波轮宫苑中国圆明园西洋楼图例 第一章园林概论 5 造园手法 法兰西独特的简洁 精致 开朗 规整式园林的典范 比意大利园林更明显地反映有组织 有秩序的古典主义原则 更加突出人工安排 体现对自然的征服 返回 沙俄彼得夏宫 柏林波茨坦无愁宫 维也纳绚波轮宫苑 中国圆明园西洋楼 返回 法国凡尔赛宫苑 总平面 法国凡尔赛宫苑 鸟瞰 法国凡尔赛宫苑 大型绣坛式植坛 返回 六 英国 发展期 第一章园林概论 1 背景 17 18世纪时 开辟了许多牧羊的草场 英伦三岛多起伏的丘陵 气候温润 草地 森林 树丛与丘陵地貌相结合 构成英国天然风致的特殊景观 优美的景色促进风景画和田园诗的兴盛 2 影响 风景画和田园诗对大自然的讴歌 使英国人对天然风致之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第一章园林概论 3 园林 自然风景园 法国人称之为 英华园庭 崇尚自然 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反对呆板 规则的造园手法 18世纪中叶 中国的造园艺术被造园家威廉 康伯介绍到英国 到19世纪时发展成熟 大片的草地 自然的道路 孤植树 树丛 树群结合 善用风景透视视线 隐匿人工痕迹 用 沉墙 Ha ha 消除园内外景观之间的界限 图例 返回 英国 设菲德公园 英国 英国式园林 返回 七 近代 第一章园林概论 1 背景 19世纪以后 大工业的发展使大城市内部出现两极分化 市中心繁华但环境嘈杂 过度工业化影响城市面貌 2 影响 市郊别墅园的兴起和市内城市规划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园林概论 3 园林 现代园林 东西方交流的结晶 在规划中 讲究自由布局和空间的穿插 建筑 山 水和植物讲究形体 色彩 质地的抽象构图 吸收日本庭园的意匠和手法 返回 第五节东西方园林比较 一 两种园林风格1 典型代表2 特点二 两种哲学背景1 西方哲学2 东方哲学三 总结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1 典型代表 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 几何形规整式园林典型例证 巴黎凡尔赛宫苑东方以中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 自然风景式园林典型例证 苏州留园图例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2 特点 西方整齐一律 均衡对称 轴线引导 几何图案 追求几何美东方本于自然 高于自然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追求自然美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1 西方哲学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史但皆强调理性对于实践的作用 认为美是建立在 唯理基础 上的 唯心主义黑格尔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唯物主义米开朗琪罗 艺术的真正对象就是人体 科学家杜勒 爱因斯坦 阿 热 第一章园林概论 园林设计的源头 深受公元前6世纪 毕达格拉斯学派的 黄金分割 原理的影响 企图用一种程式化 规范化的模式 来确立美的标准与尺度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1 东方哲学 儒 释 道三者的结合儒 重人伦轻功利 以情和义为基础 释 因果报应 清净无为 息心去欲 道 崇尚自然 追求虚静 逃避现实 向往原始自然的生活 文人情趣恬静淡雅的趣味 浪漫飘逸的风度 朴实无华的情操 宁静以致远 淡泊以明志 第一章园林概论 园林设计的源头 深受绘画 诗词 文学的影响 尤其是绘画的影响 外师造化 内法心源 强调感性的体验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总结 西方园林 把大自然改造成一座露天的广厦 园林与建筑形式保持一致 东方园林 外师造化 内法心源 园林与建筑形式形成对比 第一章园林概论 返回 法国凡尔赛宫苑 巴黎凡尔赛宫苑 苏州留园 返回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第一节园林设计基本程序第二节设计前的调研和准备第三节设计步骤和成果反映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结束 第一节园林设计基本程序 一 承担设计任务 熟悉和消化设计任务书 二 研究和分析工作 包括园址踏勘调查 三 设计 四 回访总结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二 研究和分析工作 包括园址踏勘调查 1 收集 准备基本图纸 2 园址现状景物分类 3 走访使用者 4 拟定设计纲要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三 设计 1 功能分区图析 2 用地相关环境图析 3 设计构思 4 设计造型 5 初步设计 6 设计草图 7 总平面图 8 施工图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第二节设计前的准备和调研 一 设计任务书的熟悉和消化1 设计任务书2 要求二 基地调查和分析1 基地现状调查2 基地分析三 走访使用者四 设计纲要的拟定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1 设计任务书 一般包括 基地面积 设计规模 项目和要求 建设条件 建设投资 设计与建设进度 基础资料 区域位置 基地地形 地质 风玫瑰 水源 植被和气象资料等 风景名胜资源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2 要求 设计前充分掌握设计的目标 内容和要求 熟悉地方民族及社会风俗习惯 历史文脉 地理及环境特点 技术经济水平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1 基地现状调查 收集与基地有关的技术资料和进行实地踏勘基地自然条件 地形 水体 土壤 植被 气象资料 日照条件 温度 湿度 风 降雨 小气候 人工设施 建筑及构筑物 道路和广场 各种管线 视觉质量 基地现状景观 环境景观 视阈 基地范围及环境因素 物质环境 知觉环境 城市规划法规制度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设计纲要 1 设计组成 空间或项目 一览表 2 设计应满足的特殊要求一览表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第三节设计步骤和成果反映 国外独立式住宅庭园设计实例分析 一 某住宅基地底图二 基地调研记录三 基地调研分析四 设计纲要拟定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五 理想功能图析六 基地分析功能图析七 方案构思八 形式构图研究九 初步总平面布置图十 总平面图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一 某住宅基地底图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二 基地调研记录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三 基地调研分析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四 设计纲要拟定 五 理想功能图析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六 基地分析功能图析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七 方案构思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八 形式构图研究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九 初步总平面布置图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十 总平面图 第二章园林设计程序 返回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第一节立意与意境第二节景与造景第三节构图的基本规律 结束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第一节立意与意境 一 意境1 起源2 立意二 立意的方法1 主题点景2 匾额破题3 借景而悟三 立意的要素1 自然景素2 人文景素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一 意境 1 起源 佛家 能知是智 所知是境 智来冥境 得玄即真 2 立意 中国园林的最大特点 写意 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 而是追求象外之象 言外之意 即意境 严羽 沧浪诗话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相 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意境 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 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 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中的最大限度的驰骋与再创造过程 立意 就是设计者根据功能需要 艺术要求 环境条件等因素 经过综合考虑所产生出来的总体设计意图 特色 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 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 景妙何在 妙在知与不知之间 第二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主题点景 1 圆明园康熙二十八景 第二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正大光明 勤政亲贤 九洲清宴 镂月开云 天然图画 碧桐书院 慈云普护 上下天光 杏花春馆 坦坦荡荡 茹古涵今 长春仙馆 万方安和 武陵春色 汇芳书院 日天琳宇 澹泊宁静 多稼如云 廉溪乐处 鱼跃鸢飞 西峰秀色 四宜书屋 平湖秋月 蓬岛瑶台 接秀山房 夹镜鸣琴 廓然大公 洞天深处 2 圆明园乾隆十二景 曲院荷风 坐石临流 北远山村 映水兰香 水木明瑟 鸿慈永佑 月地云居 山高水长 澡身浴德 别有洞天 涵虚朗鉴 方壶胜景 匾联破题 1 网师园 第二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韩愈 晚年秋将至 长月送风来 待月亭 月到风来 2 拙政园 扇面亭 与谁同座轩 图例 苏轼 与谁同座 明月 清风 我 借景而悟 1 拙政园留听阁 听雨轩 第二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听觉 留得残荷听雨声 2 留园闻木樨香 嗅觉 3 避暑山庄南山积雪 烟雨楼 触觉 视觉 中国 圆明园 夹镜鸣琴 返回 中国 圆明园 方壶胜景 返回 中国 圆明园 濂溪乐处 返回 中国 圆明园 万方安和 返回 中国 拙政园 与谁同坐轩 返回 第二节景与造景 一 景的观赏1 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 1 动态观赏 2 静态观赏 3 观景的顺序2 观赏点与观赏视距 视域 1 观赏点 2 视距 3 视域 4 合适视距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如观风光电影 如观风景画 3 平视 俯视 仰视的观赏 1 平视 给人平静 深远 安宁之感 景物远近深度效果好 感染力强 2 仰视 给人庄严 雄伟 肃穆之感 能提高景物高度效果 感染力强 3 俯视 给人开阔 惊险之感 能提高景物纵深方向的消失感 感染力强 第三章园林设计的手法 二 造景1 主景与配景突出主景的办法 1 主体升高 2 主体放置在轴线或风景视线的焦点上 3 形成动势 4 主体放置在空间构图的中心 2 前景 中景 背景突出中景 前景和背景都是为中景服务的 1 以小衬大 以低衬高 2 以大衬小 以高衬低 第三章园林设计的手法 一般手法 特殊手法 三 借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 意义2 内容3 方法4 运用 第三章园林设计的手法 返回 扩大空间 丰富景色 借形 借声 借色 借香 远借 邻借 仰借 俯借因时因地而借 对景 框景 夹景 漏景 添景 分景 动态观赏 1 乘车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选择性少 多注意前方景物体量轮廓 天际线 沿途重点景物要有适当的视距 不零乱 不单调 连续有节奏 整体感强 2 乘船 3 步行 视野宽阔 景物深远 视线自由 可以观赏个体的景点 但属浏览 景与人距离近 人的选择性强 可远眺 可近观 需要细节 观景的顺序 远 近群体 个体整体 局部特殊 普通动景 静景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视距 25厘米 明视视距250至270米 可见轮廓500米以外 可见模糊形象4公里以外 无法分辨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视域 可见视阈垂直方向130度水平方向160度可看清视阈垂直方向26 30度水平方向45度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合适视距 主景为雕像 建筑 树丛 花木等时 垂直视角在30度 水平视角在45度以内最好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合适视距 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 2倍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合适视距 1倍距垂直视角45度 适合观察景物细部 2倍距垂直视角27度 适合观察景物整体 3倍距垂直视角18度 适合观察景物整体和环境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纪念建筑物的高度与广场直径之比 在1 3至1 6之间时 有良好的视点 对景 正对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对景 互对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框景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框景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框景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夹景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突出优美景色 隐蔽贫乏景观 形成封闭的狭长空间 突出端部景物 分景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障景隔景 第二节规划布局 一 空间组合形式1 开放性空间2 封闭性空间3 混合式空间二 对比 渗透与层次1 对比2 渗透与层次三 空间序列1 目的和要求2 特点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返回 第三节构图的基本规律 一 园林构图的含义和要求1 应突出自然美 2 综合的造型艺术 3 应考虑时间因素 4 应注意地区条件 二 比例与尺度1 比例2 尺度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三 对比与调和1 形象的对比2 体量的对比3 方向的对比4 开合的对比5 明暗的对比6 虚实的对比7 色彩的对比8 材料质感的对比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四 对称与均衡1 对称2 均衡五 对位与呼应六 韵律与节奏1 简单韵律2 交替韵律3 起伏曲折韵律4 拟态韵律 第三章园林设计手法 七 比拟联想1 以小见大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