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折叠劲及练法太极拳“折叠”说法首先见于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心解,“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在转换,所谓因敌变化是神奇也”。此后,对于“折叠”涵义的诠释渐多,试摘典型几例:姚馥春、姜容樵于1929年写的太极拳讲义中说,“折叠者,即变化横竖也。其往来之横竖,虚实不定,要有知觉,进前退后,必须变化随机,进退转换,亦要齐正相生,近亦是退,虽退亦仍能中敌也”。杨澄甫于1931年著的太极拳使用法讲:“与人对敌,或来或往,折叠即曲肘弯肱之式,折背敌其身手。此系近身使用法,离远无用。进退不要泥一式,须有转换随机变化也。”据说,此书是杨澄甫高足董英杰执笔,后董英杰一贯如是说,以致“折叠”系“曲肘弯肱之式”的解释一时甚嚣尘上。杨澄甫的另一学生陈微明在他的太极拳术中道,“折叠者,亦变虚实也。其所变之虚实,最为细微。太极接劲。往往用折叠,外面看似未动,而其内已有折叠。进退必交换步法,虽退仍是进也。”杨氏传人杨振铭的门人马伟焕则根据杨振铭老师“折叠转换是以意为主导的内劲变换,使劲的直来与直往之间回环而无断续处”的看法,认为“在旧力未过之前就新力已生,这个重要环节就是我们太极拳所练的折叠”(马伟焕十三势行功心解探要)。以上看出名家们对“折叠”理解不尽相同。或是横竖变化;或是曲肘弯肱;或是变化虚实;或是新旧之力转换之环节等等。但主要还是“虚实变化”为瞻。都是名家、大家解释,笔者不敢妄言,但“折叠”究竟何意?笔者仍是云里雾里,欲试一解,求教方家。笔者冒昧以为,上述各种诠释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即武禹襄讲“折叠”具有什么样的背景?查十三势行功心解(以下简称“心解”)全文得知,它是武禹襄对十三势行功歌诀(以下简称“歌诀”)的解释。我们知道,歌诀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打手歌是太极拳重要理论。歌诀七言24句有17句是讲太极拳修炼、应用之功、之法。因为它是以歌诀形式反映,所以要对其进行解释。武禹襄心解对歌诀的解释其用意无非使太极拳者深刻、全面理解歌诀。请看前三句,对“命意源头在腰隙”的解是:“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对“变转虚实须留意”的解是:“意气须换的灵,乃有圆活之趣”。对“气遍身躯不稍痴”的解是:“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不难看出,武禹襄对歌诀的心解其实就是一种注释。于此,笔者以为,我们看问题,解释词句不能就事论事,就词说词,而应该将这个“事”放到一定的背景或前提中去。同理,我们只有将“折叠”这个词语放到心解是对歌诀的注释这个背景或前提中去,才能全面、正确的理解其涵义。回过头来,我们再看“折叠”。“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 是对“因敌变化是神奇”的注释。按照字面意思,一来一往要有折叠,一进一退要有转换,如此,就能变化莫测了。当然,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转换”好理解,就是这个“折叠”理解的纷纭。如果“折叠”是“横竖变化”?显然牛头不对马嘴。如果“折叠”是“变化虚实”?歌诀第3句就有“变转虚实须留意”之句,而心解又对此注释为“意气须换得灵”,应该与“折叠”之意无涉。再者,太极拳一动皆有虚实,处处皆是虚实。前已有虚实变转之意,此再讲虚实,系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折叠”是“曲肘弯肱”?更是浅薄误解。如果“折叠”是“新旧之力转换之环节”?有所达意,只是不够全面。欲弄懂“折叠”的涵义,需联系上下句来看。上句是“静中触动动犹静”,其注释为,“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下句就是“因敌变化是神奇”了。问题是,如何做到神奇的变化?根据上下句之意,在于“折叠”、在于“转换”,也在于发劲的“沉着松静”。笔者在自己修炼和教授中很有体会。行功走架的发劲,发劲前如没有相应的“折叠”,你的劲就不会松沉专注。比如。陈式“青龙出水”势,右手向右前发劲瞬间,你的腰胯必须有一先右经左至右的“折叠”,劲发的才整、才沉。即使不发劲,在许多动作的节点上都要有类似的“折叠”,如此,你拳势的内劲才能到位。再如,与人推手、散放,不论对方在何部位给你何劲,你首先在劲的接触点上“吞”进后再根据劲路制服或散放对方。这种“即吞即吐”体现的也是一种“折叠”。于此,依笔者之见,第一,“往复”和“进退”是一个意思,而“折叠”和“转换”是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进退主要指步法,所以用“转换”一词;往复主要指身体部位的变化,如用“转换”一词不确切,用“折叠”一词既形象又准确。第二,“折叠”不仅仅是力的转换,更是劲路、内劲的转换,外表看不出,内部已有“折叠”。第三,“折叠”往往在于打“回头劲”,即我“吞”了对方劲路后随即散放对方,这种“回头劲”往往使对方莫名其妙,是为“神奇”也!第四,“折叠”触处皆有,只要接触对方劲就要有“折叠”,不仅接触点有“折叠”,与接触点相应的部位也存在“折叠”。因此,“折叠”既易解又费解。易解为“折叠”就是“转换”;费解为需长久不懈地练习揣摩和内劲、劲路的触处体悟。如是,你的太极拳就能“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了!。怎样练好折叠劲 郝少如郝少如前辈曾经说过:“折叠由对立双方的相合统一而构成,在有上即有下、有下即有上、有前即有后、有后即有前、有左即有右、有右即有左的过程中产生。折叠不仅包含着内劲上的运动内容,还包含着身法上的组织内容。折叠体现在内劲的运行上,是意欲往上时,即寓有下意,且意欲往上多少,则寓意向下多少;意欲向下时,即寓有上意,且意欲向下多少,则寓意往上多少。不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是如此。此即是折叠之术。在身法上,折叠要求有四正与四斜之分。四正者,两肩与两胯正对相合,即左肩与左胯正对相合,右肩与右胯正对相合,且左右的上下对合必须相等。四斜者,即左肩与右胯斜线相合,右肩与左胯斜线相合,并且四斜的对合也必须相等。达到了四正和四斜的折叠要求,就能以脊柱为中心,使身体的左右两半对合相等。此时,身体便能保持稳定而不致乱动,各条身法的依存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郝月如前辈指出:“太极拳有折叠之术,有转换之法。折叠者,是对称的,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即意要向上,即寓有下意,意要向下,即寓有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此即谓之折叠。转换着,步随身换,命意源头在腰眼之间,向左转换,左腰眼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向右转换,右腰眼微向上抽,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次即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仅讲讲胸部折叠和腹部折叠。胸部折叠,就是将身体分为两半,左右分开,并且两边可以开合。太极拳理论中是有这个要求的,大幅度的开合,好像很难做到,自己练练,是可以的。比方说,推手中,身体一边与对方接触,在对方感觉不是很在意的时候,或没有感觉的时候,另外一边的肩、肘、手等突然将对方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热处理生产线操作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二氧化碳树脂装置操作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闪速炉熔炼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海洋环境监测员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竖窑球团焙烧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技术模拟题库及答案
-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和考官题本及答案
- 加油站防恐培训考试试卷试题及答案
- 护士长业务学习计划过于简单整改措施
- 小微信贷员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德惠市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194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三同时培训课件
- 202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单位与个人劳务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中国中医馆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
- 甘肃陇西村文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联合运营合作伙伴合同模板
- 美团骑手2025年度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楚雄州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贵州省黔南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