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五章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五章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五章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五章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 一 DNA的体外重组二 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三 转化子的筛选 基因工程操作过程 一 DNA的体外重组 切与接 1 同种内切酶产生的粘性末端的连接2 同尾酶产生的粘性末端的连接3 不同粘性末端的连接4 不同限制性内切酶的双酶切反应5 重组率 5 5 EcoRI 退火 G CTTAA AATTC G G CTTAA AATTC G T4 DNAligase 5 5 5 5 1 同种内切酶生产的粘性末端的连接 极性有两种可能 2 同尾酶生产的粘性末端的连接 BamHI 5 G CCTAG GATCC G 5 5 5 GATCA T 5 退火 G CCTAG GATCC G 5 GATCA T T4 DNAligase 5 5 BgllI G CCTAG GATCC G 5 GATCA T 5 5 同尾酶连接后 不能用任何一种酶切 称为焊死 3 不同粘性末端的连接 BamHI 5 G CCTAG GATCC G 5 5 5 G ACGTC 3 T4 DNAligase 5 5 PstI 3 T4 DNApol 切平 5 5 G C Klenow 补平 5 GGATC CCTAG GATCC 5 CTAGG 5 5 4 粘性末端的更换 BamHI 5 5 T4 DNAligase Klenow 补平 GATCC 5 G 5 G CCTAG 5 5 5 GGATC CCTAG 5 GATCC CTAGG 5 5 GGATCGGAATTCCGATCC CCTAGCCTTAAGGCTAGG 5 5 EcoRI GGAATTCC CCTTAAGG EcoRIlinker 5 双酶切反应1 同步双酶切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两种酶活性的缓冲液即可用于双酶切 使用时可根据每种酶在非最优缓冲液中的具体活性相应调整酶量和反应时间 2 分步酶切没有可以同时适合两种酶的缓冲液 从要求盐浓度低的酶开始 酶切完毕后再调整盐浓度直至满足第二种酶的要求 然后加入第二种酶完成双酶切反应 6 重组率 1 重组率的定义 重组率 含有外源DNA的重组分子数 载体分子总数在常规实验条件下 重组率一般为25 75 它是衡量连接反应效率的重要指标 较高的重组率可以大大简化DNA重组的后续操作 2 提高重组率的方法 提高外源DNA片段与载体的分子比 3 1 10 1载体DNA分子在连接前先除去磷酸基团 5 5 EcoRI 5 G CTTAAp AATTC G 5 p 5 5 AATTC G 5 HO 退火 5 G A A T T C C T T A AG 5 GA A T T C C T T A A G OH HO OH HO 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二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 1 宿主细胞种类原核细胞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链霉菌真核细胞 哺乳类动物细胞 酵母和昆虫细胞 2 主要方式转化 transformation 转染 transfection 电穿孔 electroparation 3 大肠杆菌的转化 transformation 将重组DNA分子引入感受态细菌 competentcell 使其在细菌内扩增及表达的过程 1970年建立此技术 感受态细菌 Ca2 与细菌外膜磷脂在低温下形成液晶结构 后者经热脉冲发生收缩作用 使细胞膜出现空隙 利于外源DNA吸收 细菌细胞此时的状态叫做感受态 CaCl2转化的原理 当细菌处于0 二价阳离子 如Ca2 Mg2 等 低渗溶液中时 细菌细胞膨胀成球形 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处于感受态 此时重组DNA与Ca2 形成羟基 钙磷酸复合物粘附于细胞表面 重组DNA在42 短时间热冲击后进入细胞 在培养基中生长数小时后 球状细胞恢复原状并繁殖 转化效率为105 106个细胞 ug 转化过程 受体菌的培养从LB平板上挑取新活化的E coliDH5 单菌落 接种于3 5mlLB液体培养基中 37 下振荡培养12小时左右 直至对数生长后期 将该菌悬液以1 100 1 50的比例接种于100mlLB液体培养基中 37 振荡培养2 3小时至OD600 0 5左右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CaCl2法 1 将培养液转入离心管中 冰上放置10分钟 然后于4 下3000g离心10分钟 2 弃去上清 用预冷的0 05mol L的CaCl2溶液10ml轻轻悬浮细胞 冰上放置15 30分钟后 4 下3000g离心10分钟 3 弃去上清 加入4ml预冷含15 甘油的0 05mol L的CaCl2溶液 轻轻悬浮细胞 冰上放置几分钟 即成感受态细胞悬液 4 感受态细胞分装成200 l的小份 贮存于 70 可保存半年 转化1 从 70 冰箱中取200 L感受态细胞悬液 室温下使其解冻 解冻后立即置冰上 2 加入质粒DNA溶液 含量不超过50ng 体积不超过10 L 轻轻摇匀 冰上放置30min 3 42 水浴中热击90s 热击后迅速置于冰上冷却3 5min4 向管中加入1mLLB液体培养基 不含Amp 混匀后37 振荡培养1h 使细菌恢复正常生长状态 并表达质粒编码的抗生素抗性基因 如Ampr 经过转化的感受态细胞在Amp 培养基上长出的单菌落 5 将上述菌液摇匀后取100 L涂布于含Amp的筛选平板上 正面向上放置半小时 待菌液完全被培养基吸收后倒置培养皿 37 培养16 24h 为了提高转化效率 实验中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 细胞生长状态和密度 不要用经过多次转接或储于 的培养菌 最好从 70 或 20 甘油保存的菌种中直接转接用于制备感受态细胞的菌液 细胞生长密度以刚进入对数生长期时为好 可通过监测培养液的OD600来控制 DH5 菌株的OD600为0 5时 细胞密度在5 107个 ml左右比较合适 不同的菌株情况有所不同 密度过高或不足均会影响转化效率 2 质粒的质量和浓度 用于转化的质粒DNA应主要是超螺旋态DNA cccDNA 1ng的cccDNA即可使50 l的感受态细胞达到饱和 一般情况下 DNA溶液的体积不应超过感受态细胞体积的5 3 试剂的质量 所用的试剂 如CaCl2等均需是最高纯度的 AR 建议买进口试剂 并用超纯水配制 灭菌 最好分装保存于 80度冰箱中 4 防止杂菌和杂DNA的污染 整个操作过程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所用器皿 如离心管 tip头等最好是新的 并经高压灭菌处理 所有的试剂都要灭菌 且注意防止被其它试剂 DNA酶或杂DNA所污染 否则均会影响转化效率或杂DNA的转入 为以后的筛选 鉴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 真核细胞的转染转染 将质粒 噬菌体 病毒或以它们为载体构建的DNA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 磷酸钙共沉淀法 电穿孔法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法 1 磷酸钙 DNA共沉淀法 核酸以磷酸钙 DNA共沉淀物的形成出现时 可使DNA黏附在细胞表面 利于细胞吞入摄取 或通过细胞膜脂相收缩时裂开的空隙进入细胞内 进入细胞的DNA仅有1 5 可以进入细胞核中 其中仅有不到1 的DNA可以与细胞DNA整合 在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 用于贴壁细胞转染 2 脂质体法 liposomes 脂质体 带正电荷 N 1 2 3 二油酰氧 丙基 N N N 三甲铵硫酸二甲酯和二油酰磷脂酰乙胺 与DNA或RNA上带负电的磷酸基团结合 形成由阳离子脂质包裹DNA的颗粒 随后脂质体上剩余的正电荷与细胞膜上的唾液酸残基的负电荷结合 通过二者的融合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 它适用于把DNA转染入悬浮或贴壁培养细胞中 是目前条件下最方便的转染方法之一 转染率高 优于磷酸钙法 比它高5 100倍 能把DNA和RNA转染到各种细胞 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 瞬时表达 transientexpression 导入外源基因后在短时间内基因的表达 因其未整合到染色体上 几天后就消失了 此法常用于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稳定表达 stableexpression 外源基因整合到了染色体上 可稳定地表达并遗传下去 要获得转基因植物或动物 就必须达到稳定表达 脂质体介导的哺乳动物细胞转染 实验材料宿主细胞CHO 贴壁细胞 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 invitrogen公司 6孔细胞培养板无血清培养基OPTI MEM GIBICO 转染级质粒 实验步骤 以6孔板为例 1 转染前一天 以合适的细胞密度接种到6孔培养板上 约3 4 105 ml 转染时 细胞要达到90 95 的融合 2 溶液1 240ul无血清培养基 10ullipofectamine2000perwell 总体积250ul 温育5min 3 溶液2 无血清培养基 4ug质粒perwell 总体积250ul 4 将溶液1与溶液2混合 室温下置20min 5 与此同时 将6孔板中的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冲洗细胞两遍后 加入2ml无血清培养基 6 将溶液1与溶液2的混合液逐滴加入孔中 摇动培养板 轻轻混匀 在37 5 的CO2中保温5 6小时 7 6小时后 更换含有血清的全培养基 在37 5 的CO2培养箱中培养48 72h检测转染水平 8 如果做稳定转染 培养24h后 换选择培养基 如含抗生素如G418 同时可以1 10或更高的稀释比例 根据细胞的生长情况 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 如用于筛选稳定表达的单克隆细胞株 转染24小时后计数 细胞用选择培养基 G418 0 5mg ml 稀释 以1000个细胞 孔的密度传于96孔板 培养10天左右 有克隆形成 再进行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细胞 注意事项 1 细胞的状态 一定要让细胞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再转染 不要用传了很多代的细胞去做 细胞的形态都会发生变化了 2 无血清培养基OPTI MEM GIBICO 很好用 有条件的话 就用它代替PBS洗细胞两遍 注意洗的时候要轻 靠边缘缓缓加入液体 然后不要吹吸细胞 而是转动培养板让液体滚动在细胞表面 如果洗的太厉害 细胞又损失一部分 3 细胞的汇合度必须要达到90 才能做 细胞太少 容易死亡 4 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后5 6小时更换全培养基 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时间过长 对细胞是有毒性的 5 转染的质粒一定纯度好 浓度高 无内毒素 浓度不要低于0 35ug ul 太低会导致转染效率降低 6 48小时mRNA表达最高 72h蛋白表达最高 5 电穿孔法 electroporation 在高压脉冲下 细菌细胞表面形成暂时性微孔 重组DNA进入微孔后 脉冲结束 细胞恢复 此法不需要制备感受态细菌 对哺乳动物细胞 酵母细胞和大肠杆菌等细菌都有效 但转化效率差别很大 总体来说转化效率比较高 可达109 1010 ug 原理 利用高压脉冲 在细菌细胞表面形成暂时性的微孔 重组DNA从微孔中进入 脉冲过后 微孔复原 在丰富培养基中生长数小时后 细胞增殖 重组DNA得到大量复制 电穿孔转染质粒DNA1 电穿孔前一天 以合适密度传代细胞 使细胞在转染前处于对数生长期 2 胰酶消化收集贴壁细胞 离心收集细胞 用磷酸缓冲液洗细胞两次 3 弃上清 用0 5ml电转缓冲液重悬细胞 细胞浓度最好在2 106 2 107之间 细胞悬液移入0 4cm 细菌用0 2cm的电转杯 电转杯中 加入5 40ug质粒 轻弹混匀 置于冰上10分钟 4 电击 对大部分哺乳动物细胞 电压为250 400伏 即625 1000v cm 电容为960uF 在此条件下 电击时间大约在30 50毫秒 不同的细胞电转的最适条件不同 5 电击结束后 将细胞置于冰上10分钟 6 电击后 细胞移入非选择性培养基培养 培养24小时后 计数 稀释15倍以上 用选择培养基培养 2 4天换液 直至抗性克隆形成 也可用于筛选稳定表达的单克隆细胞株 细胞电击24小时后计数 细胞用选择培养基 G418 0 5mg ml 稀释 以1000个细胞 孔的密度传于96孔板 培养10天左右 有克隆形成 5 转化率 定义 每微克载体DNA在最佳转化条件下进入受体细胞的分子数 是衡量转化效率的重要指标 由于在一般的转化实验中 每个受体细胞最多只能接受一个载体分子 因此转化率也可以定义为每微克载体DNA转化后 形成的受体细胞克隆数 转化率的影响因素 载体本身的性质 质粒的超螺旋构象转化率最高 经酶切连接操作后的载体由于空间构象难以恢复 其转化率一般要比新制备的超螺旋质粒低两个数量级 插入片段的大小 对质粒载体而言 插入片段越大 转化效率越低 受体细胞方面 受体细胞必须与载体相匹配 例如 pBR322转化大肠杆菌JM83株 转化率很低 但对大肠杆菌ED8767株的转化率则较高 借助各种筛选和鉴定方法区分转化子与非转化子 重组子与非重组子 目的重组子与非目的重组子 转化子 重组子 目的重组子 三转化子的筛选和鉴定 1 抗药性筛选法原核载体上的抗药基因 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Ampr 内酰胺酶 抗四环素基因 Tetr 细胞膜修饰蛋白 抗卡那霉素基因 Kanr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凡是转入了载体的细胞都获得了这种抗药性 可以在平板上生长菌落 真核细胞中所用的选择标记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neo G418 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hyg 潮霉素 shble蛋白 博来霉素 zeocin 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dhfr H T MTX 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二氢叶酸还原酶 dihydrofolatereductase DHFR 对于真核细胞核苷酸 胸腺嘧啶T 次黄嘌呤H 的合成是必需的 对营养缺陷型dhfr 细胞来说 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可用作选择标记 在缺少胸腺嘧啶和次黄嘌呤的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出转化了的细胞 氨甲喋呤 methotrexate MTX 是二氢叶酸类似物 是DHFR的竞争性抑制剂 当培养基中含有MTX时 二氢叶酸不能转变成四氢叶酸而生长受到抑制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neomycinphospho transferase gene npt 是一个来源于转座子Tn5编码的分子量为25KD的酶 它催化许多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如新霉素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G418 的磷酸化反应 将ATP上的 磷酸基团转移到抗生素分子羟基上 阻止了它们与靶位点 核糖体的相互作用 从而使这些抗生素失去对细胞的毒性 Shble蛋白基因 抗生素zeocin 争光霉素或博来霉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