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形势和现状讲解.doc_第1页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形势和现状讲解.doc_第2页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形势和现状讲解.doc_第3页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形势和现状讲解.doc_第4页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形势和现状讲解.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形势和现状1 矿业概况 我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据统计,2000年我国已开发的矿种有181种,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我国也是采矿业大国,年度矿产资源开发总量(原矿量)5034亿t(不包括天然气、煤层气和二氧化碳气),其中石油14312万t(不包括海域石油),天然气18587亿m3(不包括海域天然气),煤层气067亿m3,二氧化碳04674亿m3。各类矿山工业总产值为447769亿元,占GDP的501。其中,煤炭98456亿元,石油天然气249064亿元,非煤非油气矿山100178亿元,占GDP的112。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矿山企业153063个(不包括海域石油和天然气),其中非煤矿山企业116875个(不包括煤和石煤矿山),其中大型矿山370个,中型矿山1049个,小型矿山115435个,小型矿山占矿山总数的988,持证率为9776,但据有的省统计,无证矿山超过了10;内资矿山企业152673个,港、台商投资矿山225个,外商投资矿山164个。共有从业人员96444万人,其中金属矿10412万人,非金属矿35715万人。 非煤矿山点多面广,安全管理难度大。在采矿作业中,特别是地下矿山,巷道狭窄、阴暗潮湿、粉尘浓度高、噪声高和柴油设备的废气污染,作业人员要承受机械、电气、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事故的危害,露天边坡坍塌、地下矿片帮冒顶、透水、放炮、中毒与窒息对工人生命安全威胁更大。2 非煤矿山事故情况 从19871999年我国矿山共死亡129239人,每年死亡约900012000人。其中非煤矿山共死亡22840人,每年死亡17002300人,每年死亡人数约占所有矿山每年死亡人数的1121。矿山每年死亡人数和非煤矿山每年死亡人数,以及非煤矿山每年死亡人数占所有矿山每年死亡人数的比例都在逐年上升。全国非煤矿山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道路交通事故和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在各行业中居第三位。而且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的发生率高,死亡人数多,特别是发生了像广西南丹“717”透水事故这样的特大恶性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21 非煤矿山事故统计与分析 本报告根据原劳动部门和经贸委安全生产局的伤亡事故统计数据,对非煤矿山的伤亡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需要说明的是,该统计数据不全,其中按矿山所有制形式和按事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时没有非煤矿山的统计资料,只有全部矿山的统计资料,因这两种统计方法中煤矿和非煤矿山的差别不是很显著,全部矿山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初步反映非煤矿山死亡事故的基本情况;矿山伤亡事故统计资料中的重伤人数远小于死亡人数,这与事故统计分布规律严重不符,没有参考价值,这里,不作分析。1998年和1999年死亡人数大幅下降,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主要是因机构改革,各地统计数据不全造成的。表21 全国矿山企业死亡人数按行业统计与分析图21 矿山死亡人数趋势图 从表21和图21可看出: (1)19871999年期间,全国矿山每年死亡人数逐步上升,近年来死亡人数在10000人左右。同期,非煤矿山每年死亡人数逐年上升,近年来死亡人数在17002300人,占全部矿山每年死亡人数的1121,占全国矿山死亡人数的比例逐年增高。 (2)从行业来看,建材矿山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是有色金属矿山和黑色金属矿山。建材矿山每年死亡人数约占非煤矿山死亡人数的一半,从19841997年增加了56倍,增长最快。这与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乡镇采石场快速发展是成正相关的。 (3)黑色金属矿山的死亡人数在逐年减少。表22 非煤矿山死亡事故按事故类别分类统计分析图22 非煤矿山事故按类别分布图表23 矿山死亡事故按所有制形式分类统计与分析 从表22、表23和图22可以看出: (1)非煤矿山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类别分别是冒顶片帮、坍塌、高处坠落、放炮、物体打击和提升运输事故,其中冒顶片帮和坍塌事故死亡人数占非煤矿山死亡人数的44。 (2)所有矿山事故中,非国有矿山死亡人数超过了国有矿山,而且所占比例在不断地上升。 (3)从总量上看,无证矿山不到3,但死亡人数却占到矿山死亡总人数的1122。 (4)所有事故中坍塌事故死亡人数上升最快,从19841996年坍塌事故死亡人数约上升了35倍,这与乡镇采石场的快速发展有关。表24 矿山死亡事故按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从表24统计结果可看出: (1)因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而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表明矿工安全意识差。 (2)因生产场所环境不良或有缺陷而死亡的人数占第二位,主要是因为矿山生产条件恶劣。 (3)因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而死亡的人数占第三位,说明矿山安全管理水平低。 (4)因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而死亡的人数占第四位,主要是因为矿山安全装备水平低下。22 重大死亡事故统计 2001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120起,共死亡674人,见表25。表25 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分布情况 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情况分析如下: (1)从矿山死亡人数趋势看,2001年非煤矿山死亡人数约在2000人左右,而重大死亡事故死亡人数多达674人,约占非煤矿山死亡总人数的13。因此,今后控制重大死亡事故应成为矿山事故控制的重点。 (2)从矿山所有制类型看,事故多发生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管理薄弱、安全生产条件差的中小矿山。 (3)从行业看,建材行业事故最多,在统计的120起事故中占有60起,死亡309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0和46。其中又以露天采石场事故为主,坍塌事故是发生率最高的重大死亡事故。 (4)从地域看,广西、贵州、四川、河南、云南等西部省份的事故较多,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45和56。 (5)从事故类别来看,以坍塌和冒顶片帮事故为主,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72起和358人,分别占事故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的60和53。 (6)透水事故每起事故的死亡人数最多,危害特别巨大。23 几个主要采矿国家的矿山事故死亡人数 图23所示为世界上几个主要采矿国家1997年的死亡人数。我国非煤矿山1997年死亡人数是南非的46倍、俄罗斯的134倍、美国的145倍。图23 世界有关国家矿山死亡人数分布图 美国、英国、波兰和日本的采矿业安全水平较高,死亡人数较少。南非和俄罗斯的矿业安全状况较差。19971999年美国、英国、日本3国采矿业的死亡人数占各行业死亡总人数的12,是最安全的行业之一。波兰采矿业的千人死亡率(0122)排在捕渔养渔业、建筑业之后,在各行业中占第三位。俄罗斯非煤矿山死亡人数在联邦矿山与工业安全监察局所监察的企业中仅次于煤炭业。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等发达国家的采矿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安全水平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死亡率逐渐下降的阶段。加拿大安大略省采矿业在过去20年内停工事故率几乎降低了90,从1990年起停工伤害率从每200000人时31降到13,下降约60;同期伤亡人数也在下降。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1968年希肯马煤矿发生一起煤尘爆炸事故,死亡57人。同年11月20日,康苏尔煤矿又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8人,引起全国煤矿大罢工,使国会认识到矿山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于1969年通过了联邦煤矿安全卫生法。1972年,三夏一金矿发生火灾事故,死亡92人,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引起国会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的重视,并于1977年重新颁发了新的联邦矿山安全与卫生法),加强了对矿山的管理,使矿山安全卫生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矿山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并实行了严格的井下空气粉尘标准,矿工尘肺病患病人数也基本上控制住了。同时美国为实施新的矿山安全法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投入大量资金对矿山进行了安全技术改造,关闭了大量无法达到新的安全标准的小矿山。实施新的安全法后,因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损失及付出的抚恤金大为减少,使美国矿业界真正认识到安全与生产是不矛盾的。3 职业危害 目前世界上70的尘肺病人在我国。全国厂矿企业接触粉尘的工人有3000余万人,尘肺病人约150万人,而且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加,其中80在矿山。我国矿山尘肺病死亡的人数超过因工死亡的人数,据有的省统计,矿山每工亡1人,因尘肺病就要死亡25人。矿山粉尘浓度高,地下矿山粉尘浓度合格率只有4060;露天矿只有7080,含矽尘高的矿山,一个身体强壮的风钻工在12年内就会染上尘肺病。近年来乡镇矿山发展很快,但防尘措施做得很不好,使尘肺病发病率大幅上升。某些矿山患肿瘤的人数也在增加。4 非煤矿山生产技术装备水平 总体上,我国非煤矿山装备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矿山设备制造水平落后,而且不同规模的矿山差别很大。与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相比,我国国有大中型矿山在采矿工艺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较接近,目前国外地下矿山几种高效的采矿方法国内均有采用,但矿山开采规模与劳动生产率却相差甚远。我国矿山生产规模一般只有资源条件大体相同的国外矿山的1215;露天矿劳动生产率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地下矿山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0。多数中小矿山没有摆脱小生产模式,劳动生产率极低,开采技术落后,大部分采石场还是“一面坡”的开采方式,地下矿山有很多采用独眼井开采,地下矿山采掘业成了国民经济中最落后的生产行业。 露天矿山的装备水平要比地下矿山高;不论是露天矿还是地下矿,大型矿山的装备水平要明显高于中小型矿山。目前我国露天矿山的装备水平如下:小型矿山装备水平低,多数工序为笨重体力劳动;中型及部分大型矿山机械化程度较高,但设备落后,基本是20世纪60年代国产设备;少数大型矿山采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制的设备,还从国外引进了一些铲装运设备。地下矿山的装备水平更低,除少数有条件的大型矿山采用了国产或进口的较先进的设备外,多数矿山的装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众多小矿山仍采用手工作业方式。 国外采矿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采矿设备大型化来实现的,并且可对露天矿山汽车运输实现无人驾驶,地下矿山广泛采用了电动设备和液压凿岩设备。我国矿山机械制造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虽已研制了多种露天及地下采矿设备(国外有的设备差不多都已引进),但使用效果不理想。国产设备可靠性差,故障多,难以推广;关键部件的技术及质量不过关;设备不配套,难以形成综合生产能力。5 企业安全管理状况 我国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一般都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专职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的作用及地位也在不断地加强,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在推进现代安全管理技术方面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的矿山已开展危险源辩识与评价活动,将危险源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之中;有的矿山已开展标准化管理,如鞍钢的矿山企业建立了“0123”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有的矿山提出了“零缺陷”、“无隐患”管理的思想。 但大量的非国有小矿山安全管理水平低,安全状况极差。6 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软件技术发展方面,主要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安全技术标准,其中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爆破安全规程是我国矿山安全技术成果的集中体现。在硬件技术发展方面,针对非煤矿山事故的特点,主要有爆破安全技术、地压控制及边坡治理技术、矿山通风防尘技术和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等方面。我国科研人员通过长期的研究,在爆破理论、通风理论和地压活动规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自主开发出了多个系列的安全可靠的爆破器材、通风设备及提升运输安全保护装置,以及各种检测仪器仪表,解决了爆破安全距离、矿山地压预测预报、露天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和治理等多项重大安全技术问题,微机在矿山通风、提升、运输自动化、测尘统计分析等方面也得到了推广应用,使矿山本质安全化水平有显著提高。同时,通过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监测检验,强化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使得各类事故大幅减少。7 非国有小矿山 非国有小矿山包括集体、乡镇、私营和个体等多种所有制的小矿山,数量上占绝对多数,为地方经济和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但同时,非国有小矿山的重复建设、盲目发展、随意布点、非法生产、越层越界、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环境和风景名胜、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多等问题相当严重,阻碍了矿业持续健康发展,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 矿业秩序混乱,非法采矿屡禁不止。全国无证矿山占224,有的省占到本省全部矿山的10左右。在有的省份,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仅占10。乱采滥挖,大矿小采,重采轻治,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点多面广的露天采石场大量剥离山体植被和土层,引发滑坡和泥石流。乱采滥挖给社会和国有矿山的安全生产造成巨大威胁。民采矿点大量无序的采空区使得地表下陷、建构筑物开裂、山体滑坡,造成人员伤亡。有的民采矿山为了抢夺国有矿山的资源,故意破坏国有矿山的生产系统,造成了国有矿山严重的生产和人身伤亡事故,并严重影响了国有矿山的经济效益。对制止民采矿点乱采滥挖的人员实行威胁恐吓和暴力打击,甚至有涉黑护矿行为。 绝大多数非国有小矿山设计不正规,开采方法落后,大多采用非正规采矿方法,装备水平低,多数采用手工作业方式;管理方式落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从业人员素质低,没有基本的安全健康保护措施,导致伤亡事故和矽肺病发病率非常高。8 重大隐患81 尾矿库 我国非煤矿山每年产生并排放尾矿约3亿t,尾矿库主要集中在有色、冶金、化工、建材和核工业等行业。据初步统计,形成一定规模的尾矿库约1500座,有色和冶金行业占80。库容超过1亿m3的尾矿库有10座,最大的83亿m3;坝高超过100m的约12座,最高达270m。从数量上看,小型库(坝高30m以下)占80;但从贮量上,大中型尾矿库贮存80以上的尾矿量。建国以来,我国共发生尾矿库重大事故10来起,其中最大的一次是云锡公司火谷都尾矿库1962年9月26日发生溃坝,造成171人死亡、92人受伤,受灾人口达13970人。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10月18日广西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坝体滑塌,死亡29人。每次尾矿事故不但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在经济上造成巨大的损失,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据研究表明,在世界上93种重大事故、灾害中,尾矿库事故的危害名列第18位,足见尾矿事故危害之巨大。 由于尾矿库的建设标准偏低,筑坝、维护、管理技术水平较低,大量的尾矿库带病运行,又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其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总体来看,大中型库较好,小型库较差,国有企业的较好,非国有企业的较差。重点矿山的尾矿库自启用以来,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史。据初步统计,原中央直属企业的尾矿库约13属病险库,处于危险状况的占6,超期服役的占9。民办企业正常库不足13,许多地方中小型矿山尾矿库由于管理水平低,尾矿设施先天不足,能达到安全运行标准的更少。有的省统计,正常库不到10。82 采空区 地下矿山的采掘作业留下了大量的采空区,特别是大量的乱采滥挖的小矿点留下的采空区,使得地表和建构筑物开裂、下陷,山体滑坡,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空区的治理难度大、费用高,往往涉及到重新征地、拆迁建构筑物及公路、铁路甚至河流改道等问题。83 闭库尾矿库和闭坑采空区的管理与治理 闭库尾矿库和闭坑采空区如治理不力、管理不善,将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我国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矿山有很多已面临闭坑,已闭库和将闭库的尾矿库和地下采空区将越来越多,矿山企业已无力对尾矿库和采空区进行治理,民采矿点根本不考虑治理。闭库尾矿库和闭坑采空区的管理和治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9 矿业经济 由于我国矿业开采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整个矿业的经济效益较差。不少矿山企业,特别是20世纪5060年代建设起来的老矿山,开采条件越来越差,资源已近枯竭,盈利水平越来越低,绝大部分矿山亏损。矿山企业都远离城市,往往一个矿山就是一个小城镇,自成体系,经济成分有很大的局限性,自立更生、开展多种经营非常困难,脱困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这类矿山的生产经营状况很差,生产安全更是得不到保障。 1994年,我国开始对矿山征收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矿山企业负担加重,税率高于国内外税率。1994、1995年矿业销售税收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3。铁矿石销售税率高出钢铁达4个点之多。我国铁精矿成本高出瑞典一倍多,但我国的铁矿石资源税是国外铁矿石资源税的65156倍。瑞典、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对矿业实行保护政策,不征收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而只收企业所得税和权利金(采矿税),所得税税额与其他工业一样都是30。而我国增值税、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占采掘工业企业的税费负担总额的8090,其中增值税一般为60左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为615。矿业赋税过重以及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导致矿山企业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乱采滥掘、采富弃贫、破坏浪费资源严重,人为地缩短了矿山的寿命,忽视了人口、环保、资源协调发展。 矿业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发展后劲。19901995年采掘业基建投资平均增长速度为1642,大大低于全国3415的平均增长速度。由于投入不足,矿产勘查工作呈萎缩之势,造成后备储量不足,资源枯竭的矿山无可供优选的后备转产基地;还造成矿业开采技术装备不能及时更新,以致矿山的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不能提高。 近10年来,许多矿山企业困难重重,负担沉重,亏损日趋严重,面临着萎缩倒闭的危险,整个矿业经济严重衰退。矿山相关行业如高等教育、科研、设计、设备制造等也严重萎缩,有的高校采矿专业已减少或停止招生,一些科研、设计也在转向改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