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稳定性实证分析.doc_第1页
我国金融稳定性实证分析.doc_第2页
我国金融稳定性实证分析.doc_第3页
我国金融稳定性实证分析.doc_第4页
我国金融稳定性实证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金融稳定性实证分析 摘要:选取20042013年相关数据及宏观经济环境、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和金融市场环境三个方面的17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的金融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金融稳定性在20042010年间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11年之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发展状态,而20052007年的波动是由于经济的过快过热发展所致,20082010年的波动是由于受到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成国际金融危机所致,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平稳状态。 关键词:金融稳定性;因子分析;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4-0090-03 选取20042013年相关数据及宏观经济环境、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和金融市场环境三个方面的17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的金融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金融稳定性在20042010年间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11年之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发展状态,而20052007年的波动是由于经济的过快过热发展所致,20082010年的波动是由于受到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成国际金融危机所致,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平稳状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06年公布了金融稳健指标编制指南(Financial Soundness Indicators:Compilation Guide),其成为各国学者构建金融稳定性体系和实证研究的基础。Van den End(2006)在金融稳健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稳态指标”,该指标选取了利率、有效汇率、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波动等指标对荷兰银行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度。Adam等(2008)依据金融稳健指标和欧洲中央银行(ECB)宏观审慎指标建立了金融稳定性指数。万晓莉(2008)以银行稳健性指数作为金融稳定的代理变量对中国金融稳定性进行测度。本文从宏观经济环境、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和金融市场环境三个方面,选用17个经济指标衡量我国金融稳定性。 一、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 2004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指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外债负债率、外债偿债率和财政赤字率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外汇储备的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金融机构状况指标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不良贷款比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率、存贷款比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银监会网站、国泰安数据库。 表1宏观经济环境指标指标名称计算公式警戒值GDP增长率6595通货膨胀率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增长率25外汇储备增长率(计算期的外汇储备-上一年的外汇储备)/上一年外汇储备外债负债率2025外债偿债率20财政赤字率(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本年GDP1表2金融机构状况指标指标名称警戒值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不良贷款比率12拨备覆盖率100%为最佳流动性比率25存贷款比率75市场环境指标汇率、股票指数、股票市盈率、证券化率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证监会网站和锐思数据库。 表3市场环境指标指标名称计算公式警戒值汇率汇率的偏离程度20股票指数上证股票的波动程度1020股票市盈率35证券化率30(二)实证检验 1适用性检验 对原始数据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KMO=0615,符合做因子分析大于05的标准,且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592445,达到显著性水平(见表4)。 3因子得分 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并写出因子得分函数如下: 21454金融稳定性曲线 根据计算得到的FSI数值,绘制的金融稳定性曲线如图1所示: 图120042013年金融稳定性曲线图1中下方直线为根据各指标的警戒值和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来的金融稳定表现得分,从曲线图可以看出,我国近十年来的金融稳定性情况,在20042010年间我国金融发展一直处波动状态。2004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抑制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经济发展迅速,实现了101%的经济增长速度,且把通货膨胀控制在33%的水平,是真正的高增长低膨胀时期。但从2005年起,金融的不稳定性持续增强并在2007年达到顶峰,因为我国在2005年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转变,一直到2007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都保持在10%以上,经济的过快过热发展导致国外游资的大量涌入,为我国的金融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2007年以后,我国金融的稳定性逐渐增强,由于2007年我国经济过热,国家大力实施了经济调控政策,由于时效性,效果表现为2008年金融稳定性增强,然而20072009年,美国爆发震动全球的次贷危机,我国的宏观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中央政府向市场中投入了四万亿资金来刺激经济发展。同时,国外游资集中涌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给我国的金融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冲击。2009年之后,我国政府部门逐步加强了金融风险管理,同时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这使得2010年我国金融稳定性增强,但由于受国内自然灾害频发的影响,我国物价承受了较大的上涨压力,外汇储备的增加也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2010年的金融稳定性虽有所增强,但FSI值仍处于高位。在2011年之后,我国一直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加之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性情况在20112013年间逐渐向稳定值靠拢。 二、结论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金融稳定性在20042010年间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11年之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发展状态,而20052007年的波动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所致,20082010年的波动是由于受到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成全世界的金融危机所致,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得我国的金融处于平稳发展状态。 由于现实的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本文实证分析所选用的指标并不能代表整个金融系统,因此本文的结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Adam G,Jaroslav HAn 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ty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RPrague Economic Papers,2008 2Van den End,JWIndicator and Boundaries of Financial StabilityRNerderlansche Bank,2006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健指标编制指南M中国金融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