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县初中2010届历史二调考试.doc_第1页
沐川县初中2010届历史二调考试.doc_第2页
沐川县初中2010届历史二调考试.doc_第3页
沐川县初中2010届历史二调考试.doc_第4页
沐川县初中2010届历史二调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沐川县初中2010届二调考试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项目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A.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2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政府关怀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C现代的社会生活 D新中国的国防建设4小明坐船旅游,回来对朋友说曾经游览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风光,你知道在历史上最早看到这三大洋的美丽风光的是A哥伦布船队 B麦哲伦船队C迪亚士船队 D达伽马船队5右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 度。下列历史文献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是A.独立宣言 B.拿破仑法典C.权利法案 D.临时约法6“他此时正在运送大批外国雇佣兵,用来从事其制造死亡、荒凉和暴政的勾当,他已完全不配当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这句选自美国独立宣言的话表明北美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的性质是A. 维护奴隶制 B. 争取民族独立C.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 完成国家统一72009年7月14日,假如你正在法国旅游,建议你一定要去参观220年前的“革命圣地”(见右图),她是A. 巴士底狱 B. 萨拉托加C. 蒙马特尔高地 D. 瓦尔密 8殖民掠夺给英国带来了巨大财富,该国殖民头子炫耀“富足的城市已在我脚下,雄伟的国度已为我统辖,堆满金银和珍宝的宝库为我打开了大门”。文中“国度”指 A整个非洲 B印度 C中国 D北美13个殖民地9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A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 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废除了农奴制 D实行了五年计划10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对世界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社会实践,它们所依据的理论来源于A慕尼黑协定 B人权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 D共产党宣言11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此时,一场被后人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渐近尾声,这场战役发生在A凡尔登 B凡尔赛 C萨拉热窝 D德黑兰12他曾叱咤欧洲风云几十年,所颁布的法典为欧洲许多国家借鉴和仿效;他是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推动着时代的脉搏,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地连在一起。请你判断这两个欧洲同时代的人物是A. 马克思和恩格斯 B. 罗伯斯比尔和凡高C. 克伦威尔和贝多芬 D. 拿破仑和贝多芬13“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这几个历史片断组合在一起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的历史?A英国 B法国C美国 D苏联14下图是反映世界现代史某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大合唱”的主题应该是A. 德国割占苏台德区 B. 盟国分区占领德国C. 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D. 限制各国海军军备15有这样一个热点地区,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西方大国的必争之地,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种族矛盾和宗教冲突错综复杂。这一地区是A. 巴拿马 B中东地区 C. 阿富汗 D. 巴尔干半岛16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个梦想: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出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雨果的梦想初步实现了。让雨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组织是A. 欧洲联盟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 亚太经合组织 D. 联合国二、综合题(17题12分,18题12分,19题10分,共34分)17.(12分)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史。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材料二: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近代化的国家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分别指出该材料中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分别说出每个事件的主要代表人物各一个。(6分)(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什么?其在近代化方面又体现在哪里?(2分) (3)19世纪60年代末,“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其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弃旧图新”的结果使它逐步转变为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3分)(4)回顾中国和“岛国”探索近代化的历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18(12分)观察有关科技革命的示意图向“距离”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A、B两个时代的名称。(2分)(2)图、图中的科技成果分别是谁发明的?请写出这两项发明的动力机。(4分)(3)图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哪个领域的成果?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什么?在高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怎样?(4分)(4)科技是把双刃剑,人类向“距离”挑战的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分)19.(10分)2009年1月,具有黑人血统的奥巴马当选总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割断。”材料二 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看到了一个民族通过新政、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的感战胜了恐惧。当日本的炸弹投降珍珠港,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代人强大,见证了民主得到了捍卫。”材料三 2008年9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不管谁任总统,中美关系都要向前发展。”(1)材料一中奥巴马所说“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指的是什么事件?你如何理解林肯所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这句话?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当选与林肯政府的什么措施有关?(3分)(2)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请写出材料二中美国“懂得改变”的事例。(4分)(3)20世纪以来,中美两国之间有合作也有对抗。请举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关系中合作、对抗的典型事例各一个。结合中美关系以来的30年历史,谈谈你对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认识。(3分)沐川县初中2010届二调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ADBCBABCDADDCBA二、综合题(17题12分;18题12分;19题10分;共34分)17(12分) (每点1分)(1)自强:洋务运动;主要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奕訢)(任选一个);变法:戊戌变法;主要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革命:辛亥革命;主要代表:孙中山;(2)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领域里(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3)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资本主义;(4)改革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在不断改革中进取;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事;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可以从明治维新措施的某一方面去谈:如:我们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强国;重视教育、发展科技、科教兴国等。可以从戊戌变法的措施或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思想方面去谈。如:维新派通过变法改变中国落后局面,是进步的;学习他们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等。18.(12分)(每点1分)(1)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史蒂芬孙;莱特兄弟;蒸汽机;内燃机;(3)第三次科技革命;航天技术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经济全球化;(4)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能源;注重可持续发展等(两点)。19(10分)(每点1分)(1)事件:1861年南方蓄奴州组成“南方同盟”,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