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统练1语文试卷.doc_第1页
初三统练1语文试卷.doc_第2页
初三统练1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初三统练1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初三统练1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学年初三统练1语文试题20130901温馨提醒: 1.全卷共6页,有四大题,27小题。 2.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一、积累和运用(40分)1、书写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评定内容(5分)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狐狸和豹争(bin)_谁更漂亮。豹得意地让狐狸看装(sh)_在它皮上的一个美丽的花纹和bn( )点。狐狸不xi( )一顾地说:“我要比你漂亮得多,我的漂亮不在外表上而在脑子里。聪明的人才更美丽。”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翻过山梁,眼前便是广袤无垠的草地。B.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C.共青团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D.突如其来的陨石从天而降,让毫无防备的俄罗斯居民措手不及,导致多人受伤。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B.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五个字:“三碗不过岗”。C.周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D.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即是“中外之界”。5、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部分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6分)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他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6、古诗填空(9分)(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2)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3)春潮带雨晚来急, 。 (韦应物滁州西涧)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4)每学期我们都会读到古代诗词曲中的传统名篇。这些作品有的抚今追昔: ,自将磨洗认前朝;有的慷慨悲愤:伤心秦汉经行处, ;有的感时伤怀:怀旧空吟闻笛赋, ;有的思亲念友:海内存知已,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7、阅读积累(4分)(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 ”,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2)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如此循环下去,你对一个作家当然无从深入。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这段文字来自_(书名),此书中不仅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也流露着一位父亲 。(2分)8、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最近在微博上流行一个词,叫做“中国式 过马路”,反映了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请阅读右边的漫画,并完成以下两题。【漫画心语】仔细阅读这幅漫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50字左右)(3分) 【论坛心声】对于当前这种社会现象,网友众说纷纭,请你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3分)网友A说:这一现象说明中国人缺乏基本的交通意识和法制观念,一人不敢走,人多力量大这时倒起作用了,国民素质亟待提高。网友B说:绝大多数的人心里想着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着就是一“傻帽”,每个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我说:_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爱听“高雅音乐”的跳舞草 (16分)跳舞草是一种“灵性”的植物,只要听到优美的音乐,或者有人对着它唱一首抒情的歌曲,跳舞草的叶片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舞动。它的两片绿色的嫩叶为一对舞伴,它们时而合抱,时而交叉,时而各自向后旋转180度,又深情相拥,再分开翩翩而舞。音乐响起,整株跳舞草就像开始了一场友谊舞会,霓裳鬓影,一枝一叶都有情。跳舞草绝对是一位洁身自好的舞女,因为这种小草有个怪癖:如果放的是怪腔滥调,即使是时下流行的DISCO曲,它也会娥眉紧蹙,停步罢舞。跳舞草是没有夜生活的,在晚间,它会剪羽而归,所有叶片竖贴于枝干,像个规规矩矩的淑女,安静而眠。跳舞草长得很像少女一般灵秀,每一根纤细的枝干上都嵌着一大两小三片叶子,像美女的眉,形状有点像竹叶,但质地要柔弱得多。跳舞草最高能长到半米左右,疏朗的枝叶之间仿佛蕴藏着一种灵气,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跳舞草不只会跳舞,还有其他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过记载,说跳舞草的根、茎、叶均可入药,用其泡酒,早晚各服一杯,对治疗骨病、风湿病、关节炎、腰膝腿痛有特别的疗效。而用其嫩叶泡水洗脸,能令皮肤光滑白嫩。据说云南的少数民族家里一般都会摆上几盆,城里的女孩子也喜欢在阳台上种几盆,每天摘取几片叶子泡水洗脸,以此美容养颜。跳舞草为什么会跳舞?人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奥秘,目前为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发现,跳舞草小叶片叶柄处的细胞里有一种海绵体,这种海绵体对中低频率,也就是3565分贝的声音有共振作用。不管跳舞草遵循的是什么物理或化学原理,小草的翩翩舞姿使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只要想象一下,每天下班回到家,打开音响,躺在沙发上看一场小草的舞蹈,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摘自科学24小时 有改动)【相关链接】(1)跳舞草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令人惊叹不已。当气温达到24以上,且在风和日丽的晴天,它的一对对小叶便会自行交叉转动、弹跳,两叶转动幅度可达180度以上,然后又弹回原处,再重复转动。当气温在2834之间,或在闷热的阴天,或在雨过天晴时,数十双叶片翩翩飞舞,使人眼花缭乱。 (摘自新浪博客网)(2)跳舞草的每根枝干上有一片大叶和两片小叶,每当太阳落山、光线变弱,与白天的光线有了差别、变化时,小叶叶柄基部的海绵就会自然收缩,小叶便摆动起来,仿佛在跳舞。(摘自百度查询网)(3)跳舞草有光则舞,无光则息,就像向日葵冲着太阳转动一样。(摘自百度百科网)9、为什么把跳舞草称为“洁身自好的舞女”?(4分) 10、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每一根纤细的枝干上都嵌着一大两小三片叶子,像美女的眉 11、阅读第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跳舞草的功效。(4分)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2分)人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奥秘,目前为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发现 13、跳舞草会跳舞,除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外,还有什么原因?请综合“相关链接”的材料进行探究,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4分) (二)一双脚上的修养(14分)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一些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操托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坐到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在恶作剧式的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的踩踏与不断地擦抹,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了,擦地女工也得以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但就在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绿大衣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然后是惊异万分。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涌现。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选自八小时以外,有改动)14从第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4分)15、文中第段和第段中加点词“修养”各有什么含义?(4分)16、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赏析第段中的划线句。(3分)17、文中第段说“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女工此时的心理,把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不少于30字)。(3分)三、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题春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8、 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分) 19、 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二)桃花源记(选段)(8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便要还家(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屋舍俨然( ) 咸来问讯(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2、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2分) (三)陈五捽巫(节选)(8分)京师闾阎多信女巫。有武人陈五者,厌其家崇信之笃,莫能治。一日含青李于腮,绐家人疮肿痛甚,不食而卧者竟日。其妻忧甚,召女巫治之。巫降,谓五所患是名疔疮,以其素不敬神,神不与救。家人罗拜恳祈,然后许之。五佯作呻吟甚急,语家人云:”必得神师入视救我,可也。“巫入案视。五乃从容吐青李视之,捽巫,批其颊而叱之门外。自此家人无信崇者。 节选自明陆容菽园杂记【注释】闾阎(yn):里巷内外的门。绐(di):欺骗。罗拜:围在身边作揖、叩头。捽(zu):揪住。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厌其家崇信之笃 ( ) (2)以其素不敬神 ( )(3)五佯作呻吟甚急 ( ) (4)语家人云 ( )2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