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封写给红学研究前辈的信尊敬的前辈:您好!托人转来的信已拜读了。看了您的感慨小诗:“蹉跎一生为红楼,字字句句血和愁,谁想掘金不在位,挖透地球尽泪流。”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当时,让您看了“曹寅之印”的田黄印章,看到您老人家那沮丧、失望的表情,真让我于心不忍了。我责怪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何必唤醒您沉睡了几十年的红楼梦呢?也怪我修为不到家,何苦要让您知道真相呢?可我当时实在是忍不住了,您当时侃侃而谈,说到红学研究大师们先后而去,您就是那剩下最权威的了,您不仅是高校教授,还带硕士、博士还桃李满天下,红学研究舍您其谁。我当时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我对专家学者历来的态度是尊重,而不是盲从。看到在座您的那些粉丝对您的那种阿谀奉承,我就只一门心思让您“脱圣”了。我真没想到您当时沮丧到几乎是歇斯底里了,语无伦次、喃喃自语地说,“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接着又像捞到救命稻草似的说:“这不是假的曹寅之印吧?!为什么会造这样的东西呢?”是的,我当时就回答了您的疑惑,当一九九九年我碰到这方“曹寅之印”时,我的疑惑不下于您,只是没有您的恐惧和失望。玩收藏,先疑其假,再证其真。谁会用这么昂贵的顶级田黄石,造一方曹寅的印章?不研究红楼的人,谁会关心曹寅是谁?何况还刻上他的字“子清”,还有“甲戌”的年号,从经济角度而言是极不合算的。要造,也造一方皇上的印章吧!啥都不造就一方田黄印石也价值不菲,实在是太没有必要了。那印章上的历史痕迹,那两面描绘曹寅心路历程的画面,印顶上那檀板、扇子,特别是那印钮上的葫芦,一下子就把整部红楼梦提起来了。从第一回的葫芦庙里外的人物到第一百二十回的人物都依次出场了。第一回里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是住在葫芦庙旁的乡宦,他旁观者清,在第一回里就同疯道人飘飘而去了。而那位“求善价,待时飞”的贾雨村就要到第一百二十回才有所惊醒,虽醒,然后“仍旧睡下了”。一般都当作“假雨村言”,实际上贾雨村还有一层意思:“假愚蠢”真聪明。当然,“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就又拿王熙凤说事儿了。在第一百二十回里,虽然没有明白字眼指那葫芦,却也紧扣葫芦而有交代了。如说到宝玉遁入空门,士隐道:“非也!这般奇缘,我先知之。昔年我与先生在仁清巷旧宅门口叙话之前,我已会过他一面。”那“仁清巷旧宅门口”就是葫芦庙旁。其实,整部红楼梦都在演绎着葫芦庙里外的故事,都在摆乎葫芦庙里卖的那“无常”药。大观园就是一个大葫芦,园里园外即是葫里葫外,细细一品,如是而已。谢谢您说要介绍我参加红学会,当着您老的面,不好回应您,我对这些会实在是提不起半点兴趣。您说的那几位过去的红学大家我都认识并有过交往。红学大家周绍良先生在中国收藏家协会一九九六年成立时,就是协会的副会长,赵朴初不仅为协会题写了会名,还出任协会的名誉顾问。周绍良先生以其丰富的佛学知识和敦煌学的造诣,涉足红楼梦的研究,也写有细说红楼一书,当年没少听他说红楼梦的见解。至于您认为冯其庸先生在红学界,属于霸道型的领导,我就没有这感觉了,因为没在红学界混过,倒是在中国收藏家协会成立后,为中国收藏杂志,我和冯先生打过交道。感觉他是位谦谦君子,约他写过几篇稿子,都是收藏类的,更多的是探讨紫砂壶的话题。买过一本冯先生的口述自传风雨平生,里面有一章写到:“南京的欧阳健发表文章,他认为所有的脂砚斋的抄本全是假的,全是后来人做的,只有程甲本才是曹雪芹最早的文字。我看了欧阳健的文章以后,觉得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根本不能成立。当时南京的朋友非常强烈地反对欧阳健这个观点,他们要我写文章,我也准备要写文章,但是我那个时候没有马上写。我当时为什么不写呢?因为程甲本里有好几处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里的原始文字,是脂批的文字,当时被抄手当作正文抄到正文里去了。因为正文底下的批语是双行小字,有的不小心被当成一句话抄到正文里了。我统计类似的情况有五处,可以单独从程甲本里摘录出来,跟现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原文作对证。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里是批在边上的,但是到程甲本就变成正文了。欧阳健在整理程甲本,准备出版。我如果发表文章,他就会根据我的文章里指出的去做修改,我这个指出等于变成了帮他作伪了,所以我一直不吭声。后来他整理的程甲本出版了,我一看,他果然把程甲本照原样标点印出来了。那时候恰好马来西亚邀请我去参加他们举办的国标红楼梦研讨会。去开会以前,我把对程甲本的评价写了一篇论文,指出程甲本有五处把脂批误入正文,这就证明程甲本比脂砚斋的评批本的年代要晚得多,更证明欧阳健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每看到这一节就想发笑,脑海里总会出现冯老人家拿着把猎枪等待欧阳健这只“猎物”出现的场景,总感觉老人家在这点上不够厚道了。其实在版本收藏界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后出的东西,故意抄错,以让别人认为是正版的抄了后造的。前辈您提醒我,光是一方“曹寅之印”的印章,还不足以推翻前人的已有结论。您的提醒,值得重视,也非常感谢。冯其庸先生在曹雪芹家世新考中已有说及:“但是咱们传统做学问,第一是无证不信,没有证据不能相信。还有一条是孤证不立,只有一条证据也不能相信,一件事情要有两条以上的证据才能论实,孤零零的只有一条,还有不放心的地方。”玩收藏做学问,更要讲究“孤证不立,众据成诚”。自从1792年程乙本定稿至今已经226年过去,从胡适1921年11月12日定稿考证一书,也已经97年过去了。胡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红楼梦作者和版本,至今没有定论。其实与胡适同时研究红楼梦的另一位大师俞平伯,晚年已经明确写下:“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胡适在反对蔡元培“索隐”方法时,又走到了另一极端,特别是把立论的根本建立在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上,该本卷二里面,有这样的话:“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已有不少文章论证了袁枚的胡编乱造,其实袁枚无非是要衬托他的宅子“随园”而已。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一套红楼梦系列名作家谈,其中有一本叫克非谈,相信此书您老也看过,不过您属于“主流红学”,未必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但克非先生认为,“袁枚是无水之源,胡适捣弄成一条大河。”这些观点倒是挺好玩的,胡适先生考证出,曹雪芹不是曹寅的儿子而是孙子。而到目前为止,曹雪芹到底是曹寅的儿子中曹颙的儿子、还是继子曹頫的儿子,又是未定论,然而的然而,曹雪芹的年龄,又是不确定的。因为这种无源之水的研究法,本来就是不确定的。真相是:根本没有曹雪芹这个人。 与您聊天时,我说过我是用“文藏(文物收藏)、文献(皇家和曹家的来往材料)、文本(红楼梦小说以程乙本120回)三合一的方法”,考证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的。文本第一回和第一百二十回,曹雪芹的名字出现过两遍。那么红楼梦作者是谁呢?世上本无曹雪芹,莫把鲁迅当阿Q。我认为,曹雪芹就是一笔名,红楼梦文本中,第一回和第一百二十回都出现了“曹雪芹”,并没有说他是作者。中华书局出版中华大字经典红楼梦第一回: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篆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中华书局出版中华大字经典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那空空道人牢牢记着此言,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果然有个悼红轩,见那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阅历来的古史。空空道人便将贾雨村言了,方把这石头记示看。那曹雪芹先生笑道:“果然是贾雨村言了!”空空道人便问:“先生何以认得此人,便肯替他传述?”见雪芹先生笑道:“说你空,原来你肚里果然空空。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豖以及背谬矛盾之处第一回里,雪芹“披阅”、“增删”而已,并非著书;第一百二十回里,雪芹先生只是替贾雨村“传述”贾雨村言。空空道人总结道:“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程甲本序,说得很清楚,“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况且,清代文字狱是相当厉害的,直写着“曹雪芹”著红楼梦直指曹家,岂不是通知皇家去查封曹家后人吗?那么此书究竟何人所写?我认为,红楼梦一书是由曹寅先有该书大纲,由曹頫和其他几人相继完成的。让我们先回到“曹寅之印”,印上有“甲戌”年,这一年是一六九四年,康熙三十三年,曹寅接任江宁织造的第二个年头。他是1692年11月离开苏州织造任上到江宁的,也就是说他父亲曹玺去世后的(1684年6月,曹玺病逝于江宁)第八年才返回江宁。而接曹玺江宁织造的是桑格(康熙23年至3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珍藏版红楼梦,作者已标为“曹雪芹 著,无名氏 续”。我认为是极不严肃的,既然用庚辰本为底本,又接继程甲本的120回本,应当实事求是地写上“程伟元和高鹗 整理”的字眼。另外,该珍藏版的前言中写道:“康熙二年,曹玺首任江宁织造之职,专差久任,至二十三年在江宁织造任上病故,康熙旋即命其子曹寅任苏州织造,后又继任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等职,并命其篆刻全唐诗、佩文韵府等书于扬州。”这里的“旋即”是不确切,殊不知一“旋”就是八年,这八年里继曹玺当江宁织造的是“桑格”。在曹玺死去的1684年11月,康熙帝南巡至于上元,曹寅被“诏晋内司寇”,“协理江宁织造事务”。而同年的十二月,马桑格佐领员外郎钦差江宁织造,曹寅同时被撤差,也就是说曹寅只接老爸的班一个月就被撤了。1690年,曹寅自广储司郎中兼佐领,被康熙钦差治理苏州织造,才有机会由北京返回江南。这已经离曹玺去世六年了。我们回顾一下曹寅的简历,就对其创作红楼梦的动机和能力就会有所启悟。曹寅,生于1658年,卒于1712年,字子清,一字棟亭,号荔轩,一号雪樵(这个号玩考据的人是不写的,因为对他们把曹雪芹当曹寅孙子不利,“雪”字相讳了)。1663年康熙二年,六岁时随父到南京,也就是说,六岁前在北京与康熙一起长大,寅母孙氏是康熙的奶母,康熙长曹寅四岁。六岁前曹寅对宫中陪伴康熙的日子能记住多少不好说,已经有一起成长的经历还是能想起来的。曹寅在1633年到1675年都在江南读书学习并陪父亲在江宁。1675年十八岁时选为侍卫,重伴康熙身边,与纳兰性德同为侍卫,结为朋友。1675年至1682年曹寅都在侍卫职上,共七年。1682年25岁时在治仪正上兼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三旗鼓佐领职。1684年二十七岁的曹寅曾晋内司寇兼协理江宁织造事务。这一年从京城到南京陪侍病父。同年六月份父卒于任上,十一月被诏协理江宁织造,曹寅棟亭诗钞卷二西园种柳述感其二有云:“再命承恩重,趋庭训敢忘。”写下这首句时,曹寅刚“承恩”为“内司寇兼协理江宁织造事务。”然而,才一个月曹寅就遭到“违例”而撤差。违的什么“例”,史上记载不明,曹寅棟亭诗别集卷三读朱赤霞寄后陶诗漫和诗中有云:“衙罢典衣违例禁,病余丸药避章行。”父卒,旋遭撤差,全家离江南而返北京,这其中的艰辛,对曹寅的打击是沉重的,让他深深陷入悲伤、绝望的境地,其有放愁一诗。其中一句为“千年万年,愁不敢出。”那种压抑又不能尽叙的憋屈感尽出诗中。父亲的去世、撤差的打击、加上旋即好友纳兰成德的骤逝,都构成对曹寅的多重打击,直至纳兰死后的十年,曹寅才有“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意谁人知”的感慨,才写出对纳兰的深深怀念,并由这种深切怀念引出的伤感“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马营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痛伤枯槁。”这当然埋下了曹寅写下千古名著红楼梦的契机。离开父亲在江宁打下的基业,突遭撤差,既牵扯到江宁织造这一肥差在相互争夺中落入别人之手,也体现出康熙御使臣下的君王权术,又打又拉、收放自如,把曹寅家在江宁的基业连根拔起,让其返回京城。曹寅在侍卫的任上、在康熙身边一呆就是近15年,如果连上六岁时在皇宫中相伴康熙的童年生活,曹寅近侍康熙达21年之久。1685年,康熙24年,曹寅扶柩北归,供职在内务府慎刑司员外郎职上。康熙同年下谕内务府:“今见内务府佐领人员,善射及读书善文者甚少,可专设学舍,选可教之人令其学书习射,优者录用,劣者罢黜。学舍应立于朕常见之处,俾习学之人勉力肆业。”可见康熙对培养内务府的皇家家族奴才要求文武兼修且亲自督导,特别对他自小一块玩大的奶弟曹寅,更是让他在内务府不同部门历练,直到1690年派驻苏州任织造。曹寅的儿子曹颙就生在了北京。曹寅的这段京城历练和生活,也为他获得康熙的绝对信任打下了基础,更为他写作红楼梦储备了丰富的人生历练和丰厚的生活素材。曹寅不仅诗词歌赋精通,更擅编写剧本。1692年时,倚舟而成北红拂记,尤侗有题记,并夸寅“案头之书,场上之曲,臻其妙,虽周郎复起,安能为之一顾乎?”曹寅不仅和大量江南文坛名宿多有酌唱,更经常组织演出、排剧,和洪升等剧作家多有交往。红楼梦原名叫石头记,曹寅有不少诗词都与写作这本伟大的著作有关,只是大家都上了胡适的当,把注意力放在了“曹雪芹”身上。比如曹寅那首巫峡石歌,不少研究者就认为那个不存在的“曹雪芹”从他的“爷爷”曹寅这首诗里启发写了石头记。“巫峡石,巫峡石,黝且斓,周老囊中携一片,状如猛士剖馀肝。坐客传看怕殑手,扣之不言沃以酒。将毋流星精,神蜧食,雷斧凿空摧霹雳,娲皇采炼古所遗,廉角磨砻用不得。”记得否,红楼梦第一回里:“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前辈,我扯远了,咱们回到“曹寅之印”上面的“甲戌之年”看看当年记载些什么,曹寅为何在甲戌年刻了这方章。甲戌年,是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曹寅37岁,返回江宁任织造的第二个年头。1692年底由苏州织造调任江宁织造,当年有诗说:“在昔伤心树,重来年少人。”甲戌年,施世纶和曹寅有诗歌互相酬唱,施在1693年刚到江宁任知府。施世纶(1659-1722),字文贤,号浔江,晋江(今福建省晋江市)人,施琅仲子。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以萌生初授泰州知州,官至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居官时,政绩显著,清名远播,曾被康熙表彰为“天下第一清官”。施是曹寅的好朋友,在本年1694年甲戌年,施世纶赠几给曹寅,寅赋诗为谢,施和韵答之:名园幽几穪相随,隐见青山若列眉。客退楝亭聊试墨,公馀花署日题诗。未须伴我乌皮在,何以报君青玉宜。幸傍贤豪频拂拭,不教尘迹蔽多时。这首诗透出两个消息。一、曹寅送给施世纶“青玉”,施世纶除了送曹寅“几”之外,也有“乌皮”相送,“乌皮”也是田黄玉石的一种。当然,“曹寅之印”这方田黄石未必是施世纶所送,但是,达官贵人们相互赠送把玩田黄玉石,当属实情。施瑮这位清代著名诗人施闰章之孙,与曹寅有交情,曾说:“曹棟亭公时拈佛语,对坐客云:树倒猢狲散。”红楼梦中,秦可卿曾告诫王熙凤的亦有此语。“曹寅之印”该章两侧有两幅画,一幅是激浪冲打着山峰,显出惊心动魄,又显得面对压力的那种无奈。正如曹寅所说:“仕宦,古今之畏途也。驰千里而不一踬者,命也。一职之系,兢兢惟恐或坠,进不得前,退不得后,孰若偃仰箕踞于蘧蒢袯襫之上之为安逸也。”不身临险境何有如此深刻体会?红楼梦第二回里贾雨村在智通寺看那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正有此意,前辈以为然否?(大清康熙顶级田黄玉-曹寅之印”两面刻画部/了缘堂博物馆藏)印章另外一面则画了一幅,深山里有一间茅屋。曹寅在棟亭诗钞卷七睡适中云:“每于欹枕际,时起入山心。”也还有“荣枯付游戏,末路难为行,劝君一杯酒,旷达万古情。”印章一面纯留白,倒是应了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的“贾正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一旷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本地化翻译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场动物健康大数据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机器翻译引擎训练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退休人士兴趣小组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蓝牙音频高清传输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生鲜新零售行业冷链物流配送时效性与成本优化分析报告
- 2025年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绿色建筑推广关键指标:绿色建筑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理研究报告
- 2025年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制造业应用案例深度分析报告001
- 2025年水性涂料生产项目环保型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租房托管班合同(标准版)
- 2025年甘南事业单位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浪浪山小妖怪开学第一课
- 2025年安顺西秀区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2026秋“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催乳相关培训知识课件
- 2025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
- 2025年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公平竞争审查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正式版)含答案
- 全力以赴战高考乘风破浪正当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