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a-Band-弹力带的使用PPT课件.ppt_第1页
Thera-Band-弹力带的使用PPT课件.ppt_第2页
Thera-Band-弹力带的使用PPT课件.ppt_第3页
Thera-Band-弹力带的使用PPT课件.ppt_第4页
Thera-Band-弹力带的使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ra Band弹力带使用原则 李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 1 渐进式训练系统 渐进式训练系统是由英文Systemsofprogressiveexercise翻译而成的 所谓渐进式 顾名思义 就是难度逐级递进的训练系统 Thera Band不同难度的训练产品采用特有的颜色顺序进行排列 依次为米 黄 红 绿 蓝 黑 银 金 特指弹力带 2 Thera Band渐进式训练系统 Thera Band分为以下四类产品 综合性力量训练系统 渐进式弹性阻力训练系统 渐进式平衡与躯干力量 corestrength 训练系统渐进式手部训练系统水下训练 3 渐进式弹性阻力训练系统弹力带 4 渐进式弹性阻力训练系统弹力管 5 Thera Band渐进式阻力系统多功能训练球 6 渐进式平衡与躯干力量训练系统稳定性训练垫 7 渐进式平衡与躯干力量训练系统训练球 8 渐进式手部训练系统手部训练球 9 渐进式手部训练系统训练棒 10 渐进式手部训练系统手部训练网 11 水下训练系统 12 Thera 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训练系统的重要意义 Thera 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训练系统具以下两点重要意义 弥补了术后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 方便了医生准确为患者选择适宜的训练 实现了训练的量化与科学渐进 实现了训练处方化 有效促进了康复向社区 家庭的延伸 13 Thera Band产品弥补了术后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实现了训练的量化 渐进化 对于术后康复来说 一般分为 被动助力训练 主动无阻训练与主动抗阻训练 而过去在主动抗阻训练过程中 一直采用日常用橡皮筋或松紧带进行训练 而这种训练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对于病人拉长多少后产生的力量大小都没有一个明确 清晰 量化的概念 病人能够拉长多少 拉长多少后产生的力量是多大 都是完全模糊的 在为病人选择松紧带 或橡皮筋 进行训练时 由于市场上所销售的松紧带 或橡皮筋 千差万别 而医生又只能根据经验为病人选择 但由于医生是健康人 并不存在力量削弱的问题 所以选择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与随意性 这一问题对于经验相对不足的医生尤为突出 随着病人逐渐康复 在医生增加患者训练难度时 选择新的松紧带 或橡皮筋 也存在很大随意性 很可能出现训练过度或训练不足的现象 14 弹力带与弹力管的伸长百分比与产生力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单位 千克 15 Thera Band特有的伸长百分比与产生力量对应表在临床上重要的意义 可以随时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人情况信息反馈 使医生随时了解当前病人训练时的阻力大小 可以方便医生为准确的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弹力带进行训练 对于某一伸长百分比的训练 可在准确评估病人力量后为病人选择最合适的难度进行训练 这就有效避免了选择松紧带时医生的随意性带来的偏差 随着患者逐渐康复 医生可以选用下一级别的弹力带或弹力管进行训练 16 实现了训练处方化并有效促进了康复向社区 家庭的延伸 改变病人的观念passive active价格便宜训练方法 简单易学 灵活多变 非常安全 17 渐进式弹性阻力系统详细介绍 渐进式弹性阻力系统在美国的使用现状在美国96 的康复医师在从业过程中使用弹性阻力弹性阻力治疗的适应症身体上半部分 88 98 的医师使用身体下半部分 69 78 的医师使用脊椎 29 45 的医师使用85 的家庭锻炼使用弹性阻力训练以上数据可以充分说明 渐进式弹性阻力训练系统在康复医学极为发达的美国已经是一种家喻户晓的训练方式了 18 弹力管和弹力带究竟能产生多大力量 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弹性阻力的大小呢 弹性阻力的大小与伸长百分比 而不是伸长长度 成一一对应关系 伸长百分比可依据以下等式求得 伸长 拉长后长度 静态长度 静态长度 100对于任意两条同种颜色的弹力带来说 不管其静态长度是多少 只要伸长百分比相同产生的力量就一样 19 Thera Band在临床应用中产生的力量大小 20 弹力带的力量 拉伸曲线分为了三段区域 在延伸率前25 的区域内 由弹力带提供的阻力成指数增加 这是第一个区域在延伸率的250 到500 的区域内 阻力与延伸率呈线性关系 这为第二个区域剩下的第三个区域 阻力呈更加强烈的指数增加 直到超出拉伸范围 21 训练一般选择在延伸率的250 到500 之间 并且通过对颜色的调换来增加抗阻 并不是通过进一步拉长弹力带来进行在训练过程中弹力带的拉长可能是用来补偿那部分因为力矩的改变而损失掉的阻 22 在伸长百分比为100 时不同颜色弹力带力量对照表 从右图中可以看出 相邻两种难度级别的弹力带在伸长百分比为100 时均具有比较均匀的力量变化量 大约在20 30 之间变化 26 22 30 27 27 61 23 弹性阻力训练的力矩特性 弹性阻力训练的力矩呈钟形曲线变化 24 为什么随着弹力带 或弹力管 不断拉长 产生的阻力不断增加 力矩仍然呈钟形曲线变化呢 力矩 力量 力臂 SIN 力与力臂所成角度 25 力与力臂所成角度 26 如何计算力矩 力矩 力量 力臂 SIN 力与力臂所成角度 力量x力臂 力与力臂所成角度随着关节角度增大力与力臂所成角度逐渐减小 力矩 27 不同的拉伸速度与拉伸方向时弹力带与弹力管的力学特性 右上图为60度 秒时蓝色弹力管的力学特性右下图为120度 秒时蓝色弹力管的力学特性可以看出 不同速度下弹力管的特性基本相同 只是离心收缩时力量稍小 28 弹力带与弹力管的疲劳问题 在进行预拉伸之后 5000次以上的重复拉伸也不会有明显的力量变化 五千次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每组训练拉伸10次 每次进行4组训练 每天3次 每周训练5天 共训练9周 29 弹力带与弹力管特点概括 力量 伸长百分比 呈线性变化 与静态长度无关力矩 与等张训练相类似方向 离心收缩时力量稍稍小于向心收缩时力量速度 不同速度时力量变化曲线类似老化 5000次 30 弹性阻力训练与其他阻力训练的关系 阻力训练的几种基本类别 等长训练等张训练等速训练而弹性阻力训练与等张训练相类似 下面就弹性阻力训练与等张训练的异同点为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 31 弹性阻力训练与等张训练的相同点 1 弹性阻力训练的力矩与等张训练时的力矩一样 呈钟形曲线变化 32 弹性阻力训练与等张训练的相同点 2 对于弹性阻力训练或者等张训练 身体呈现相似的生理反应 下图显示等张或弹性阻力训练时 肌肉呈现相似的积分肌电图曲线 3 等张训练与弹性阻力训练可以得到相同的力量训练成果 33 弹性阻力训练与等张训练的不同点 取哑铃 弹力带 滑轮进行比较 34 使用弹力带与弹力管 1 预拉伸问题在第一次从盒中取出弹力带后的几次拉伸中力量会稍稍减弱 建议在正式使用之前预拉伸弹力带20次来稳定材料的伸缩百分比 力量变化 35 使用弹力带与弹力管 2 应该选择多长的弹力带 管 尽量使弹力带 管 的静态长度与力臂长度相同当运动转过180度平面时 伸长百分比允许达到200 即达到三倍原长 36 使用弹力带与弹力管 3 弹力带与弹力管应固定在何处 使固定点与旋转轴成一条直线确保在运动最末端力与力臂之间的角度在0 15度之间 37 使用弹力带与弹力管 4 如何选择适当的训练负荷 次数 强度 阻力级别应与当前力量和训练目标相吻合利用MultipleRM RM指的是疲劳之前完成某一负荷的训练动作的最大次数 如6RM表示在当前负荷下 最多可以完成六次重复训练动作 而不会发生疲劳 而30 1RM表示当前负荷为完成一次训练动作就发生疲劳的负荷的30 来确定训练强度 确定训练应以何种方式进行 训练负荷以及次数 利用主观劳累等级来个性化定制训练强度 对于老年人更应如此 38 选择适当的训练负荷 次数 强度 39 使用弹力带与弹力管 5 如何进行递进训练难度 增加训练次数逐步过渡到下一难度级别以获取正确的生物力学作用 通过改变身体姿态 运动和稳定性来增加训练的难度 40 弹力带与弹力管的适应症 肌肉功能受损体姿异常关节活动受损关节活动范围 肌肉长度受损感觉 反应功能受损运动神经功能受损平衡 步态功能受损功能损伤有氧运动功能受损 41 肌肉功能受损训练举例与指导 单一肌肉群训练剂量向心 离心 等长平面运动 斜角运动 健康和青年和老年 10 28 残障人士 虚弱的老年人 6 54 运动员 17 24 Hughes Page Maurice 2000 42 体姿异常 重建肌肉平衡改善协调性 Wangetal 1999 2003 BREUGGEREXERCISES 43 关节活动范围 肌肉长度受损 挛缩治疗低负荷拉伸促使肌肉长度正常化PNF训练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44 关节活动范围 肌肉长度受损 辅助增大ROM的运动辅助性运动减轻胶布力量 ActiveAssistedFlexion 45 感觉 反应功能受损 利用弹力带来增强本体感觉能力 Bullock Saxton 46 感觉 反应功能受损 加强体姿自动反应能力和反射性稳定功能 47 运动神经功能受损 协调运动能力训练运动方法控制多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