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水下光通信技术.docx_第1页
第六章 水下光通信技术.docx_第2页
第六章 水下光通信技术.docx_第3页
第六章 水下光通信技术.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水下光通信技术海洋区域的划分n 海底带:海洋底部n 远洋带(浮游带):从海床延伸到海面的区域n 浅海带:浮游带一部分,高潮线离海底200m的范围海洋带:水深超过200米 透光层-海洋顶层,接收99%的阳光,海面到接收1%阳光的范围 弱光层-约1km深,阳光非常微弱几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无光层-没有太阳光水下无线通信n 海洋观测系统的关键技术n 可采集有关海洋学的数据,监测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海底异常地震火山活动,探查海底目标,及远距离图像传输n 军事应用n 水下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水下电磁波通信 水声通信 水下光通信n 海水具有导电性质,对电磁波起屏蔽作用n 海水中含多种元素,绝大多数处于离子状态,Na+,K+,Ca+,Mg+,SO4-,CO3-,Cl-,HCO3- 8 种离子占海水中溶质总量99%以上n 电导率随海区盐度、深度、温度而不同,为35S/m,工程上一般取其平均值:4S/m,高于纯水的电导率56 个数量级n 对平面电磁波海水是有耗媒质,导致平面电磁波在海水中的传播衰减较大n 频率愈高,衰减愈大,穿透深度愈小 100Hz穿透深度约为25m,0.34dB/m 10kHz穿透深度仅为2.5m ,3.4dB/mn 电磁波信号送到较大深度需适当降低工作频率n 岸对潜单向通信:从甚低频的几十kHz降到超低频的100Hz 以下,实现100m 的收信深度n 发射设备规模宏大,占地面积以平方千米计,发射机输出功率从几百千瓦到数兆瓦,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甚至超过万米,但收信深度都较浅,甚低频通信的收信深度仅几米至几十米,超低频通信的收信深度也仅百米左右水声通信n 声波在海面附近的典型传播速率为1520m/s,比电磁波的速率低5个数量级。与电磁波和光波相比较,声波在海水中的衰减小得多,是一种有效的水下通信手段。 声能量的传播损失 环境噪声 多径效应 起伏效应n real-time response, synchronization, and multiple-access protocolsn distress marine mammals such as dolphins and whales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n 5 GHz 64 m in clear ocean water n 1 GHz 8 m in turbid harbor waterChanneln Light pulses propagating in aquatic medium suffer from attenuation and broadening in the spatial, angular, temporal, and polarization domains.The attenuation and broadening are wavelength dependent and result from absorption and multiscattering of light by water molecules and by marine hydrosols mineral and organic matter.extinction coefficient Communication Link Modelsn The line of sight communicationn The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communicationn The reflective communication海水对激光束传播的影响n 与大气相比:密度高、内容物丰富更复杂n 影响机理基本相同: 吸收;散射;扰动;热晕;水空界面n 吸收: 水分子 无机溶解质 悬浮体 有机物n 散射: 瑞利散射:纯水 分子散射 米氏散射:悬浮粒子 透明物质折射引起的散射n 衰减系数与光波波长、海水浊度、生物含量、温度、深度有关n 大洋海水:0.1dB/mn 纯海水:400-580nm衰减系数较小n 含浮游生物:绿光衰减最小,红、紫光最大n 大洋海水衰减最小:480-500nmn 近岸海水衰减最小:530-580nmn 随深度增加而减小n 易变:时间、空间水空界面反射和散射n 海水和空气界面存在反射n 海水平面复杂的随机波动面、泡沫漂浮物等带来散射n 低频随机噪声海水扰动n 类似大气湍流n 温度、盐度折射率n 海流、生物体扰动、温度差n 影响:光强起伏n (对潜通信300m)比海面扰动小热晕效应n 光束路径上的物质分子、颗粒等吸收激光能量而发热改变折射率,光束发生弯曲和畸变n 海水吸收大、信号功率大影响大于空气,产生蒸汽气泡n 解决:增大光学天线口径海水信道分析n 损耗: m海水分子a悬浮颗粒 与浮游生物浓度、悬浮粒子、盐分、温度 深度:1020m最大 分层处理扩散:散射对光源的要求n 工作波长:400580nm;功率:背景较强;脉冲宽度:多径;重复频率:蓝绿激光器n 气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 设备庞大、效率低、寿命短、稳定性差 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固体激光器腔内倍频激光器对潜蓝绿激光通信系统陆基、天基、空基n 陆基 陆上基地台发强脉冲激光束,卫星反射n 天基 激光器置于卫星n 空基 激光器置于飞机n 国内外对潜通信的主要手段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