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雷电之谜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doc_第1页
揭开雷电之谜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doc_第2页
揭开雷电之谜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doc_第3页
揭开雷电之谜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doc_第4页
揭开雷电之谜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编制者-复旦中学-陆增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揭开雷电之谜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编制者 复旦中学 陆增堂第三单元 导语: 步入这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谁不希望成功?成功从何处起步?成功的奥秘在哪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将会从华佗、富兰克林、哥伦布这些中外医学家、科学家的经历中,感受到挫折时的苦闷、失败后的反思以及成功后的喜悦。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只要你用心去读,边读边想,可以对课题、课文内容等提提问题,相信你定能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1 揭开雷电之谜 1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2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1752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3 那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带着儿子来到费城的郊外。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他手握丝线,将风筝放到天空中。 4 过了没多久,突然,一道明亮的闪电掠过,顿时大雨倾盆而下。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片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差一点儿被击倒。这时,他兴奋地叫了起来:“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火花完全一样!” 5 风筝实验轰动了全世界。后来,富兰克林还发明了“避雷针”,使千万幢楼房和高塔免受雷电的袭击。 【预习练习】一、读准词语.ji ki li din yng sh din shn li mng xin sh揭开 雷电 勇士 电闪雷鸣 显示 w yn m b qng pn r xi xng fn hng dng乌云密布 倾盆而下 兴奋 轰动二、了解词义。揭开: 使某样东西暴露出来揭开宇宙的奥秘。雷电: 空中带电的云在放电时所发强光与声音。勇士: 勇敢的士兵。后泛指有力气有胆量的人。 电闪雷鸣: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显示: 明显地表示。乌云密布: 黑云稠密地排列、分布。倾盆而下: 把水盆倾斜兴奋: 奋起,激动。轰动: 同时惊动很多人。三、阅读课文,完成练习。1、本课可以分成三段,请写出段意。第一段(1) 。第二段(2-4) 。第一层 (2) 。第二层 (3-4) 。第三段(5) 。1、 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课文为什么称富兰克林是一位勇2、 本文运用倒叙的表达顺序,有什么好处?3、富兰克林在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中,被电得发麻了,为什么却“兴奋”地叫了起来?这个行为反映了富兰克林的什么精神?阅读新体验 1下面两个问题是一个同学读了课文以后提出来的。你读了课文以后有什么问题?把它写下来。富兰克林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风筝实验怎么会轰动全世界的?2选词填空。 揭开 翻开 打开 (1)新中国的成立,( )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新的一页。 (2)各国科学家日夜研究,都想早日( )“非典”病毒的秘密。 (3)我( )电脑,从网上收集富兰克林的各种资料。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中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1)数学家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_ (2)高大挺拔的树木是我们城市的卫士。_ _说写双通道请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把富兰克林制作实验用的风筝写一份简单的说明书,并说说富兰克林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制作材料: _ 制作步骤:1、 2、 3、 【预习练习答案】一、读准词语.ji ki li din yng sh din shn li mng xin sh揭开 雷电 勇士 电闪雷鸣 显示 w yn m b qng pn r xi xng fn hng dng乌云密布 倾盆而下 兴奋 轰动二、了解词义。揭开: 使某样东西暴露出来揭开宇宙的奥秘。雷电: 空中带电的云在放电时所发强光与声音。勇士: 勇敢的士兵。后泛指有力气有胆量的人。 电闪雷鸣: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显示: 明显地表示。乌云密布: 黑云稠密地排列、分布。倾盆而下: 把水盆倾斜兴奋: 奋起,激动。轰动: 同时惊动很多人。三、阅读课文,完成练习。1、本课可以分成三段,请写出段意。第一段(1) 简要介绍富兰克林以及他揭开了雷电之谜的杰出贡献 。第二段(2-4) 介绍富兰克林揭开雷电之谜的过程 。第一层 (2) 介绍富兰克林揭开雷电之谜的背景 。第二层 (3-4) 介绍富兰克林揭开雷电之谜的具体经过 。第三段(5) 富兰克林揭开雷电之谜后,对人类的贡献 。3、 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课文为什么称富兰克林是一位勇士?因为富兰克林针对当时社会对雷电的迷信认识,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的不同观点,向迷信认识进行了勇敢的挑战;并在1752年7月的一天,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冒着生命危险,从空中摄取闪电,为人类揭开了闪电之谜。所以课文 称富兰克林是一位勇士。4、 本文运用倒叙的表达顺序,有什么好处?本文运用倒叙的表达顺序,可以使文章产生悬念,起到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的弊病。3、富兰克林在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中,被电得发麻了,为什么却“兴奋”地叫了起来?这个行为反映了富兰克林的什么精神?因为富兰克林在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中,尽管被电得发麻,但他却用自己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电闪雷鸣只不过是一种大自然的放电现象。他用实验宣判了迷信的死刑,这就是他为什么在实验中,尽管被电得发麻了,却还会“兴奋”地叫了起来的原因。这个行为反映了富兰克林酷爱科学,敢于实践,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阅读新体验 1下面两个问题是一个同学读了课文以后提出来的。你读了课文以后有什么问题?把它写下来。富兰克林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风筝实验怎么会轰动全世界的?我读了课文以后所提的问题是:1)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课文为什么称富兰克林是一位勇士?2)本文运用倒叙的表达顺序,有什么好处?3)富兰克林在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中,被电得发麻了,为什么却“兴,奋”地叫了起来?这个行为反映了富兰克林的什么精神?附;阅读时,能提问题,是阅读时思考的反映。开始时,提的问题可能很幼稚,很简单,但只要坚持下去,必有好处。当然这必须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做法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徒于形式。2选词填空。 揭开 翻开 打开 (1)新中国的成立,( 翻开 )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新的一页。 (2)各国科学家日夜研究,都想早日( 揭开 )“非典”病毒的秘密。 (3)我( 打开 )电脑,从网上收集富兰克林的各种资料。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中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1)数学家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_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2)高大挺拔的树木是我们城市的卫士。_它们不分昼夜地挺立在街道两旁,为我们净化空气,抵挡风沙。_说写双通道请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把富兰克林制作实验用的风筝写一份简单的说明书,并说说富兰克林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制作材料: 一只白色丝绸风筝、一个尖细的铁棒、一条一百米的麻绳、一片铜钥匙、一小段丝线_ 制作步骤:1、 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2、 在一个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的日子里,将第一步骤准备好的材料带到现场,手握丝线,将风筝放到天空中。 3、 当手指靠近那片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这就是电,和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