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中考真题动态综合型问题1.doc_第1页
55.中考真题动态综合型问题1.doc_第2页
55.中考真题动态综合型问题1.doc_第3页
55.中考真题动态综合型问题1.doc_第4页
55.中考真题动态综合型问题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态综合型问题1 一、选择题1(2010重庆市潼南县)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 的正方形,四边形EFGH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D与点F重合,点B,D(F),H在同一条直线上,将正方形ABCD沿FH方向平移至点B与点H重合时停止,设点D、F之间的距离为x,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能大致反映y与 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答案】B 2(2010江苏宿迁)如图,在矩形ABCD中, AB=4,BC=6,当直角三角板MPN 的直角顶点P在BC边上移动时,直角边MP始终经过点A,设直角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PN与CD相交于点QBP=x,CQ=y,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MQDCBPNA(第2题)xyO463AxyO2.2563DxyO364C2.25xyO63B【答案】D 3(2010 福建德化)已知:如图,点是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一个动点(、除外),作于点,作于点,设正方形的边长为,矩形的周长为,在下列图象中,大致表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PDABCCEFxy0Axy0Dxy0Byx0C【答案】A 4(2010 四川南充)如图,直线l1l2,O与l1和l2分别相切于点A和点B点M和点N分别是l1和l2上的动点,MN沿l1和l2平移O的半径为1,160下列结论错误的是()l1l2ABMNO(第4题)1(A)(B)若MN与O相切,则(C)若MON90,则MN与O相切(D)l1和l2的距离为2【答案】B 5(2010 山东济南)如图,在中,动点分别在直线 上运动,且始终保持设,则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大致可以表示为 ( )yxyxOyxOyxOyxO【答案】A 二、填空题1(2010 浙江义乌)(1)将抛物线y12x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的图象,则y2= ; (2)如图,P是抛物线y2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直线xt平行于y轴,分别与直线yx、抛物线y2交于点A、B若ABP是以点A或点B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满足条件的t的值,则t Pyx【答案】(1)2(x2)2 或 (2)3、1、2(2010浙江金华)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E,F,O分别是AB,CD,AD的中点,以O为圆心,以OE为半径画弧EF.P是上的一个动点,连结OP,并延长OP交线段BC于点K,过点P作O的切线,分别交射线AB于点M,交直线BC于点G. 若,则BK .AODBFKE(第2题图)GMCK【答案】, 3(2010江西)如图所示,半圆AB平移到半圆CD的位置时所扫过的面积为 (3题)【答案】64(2010 四川成都)如图,在中,动点从点开始沿边向以的速度移动(不与点重合),动点从点开始沿边向以的速度移动(不与点重合)如果、分别从、同时出发,那么经过_秒,四边形的面积最小【答案】35(2010 四川成都)如图,内接于O,是O上与点关于圆心成中心对称的点,是边上一点,连结已知,是线段上一动点,连结并延长交四边形的一边于点,且满足,则的值为_【答案】1和三、解答题1(2010江苏苏州) (本题满分9分)刘卫同学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用硬纸片做了两个直角三角形,见图、图中,B=90,A=30,BC=6cm;图中,D=90,E=45,DE=4 cm图是刘卫同学所做的一个实验:他将DEF的直角边DE与ABC的斜边AC重合在一起,并将DEF沿AC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D、E两点始终在AC边上(移动开始时点D与点A重合) (1)在DEF沿AC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刘卫同学发现:F、C两点间的距离逐渐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刘卫同学经过进一步地研究,编制了如下问题: 问题:当DEF移动至什么位置,即AD的长为多少时,F、C的连线与AB平行? 问题:当DEF移动至什么位置,即AD的长为多少时,以线段AD、FC、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问题:在DEF的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得FCD=15?如果存在, 求出AD的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请你分别完成上述三个问题的解答过程【答案】2(2010广东广州 )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端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交折线OAB于点E(1)记ODE的面积为S,求S与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在线段OA上时,若矩形O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A1B1C1,试探究O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CDBAEO【答案】(1)由题意得B(3,1)若直线经过点A(3,0)时,则b若直线经过点B(3,1)时,则b若直线经过点C(0,1)时,则b1若直线与折线OAB的交点在OA上时,即1b,如图25-a,图1 此时E(2b,0)SOECO2b1b若直线与折线OAB的交点在BA上时,即b,如图2图2此时E(3,),D(2b2,1)SS矩(SOCDSOAE SDBE ) 3(2b1)1(52b)()3()(2)如图3,设O1A1与CB相交于点M,OA与C1B1相交于点N,则矩形O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即为四边形DNEM的面积。本题答案由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金杨建老师草制!图3由题意知,DMNE,DNME,四边形DNEM为平行四边形根据轴对称知,MEDNED又MDENED,MEDMDE,MDME,平行四边形DNEM为菱形过点D作DHOA,垂足为H,由题易知,tanDEN,DH1,HE2,设菱形DNEM 的边长为a,则在RtDHM中,由勾股定理知:,S四边形DNEMNEDH矩形O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不发生变化,面积始终为3(2010甘肃兰州)(本题满分11分)如图1,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A与点O重合,AD、AB分别在x轴、y轴上,且AD=2,AB=3;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和x轴上另一点E(4,0)(1)当x取何值时,该抛物线的最大值是多少?(2)将矩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图1所示的位置沿x轴的正方向匀速平行移动,同时一动点P也以相同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B匀速移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0t3),直线AB与该抛物线的交点为N(如图2所示). 当时,判断点P是否在直线ME上,并说明理由; 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是否可能为5,若有可能,求出此时N点的坐标;若无可能,请说明理由图1 图2【答案】解:(1)因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0,0)和点E(4,0)故可得c=0,b=4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分由得当x=2时,该抛物线的最大值是4. 2分(2) 点P不在直线ME上. 已知M点的坐标为(2,4),E点的坐标为(4,0),设直线ME的关系式为y=kx+b.于是得 ,解得所以直线ME的关系式为y=-2x+8. 3分由已知条件易得,当时,OA=AP=,4分 P点的坐标不满足直线ME的关系式y=-2x+8. 当时,点P不在直线ME上. 5分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可能为5 点A在x轴的非负半轴上,且N在抛物线上, OA=AP=t. 点P,N的坐标分别为(t,t)、(t,-t 2+4t) 6分 AN=-t 2+4t (0t3) , AN-AP=(-t 2+4 t)- t=-t 2+3 t=t(3-t)0 , PN=-t 2+3 t 7分()当PN=0,即t=0或t=3时,以点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是三角形,此三角形的高为AD, S=DCAD=32=3. ()当PN0时,以点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是四边形 PNCD,ADCD, S=(CD+PN)AD=3+(-t 2+3 t)2=-t 2+3 t+38分当-t 2+3 t+3=5时,解得t=1、29分 而1、2都在0t3范围内,故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为5综上所述,当t=1、2时,以点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为5,当t=1时,此时N点的坐标(1,3)10分当t=2时,此时N点的坐标(2,4)11分说明:()中的关系式,当t=0和t=3时也适合.(故在阅卷时没有(),只有()也可以,不扣分)4(2010山东济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为(,)的抛物线交轴于点,交轴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 已知点坐标为(,).(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作线段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 如果以点为圆心的圆与直线相切,请判断抛物线的对称轴与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第4题)(3)已知点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位于,两点之间,问:当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点的坐标和的最大面积.【答案】(1)解:设抛物线为.抛物线经过点(0,3),.抛物线为.3分 (2) 答:与相交. 4分证明:当时,. 为(2,0),为(6,0).设与相切于点,连接,则.,.又,.6分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点到的距离为2.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相交. 7分(3) 解:如图,过点作平行于轴的直线交于点.可求出的解析式为.8分设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 . , 当时,的面积最大为. 此时,点的坐标为(3,). 10分(第4题)5(2010山东烟台)(本题满分14分)如图,ABC中AB=AC,BC=6,点D位BC中点,连接AD,AD=4,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E。(1)试判断四边形AD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将四边形ADCE沿C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平移,设移动时间为t(0t6)秒,平移后的四边形ADCE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答案】6(2010浙江嘉兴)如图,已知抛物线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A,交y轴于点B(1)求A、B两点的坐标,并求直线AB的解析式;(2)设()是直线上的一点,Q是OP的中点(O是原点),以PQ为对角线作正方形PEQF若正方形PEQF与直线AB有公共点,求x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记正方形PEQF与OAB公共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探究S的最大值(第6题)【答案】(1)令,得,即,解得,所以令,得,所以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则,解得,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 5分(2)当点在直线AB上时,解得,当点在直线AB上时,解得所以,若正方形PEQF与直线AB有公共点,则 4分(3)当点在直线AB上时,(此时点F也在直线AB上),解得当时,直线AB分别与PE、PF有交点,设交点分别为C、D,(第6题)此时,又,所以,从而,因为,所以当时,当时,直线AB分别与QE、QF有交点,设交点分别为M、N,(第6题 备用)此时,又,所以,即其中当时,综合得,当时, 5分7(2010 嵊州市提前招生)(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放在第二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上,且点A(0,2),点C(1,0),如图所示:抛物线经过点B。(1)写出点B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三角板ABC从点C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轴正方向平移,求点A落在抛物线上时所用的时间,并求三角板在平移过程扫过的面积。(4)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P(点B除外),使ACP仍然是以A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B(3,1) (2) (3)略 (4)P(1,1)8(2010 浙江省温州市)(本题l4分)如图,在RtA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lAC动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EF上AC交射线BB1于F,G是EF中点,连结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3)以DH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线段AC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为AC 当t时,连结CC,设四边形ACCA 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当线段A C 与射线BB,有公共点时,求t的取值范围(写出答案即可)【答案】9(2010 浙江台州市)如图,RtABC中,C=90,BC=6,AC=8点P,Q都是斜边AB上的动点,点P从B 向A运动(不与点B重合),点Q从A向B运动,BP=AQ点D,E分别是点A,B以Q,P为对称中心的对称点, HQAB于Q,交AC于点H当点E到达顶点A时,P,Q同时停止运动设BP的长为x,HDE的面积为y(1)求证:DHQABC;(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y的最大值;(3)当x为何值时,HDE为等腰三角形?(第9题)H【答案】 (1)A、D关于点Q成中心对称,HQAB,=90,HD=HA,(图1)(图2)DHQABC(2)如图1,当时, ED=,QH=,此时当时,最大值如图2,当时,ED=,QH=,此时 当时,最大值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的最大值是(3)如图1,当时,若DE=DH,DH=AH=, DE=,=,显然ED=EH,HD=HE不可能;如图2,当时,若DE=DH,=,; 若HD=HE,此时点D,E分别与点B,A重合,;若ED=EH,则EDHHDA, 当x的值为时,HDE是等腰三角形.(其他解法相应给分)10(2010 浙江义乌)如图1,已知ABC=90,ABE是等边三角形,点P为射线BC上任意一点(点P与点B不重合),连结AP,将线段AP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Q,连结QE并延长交射线BC于点F.(1)如图2,当BP=BA时,EBF=,猜想QFC= ;(2)如图1,当点P为射线BC上任意一点时,猜想QFC的度数,并加以证明;图2ABEQPFC图1ACBEQFP(3)已知线段AB=,设BP=,点Q到射线BC的距离为y,求y关于的函数关系式【答案】解: 图1ACBEQFP(1) 30 = 60H不妨设BP, 如图1所示BAP=BAE+EAP=60+EAP 图2ABEQPFCEAQ=QAP+EAP=60+EAPBAP=EAQ 在ABP和AEQ中 AB=AE,BAP=EAQ, AP=AQABPAEQAEQ=ABP=90BEF=60(事实上当BP时,如图2情形,不失一般性结论仍然成立,不分类讨论不扣分) (3)在图1中,过点F作FGBE于点G ABE是等边三角形 BE=AB=,由(1)得30 在RtBGF中, BF= EF=2 ABPAEQ QE=BP= QF=QEEF 过点Q作QHBC,垂足为H在RtQHF中,(x0)即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11(2010 浙江义乌)如图1,已知梯形OABC,抛物线分别过点O(0,0)、A(2,0)、B(6,3)(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解析式及顶点M的坐标;(2)将图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边所在的直线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平移,分别交抛物线于点O1、A1、C1、B1,得到如图2的梯形O1A1B1C1设梯形O1A1B1C1的面积为S,A1、 B1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并求出当S=36时点A1的坐标;(3)在图1中,设点D坐标为(1,3),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线段BC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与点P相同的速度沿着线段DM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M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直线PQ、直线AB、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对称轴:直线解析式:或 顶点坐标:M(1,) (2)由题意得 3得: 得: 把代入并整理得:(S0) (事实上,更确切为S6)当时, 解得: 把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 点A1(6,3)(3)存在 解法一:易知直线AB的解析式为,可得直线AB与对称轴的交点E的坐标为CBAOyx图1-1DMEPQFGBD=5,DE=,DP=5t,DQ= t 当时, 得 2分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设直线PQ与直线AB、x轴的交点分别为点F、G当时,如图1-1 FQEFAG FGAFEQ DPQDEB 易得DPQDEB 得 (舍去)3分CBAOyx图1-2DMEFPQG 当时,如图1-2FQEFAG FAGFQE DQPFQE FAGEBDDQPDBE 易得DPQDEB , 当秒时,使直线、直线、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直线、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4分 (注:未求出能得到正确答案不扣分) 解法二:可将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再用解法一类似的方法可求得 , , , .12(2010 重庆)已知: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边长为2的等边的顶点在第一象限,顶点在轴的正半轴上. 另一等腰的顶点在第四象限,现有两动点,分别从,两点同时出发,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向点运动,点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即停止 (1)求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的面积与运动的时 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在等边的边上(点除外)存在点,使得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3)如图(2),现有,其两边分别与, 交于点,连接将绕着 点旋转(旋转角),使得,始终在边和边上试判断在这一过程中,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若没变化,请求出其周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过点作于点(如图)26题答图, , 在Rt中,(1分) ()当时,,;过点作于点(如图) 在Rt中,26题答图 即 (3分) ()当时,(如图),即故当时,当时,(5分)26题答图(2)或或或(9分)(3)的周长不发生变化延长至点,使,连结(如图),(10分) 又 (11分)的周长不变,其周长为4(12分)13(2010 福建德化)(12分)如图1,已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和x轴上另一点E,顶点M的坐标为 (2,4);矩形ABCD的顶点A与点O重合,AD、AB分别在x轴、y轴上,且AD=2,AB=3.(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将矩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图1所示的位置沿x轴的正方向匀速平行移动,同时一动点P也以相同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B匀速移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0t3),直线AB与该抛物线的交点为N(如图2所示). 当t=时,判断点P是否在直线ME上,并说明理由; 设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为S,试问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2BCOADEMyxPN图1BCO(A)DEMyx【答案】解:(1)(2)点P不在直线ME上依题意可知:P(,),N(,)当时,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是四边形PNCD,依题意可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下,当=,且时,=当时,点P、N都重合,此时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是三角形依题意可得,=3综上所述,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S存在最大值14. (2010 福建晋江)(13分)如图,在等边中,线段为边上的中线. 动点在直线上时,以为一边且在的下方作等边,连结.(1) 填空:度;(2) 当点在线段上(点不运动到点)时,试求出的值;(3)若,以点为圆心,以5为半径作与直线相交于点、两点,在点运动的过程中(点与点重合除外),试求的长.ABC备用图(1)ABC备用图(2)【答案】26.(本小题13分)(1)60;(3分)(2)与都是等边三角形,(5分),.(7分)(3)当点在线段上(不与点重合)时,由(2)可知,则,作于点,则,连结,则.在中,则.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则.(9分)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与都是等边三角形,同理可得:.(11分)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与都是等边三角形,.同理可得:.综上,的长是6. (13分)15(2010湖南长沙)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分别在x轴和y轴上,现有两动点P、Q分别从O、C同时出发,P在线段OA上沿OA方向以每秒cm的速度匀速运动,Q在线段CO上沿CO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用t的式子表示OPQ的面积S;(2)求证:四边形OPBQ的面积是一个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3)当OPQ与PAB和QPB相似时,抛物线经过B、P两点,过线段BP上一动点M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N,当线段MN的长取最大值时,求直线MN把四边形OPBQ分成两部分的面积之比【答案】解:(1)由题意知,OQ8t,OPt, (2)由题意知,ABOC8,CQ t, CBOA8,PA8t,;四边形OPBQ的面积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为32(3)当OPQ与PAB和QPB相似时,应满足整理,得,解得,(不合题意)此时P(,0),B(,8) 因抛物线经过B、P两点,所以将B、P两点的坐标代入,得解得所以经过B、P两点的抛物线为设过B、P两点的直线为ykx+b, 将B、P两点的坐标代入,得解得所以过B、P两点的直线为yx8依题得,动点M的坐标(x, x8),N的坐标(x, )MN(x8)()当时,MN的长最大,此时直线MN把四边形OPBQ分成两部分的面积之比3:116(2010浙江金华)(本题12分)如图,把含有30角的三角板ABO置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坐标分别为(3,0)和(0,3).动点P从A点开始沿折线AO-OB-BA运动,点P在AO,OB,BA上运动的面四民数学兴趣小组对捐款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速度分别为1,2 (长度单位/秒)一直尺的上边缘l从x轴的位置开始以 (长度单位/秒)的速度向上平行移动(即移动过程中保持lx轴),且分别与OB,AB交于E,F两点设动点P与动直线l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当点P沿折线AO-OB-BA运动一周时,直线l和动点P同时停止运动请解答下列问题:(1)过A,B两点的直线解析式是 ;(2)当t4时,点P的坐标为 ;当t ,点P与点E重合; (3) 作点P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P. 在运动过程中,若形成的四边形PEPF为菱形,则t的值是多少? 当t2时,是否存在着点Q,使得FEQ BEP ?若存在, 求出点Q的坐标;BFAPEOxy(第16题图)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 (2)(0,),;(3)当点在线段上时,过作轴,为垂足(如图1) BFAPEOxyGPP(图1) ,90 ,又,60, 而,,BFAPEOxyMPH(图2) 由得 ; 当点P在线段上时,形成的是三角形,不存在菱形; 当点P在线段上时,过P作,、分别为垂足(如图2) , , 又 在Rt中, 即,解得BFAPEOxQBQCC1D1(图3)y存在理由如下: ,,,将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如图3) ,点在直线上,C点坐标为(,1) 过作,交于点Q,则 由,可得Q的坐标为(,)根据对称性可得,Q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也符合条件。17(2010福建福州)如图,在ABC中,C45,BC10,高AD8,矩形EFPQ的一边QP在BC边上,E、F两点分别在AB、AC上,AD交EF于点H (1)求证:; (2)设EFx,当x为何值时,矩形EFPQ的面积最大?并求其最大值;(3)当矩形EFPQ的面积最大时,该矩形EFP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QC匀速运动(当点Q与点C重合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矩形EFFQ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第17题)【答案】解:(1) 四边形EFPQ是矩形, EFQP AEFABC 又 ADBC, AHEF (2)由(1)得 AHx EQHDADAH8x, S矩形EFPQEFEQx (8x) x28 x(x5)220 0, 当x5时,S矩形EFPQ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0(3)如图1,由(2)得EF5,EQ4第17题图1 C45, FP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CFPEQ=4,QCQPPC9分三种情况讨论: 如图2当0t4时, 设EF、PF分别交AC于点M、N,则MF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FNMFtSS矩形EFPQSRtMFN=20t2t220;如图3,当4t5时,则ME5t,QC9t SS梯形EMCQ(5t)(9t )44t28;如图4,当5t9时,设EQ交AC于点K,则KQ=QC9t SSKQC= (9t)2( t9)2 第17题图2 第17题图3 第17题图4综上所述: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18(2010江苏无锡)如图,已知点,经过A、B的直线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下作匀速平移运动,与此同时,点P从点B出发,在直线上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直线向右下方向作匀速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秒(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点P的坐标;(2)过O作OCAB于C,过C作CD轴于D,问:为何值时,以P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直线OC相切?并说明此时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答案】解:作PHOB于H 如图1,OB6,OA,OAB30PBt,BPH30,BH,HP ;OH,P,图1图2图3当P在左侧与直线OC相切时如图2,OB,BOC30BCPC 由,得 s,此时P与直线CD相割当P在左侧与直线OC相切时如图3,PC由,得s,此时P与直线CD相割综上,当或时,P与直线OC相切,P与直线CD相割 19(2010重庆綦江县)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经过点B(12,0)和C(0,6),对称轴为x2(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在线段AB上且ADAC,若动点P从A出发沿线段A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以某一速度从C出发沿线段CB匀速运动,问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线段PQ被直线CD垂直平分?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的时间t(秒)和点Q的运动速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结论下,直线x1上是否存在点M使,MP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方法一:抛物线过点C(0,6)c6,即yax2bx6由解得:,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方法二:A、B关于x2对称A(8,0) 设C在抛物线上,6a8,即a该抛物线解析式为:(2)存在,设直线CD垂直平分PQ,在RtAOC中,AC10AD点D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连结DQ,如图:显然PDCQDC,由已知PDCACDQDCACD,DQACDBABAD201010DQ为ABC的中位线DQAC5APADPDADDQ1055t515(秒)存在t5(秒)时,线段PQ被直线CD垂直平分在RtBOC中,BCCQ点Q的运动速度为每秒单位长度(3)存在如图,过点Q作QHx轴于H,则QH3,PH9在RtPQH中,PQ当MPMQ,即M为顶点,设直线CD的直线方程为ykxb(k0),则:,解得:y3x6当x1时,y3M1(1,3)当PQ为等腰MPQ的腰时,且P为顶点,设直线x1上存在点M(1,y),由勾股定理得:42y290,即yM2(1,);M3(1,)当PQ为等腰MPQ的腰时,且Q为顶点过点Q作QEy轴于E,交直线x1于F,则F(1,3)设直线x1存在点M(1,y)由勾股定理得:,即y3M4(1,3);M5(1,3)综上所述,存在这样的五个点:M1(1,3);M2(1,);M3(1,);M4(1,3);M5(1,3)20(2010湖南衡阳)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厘米,长为1厘米的线段MN在ABC的边AB上沿AB方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B点运动(运动开始时,点与点重合,点N到达点时运动终止),过点M、N分别作边的垂线,与ABC的其它边交于P、Q两点,线段MN运动的时间为秒(1)线段MN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何值时,四边形MNQP恰为矩形?并求出该矩形的面积;(2)线段MN在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MNQP的面积为S,运动的时间为t求四边形mnqp的面积S随运动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CPQBAMN CPQBAMNCPQBAMN【答案】(1)若要四边形MNQP为矩形,则有MP=QN,此时由于PMA=QNB=90,A=B=60,所以RtPMARtQNB,因此AM=BN.移动了t秒之后有AM=t,BN=3-t,由AM=BN,t=3-t 即得 t=1.5. 此时RtAMP中,AM=1.5,A=60,所以MP=,又MN=1,所以矩形面积为.(2)仍按上题的思路,如果M,N分列三角形底边AB中线两端,由于AM=t,所以MP=t,由于BN=4-t-1=3-t,所以NQ= (3-t),因为MN=1,所以梯形MNQP的面积为 MN(MP+QN)= (t+ (3-t)= 为定值(即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时要求 1t2.若 t=1 或者 t2 则M,N两点都在底边中线同侧,如第二个图和第三个图所示.在第二个图中,BM=t,BN=1+t,所以梯形面积为S=1t+ (3-t)=(2t+1),此时0t1.类似地也可求得 2t=3 时的情况,此时面积为 S=(7-2t). 21(2010 河北)如图16,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6,BC=8,点M是BC的中点点P从点M出发沿M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到达点B后立刻以原速度沿BM返回;点Q从点M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在射线MC上匀速运动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以PQ为边作等边三角形EPQ,使它与梯形ABCD在射线BC的同侧点P,Q同时出发,当点P返回到点M时停止运动,点Q也随之停止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t0)(1)设PQ的长为y,在点P从点M向点B运动的过程中,写出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t的取值范围)(2)当BP=1时,求EPQ与梯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3)随着时间t的变化,线段AD会有一部分被EPQ覆盖,被覆盖线段的长度在某个时刻会达到最大值,请回答:该最大值能否持续一个时段?若能,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MADCBPQE图16ADCB(备用图)M【答案】解:(1)y=2t;(2)当BP=1时,有两种情形:如图6,若点P从点M向点B运动,有 MB = 4,MP=MQ =3,ADCBPMQE图6PQ=6连接EM,EPQ是等边三角形,EMPQAB=,点E在AD上EPQ与梯形ABCD重叠部分就是EPQ,其面积为 ADCBPMQEFHG图7若点P从点B向点M运动,由题意得 PQ=BM+MQBP=8,PC=7设PE与AD交于点F,QE与AD或AD的延长线交于点G,过点P作PHAD于点H,则HP=,AH=1在RtHPF中,HPF=30, HF=3,PF=6FG=FE=2又FD=2,点G与点D重合,如图7此时EPQ与梯形ABCD的重叠部分就是梯形FPCG,其面积为(3)能4t522(2010 山东省德州)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0),B(2,-3),C(0,-3)(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及图象的对称轴;xyOABCPQMN第22题图(2)点P从B点出发以每秒0.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BC向C点运动,点Q从O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线段OA向A点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PQ为等腰梯形;设PQ与对称轴的交点为M,过M点作x轴的平行线交AB于点N,设四边形ANPQ的面积为S,求面积S关于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t的取值范围;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或最小值【答案】xyOABCPQDEGMNF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0,-3),c =-3将点A(3,0),B(2,-3)代入得解得:a=1,b=-2配方得:,所以对称轴为x=1(2) 由题意可知:BP= OQ=0.1t点B,点C的纵坐标相等,BCOA过点B,点P作BDOA,PEOA,垂足分别为D,E要使四边形ABPQ为等腰梯形,只需PQ=AB即QE=AD=1又QE=OEOQ=(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