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船资料.doc_第1页
神舟飞船资料.doc_第2页
神舟飞船资料.doc_第3页
神舟飞船资料.doc_第4页
神舟飞船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舟飞船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神舟号飞船)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汉漢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标题手工转换。 转换标题为:原文:神舟飞船;简体:神舟飞船;繁體:神舟太空船;香港:神舟飛船; 实际标题为:神舟飛船;当前显示为:神舟飞船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转换内容:1. 简体:神舟飞船;繁體:神舟太空船;香港:神舟飛船;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神舟飞船2. 简体:宇宙飞船;繁體:太空船;香港:宇宙飛船;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宇宙飞船3. 简体:飞船;繁體:太空船;香港:飛船;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飞船显示关闭字词转换说明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于手动转换。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神舟一号飞船模型(比例1:40)神舟飞船是由中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第一次完成载人飞行。神舟号飞船与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相似,但具备全新的结构和更大的尺寸。神舟号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总长约9米,总重约8吨。神舟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目录隐藏 1 结构 o 1.1 推进舱o 1.2 返回舱o 1.3 轨道舱o 1.4 附加段 2 任务 3 已执行任务 4 计划中的任务 5 参考资料编辑 结构神舟飞船结构编辑 推进舱推进舱位于飞船的后部,外形为圆筒状,装有4台主发动机和姿态控制发动机,两侧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推进舱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以及向飞船提供电力。编辑 返回舱返回舱位于飞船的中段,外形呈钟形,直径2.5米,空间约6立方米,设计可容纳3名航天员,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航天员在火箭升空时和重返大气层时穿着航天衣躺在返回舱里的座椅上。返回舱的底部有热盾用于抵御直接撞击大气时的高温。由于返回舱不是纯粹的球体,在重返大气层时仍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气动升力,产生减速的功能。编辑 轨道舱轨道舱位于飞船的前段,通过舱口与后面的返回舱相通,外形呈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在飞船发射前,航天员先通过轨道舱的水平舱门进入飞船,在下降到返回舱里。与联盟飞船不同,神舟飞船的轨道舱具有自己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导航和推进系统。与飞船分离后,轨道舱仍然可继续在轨工作半年以上。上次发射的轨道舱可以同与下一个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这样就节省了交会对接的发射次数,降低了载人航天计划的总体费用。编辑 附加段附加段位于飞船的最前端,具体作用外界仍然不得而知,但相信是通讯用的系统。编辑 任务神舟飞船的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第一阶段,921工程的关键行动,用于验证各项相关技术。目前已经完成宇航员安全往返地球轨道,及实现了太空行走(EVA),未来的目标包括飞船的交会和对接。在中国的空间站入轨后,神舟飞船将作为向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的交通工具使用。编辑 已执行任务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发射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7艘系列飞船,其中神舟五号至七号实际载人。 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第一次测试飞行,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神舟二号(2001年01月09日)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对工程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检验各技术方案的正确性与匹配性,取得与载人飞行有关的科学数据和实验数据。 神舟三号(2002年03月25日)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统冗余、飞船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这次任务载有模拟宇航员。 神舟四号(2002年12月29日)无人状态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确保宇航员绝对安全,进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飞船、测控系统的可靠性。 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首次载人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杨利伟,成功围绕地球十四圈。 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首次进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承载的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神舟七号(2008年09月25日)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编辑 计划中的任务计划于2010-2011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下列飞船将分别与其对接成为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神舟八号(2011年)将成为空间站的一部分1。 神舟九号(2011年)晚于神舟八号一个月发射,将与神八对接,成为空间站的实验舱。 神舟十号(2011年)晚于神舟九号一个月发射,将与神九对接,载人短期管理空间站。 神舟十一号(2012年)晚于神舟十号一个月发射,将与神九对接,载人短期管理空间站。编辑 参考资料1. 中国2011年发射空间实验室 2020年建成载人空间站 中国宇航学会编著,中国神舟,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ISBN 7-03-012349-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就述评及未来展望 张庆伟 先进的中国载人飞行器 张庆伟 李继耐撰文回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艰辛与喜悦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神舟飞船神舟系列飞船非载人试验:神舟一号 | 神舟二号 | 神舟三号 | 神舟四号载人飞行:神舟五号 | 神舟六号 | 神舟七号计划中:神舟八号 | 神舟九号 | 神舟十号显示隐藏 查 论 编中国航天卫星地球观测返回式卫星气象风云系列卫星资源海洋系列卫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与巴西合作)间谍返回式卫星(尖兵)通信东方红卫星 亚洲1号 鑫诺卫星 中星5B(鑫诺一号) 鑫诺二号 中星5C(鑫诺三号) 中星9A(鑫诺四号) 中星10号(鑫诺五号) 中星6A(鑫诺六号) 中星6B 中星九号 中星5A(中卫一号) 中星十二号 亚太2R 亚太五号 亚太六号 中星-20A中继天链一号定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天文观测夸父计划 双星计划(与ESA合作)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嫦娥工程 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 嫦娥三号火星探测中国火星探测计划 萤火一号水星探测暂无金星探测暂无小行星探测暂无彗星探测暂无载人航天现时计划中国载人航天计划 神舟飞船未来计划中国空间站 天宫一号 天宫二号 天宫三号 已取消曙光一号运载火箭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中长征五号 长征六号 长征七号 开拓者一号设施航天城东风航天城 北京航天城 上海航天城 文昌航天城 烟台航天城控制中心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监测船队远望号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海南航天发射场载人飞船降落点四子王旗机构政府部门航天工业部 航空航天工业部 国家航天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企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要研究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其他空间飞行器软件检测站人物科学家钱学森 赵九章 杨嘉墀 屠善澄 王永志 戚发轫 竺苗龙 孙来燕 孙家栋 欧阳自远航天员杨利伟 费俊龙 聂海胜 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显示隐藏 查 论 编航天主题航天综述航天史(太空竞赛 航天事件和事故 中国航天史) 航天动力学 航天项目一览与年表航天应用地球观测卫星(间谍卫星 气象卫星) 太空探索 太空旅游 卫星导航系统 太空建筑学 太空移民载人航天综合宇航员 生命保障系统风险失重(航天适应综合症) 宇宙射线计划东方计划 水星计划 上升计划 双子座计划 联盟计划 阿波罗计划 航天飞机计划 神舟飞船 和平号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 星座计划其它舱外活动航天器运载工具 航天飞机 无人航天器 航天器推进 运载火箭目的地弹道飞行 轨道飞行(地球同步轨道 地心轨道) 行星际航行 恒星际航行 星系间航行发射方式一次性和可重复发射系统 宇宙速度 直接起飞 非火箭发射 航天发射中心 发射台航天机构中国(CNSA) 欧洲(ESA) 印度(ISRO) 日本(JAXA) 美国(NASA) 俄罗斯(RKA)其它个人太空旅行 空间气象 拉格朗日点 宇宙与生存来自“/wiki/%E7%A5%9E%E8%88%9F%E9%A3%9B%E8%88%B9”2个分类: 神舟计划 | 太空运载工具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名字空间 条目 讨论大陆简体 变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马新简体 台灣正體查看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操作搜索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导航 首页 分類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帮助 帮助 社区专页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询问处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系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资助维基百科工具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打印页面 永久链接 引用此文其他语言 esky Deutsch English Esperanto Espaol Suomi Italiano 日本語 Polski Portug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