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胃经穴位打造健康养生(精).doc_第1页
打通胃经穴位打造健康养生(精).doc_第2页
打通胃经穴位打造健康养生(精).doc_第3页
打通胃经穴位打造健康养生(精).doc_第4页
打通胃经穴位打造健康养生(精).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通胃经 穴位打造健康养生关闭口袋小管家:想永久保存这文章吗,+创建一个口袋 随时把喜欢的文章保存下来 中医认为,人体共有十二条经脉,八条奇脉,循环运行于人体,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针灸理论正是基于经络学说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十二经脉以其主要主导的脏腑功能为主命名,胃经就是十二经脉中的一条,全称为“足阳明胃经”。胃经的分布循行:经脉循行:鼻翼两侧(迎香,出于下颌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上关,沿发际,到达前额(前庭,胃经到此将分两条支脉往不同方向继续循行。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过膈,属于胃,联络脾脏。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胃经主要支配脾胃的功能,主管人体气血生化。除此之外,胃经也影响着自己循行经过的很多部位,包括头面部、胸部、腹部、腿部以及脚部。如果一个人胃疼,当然是胃经的问题,但是膝盖疼也可能是胃经的问题,脚疼也可能是胃经的问题,还有些年轻人脸上长青春痘,从胃经方面治疗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俗话说,“十人九胃”、“胃靠三分治,七分养”。可见,注重胃的保养是治疗胃病的关键之一。而中医养胃又讲究“细水长流”,要慢慢调理。诸多调理脾胃的方法中,以泡茶比较简单易行且效果良好。根据祖国医学里“子午流注”规律,人体气血在辰时(7点-9点流注到足阳明胃经里,此时足阳明胃经气血最旺,是胃最活跃的时间,所以人在7点-9点之间吃东西是最容易消化的。辰时也是最适合调理胃肠的时间:如果一个人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则在辰时滋胃阴效果最佳;胃寒的人平时会出现口中流涎、胃痛,则在辰时升脾阳效果最佳。辰时(7:009:00点气血流注至足阳明胃经,就意味着要补充营养了。而且辰时也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早饭一定要吃,而且还要吃得有营养和吃饱。要想利用胃经来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您就必须先了解位于胃经上的几个重要的有保健养生作用的穴位定位。1、天枢穴(在腹中部,距脐中旁2寸:见上图),按摩的方法是用两个拇指顶在天枢穴位置,然后做轮转按摩即可。这样做可以使腑气通畅,帮助人改善脏腑气机,治疗便秘。腹痛如果是因上下气机不交引起的,我们就可以用艾条灸天枢穴二十分钟,就能使病情很快得以改善。天枢是大肠的“募穴”。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2、梁丘穴(屈膝,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见上图)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梁丘穴可以治疗急性胃痛,胃痉挛。3、厉兑穴(位于人体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胃经上厉兑穴名字的渊源:厉是噩梦的意思,兑是八卦中的一卦,代表沼泽,厉兑的意思就是掉进了噩梦的沼泽中。所以这个穴位对平时爱做噩梦的人来说,对这个穴位施针或按摩,可以缓解每晚噩梦的症状。另外,对于有神经错乱症状的人来说,厉兑穴能够静心安神。按摩手法: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攥一攥第二个脚趾,这么一攥,厉兑穴就攥住了,再扭扭这个脚趾肚,最后用指甲掐掐脚趾肚。“同时,索性把10个脚趾都掐一掐,这对于安眠特别有好处,这样晚上就不爱做噩梦。4、内庭穴(在足背,当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见上图)以艾条点燃后对内庭穴对应脚掌前部的里内庭穴施以温和灸,艾条距皮肤11.5cm ,灸至患者感到局部灼热为度。消化不良性腹泻中医认为多因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而致,表现为肠鸣、泄泻、舌苔垢腻。里内庭为奇穴,艾灸里内庭可振奋脾胃阳气,调理气机,消导积滞,清利湿热,从而恢复肠胃功能,达到止泻效果。按摩内庭穴治疗实火牙痛。5、陷谷穴(该穴在脚背上第二三趾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有相当多的孕妇,在妊娠后期会出现下肢浮肿。轻度浮肿常常是下午较明显,早晨可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早晨仍不能消失,则称为妊娠水肿。对于下肢浮肿的孕妇,可让其采用平卧位或下肢略为抬高的体位,然后从足背开始,沿小腿向大腿方向推拿,力度要轻柔,手法以按、压、推、摩、轻捏交替混合使用。在按压推揉的过程中,要以陷谷穴为重点。按压此处,对颜面浮肿、水肿、足背肿痛都有很好的疗效。6、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按压解溪穴,反应有局部酸、麻、胀感。同时活动双患肢。解溪主治:肩关节周围炎,亦可治膝关节炎,对糖尿病、头痛、目疾、精神病也有医疗作用。治疗手腕扭伤最有效的是指压“阳池”。以手腕为中心,往不痛之处弯曲,用拇指一面吐气一面强压10秒钟才放手,如此重复3次。如果是脚脖子扭伤,指压“解溪”也很有效。指压要领同前,在指压后肿消、痛止。7、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粗隆前缘二横指(中指丰隆穴的穴肉厚而硬,点揉时可用按摩棒,或用食指节重按才行。找穴要耐心些,可在经穴四周上下左右点按试探,取最敏感的点。当有痰吐不出的时候,丰隆穴会变得比平时敏感许多。中医讲的痰湿,是体内代谢废物堆积。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排出去。每天按压1到3分钟。8、上巨虚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上巨虚穴可以行滞通腹,调理肠胃,因此可以治疗便秘。穴位消毒后,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一天1-2次,皮肤会出现紫红色瘀血。9、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现代医学已经对足三里穴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针灸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并可调节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调节铜锌失调、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等作用。艾灸可以使周围白血球计数增加,增强防御功能的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以上做法,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应用足三里有何魅力?1)减肥 促进胃的动力,让有用的营养更好的被吸收2)祛斑、祛痘、止脱发 胃经是采纳气血和排毒的要道。胃经畅通了,它所主管的头发也就有了光泽和弹性,有了气血的营养,也就不容易脱落和变白了。面部气血畅通,色斑和痘痘能被循环的气血排除体外。3)补气血,不上火 在每天中午911点,脾经经气最旺之时,按揉左右腿的足三里各20分钟。能起到跟吃中药炖老母鸡一样的大补效果。4)调理肠胃 只要每天上午79点,按揉左右腿的足三里各15分钟。当天就能改善症状。长期坚持,能加强脾胃功能。5)抗衰老,悦容颜 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足三里,虽未得长生,亦可保有年寿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经常艾灸和按揉或敲打足三里,虽然不能保证长生不老,但却可以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身体虚衰、病老体弱的到来。 10、中医养胃方法分类1)中药调养护胃法:常用的养胃中药有茯苓、白术、黄芪、人参、淮山、薏米、灵芝、黄精、刺五加、沙参、大枣、甘草等。2)针灸推拿法:针推法是养胃的有效方法,针灸能促进胃肠蠕动,可每晚灸足三里及中脘穴,亦可针刺足三里,有显著的养胃功效。也可自我推拿胃腹部(两手相叠,于上腹部作顺、逆时针方向揉摩各30-50次,提高胃动力和免疫功能。每天早晚两次,养胃作用显卓,能治病防病。3)自然疗法:一是饮食调理。食宜清淡、温热熟软,多吃豆油、菜油、青菜、水果、豆类制品、粗粮等,令大便通畅,脾胃和健。饮食要有节制和节度。中老年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