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2012梅华).doc_第1页
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2012梅华).doc_第2页
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2012梅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莆田市秀屿区平海东湖小学附设园 周梅华内容摘要:目前,相当一部分幼儿园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不懂幼儿教育规律,挂着幼儿园的牌子,但实际却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把幼儿当作小学生一样要求。出现了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呢? 我通过学习相关的幼儿教育理论,结合多年的幼教工作实践,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走出误区近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秀屿区的幼儿教育也和全国一样,私立园、民办公助园、小学附设的幼儿园相继诞生。此举为解决幼儿就近人园,方便家长接送,无疑起着积极作用。但随之而凸显的深层次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相当一部分幼儿园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不懂幼儿教育规律,挂着幼儿园的牌子,但实际却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把幼儿当作小学生一样要求。出现了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呢? 我通过学习相关的幼儿教育理论,结合多年的幼教工作实践,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企图揠苗助长的一种做法。其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用小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幼儿。例如在新生刚入园时,按照小学生排座位的方法安排幼儿的座位,将课桌从前到后一排排的摆好,两名幼儿一桌。在常规训练时,要求幼儿小手背后,静坐十分钟。在静坐的过程中,若有幼儿说话或有小动作,将其静坐时间延长,待幼儿全部按要求静下来为止。接下来,教师就给幼儿讲常规,要求幼儿要听老师的话,不许和老师顶嘴;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搞小动作;听课时小手要背后,坐姿要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不能随便讲话等。此类做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十分正常与普遍的,但是对于注重幼儿天性培养的幼儿教育阶段,是要扼杀掉幼儿活泼天真的本性吗? 在教育教学方面:要求幼儿向小学生那样以学为主,刻苦努力。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活动中、玩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而是向小学生一样听课,一样做作业,一样灌输知识。没有教具演示,缺少有趣的学具,教学方法小学化,一味的干巴巴的说教。幼儿写阿拉伯数字,每字一行,连续写三遍,每个拼音字母也要翻来覆去的书写练习,还有语言、常识、英语等,幼儿教师把背几首儿歌、会写多少汉字、做多少算术题当成幼儿教育期间的重要任务去完成。使年仅35周岁的幼儿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甚至晚上还要带回家做。据调查,某些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幼儿在小班阶段,要学习三百余首古诗,学校自编的千余字三字经,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如此等等,幼儿被繁重的课业束缚。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了幼儿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然而把35周岁的孩子当成小学生一味的灌输知识,强化练习,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完全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其危害性是巨大的。幼儿教育小学化,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应是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幼儿有着探究学习的天性,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有一种新奇感。而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幼儿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他们在快乐有趣的游戏中感知事物,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从生理的角度看:幼儿正处在身体早期发育生长期,肌肉骨格均未发育成熟,身体极为脆弱。“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这种教育模式是对幼儿人格的践踏,更是对幼儿心理和生理的一种摧残,将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终生教育产生负面作用,将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首先、严重阻碍了幼儿的认知过程,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恐惧、厌学情绪。其次、由于在幼儿园学习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如学会一些汉字、拼音、英语单词、十以内加减法等,幼儿到小学再次接触到这些知识内容时,往往会因为“我已学”而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滋生了“夜郎自大”,自以为是的不良品质。第三、由于多数私立园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较低,在教育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书写格式、汉字的笔画、拼音的读写、英语口语等,幼儿到了小学便先人为主,形成定势,大家都知道,纠正错误要比传授新知识更困难。 从上述现象及分析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隐患重视小学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忽略了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略了儿童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开发。如不及时加以扭转,将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三、如何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加强对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及全社会对幼儿教育内涵的认识。幼儿教育小学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充公发挥各级政府的政策导向及相关部门的协调作用,利用报社、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规律和宗旨,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早期教育的正确方法,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教育目标的制定不能超越幼儿年龄特点这一极限,百不能拔苗助长。从根本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同时,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半日活动,和幼儿一起同游同乐,亲自感受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从而提高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教育部门的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幼儿园评价的取向。因此,应该本着对孩子的终生发展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进一步对各类幼儿园进行规范管理,加大监管力度,该完善的完善,该改进的改进,该撤销的坚决予以撤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有必要就此问题在全体幼儿教师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彻底转变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一位幼教专家曾说过: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关注的是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其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具有探索精神、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绝对不仅仅是背几首诗、算几道算术题、写几个汉字那么简单。幼儿教育重要的是遵循科学规律,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的幼儿,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而不是提早完成下一个年龄段的教学目标。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公民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总之,要办出高质量的幼儿园,需要幼儿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人转变教育观念,更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