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童稚记趣第二课时学案 七年级上册童稚记趣第二课时学案教材说明本文是一篇回忆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课文围绕“趣”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几件典型事例,真切地再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片段,表现了儿童热爱生活,富于想象,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心理和情趣。 本文从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出发,联想丰富,想象奇特,语言简洁质朴,生动传神。 设计理念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教学中讲多读少,教师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逐词翻译,逐句分析。结果教师俨然成了“教书匠”,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学习中的过程体验、能力培养和情感熏陶却被严重的忽视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树立“教是为了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依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而这一切又必须首先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总体构想:创新一种文言文教学的“说读课”、“活动课”。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验童真童趣。 2、品析课文,学习写作手法。(重、难点) 3、探究原因,陶冶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引歌声是心灵的阳光,生命的色彩。喜欢歌儿吗?(播放多媒体歌曲童年;教师可带动学生和曲哼唱)正如歌中所唱,充溢着幻想的童年,如阳光般灿烂。让我们走进沈复的童年,感受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二、导读哪一个字最能概括这篇课文的内容呢?(趣)好,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寻趣的旅程吧。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读趣挑战老师。(一)读趣挑战老师 1、七分文章三分读。 读的要求:字正腔圆,就是字音读准,发音饱满;抑扬顿挫,就是注意停顿、快慢与轻重;情感朗读,就是读出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2、教师范读第一段。 首段,句首是作者对远逝往事的遐思,宜缓缓读来,声音不妨深沉些;句中是说那时的行为,可以略快、略高;句尾是收获的喜悦,要读出满足与快意。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缓缓、深沉) (略快 、 略高)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满足、 快意) (教师像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那样摇头晃脑、声情并茂地范读;播放音乐西厢词)3、学生先自由读,男、女生各推荐读,挑战老师。要求摇头晃脑、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播放音乐西厢词) (二)品趣小组竞赛1、品趣要求。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进行合作探究。我们采取“小合作大合作”的办法。小合作:每个小组合力品读。大合作:全班交流合作成果。 品读方式:挑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简单地说明理由。(可以从语言、内容、表达等方面分析)如“夏蚊成雷”: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只四个字就写出夏天蚊虫之多,轰鸣之响,令人如闻其声。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简洁、生动。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三分钟,教师巡回指导。3、现在我们进行全班交流,也就是“大合作”,展示自己的成果吧!看哪一组说得好,说的多。课文语句品析:“夏蚊成雷”: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只用了四个字就写出夏天蚊虫之多,轰鸣之响,令人如闻其声。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简洁、生动。(“夏蚊成雷”是否言过其实呢?)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这句写观察“群鹤舞空”的情趣。“果”字说明了作者看得很逼真,就像真的一样。把夏蚊想象成群鹤,想象奇特。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写出了“我”观察时间的长久,只八个字就形象表现了作者观赏群鹤舞空时的专注神情,入迷程度,十分传神。(“项为之强”说明了什么呢?)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这句写观赏“青云白鹤”的情趣。把所喷烟雾想象成“青云”,把“蚊子”看作“白鹤”,蚊子“冲烟飞鸣”如“鹤唳云端”,想象奇特。这里作者创设了独特的意境,说明作者很有好奇心,表现了孩子的天真、趣味。(“又留蚊于素帐中”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理呢?)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写观赏丛草、虫蚁、土砾的情趣。丛草、虫蚊、土砾在成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而在富于想象的儿童的眼中却趣味盎然。把丛草当森林,把虫蚁当做野兽,把土块碎石当做丘壑,联想丰富,想象奇特,富有儿童情趣。(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联想呢?)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写观看“蛤蟆捉虫”的情趣。“庞然大物”描绘蛤蟆的形体,又表现了观察的入神、专注。“拔山倒树”形容蛤蟆向小虫扑来时的气势和力量。又与上文的“以土砾凸者为丘”、“以丛草为林”相照应。(“庞然大物”一般指什么样的东西呢?这里为何把“癞虾蟆”说成“庞然大物”呢?)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形象、准确、生动地写出蛤蟆捕食小虫时动作迅速、准确的情形。(“一吐”、“尽为”说明了什么?)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写了作者观察投入、专注的神态,还表明了作者当时的心理。(可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惊叫的,又是为什么?)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句写“鞭打蛤蟆”的情趣。鞭打蛤蟆,驱之别院的行为符合儿童特点,表现了儿童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想象一下用什么鞭,如何打,为何打?) (三)探趣对话沈复如果苏州沈复来到我们教室,他想问你的问题是:你认为怎样才能获得 “物外之趣”呢?你羡慕沈复吗?你的童年有哪些趣味呢? 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先小组探究,再师生互动、全班交流。“物外之趣”是如何获得的呢?“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说明视力好;“见渺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善于仔细观察;“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说明对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创造。“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说明富于想象,善于联想。“项为之强”写出观察时间的长久。这一切都源自作者有一颗炽热的爱心。(四)结束全文“只要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何其芳)”学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国鼎立课件
- 2025-2030中国微型车行业经营态势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建筑构件纲模板件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三分屏课件教学课件
- 三减三健科普知识课件
- 三减三健知识培训总结
- 考情透彻解读:凤阳地理面试攻略及新题目库发布
- 志愿者面试题库精 编
- 从题目看能力:西部航空面试心得体会
- 小儿运动康复课件
- 2022年广西南宁海关缉私局缉私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工艺品设计》课程标准
- 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年产6万吨Lyocell纤维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GB/T 34186-2017耐火材料高温动态杨氏模量试验方法(脉冲激振法)
- GB/T 31163-2014太阳能资源术语
- 《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课件
- 油品计量工(高级技师)技能操作理论考试总题库-上(单选题-下部分)
- DB32T 1553-2017 高速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组织知识清单
- GB-T 1040.2-2022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 城镇燃气安全管理专业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