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doc_第1页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doc_第2页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doc_第3页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doc_第4页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和力复习课导学案 邾城街第五初级中学 江宏明知识点的课标要求知识点课标要求1、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2、二力平衡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3、摩擦力通过常见实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一、基础回顾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2)得出: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_而概括得出的。2.惯性: (1)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的性质。 (2)利用和防范举例: 利用: 。防范: 。3.平衡状态:物体保持_状态或_状态。4.力的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_状态,就说这几个力平衡。5.二力平衡的条件:(1)两个力作用在_物体上; (2)大小_; (3)方向_; (4)作用在_。6.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推断受力情况: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推断另一个力的_。 (2)判断运动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则物体处于_状态或_状态。7.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_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_的力。8.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 _ _、 (2) _ _。9.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 2、 、3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 2、 、3 二、考点分析、考题赏析考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3“总”一直、不变。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例1 (2011河源中考)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考点2、对惯性的理解1.“惯性”如“惰性”:惯性可理解为“惰性”,表现为物体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2.普遍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的物体都有惯性。3.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例2 (2012临沂中考)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才具有惯性B.跳远运动员起跳以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C.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考点3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考查角度:科学推理法的理解和应用例3 (2013泰州中考)如图所示,用斜面、木板、棉布、玻璃板、小车做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斜面的自由下滑。(2)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运动时受到个力的作用。(3)通过实验观察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由此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做运动。考点4、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1.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判定:二力同物、等大、反向、共线。2.平衡力的合力: (1)一定等于零。 (2)当物体在某一方向上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平衡力,即在这个方向上的合力为零。3.二力平衡的应用: (1)求力的大小:已知二力平衡的其中一个力,求另一个力。另一个力与已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判断运动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比较:一对平衡力一对相互作用力不同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例4(2013江西中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5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考查角度:实验中干扰因素(摩擦力)的影响 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步骤例5 (2012襄阳中考)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实验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是 。 (2)实验中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考点6、对摩擦力的理解1.摩擦的种类: (1)滑动摩擦、 (2)滚动摩擦、 (3)静摩擦;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产生条件: (1)两物体间表面粗糙。 (2)两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两物体相互挤压且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上有压力。4.增大有益的摩擦的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例6 小明用大小为10 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推着重为50 N的木箱,但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选填 “小于”“等于”或“大于”)10 N。摩擦力的方向。当用20 N的水平推力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为N。若将推力增大到30 N,摩擦力为N。小明用大小为10 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推着重为50 N的木箱,但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选填 “小于”“等于”或“大于”)10 N。摩擦力的方向。当用20 N的水平推力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为N。若将推力增大到30 N,摩擦力为N。考点7实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考查角度: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或图形操作方法的改进例7 (2013长沙中考)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 。(4)实验中,小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经常不稳定,为此,小华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其中的好处是。三、课堂练兵基础题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通过日常生活得出的经验 B.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C.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4.子弹从枪口射出去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子弹()A.受到火药的推力 B.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具有惯性 D.惯性大于阻力5.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已知人和伞的总重为750 N,则人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为N,方向是。中考试题1、 (2013临沂中考)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 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前倾或后仰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2、(2013武汉中考)玩滑板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所示,小朋友一只脚踏上滑板车之后与踏上之前相比,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强会 ;小朋友的另一只脚用力蹬地,使踏板车向右滑动起来,脚离地后,由于 ,滑板车将继续向右滑行。请在图中画出滑板车向右滑行时前轮对地面摩擦力的示意图。3、如下左图所示是一架电梯匀速向上运动时的示意图。如果用F表示钢索的拉力,用G表示电梯受到的重力,那么能正确表示电梯受到力的示意图的是()表面材料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从A处下滑从B处下滑从C处下滑毛巾444545272827141313棉布505150313031161516木板6768684140412120214、(2012绍兴中考)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处滑下。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表面上。 (3)实验结果能证明(选填序号)。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5(2013日照中考)(1)如上图是“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上右图所示,由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李丽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张华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如图是他们进行探究实验的实验装置图。李丽同学为了完成她自己的探究应该按两个图所示的方案进行。张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见表;请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FN之间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f与FN的关系是。FN/N1.01.52.02.53.0Ff/N0.40.60.81.01.2 (3)“滑动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