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PPT课件.ppt_第1页
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PPT课件.ppt_第2页
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PPT课件.ppt_第3页
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PPT课件.ppt_第4页
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贝聿铭 最后的现代建筑大师 1 生平简介 IeohMingPei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 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被誉为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 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 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 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 文教建筑为主 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善用钢材 混凝土 玻璃与石材 2 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 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 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 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 1990年退休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 贝聿铭被称为 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 1983年 他获得了建筑界的 诺贝尔奖 普利兹克奖建筑奖 3 成长历程 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 到美国留学 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 但他没有遵从父命 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后来他留美学习建筑学 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 并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又成立了 贝聿铭设计公司 专门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 4 他为什么会对建筑有兴趣呢 说起来也属偶然 他在上海读书时 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 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 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 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理想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 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 一九三九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 5 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 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在纽约 费城 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因此 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 人民建筑师 的光荣称号 同年 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 华盛顿邮报 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 他设计的主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 六十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 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 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 中心 始建于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七年落成 它的外形简朴浑厚 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 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 美国 新闻周刊 曾刊登它的照片 称贝聿铭的设计是 突破性的设计 6 在贝聿铭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 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 贝聿铭采用混凝土 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 镇心广场住宅区 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 到了中期 历练累积了多年的经验 贝聿铭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质 作品趋向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感 其中当以全国大气研究中心 达拉斯市政厅 等皆属此方面的经典之作 贝聿铭摆脱密斯风格当属甘乃迪纪念图书馆为滥觞 几何性的平面取代规规矩矩的方盒子 蜕变出雕塑性的造型 后来贝聿铭有机会身为齐氏威奈公司专属建筑师 从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设案 贝聿铭从这些开发案获得对土地使用的宝贵经验 使得他的建筑设计不单考虑建筑物本身 更关切环境提陹到都市设计的层面 着重创造社区意识与社区空间 7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 主导著贝聿铭一生的作品 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 伊弗森美术馆 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 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 使自然融于建筑 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帷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 使内庭成为光庭 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 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 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 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 光与空间的结合 使得空间变化万端 让光线来作设计 是贝氏的名言 8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 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 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 建筑是千秋大业 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他持续地对形式 空间 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 使作品更多样性 更优秀 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 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 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综合贝聿铭个人所获的的重要奖项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 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 1989年日本帝赏奖 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 及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 9 美秀美术馆南北两翼及收藏库设施大体由南北两翼构成 连接南北两馆的通道使整个建筑显得舒畅有致 这些通过建筑的平面图一目了然 北馆主要展示东方美术品 而南馆则是西方美术收藏 地下两层均为服务空间 北翼是收藏库群 而南翼则是理事和馆员们的办公室 贝聿铭反复运用几何形的手法众所周知 他追求精致 洗炼的造型达到极致 而这次 由于美术馆在构造上的特殊要求 为了能展示一些特定的美术品 必须在内部设计一些专门的空间 比如 为在南亚美术画廊展示的 公元2世纪后叶巴基斯坦的犍陀罗雕刻的顶部 专门设计7天窗 从上面撒下的光线 极具神秘感 10 现在收藏品仓库的设计则一反常规 它设计在最下层 因此在防水和防潮方面成为施工上的大课题 所有的壁面都使用隔热材料 以防止由于室内外的温差而结霜 另一方面 为了防止建筑上覆盖的土渗水 采用了具有耐寒和耐根 即耐树根的侵蚀 性的 瑞士生产的防水剂 再在那上面筑水泥以防万一发生的事故 11 不只是建筑本身 其它如对美术品的安放 收藏环境等 贝聿铭都下了相当的功夫 最突出的事例是展示和收藏问的空调系统设计 在展示间没有直接的空调 而是在它的周围加以设置 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 这一新的设想是 让具有理想温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来 而内部的空气不对流 把对美术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而展示室的照明 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 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光纤维材料作照明 12 借景与造园 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 截取或剪裁自然中的一部分 享其纳入 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 而日本也有着同样的传统 请看贝聿铭是这样加以运用的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建筑有一公里之遥 为了体现与这组建筑的联系 进入正庭之后 立即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 群山和那仅露出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殿和钟塔 13 在北馆有一个中庭 庭中有院 这是委托日本造园师设计的 越过庭院周围的建筑 可见院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 这美丽的关系让我想起在京都修学院离宫所见 现在看得太局部 贝聿铭对美术馆设施整体的构想 确实是匠心独运 让人叹为观止 14 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聿铭对东方意境 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 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 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 这件作品标志着贝聿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15 代表作品 肯尼迪图书馆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苏州博物馆 北京香山饭店 中银大厦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等 16 肯尼迪图书馆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 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 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 一九六四年 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 肯尼迪 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 约翰 肯尼迪图书馆 起初 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 初生之犊 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 建筑材料的选用 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 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 她断言 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 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 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 17 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 由于设计新颖 造型大胆 技术高超 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 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美国建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是 贝聿铭年 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18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八十年代初 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 为此 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 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 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 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 结果 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不料此事一经公布 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 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 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19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 高二十一米 底宽三十米 耸立在庭院中央 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 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 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 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 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 换言之 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 因此行家们认为 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 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20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 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 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 而且称 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21 重复性的细部构造 形成巨大的几何形体2玻璃与钢材的结合 使自然光线得以最充分的利用 夜间灯光的投射 使得他成为卢浮宫前的一颗钻石3宽广的中庭 仰视可见地面周遭的景观 22 苏州博物馆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 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 设计占地面积15 000平方米 包括拆迁在内总投资3 38亿元 设计完工后的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州城的宝物 建筑不仅弥补了古物无收藏之地之苦 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 23 博物馆包括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 一个容纳200个座位的礼堂 一个古物商店 行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研究中心 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用作储藏 以及一些中国园林 在整体布局上 博物馆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 与紧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融会贯通 成为拙政园 忠王府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 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 24 然而 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 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 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 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 为参观者提供导向 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 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光线的层次变化 让人入诗入画 妙不可言 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 相互辉映 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许多人反映 看新馆设计 越看越有味道 会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效果 25 北京香山饭店我国北京西山有名的香山饭店 也是贝聿铭设计的 它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大成 设计别具一格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 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 假山水榭 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 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 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 而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新建的香山饭店 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26 一九七九年 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 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 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 攀登峰顶 俯览周围环境 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 南京 扬州 苏州 承德等地 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 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 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 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27 因此 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 外貌似很普通 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 初看似乎貌不惊人 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与过去设计的那些摩天大厦相比 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 但是贝聿铭说 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这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的事务所只放着两个设计样子 一个是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的设计 另一个就是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 可见香山饭店的设计在他心目中确实占有重要的位置 28 中银大厦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 1990年完工 总建筑面积12 9万平方米 地上70层 楼高315米 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 4米 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 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 室内无一根柱子 29 一九八四年 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七十层楼 高三百一十五米的大厦 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 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 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 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 应该让它 抬抬头 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 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30 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 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 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 节节高升 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 至于平面的概念 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 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 分析其组合 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 外型像竹子的 节节高升 象征著力量 生机 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 代表中国 31 32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一九七八年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 便已奠定贝聿铭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