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DSS原理与操作.doc_第1页
GMDSS原理与操作.doc_第2页
GMDSS原理与操作.doc_第3页
GMDSS原理与操作.doc_第4页
GMDSS原理与操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MDSS原理与操作教学设计一、课程教学情况综述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教学,是由多部分组成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教学课程。该课程涉及海上通信英语(含听力、口语、专业英语阅读等)以及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地面通信系统的原理与设备操作训练等。该课程是航海院校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有关国际公约和国家海事局对船员教育和培训的相关要求而设置。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的GMDSS教学在上世纪90年代前已经走在整个亚太地区的前列。早在1990年,学院就建立了当时非常先进的GMDSS实训室,制定了GMDSS培训计划、大纲以及评估和考试要求,并完成了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我院成为国家第一个开展GMDSS培训的航海院校,为中远集团以及山东省其他的航运企业培养了几百名学员,此项培训是在国家尚未实施船员GMDSS适任证书发放的情况下进行的,参加培训的学员考试合格后就可获得我院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该证书在当时情况下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正是这些学员,在国际航线的船舶营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我国航运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受到航运企业和相关行业的认可。从1999年初开始,我院GMDSS培训进入大规模的培训阶段,至2001年底我院先后为中远集团举办了100多期驾驶员GMDSS、电子员等培训班,共培训船员超过5000人。在此期间,学院作为辖区GMDSS唯一的培训单位,培训社会船员3000多人,圆满完成船员的GMDSS履约培训任务,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中国远洋航运业输送了大批人材。自2002年以来,海上通信取得长足的发展,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在船舶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港口国监督检查(PSC)日益严格;国际国内海上通信法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远洋船舶也按照国际有关组织的规定取消船舶专职通信人员,船舶通信工作由船舶驾驶员承担;这种形势下需要认真研究并对GMDSS教学进行改革。作为早期GMDSS考试大纲与评估规范的起草单位之一,有必要在GMDSS教学改革方面先行一步。2005年开始本着教学要有前瞻性、紧跟海上通信发展的需求,结合国际与国内最新的法规,对GMDSS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GMDSS教学改革的目标旨在培养的学生除满足国际国内公约的最新要求,提高学员的适任能力和遇险、紧急、安全、日常通信技能。GMDSS课程研究与改革的创新点包括教学内容更加全面,符合国际、国内法规要求;教学手段和方法更趋先进,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编写新教材;教师自己编制模拟器并用于教学;更新了GMDSS考试题库,GMDSS考试实现了计算机无纸化系统;建立GMDSS教学网站,实现了资源共享。目前,我们的GMDSS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在对几年来GMDSS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承担并参与了国家对GMDSS考试大纲、评估规范与试题库的全面修订工作。2006年底国家海事局委托我院起草修订的GMDSS考试大纲与评估规范已顺利通过专家的评审,正式颁布实施。2007年底国家海事局召集全国各辖区GMDSS主考官和30多家航运院校及培训机构专家老师在我们学院召开了“全国首届GMDSS示范培训研讨会”,将我院的GMDSS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向全国航运院校推广。通过GMDSS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全面促进了GMDSS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和锻炼了师资队伍,使学院的GMDSS专业教师在相关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GMDSS课程教学内容设计1、课程培养目标与业务规格本课程培养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满足远洋船舶通信需要的具有较强通信技能的人才,其业务规格要求:(1)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和一定的通信专业英语读写译能力,在船舶遇险或者遇有紧急和安全情况时,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通信联系;还要熟练地使用英语完成日常通信任务;(2) 掌握通信中的码语技能;具有较快准确的键盘打字技术;(3)具有无线电通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4)熟悉国际国内通信法规和要求;(5) 掌握海上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理论和业务知识;(6)具有较强的设备管理和设备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船舶的遇险报警、遇险通信、紧急通信、安全通信和日常通信任务承担船舶通信工作;(7) 具有对船舶通信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知识;了解电台管理要求,适应PSC检查的要求;(8)掌握船舶通信工具书的使用技能。2. 课程设计(1) 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的设计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以及国际和国家有关海船船员的适任标准,结合职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和行业法规,本项培训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如表1所示。表1:GMDSS通用操作员能力、素质、相关课程、学时数、能力测评分解表职业能力专项能力或素质能力要素相关课程设置与课时能力测评综合能力素质综合管理能力 掌握GMDSS原理与业务要求 船舶电台管理与船舶通信文件资料管理 掌握并适应PSC检查的要求 了解对GMDSS设备的管理规定GMDSS理论教学 39学时GMDSS设备理论教学 18学时考试合格船舶通信英语应用能力 较强的通信交流能力 阅读航海通信资料和设备说明书 起草英语电文的能力 GMDSS英语阅读 14学时 GMDSS英语口语 10学时 GMDSS英语听力 10学时 GMDSS设备操作训练 90学时考试与评估合格综合能力素质通信技能 遇险报警与遇险通信技能 紧急呼叫与紧急通信技能 海上安全信息设备接收的技能 常规通信技能GMDSS设备操作训练 90学时GMDSS设备操作训练 90学时合格评估键盘输入技能英文输入能力英语键盘训练课 4学时评估合格GMDSS设备操作与应用能力 海事卫星移动站的操作能力 地面通信系统设备操作能力 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设备操作能力 定位寻位系统设备操作能力 其他与船舶通信相关的能力培养GMDSS设备操作训练 90学时评估合格 (2)教学安排的设计GMDSS普通操作员教学共6个教学周,共207学时。 第1周为GMDSS预科教学周,开设GMDSS英语阅读、GMDSS英语口语、GMDSS英语听力和键盘训练,共39学时。 第2周为GMDSS理论教学周,开设GMDSS概述、地面系统通信业务、组合电台、MF/HF DSC、NBDP 、VHF/VHF DSC、卫星系统通信业务、Inmarsat-B系统与移动站、Inmarsat-C系统与移动站、Inmarsat-F系统与移动站、NAVTEX/FAX、EPIRB/SART、电源与天线、电台管理与PSC检查,共39学时。 第35周为设备实操训练周,分为GMDSS真实设备训练周、GMDSS模拟器训练周和综合训练周,共109个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8学时,设备训练91学时。 第6周为评估考试周,分为GMDSS英语阅读和GMDSS综合业务理论考试、GMDSS英语口语评估、GMDSS英语听力评估、键盘录入评估、GMDSS设备实操评估,共3天,每人约需用10学时完成评估。 为了便于利用现有的GMDSS资源开展教学,分为2个教学计划进程表。 表2:教学计划进程表(A计划)周数项目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GMDSS预科39GMDSS理论39GMDSS真实设备实训42GMDSS模拟器实训42GMDSS综合实训21GMDSS考试与评估10合计(学时)193表3:教学计划进程表(B计划) 周数项目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GMDSS预科39GMDSS理论39GMDSS真实设备实训42GMDSS模拟器实训42GMDSS综合实训21GMDSS考试与评估10合计(学时)193表4: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统计表总学时193学时(不含分组上课的学时)理论实训考试与评估学时占总学时比例数学时占总学时比例数学时占总学时比例数9247.7%9147.2%105.1%本课程体系的教学时间集中安排6周。经过6周的理论学习和设备训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组织的考试和评估后,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海事局颁发的GMDSS普通操作员证书。(3)理论课程和主要实训环节介绍GMDSS理论课程简介1.GMDSS英语阅读本课程包括GMDSS缩语与词汇、GMDSS英语翻译(英译汉和汉译英)、GMDSS英语阅读与理解、GMDSS英语选择题练习。2.GMDSS英语口语字母与数字码语;遇险、紧急和安全通信程序;常规通信练习。3GMDSS英语听力字母、数字码语训练;航海英语填空、选择、判断练习;日常用语听力;考试模拟题。4GMDSS概述GMDSS基本概念、GMDSS海区划分、分系统与通信功能、通信程序与规定、设备配备、证书、值班、误报警处理、船舶通信资费的结算与规定。5地面通信系统与业务电波的产生、频率划分、传播途径和特点,以及利用电波传输特点完成海上通信;调制与解调、发射种类表示方法、地面通信系统的组成与作用、地面系统通信程序、地面通信系统的专用频率及应用、遇险报警与遇险报警方式的选择、无线电话遇险报告格式、遇险呼叫的接收与处理程序、紧急通信程序、安全呼叫与安全通信、常规通信(TEL、DSC、NBDP)、通信的资费。6组合电台MF/HF组合电台的组成、MF/HF船-岸-用户电话通信程序、组合电台的性能与技术指标、收发信机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组合电台的操作概述(JSS710/720和SKANTI中/高频组合电台)、组合电台的维护与保养、海岸电台业务的查询、防止误报警及应对PSC检查注意的问题。7MF/HF DSCDSC功能、分类、MMSI码、组成与工作原理、各种呼叫序列的介绍(DSC遇险呼叫、遇险收妥、海区安全呼叫、单船呼叫、DSC测试呼叫)、DSC频率、DSC终端操作概述(JRC DSC和SKANTI MF/HF DSC操作概述)、结合信号书使用DSC方式与海岸电台进行测试呼叫方法、防止与取消DSC误报警。8NBDPNBDP功能、工作方式、工作程序、组成与工作原理、船-岸-用户无线电传操作步骤、船-船无线电传通信、船-岸通信注意事项、NBDP终端设备操作概述、结合信号书介绍船-岸-用户无线电传通信(海岸电台的查找、最佳频率的选择、通信指令的使用)。9VHF/VHF DSCVHF的主要功能、VHF信道、工作方式、组成与工作原理、收发信机组成简介、VHF/VHF DSC操作概述、防止误报警及PSC检查应注意的问题、VHF的维护与保养。10Inmarsat系统与业务Inmarsat系统简介、Inmarsat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包括卫星分布、电传电话数据的洋区码、卫星的波束、网络协调站及识别编码、地面站及识别码、移动站类型、C、B、M、F移动站的性能与特点、移动站的技术指标、移动站识别码)、Inmarsat系统的业务分类及业务代码、特殊业务及两位业务代码、Inmarsat系统在GMDSS中的作用、Inmarsat通信体制、Inmarsat系统的工作频率、Inmarsat系统通信程序、移动站选配考虑的主要因素、用户的选择、无线电信号书第五卷的使用(各类LES接续码、Inmarsat业务代码、RCC电话/电传码的查询)。11Inmarsat-B系统与移动站B系统简介、B系统LES接续码、B站识别码、B系统业务和通信程序、B移动站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主要性能指标、B移动站使用注意事项、B移动站维护与保养、B站操作概述、B站的防止误报警、B系统LES接续码的查询C系统及船站。12Inmarsat-C系统与移动站Inmarsat-C系统概述(NCS、LES接续码)、通信功能与业务简介、通信信道简介、EGC功能、C站的组成与识别、C站操作概述(CAPSAT-C站和FURUNO-C站操作简介,入网与退网、电文编辑与发送、快速报警、编发报警、遇险优先等级通信、EMAIL电文的发送、EGC设置、地址簿的编辑等)、C站防止误报警与应对PSC检查注意的问题;从信号书中查找C系统的LES的接续码。13Inmarsat-F系统及移动站F系统概述、组成与功能、全球波束与点波束的作用、F系统识别码的组成、F系统的业务、F系统通信程序、F77的计费方式、SIM卡的插入与更换、系统软件的安装、使用注意事项、日常维护和保养、F站的防止误报警问题、F系统LES接续码的查询。14EPIRB&SARTGMDSS系统EPIRB种类、功能、COSPAS/SARSAT系统介绍、406MHz EPIRB的管理、维护和操作使用、EPIRB的测试和防止误报警与取消误报警的方法SART概述、工作原理、SART使用应注意的问题、各类SART的操作和测试。15NAVTEX/FAXMSI概述(MSI播发系统)、NAVTEX系统(系统简介、分区/分时工作介绍、信息及报文格式、电文等级分类)、NAVTEX接收机的操作概述、NAVTEX的查找与设置、MSI的接收与相应台站图表的查找、无线电报时业务、船位报告系统与业务, 气象传真的工作原理,气象传真接收机操作概述、信号书的使用。16船舶电源与天线维护船舶电源的形式与分类、船舶电源的组成及作用、船舶备用电源的组成和维护(蓄电池的分类、酸性蓄电池的组成、工作原理、维护、电解液的配制、酸性蓄电池的充放电、酸性蓄电池的日常维护与故障诊断;碱性蓄电池简介)、船用天线的作用与分类、船舶常用的地面通信天线分类与特点、船舶常用的卫星天线分类与特点、船用天线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船用天线的故障诊断、船用天线的安装与注意事项。17电台日常管理与PSC检查船舶电台的日常管理(日常管理的规定与要求、船舶电台文件资料的管理与要求、船舶通信业务资料的管理、船舶通信设备的技术资料管理、船舶通信资料和文件的保管期限、船舶通信文件和资料到期后的处理规定)、电台日志(管理规定、记录要求)、电台证书的分类与管理(船舶通信设备的证书分类、船舶通信设备证书的管理)、电台保密制度、电台管理的职责与值班要求、港口国(PSC)对GMDSS的监督检查的目的与主要内容、PSC检查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 GMDSS通用操作员理论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名称授 课 内 容学时GMDSS概述培训与考试的要求。GMDSS基本概念、分系统、通信功能、通信程序、设备配备、证书使用、值班规定、误报警处理、无线电资费管理4H地面通信系统概述电波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