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国际社会的诞生.ppt_第1页
第3讲国际社会的诞生.ppt_第2页
第3讲国际社会的诞生.ppt_第3页
第3讲国际社会的诞生.ppt_第4页
第3讲国际社会的诞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国际社会的诞生 1500年左右的西欧人实际上启动了两个世界性的事变进程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全世界的一体化西欧的一体化构成了世界一体化的最初阶段 第一节欧洲的统一与分裂 1 王权国家的兴起 在查理曼时代 西欧一度实现过大体上的政治统一右图 加洛林王朝统治着高卢 日耳曼的一部分 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 以及西班牙和中欧的某些地区 囊括了西欧主体的大部分 其疆界和欧共体最初六国版图的组合大致相吻合 根据843年的凡尔登条约 查理曼帝国被一分为三 产生了未来法 德 意三国的雏形 神圣罗马帝国 962 1806 既不 神圣 也不 罗马 亦非 帝国 伏尔泰语 右图 1356年颁布的 金玺诏书 从此皇帝就一直由七大选侯遴选 而且不许世袭 直到14世纪 西欧才开始比较确定性地出现抑制割据 强化王权的演变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中世纪中后期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图 中世纪贸易路线 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初后果 西欧封君封臣关系的松动 封臣对封君宣誓效忠 西欧中世纪早期 后果二 庄园制的衰微 战争技术的进步 旧贵族的军事功能的削弱 从而促使大批中小封建主纷纷离开庄园和军队以投靠国王 到国王政府做官 形成一股影响深远的贵族官僚化潮流 婚姻和土地的授予 13世纪 后果三 市民阶级势力的成长壮大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后果 正是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 西欧各国的君主一步步加强了自己的权威 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15世纪的汉堡 但是 在建立绝对主义王权之前 西欧各国大体上都还经过了一个过渡阶段 即等级君主制时期 等级君主制的理论基础 三等级 学说三等级的组成 教士 骑士 第三等级 等级君主制确立的标志是由三个等级代表参加的议会的召开 这种议会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呼实际上 等级君主制无非是国王 教俗封建主和上层市民这三大势力之间的一种政治联盟 法王腓力四世 他于1302年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 随着王权威势的一步步强化 欧洲各国由西而东 在15世纪末前后纷纷进入或开始进入绝对君主制时代 见下页图 绝对君主制的国家是现代民族国家的雏形一个典型意义上的现代欧洲绝对主义王权国家的特征包括 相对的民族单一化 高度的中央集权化 充分的政权世俗化 图 1600年的欧洲 2 主要王权国家的特点 自由传统不泯的英国 理查三世在博斯沃斯战役中 1485年8月22日 英国是早期现代欧洲最早出现的绝对主义君主制大国之一玫瑰战争 1455 1485 从根本上削弱了英国的贵族割据势力 都铎王朝的绝对主义王权被奉为国教的圣公会成为英国绝对主义制度的精神支柱图 都铎王朝的君主们 从左至右 亨利七世 1485 1509年在位 亨利八世 1509 1547年在位 伊莉莎白一世 1558 1603年在位 但是 从国内来看 英国绝对主义制度的发展水平却不算很高 这与英国政治文化中强劲的自由主义传统密切相关右图 自由大宪章 1215年 英国自由的象征 君主绝对主义程度最高的法国 由于贵族割据势力特别强大 法国王权强化的过程显得极其艰巨而漫长雨格诺战争使中央集权一度得到强化的法国重新回到彻底分裂的状态 圣巴托罗缪之夜 1572年8月23 24日 左图 亨利四世 1589年建立了波旁王朝右图 红衣主教黎世留 他任首相期间极大地加强了法国王室的力量 提高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 法国君主绝对主义的程度之高 在全欧首屈一指路易十四 1643 1715年在位 时期是法国君主绝对主义的巅峰时期右图 太阳王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的绝对主义得到了中产阶级的大力支持 但他个人的政治野心和刚愎自用却也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1685年路易十四宣布废除南特赦令 给法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右图 南特敕令 传统负担沉重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天主教会和传统的基督教情感在两个伊比利亚民族国家的建国过程中作用重大 伊莎贝拉女王在塞戈维亚教堂加冕 西班牙 卡斯蒂利亚 阿拉贡二元体制 右上图 阿拉贡的斐迪南德和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 光复运动 1492年攻克格林纳达城 右下图 Granada 宗教狂热和民族情感在新生的西班牙统一王国里融合在一起宗教狂热严重损害了西班牙的民族利益 西班牙民族国家历史局限性的根源 经典的绝对主义王权是没落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 势均力敌 所导致的一种暂时现象西班牙民族国家的形成 却没有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 势均力敌 的历史背景葡萄牙的情况大致如此 只略有不同 葡萄牙 同西班牙一样 葡萄牙也是一个在 光复运动 中诞生的 传统因素过重的天主教国度不过 葡萄牙同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政治斗争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产阶级一定程度的成长 也激发了葡萄牙的民族主义的情感 上图 阿丰索一世 葡萄牙第一位国王 下图 若奥二世 1481 1495年在位 他最终实现了葡萄牙的统一 由于受罗马教廷的影响较深 封建割据状态过于严重 而中产阶级的力量又过于孱弱 德意志各地之间的民族认同感成长得相当缓慢 故而这个地区的政治统一注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德意志双雄 普鲁士和奥地利 腓特烈三世 1452年加冕为帝 从此哈布斯堡家族长期占据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宝座 普鲁士 左图 普鲁士绝对主义王权的奠基人 霍亨索伦家族的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 威廉 1640 1688在位 普鲁士的绝对主义同军国主义紧密相连 军国主义又与被称作容克的普鲁士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息息相关 右图 开明专制君主 腓特烈大帝 1740 1786年在位 奥地利 奥地利的中央集权化实际上是和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央集权化同时开始的 且同样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玛利亚 特雷萨女王 右图 1740 1780年在位 和其子约瑟夫二世 1780 1790年在位 的改革 使奥地利的绝对主义进入盛期 但是成效有限 尤其是没有能够有效地解决国内复杂的民族矛盾 奥地利的绝对主义在完善程度上远逊于普鲁士 而未来领导德意志统一的大任 也只能由普鲁士来承担了左图 约瑟夫二世 1780 1790年在位 与主体欧洲相隔绝 社会生活方式带有浓重的东方色彩15世纪末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 1547年伊凡四世 左图 亦即 雷帝 1533 84年在位 称沙皇 半东方式的俄罗斯 彼得一世 左图 或称彼得大帝 1682 1725年在位 力图改造野蛮落后的旧俄国 使之加入欧洲生活主流改革的有限性沙俄的绝对主义实际上仍是一种半东方的制度 基本上只是王朝政治野心的产物 总之 经过从15世纪到18世纪这四百来年的发展 欧洲的政治地图较以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出现了若干个幅员相当辽阔 内部相当统一和享有充分主权的政治实体组成的绝对王权国家群 现代以来欧洲由局部到整体的联合运动 随着这个绝对王权国家群的出现 可以说大体上已经完成了它的最初阶段 图 1400年的欧洲 图 1800年的欧洲 第二节王权国家之间的战争 绝对王权国家的形成是王朝领土扩张运动的阶段性成果 同时又是更大规模领土扩张的起点 它将启动一系列规模更大 也更加血腥残酷的王权国家之间的战争 1 三十年战争 1618 1648 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的扩张直接起因 奥地利对波希米亚的侵略和占领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和德意志一些新教统治者以及信奉新教的丹麦 瑞典等国联合起来 反对奥地利 三十年战争 哈布斯堡领土的扩大 1282 1815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48年 三十年战争可谓是现代国际社会的催生婆 它彻底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 确认了欧洲主权国家体系的存在 同时还有力地促成了现代国际法体系的诞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 图 1648年的欧洲 2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2 1713 这是法王路易十四发动的著名战争对欧洲的均势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主要战场在意大利 尼德兰和德意志 还蔓延到了美洲 在美洲被称作 安妮女王之战 法国受到了重挫 但也未完全战败 图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乌特勒支和约 1713年 路易十四的孙子可以继承西班牙王位 条件是法 西永远不得合并 法 西的一些殖民地转让给英 奥右图 乌特勒支和约后的欧洲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世界外交史和战争史上的地位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第一场与宗教完全无关的战争由新型职业军队进行确定了欧洲政治格局的基本走向 3 北方战争 1700 1721 这是俄皇彼得一世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而和瑞典进行的一场激烈搏斗右上图 1700年的纳尔瓦战役右下图 1709年的波尔塔瓦战役 1721年尼斯塔特和约 左图 俄国终于获得了波罗的海东岸地区 瑞典的波罗的海霸权宣告终结北方战争最显见的欧洲意义 就是它使俄国从此以一个举足重轻的大国的身分被正式纳入了欧洲的政治地图 4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40 1748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二世即腓特烈大帝为同奥地利争夺对德意志的领导权而发动的战争此战虽以普奥矛盾为起因 但在更大程度上却是英法之间的斗争 而且主要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亚琛和约 1748年 特雷萨继承皇位的权利得到承认 但是奥地利被普鲁士夺去了富庶的西里西亚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普鲁士的崛起 引起了欧洲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 当时欧洲国际政治斗争的两大基本矛盾 一 英法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二 普奥争夺德意志霸权 外交革命 英国原来一贯支持法国的老对头哈布斯堡王朝 现转而与哈布斯堡的敌人普鲁士结盟 1756年白厅条约 同时波旁王朝也和哈布斯堡王朝捐弃前嫌 歃血为盟 并得到俄国 瑞典等国的支持 图 1748年的欧洲 5 七年战争 1756 1763 内容 奥地利 俄罗斯和法国企图瓜分新生的普鲁士英法继续角逐世界霸权结果 根据1763年胡贝土斯堡和约 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所有权得到了最终确认根据1763年巴黎和约 英国将法国的殖民势力赶出了北美和印度 图 七年战争在北美魁北克城和蒙特利尔分别于1759和1760年失陷 宣告了法国美洲殖民帝国的终结 在造成了大量破坏的同时 这些战争也产生了一个非常的积极后果 即推动了现代国家观念 国际社会以及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准则 国际行为规范乃至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 这些要素 对于将来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一体化进程 都具有根本的规范意义 第三节国际法的创生 1 现代国际关系新原则的出现 A 国家利益至上 马基雅维里首创 国家利益至上 实际上就是 国家主权至上 这意味着国家主权高于一切法律因而国际法的强制实施一般只能依靠国际法主体即国家本身来进行 马基雅维里 1469 1527 B 天然疆界 反映了要根据本国实力制订对外政策目标 建立相对安宁的国际秩序的愿望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 法国人所梦想的是恢复古高卢的边界 这在当时只能意味着战争和磨难 因而人们对于建立国际行为规范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C 均势 BalanceofPower 双刃剑 它既可用以维护欧洲的主权国家体系 同时也可成为大国谋求霸权的重要手段 局内 欧陆诸国局外 英国均势局面 动态 而 常在 均势是由绝对主义王权国家组成的欧洲国际社会特有的 动态的秩序 是现代国际社会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的基础性原则之一 2 现代国际法的创立 现代国际法研究的鼻祖 格老秀斯 右图 1583 1645 战争与和平法 一书系统论述了国际法的主要内容 堪称现代国际法的奠基之作 他不仅实现了自然法理论的现代化 而且使之更加神圣化和权威化了 在他看来 自然法乃人类理性或本性的体现 是判断社会是非曲直的标准格老秀斯的国际法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崭新的现代自然法理论基础之上的左图 战争与和平法 书影 格老秀斯的国际法理论强调 国际法的最高宗旨应当是寻求国际和平与尽可能减少战争的破坏这种高举和平大旗 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国际法理论 为现代欧洲国际社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前景 三十年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格老秀斯 战争与和平法 的问世 也引发了另一个与现代国际法的确立有重大关系的事件 即1644 1648年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