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题目-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001].doc_第1页
授课题目-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001].doc_第2页
授课题目-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001].doc_第3页
授课题目-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001].doc_第4页
授课题目-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00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师 教 案 (2008 2009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 内科学授课题目: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七年制2005级授课教师: 郑 杨职 称: 教 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教 案课程名称:内科学(心血管系统疾病)授课教师郑 杨职称教 授授课对象临床医学2005级七年制授课时间 2009年3月12-13日授课题目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课 型理论课使用教具多媒体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一、掌握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发因素;急、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二、熟悉病理生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和心功能测定。三、了解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及目前国内外进展情况以及当前研究热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治疗难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参考教材使用教材:王吉耀 .内科学第一版(8年制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参考教材: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Eric J. TopolTopol心血管病学第二版.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学科进展内容简述心力衰竭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包括起搏器治疗和心肌细胞移植。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及备注第一节 心力衰竭引言(一)流行病学(二)国内外进展情况,包括起搏器治疗和心肌细胞移植。一病因1.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脏负荷过度(压力、容量负荷及心脏舒张受限)。2.心衰的诱发因素感染与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诱因,肺栓塞、劳力过度、妊娠和分娩、贫血与出血、输血输液过快、电解质紊乱等亦属常见,分析时应加以注意。二病理生理(一)Frank-Starling 机制(二)心肌肥厚(三)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四)心肌损害和心室重塑:心室重塑为心衰发生的基本机制(五)舒张性心衰:与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鉴别以上内容为本节难点,利用幻灯图解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形象的理解抽象的概念。三、临床分型按心衰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心衰、慢性心衰;按心衰淤血部位,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按心衰排血量,分为而低排血量型和高排血量型心力衰竭;按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否受损,分为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按心衰症状和持续时间,分为无症状性心衰和慢性心衰。在此部分简单叙述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为下节课课做准备。对本节内容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常见的诱发因素,为下节课讲解作准备。课间休息(10分钟)第二节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一、临床表现(一)左心衰竭: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所致。症状1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较早出现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 例举临床病例让学生理解不同程度的左心衰时呼吸困难的特点 2咳嗽、咯痰、咯血:重点讲有别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3体力下降、乏力和虚弱。4泌尿系统症状:早期夜尿增多,严重左心衰时肾血流减少出现少尿。体征1.一般体征:活动后呼吸困难、发绀、黄疸、颧部潮红、脉压减小等,外周血管收缩。2.心脏体征:一般以左室增大为主。复习检体诊断学心脏叩诊心浊音界大小的内容,并通过展示胸片让学生理解左室增大的特点3.肺部体征:肺底湿罗音。(二)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所致。症状1.胃肠道症状:为胃肠道淤血所致。2.肾脏症状:肾脏淤血致肾功能减退。3.肝区疼痛:肝脏淤血,肝包膜被扩张。4.呼吸困难体征1.心脏体征:剑突下搏动、三尖瓣关闭不全杂音。2.肝颈静脉反流征3.淤血性肝肿大和压痛4.水肿:是右心衰典型体征。展示水肿的图片让学生加深印象5.胸水和腹水6.其他:发绀、心包积液、脉压降低、气脉等。(三)全心衰竭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的临床表现。二、实验室检查和心功能测定(一)实验室检查1.常规化验2.心电图3.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心功能各种参数4.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5.X线检查:心脏征-大小、形态、结构;肺淤血征。(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总结1对本次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2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三节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首先复习上节课左右心衰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本节课做准备。三、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和心源性水肿的特点,结合有创或无创性心功能测定。 1.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心功能分为四级,心衰分三度2.六分钟步行试验(二)鉴别诊断 1.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应与呼吸系统疾病相鉴别,特别是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2.右心衰竭时肝肿大、水肿则要与心包炎或缩窄性心包炎、肾源性水肿、门脉性肝硬化、等相鉴别。四、治疗(一)治疗原则、目的和策略(二)治疗方法1.病因治疗:去除基本病因、去除诱发因素、改善生活方式2.减轻心脏负荷 (1)休息,镇静剂的应用 (2)控制钠盐摄入(3)水分的摄入(4)利尿剂的应用:作用机制,分类、常用药物,适应症,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 (5)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适应症,常用药物及其选择。3.增加心排血量 (1)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药理作用,适应症和相对禁忌症,使用方法。洋地黄中毒的表现与治疗。(2)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包括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适应症,尤其是对慢性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影响。课间休息10分钟第四节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四、治疗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地位治疗慢性心衰的基石-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5.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地位-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6醛固酮受体拮抗剂7.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8.其他血管扩张剂9.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为主的心衰的治疗:去除舒张性心衰的因素,松弛心肌,逆转左室肥厚,降低前负荷、减轻肺淤血,心动过速的控制、心房颤动的迅速复律。10.难治性心衰的治疗:纠正诱因、控制液体潴留、合理使用神经体液拮抗剂、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无效时可选用植入抗心衰起搏器,心肌细胞移植和心脏移植、主动脉内囊反搏术等。11.心衰伴随疾病的治疗:(1)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2)伴有冠状动脉疾病。(3)伴有心律失常。(4)伴有肾功能不全。五、预防:早期控制和降低危险因素总结:1.总结,并通过一例慢性心衰病例的治疗来复习以上药物的应用。 2.回答学生的提问第五节急性心力衰竭 acute heart failure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急性弥漫型心肌损害: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二)急性心脏后负荷过重:血压突然显著增高、严重快速心律失常、输血输液过快等。急性乳头肌或腱索断裂等。(三)急性容量负荷过重二、临床表现(一)发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二)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严重的呼吸困难,频繁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双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可听到奔马律;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或窒息。三、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重点讲解与重症支气管哮喘鉴别。四、治疗(一)抢救措施1体位坐位。 2吸氧,加用50-70酒精。 3镇静剂:吗啡(极为有效,首选)。 4快速利尿-静脉推注呋塞米。5四肢轮流结扎止血带降低前负荷6.血管扩张药:首选硝普钠,如血压过低可与多巴胺合用。 7强心甙的使用:严重的二尖瓣狭窄伴窦律者禁用,AMI者24小时之内慎用。8氨茶碱9.其他疗法:糖皮质激素、静脉放血疗法、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二)确定并治疗诱因(三)基本病因的诊断和治疗总结1对本次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2回答学生的问题 5分钟(理解)15分钟 (掌握)15分钟(难点)10分钟(熟悉)15分钟(重点)15分钟(重点)5分钟(重点)10分钟(熟悉)5分钟15分钟(掌握)3分钟(掌握)2分钟(重点)5分钟(重点)15分钟(重点)5分钟(重点)5分钟(重点)3分钟(重点)2分钟(重点)2分钟(掌握)5分钟(掌握)8分钟(掌握)8分钟(掌握)2分钟(了解)5分钟5分钟(掌握)10分钟(重点)3分钟(掌握)12分钟(重点)5分钟(掌握)5分钟(掌握)5分钟复习思考题 1. 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2. 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3. 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的鉴别4. 心力衰竭的基本发病机制5. 洋地黄应用的禁忌症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