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文本解读报告.doc_第1页
《鸟的天堂》文本解读报告.doc_第2页
《鸟的天堂》文本解读报告.doc_第3页
《鸟的天堂》文本解读报告.doc_第4页
《鸟的天堂》文本解读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鸟的天堂文本解读报告1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简单平实的文字交代了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关于太阳和红霞的自然环境描写,既是交代时间的需要,又自然而然的为文章营造了一种悠闲、舒适的氛围。2我们走过一条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条小船。3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读着这几句短短的文字,我们能很清楚地了解到作者及友人当时出行的大体路线、出行方式。作者的文笔非常朴实,没有什么雕饰,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普普通通的动词用得是那样恰当,前三个动词介绍行程,有很强的指示性,似乎是有人在用手指点着眼前的景物在向我们作介绍,我们的视线自然随着作者的指示向河边望去。后几个动词我觉得妙在准确,尤其是“跳”“拨”“移”三个动词,上船的兴奋、轻盈,开船的稳健、娴熟,船行的平稳、缓慢,通过这三个动词已经呈现于读者的眼前。4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这段文字再次描绘了傍晚河面上平静、安详的气息,此时此刻太阳落山、暑气消退,一切都静下来了,这为后文中 “鸟的天堂” 里没见到一只鸟也埋下了伏笔。5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这是作者见到这株大榕树的第一感受“绿”、“许多株”。后来才知道,这“许多株”是错误的,那么之所以会让作者看错,其实就是在用作者错误的第一感受告诉我们那株大榕树有多“大”。6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真是一株大树”这句话该怎么读?重音放在哪一个字上?可以是“大”字,强调树之大;也可以放在“一” 字上,强调是一株,而非两株、许多株。我觉得结合前文中我看错的情况和两个朋友的不同说法,应该选择把重音放在“一”字上更合适。“不可计数”的意思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那为什么“不可计数”呢?而且是“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因其繁多庞杂不可计数是在情理之中,为什么“干”也不可计数呢?下一句做了说明“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枝上又生根是我们这些北方人没见过的奇异的树,在此,教师就有必要结合图片等介绍榕树的气根的知识。气根是从干枝萌发出来,暴露在大气中的不定根,有旺盛的生命力,依赖母体的营养并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养分不断伸长向下,扎入土壤后,继续吸收养分和支持树干。8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一段是这篇文章中最光彩夺目的文字,一株茂盛的榕树焕发着勃勃生机,展示着全部的生命力。自然的生命力,我们易于感知,可是如果让我们去描绘,总觉为难,该从何入手呢?且看作者是怎么描述的吧,“那么多的绿叶,”一句“那么多”的赞叹,让我们领略到绿叶之多给作者眼睛带来的冲击和震撼,接下来,“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空隙”则是对“那么多”的具体诠释。树叶是“一簇”“一簇”的,其繁茂可见一斑,不留一点空隙的描述则是其繁茂程度的极致体现。 最动人的是对树叶的颜色的描绘,“翠绿、明亮”带给读者的是视觉的冲击,而“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则深深触动了读者心中的那根弦,那根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心弦。以至接下来作者的这一句赞叹就仿佛是说出了所有读者的心里话,每次读到这里总是禁不住想:真是太美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9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觉得作者此时的内心一定是遗憾的,所以不禁这样想,这一次作者是带着遗憾离开的。”10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这一次去鸟的天堂是“又经过”,本不是特意去的,这一句交代似乎可有可无,但是为什么作者还是交代了呢?我想,作者其实是在为后面的见闻做铺垫,可谓无心插柳,但是再一次经过却带给作者也带给读者太多的惊喜。所以,结合前文第一次去时没见到鸟的遗憾和这一次经过的无心,我觉得这就是一首乐曲中低回婉转的部分,是为着曲子的高潮积蓄力量的段落,同样必不可少,同时,“第二天”交代了时间,也使这篇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11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树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如果说作者前面关于大榕树生命力的描述像是一位极高明的画家用神奇的画笔再现了大榕树生机勃勃,葱茏茂盛的神韵,那么,这一段对早晨榕树上鸟儿的描写则非画家可比了,因为这一段中对于榕树上鸟儿的描绘完全是一种动态的场面描绘,视觉、听觉穿插描绘,真可谓“绘声绘色”,打比方的话这样全方位的描绘只能将作者比喻成摄像师吧。而且,摄像师的镜头并非事无巨细统统收入镜中,作者的镜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录了早晨的“鸟的天堂”从静寂到热闹的变化过程:先是“一只”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继续拍掌,树上就变“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是热闹场面的全景描绘,接下来,作者有将镜头拉近,描绘其中的一点,通过一只画眉鸟飞出飞进,兴奋地叫着的描绘让我们感受鸟儿们的快乐和悠然自得。所以说这样的场面描写最适合于给学生们做习作的示范。14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